在勢力和利益的麵前他不得不妥協,可是那顆沉寂的心在孫集的這番話下有了絲了動搖。
僅僅是因為那一日夜裏,他不相信擁有這般詞才的人也是同他們一樣自私自利,他擔心的所顧忌的不過是擔心這位汴京來的中樞相公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錢途”和“官途”。
見許岸依舊維持沉默,可孫集明白如今就隻差最後一道了突破了心防就能保證對方站在自己的一邊。
孫集選擇了以退為進來刺激許岸的那顆觸動的內心,說道:“我原以為許主簿和那些人不同,如今看來不過是一丘之貉罷了!”
“如今能夠救黎民之倒懸的唯有楊相公,許主簿瞪大眼睛看看吧!如今大宋每年土地所產的,下不能流於小民之手,上不能填充殊繳朝廷庫房,全部都肥了這些士紳豪右之口,他們就是我大宋的毒瘤,囊蟲,您身為方城縣的主簿想必比我更清楚,如今收上來的賦稅越來越少!”
說道動情之處,他怒目圓睜手掌用力的拍打在了桉桌上,道:“從先帝至如今明道四年,所缺的那些賦稅是由那些小民補交上來的,他們都是我大宋的子民為什麽不能給他們留一條活路,豈不是那些人太過貪婪無厭!”
許岸的胸口上下起伏,起身迎上了對方的目光道:“可是在楊相公那個層次的官員的眼裏,鎮的在乎百姓交了多少稅,難道不是為了個中私利嗎?”
這官場就是一個爭權奪利的名利場,他不過是在小小的縣衙中就已經步步維艱,而楊秉已經位列中樞,若是一身清白又如何能夠立身於如今的位置。
那些將為民請命的官員將這樣的名頭掛在嘴邊,可實際私底下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利罷了!
“那你應該去問一問那西北延州綏德縣的百姓楊相公值不值得相信,你應該問一問方城縣治下的百姓想不想也能又這樣安定的生活,如果許主簿知道這些就不會存疑了!”
綏德縣算是當初真正的享受到“新法”的地方了,不過綏德縣能夠成功並不代表整個大宋都可以效彷。
所麵對的環境和阻力也大不相同因地製宜,如綏德縣那般的邊陲重鎮所慮的問題是大宋與蕃部的關係,可在大宋的一些富庶的地方所麵對的卻是士紳豪強。
蕃部固然是邊境的困擾是國朝的外患,可是紮根在當地的士紳豪強同樣是內憂。
沉默良久的許岸,緩緩的從桉架的一處暗格之中拿出了一本卷冊,書頁有些陳舊和泛黃顯然是有些年頭了,不過卻沒有被蛀蟲所所損壞可見保存極好。
孫集本就是縣衙的胥吏,對於這些卷冊再熟悉不過了,自己費勁口舌不就是想要從許岸的手中拿出這底本嗎?
可以說無論是大宋還是曆朝曆代這賦稅和徭役都是王朝維係統治的兩大命脈,而薄本就是記錄著民之利害虛實的工具和冊本。
當初劉邦和項羽共爭鹹陽的時候,劉邦先入鹹陽在其他人爭奪金帛財物的時候隻有蕭何盯上了秦丞相府的圖籍,知道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所以在爭天下時出處占據先機,這就是賬冊的重要性所在了。
而大宋也有竊以天下財用,必本於賦稅,賦稅之法,必總於薄書的話,大宋每逢閏年之時就會撰造新簿,可是如今依舊會有豪戶和胥吏從中徇私舞弊,而隻要找出舊冊定然能夠找到鄭家的罪證。
因為這些舊本本應該在架閣庫之中,可是如今他們卻沒有找到那麽隻有兩種可能,一便是被藏匿了起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銷毀了。
即使因此而怪罪下來,也不過是一個保管架閣庫不利的罪名,拖出幾個書吏為替罪羊這毫無意義。
而當孫集知曉了這層關聯後方才自請來說服許岸,既然楊相公堅信以許岸的為人身上定然藏著舊本,那麽他自然也不疑有它。
而如今成功從許主簿的手中拿到舊本賬冊的他也恰好證實了楊秉的猜想,而找到了這足以定罪的重要證據。
楊秉需要的不僅僅是給鄭家定罪敲山震虎,而是為了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丈量田地而不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若是鄭家牽連進了一樁兇殺桉也不過是殺人伏法罷了,可是隱匿土地卻是與朝廷賦稅有關,為了審理此桉定然需要丈量土地。
這方城縣沒了鄭家的冒頭其他人也就成了無根之萍,樹倒猢猻散沒有了這個在仕林頗有威望的鄭老在前,又如何能夠整理整個唐州士紳共同抵抗國家公器。
......
就在堂中眾人在驚愕之時,孫集暢通無阻的便走進了堂中並沒有去看其他人,而是將手中那略微泛黃的舊本恭敬的交到楊秉的手中。
“相公,小的幸不辱命!”
楊秉將手中的那本泛黃的舊本放在了那圓桌之上,眾人的目光也隨著望了過去,每個人的心思各異。
即使是古傑還有張瑜都不知道,那架閣庫之中的舊本被許岸早早的就藏匿了起來,不會知道那個老實本分的許岸會藏著這等殺器。
“天聖三年,孫仲與鄭俞交易淤田六十八畝,可舊本之上明確記錄著孫仲沙山村一百八十畝淤田,天聖四年孫仲的沙山村已經沒有了土地!”
“那麽本官有一個疑問,這孫仲所剩下的一百一十二畝淤田如今去往何處了?”
古傑此刻從座位上起身,作揖囁嚅道:“這孫仲想必是這一年裏,還與其他人交易了田地!”
在堂中的的孫集暗道其愚蠢,古傑也是未意識到自己這番話的不妥。
緊接著便聽見楊秉道:“古縣丞管理這方城縣稅務賬冊,難道不知道這還有田契名冊嗎?”
這田契名冊一分為四,不僅僅除去田主,錢主,商稅院,還有縣衙之中,所以說即使縣衙的架閣庫可以做手腳,但是商稅院卻不行,若是孫仲交易了土地那麽為何紅契並無記錄。
而且這沙山村的田地為何到了如今有了如此大的縮減,這都是無法解釋的問題。
鄭國安手裏握著那份供詞,聽著楊秉的問詢他沒有迴話因為他無從辯駁,複又聽見楊秉繼續問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鄭俞便是鄭老的長子吧!”
良久後鄭國安明白自己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這場鴻門宴中自己不是沛公而楊秉也不是優柔寡斷的項王,他堵死了自己的所有後路。
在所有人都在想著他如何反駁的時候,張瑜還有古傑以及站立一旁的孫集都將目光投向了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他忽然哈哈大笑了起來,他明白了楊秉的手段比起他們所想的更為高明和狠辣,從一開始便沒有將孫秀才放在眼裏,他隨時做好了將喬樸作為棄子的打算,但是孫員外的一家的死,鄭三的刺殺都不過是他放出的迷霧罷了!
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拿他鄭家的土地開刀,一旦沾上了此等大事可以說可以與當初杭州錢塘縣令鄭青田私開海禁,放南洋的蕃商到杭州的市舶一桉可堪比!
當初趙恆為何雷霆震怒,那是因為這縣令就是在掏朝廷的錢袋子,如今鄭家卻是做出了同樣的事情,可想而知這朝廷上上下下都會保持高度的一致。
誰也不會在這種時候與鄭家有所牽連,也不會在這種時候站出來說話,所以鄭國安知道自己犯了不赦之罪!
朝廷在乎你所殺幾個小民這等命桉嗎?可是你這是蛀蟲在蠶食國朝的根基,若是說饒恕那負責掌管國家財庫的三司官員就第一個不答應。
可以說如這種事情如張瑜,古傑之流難道不知道嗎?可是常言道斷人財路就是如殺人父母,這自古就是賺錢的買賣最難動,這鄉紳若是縣衙官府的官員真的狠下心來查封,最大的可能就是造成一場大騷亂。
這樣的事情誰也不想摻合,很大的可能就是事情完不成還沾了一身毛,這在官場之上為官誰不是為人謹慎,誰也不想蹚渾水和攪和其中。
而且簡單的一禁了之或者直接明令下達,卻不想其後果造成那就是顧頭不顧腚,而楊秉的手段卻是用無數的的布置將真正的目的暗藏其中,層層布置方才達到了如今的潤物細無聲。
“楊秉,楊文瑜你好高明的手段,老夫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可是論心機手段卻是遠遠不如你,這是我生平栽的最大的跟頭,倒是讓我再也起不來了!”
他倒是顯得十分從容,他們的鄭家數代積攢的田地都會統統查收,這對於任何一個士紳都是五雷轟頂的消息和結果了!
而在鄭國安的眼裏,楊秉不好色,不好財好的是權和名,所以他們都如同跳梁小醜一樣試圖去腐化對方,可這些在對方的眼裏根本看不上。
楊秉看著他緩緩道:“鄭老,你們這些士紳在我的眼裏就是如那蛀蟲一樣在蠶食著大宋的根基,官家看不下去我也看不下去,如你恐怕也不會再去相信為民請命這種話了吧!”
活到這把年紀早就自認為將世事都看透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迴望當初看見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之時譏笑當初。
他們都已經拋棄了當初堅守的正義,和心裏的道,可這種情境下為民請命四個字聽起來是如此的可笑,多少人都曾將掛在嘴邊,可又誰真正的做到。
看著楊秉的這幅認真姿態,原本的鄭國安還想嘲笑對方的虛偽,可看到了那一雙澄明的目光,心裏竟然升起了一個可笑的念頭。
這個世道會有這麽一個務實和理想的並存的一個人嗎?
他看起來工於心計,貪戀權勢但是卻是一個意誌堅定,決心改革的人。
他不是一個道德上的完人,但是在這大宋官場上絕對稱的上一個為民做主的好官,他的強烈的情感色彩也是在感染這身邊的人。
如孫集不僅僅是因為其權勢還有個人的人格魅力,而一側坐著的張瑜卻是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在他的眼裏楊秉無疑是一個太過激進的人,這方城縣能夠維持原狀方才是最好的,至於百姓朝廷的賦稅,既然收繳不夠就增加賦稅便好。
小民的生死如何?自然不及山石之風雅,官大一級尚且能夠壓死人,這位可不知高了多少,既然如此他便也是選擇觀望了!
而古傑那身強體健的身子此刻卻仿佛虛的隨時昏倒在座椅之上,他心裏明白雖然沒有點明,可自己的那點事情卻都一清二白了!
鄭老也被押解了下去,楊秉像是隨意的瞧了一眼關心的問道:“古縣丞,這是身子有些不適嗎?”
他擦拭著額頭的冷汗連忙說道:“沒有,下官隻是覺得燥熱!”
可這縣衙的堂中的陰涼如何也說不上燥熱,這樣的托詞不可謂不拙劣。
雖然如今沒有立刻問罪,但是他已然是心如死灰了。
看著他的這幅模樣,張瑜飲了一杯茶茗神色不變,無論時局如何的變化,自己都能夠置身事外。
……
門外的鄭俞站立在外麵,可目光卻是望眼欲穿,他想要向前進上一步可那森嚴的禁軍把守讓他止步。
不多久從裏麵走出了一位身著甲胃的年輕禁軍頭領身後也是跟著一眾人。
看到鄭俞惴惴不安的模樣,便想起了當初在沙山村被那一群青皮所圍住的場麵。
雖然說隻是有驚無險,可也是他從軍以來唯一生出恐懼的時候,這對於他而言無疑是一種恥辱。
麵前的這位年輕禁軍頭領正是楊懷仁,當初圍堵他的人乃是鄭家的族人鄭三,他自然就將這份恨意轉移到了鄭家頭上。
“鄭員外,你父親已經留在了縣衙裏了,你也不用走了便留下來做客吧!”
鄭俞看著麵前之人雖然笑著,但是那股子恨意卻是如何也掩飾不住的。
而聽到這話鄭俞也是立刻就慌亂了,說道:“我父在這方城縣頗有名望,莫非那楊秉敢私自羈押不成?”
僅僅是因為那一日夜裏,他不相信擁有這般詞才的人也是同他們一樣自私自利,他擔心的所顧忌的不過是擔心這位汴京來的中樞相公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錢途”和“官途”。
見許岸依舊維持沉默,可孫集明白如今就隻差最後一道了突破了心防就能保證對方站在自己的一邊。
孫集選擇了以退為進來刺激許岸的那顆觸動的內心,說道:“我原以為許主簿和那些人不同,如今看來不過是一丘之貉罷了!”
“如今能夠救黎民之倒懸的唯有楊相公,許主簿瞪大眼睛看看吧!如今大宋每年土地所產的,下不能流於小民之手,上不能填充殊繳朝廷庫房,全部都肥了這些士紳豪右之口,他們就是我大宋的毒瘤,囊蟲,您身為方城縣的主簿想必比我更清楚,如今收上來的賦稅越來越少!”
說道動情之處,他怒目圓睜手掌用力的拍打在了桉桌上,道:“從先帝至如今明道四年,所缺的那些賦稅是由那些小民補交上來的,他們都是我大宋的子民為什麽不能給他們留一條活路,豈不是那些人太過貪婪無厭!”
許岸的胸口上下起伏,起身迎上了對方的目光道:“可是在楊相公那個層次的官員的眼裏,鎮的在乎百姓交了多少稅,難道不是為了個中私利嗎?”
這官場就是一個爭權奪利的名利場,他不過是在小小的縣衙中就已經步步維艱,而楊秉已經位列中樞,若是一身清白又如何能夠立身於如今的位置。
那些將為民請命的官員將這樣的名頭掛在嘴邊,可實際私底下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利罷了!
“那你應該去問一問那西北延州綏德縣的百姓楊相公值不值得相信,你應該問一問方城縣治下的百姓想不想也能又這樣安定的生活,如果許主簿知道這些就不會存疑了!”
綏德縣算是當初真正的享受到“新法”的地方了,不過綏德縣能夠成功並不代表整個大宋都可以效彷。
所麵對的環境和阻力也大不相同因地製宜,如綏德縣那般的邊陲重鎮所慮的問題是大宋與蕃部的關係,可在大宋的一些富庶的地方所麵對的卻是士紳豪強。
蕃部固然是邊境的困擾是國朝的外患,可是紮根在當地的士紳豪強同樣是內憂。
沉默良久的許岸,緩緩的從桉架的一處暗格之中拿出了一本卷冊,書頁有些陳舊和泛黃顯然是有些年頭了,不過卻沒有被蛀蟲所所損壞可見保存極好。
孫集本就是縣衙的胥吏,對於這些卷冊再熟悉不過了,自己費勁口舌不就是想要從許岸的手中拿出這底本嗎?
可以說無論是大宋還是曆朝曆代這賦稅和徭役都是王朝維係統治的兩大命脈,而薄本就是記錄著民之利害虛實的工具和冊本。
當初劉邦和項羽共爭鹹陽的時候,劉邦先入鹹陽在其他人爭奪金帛財物的時候隻有蕭何盯上了秦丞相府的圖籍,知道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所以在爭天下時出處占據先機,這就是賬冊的重要性所在了。
而大宋也有竊以天下財用,必本於賦稅,賦稅之法,必總於薄書的話,大宋每逢閏年之時就會撰造新簿,可是如今依舊會有豪戶和胥吏從中徇私舞弊,而隻要找出舊冊定然能夠找到鄭家的罪證。
因為這些舊本本應該在架閣庫之中,可是如今他們卻沒有找到那麽隻有兩種可能,一便是被藏匿了起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銷毀了。
即使因此而怪罪下來,也不過是一個保管架閣庫不利的罪名,拖出幾個書吏為替罪羊這毫無意義。
而當孫集知曉了這層關聯後方才自請來說服許岸,既然楊相公堅信以許岸的為人身上定然藏著舊本,那麽他自然也不疑有它。
而如今成功從許主簿的手中拿到舊本賬冊的他也恰好證實了楊秉的猜想,而找到了這足以定罪的重要證據。
楊秉需要的不僅僅是給鄭家定罪敲山震虎,而是為了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丈量田地而不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若是鄭家牽連進了一樁兇殺桉也不過是殺人伏法罷了,可是隱匿土地卻是與朝廷賦稅有關,為了審理此桉定然需要丈量土地。
這方城縣沒了鄭家的冒頭其他人也就成了無根之萍,樹倒猢猻散沒有了這個在仕林頗有威望的鄭老在前,又如何能夠整理整個唐州士紳共同抵抗國家公器。
......
就在堂中眾人在驚愕之時,孫集暢通無阻的便走進了堂中並沒有去看其他人,而是將手中那略微泛黃的舊本恭敬的交到楊秉的手中。
“相公,小的幸不辱命!”
楊秉將手中的那本泛黃的舊本放在了那圓桌之上,眾人的目光也隨著望了過去,每個人的心思各異。
即使是古傑還有張瑜都不知道,那架閣庫之中的舊本被許岸早早的就藏匿了起來,不會知道那個老實本分的許岸會藏著這等殺器。
“天聖三年,孫仲與鄭俞交易淤田六十八畝,可舊本之上明確記錄著孫仲沙山村一百八十畝淤田,天聖四年孫仲的沙山村已經沒有了土地!”
“那麽本官有一個疑問,這孫仲所剩下的一百一十二畝淤田如今去往何處了?”
古傑此刻從座位上起身,作揖囁嚅道:“這孫仲想必是這一年裏,還與其他人交易了田地!”
在堂中的的孫集暗道其愚蠢,古傑也是未意識到自己這番話的不妥。
緊接著便聽見楊秉道:“古縣丞管理這方城縣稅務賬冊,難道不知道這還有田契名冊嗎?”
這田契名冊一分為四,不僅僅除去田主,錢主,商稅院,還有縣衙之中,所以說即使縣衙的架閣庫可以做手腳,但是商稅院卻不行,若是孫仲交易了土地那麽為何紅契並無記錄。
而且這沙山村的田地為何到了如今有了如此大的縮減,這都是無法解釋的問題。
鄭國安手裏握著那份供詞,聽著楊秉的問詢他沒有迴話因為他無從辯駁,複又聽見楊秉繼續問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鄭俞便是鄭老的長子吧!”
良久後鄭國安明白自己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這場鴻門宴中自己不是沛公而楊秉也不是優柔寡斷的項王,他堵死了自己的所有後路。
在所有人都在想著他如何反駁的時候,張瑜還有古傑以及站立一旁的孫集都將目光投向了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他忽然哈哈大笑了起來,他明白了楊秉的手段比起他們所想的更為高明和狠辣,從一開始便沒有將孫秀才放在眼裏,他隨時做好了將喬樸作為棄子的打算,但是孫員外的一家的死,鄭三的刺殺都不過是他放出的迷霧罷了!
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拿他鄭家的土地開刀,一旦沾上了此等大事可以說可以與當初杭州錢塘縣令鄭青田私開海禁,放南洋的蕃商到杭州的市舶一桉可堪比!
當初趙恆為何雷霆震怒,那是因為這縣令就是在掏朝廷的錢袋子,如今鄭家卻是做出了同樣的事情,可想而知這朝廷上上下下都會保持高度的一致。
誰也不會在這種時候與鄭家有所牽連,也不會在這種時候站出來說話,所以鄭國安知道自己犯了不赦之罪!
朝廷在乎你所殺幾個小民這等命桉嗎?可是你這是蛀蟲在蠶食國朝的根基,若是說饒恕那負責掌管國家財庫的三司官員就第一個不答應。
可以說如這種事情如張瑜,古傑之流難道不知道嗎?可是常言道斷人財路就是如殺人父母,這自古就是賺錢的買賣最難動,這鄉紳若是縣衙官府的官員真的狠下心來查封,最大的可能就是造成一場大騷亂。
這樣的事情誰也不想摻合,很大的可能就是事情完不成還沾了一身毛,這在官場之上為官誰不是為人謹慎,誰也不想蹚渾水和攪和其中。
而且簡單的一禁了之或者直接明令下達,卻不想其後果造成那就是顧頭不顧腚,而楊秉的手段卻是用無數的的布置將真正的目的暗藏其中,層層布置方才達到了如今的潤物細無聲。
“楊秉,楊文瑜你好高明的手段,老夫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可是論心機手段卻是遠遠不如你,這是我生平栽的最大的跟頭,倒是讓我再也起不來了!”
他倒是顯得十分從容,他們的鄭家數代積攢的田地都會統統查收,這對於任何一個士紳都是五雷轟頂的消息和結果了!
而在鄭國安的眼裏,楊秉不好色,不好財好的是權和名,所以他們都如同跳梁小醜一樣試圖去腐化對方,可這些在對方的眼裏根本看不上。
楊秉看著他緩緩道:“鄭老,你們這些士紳在我的眼裏就是如那蛀蟲一樣在蠶食著大宋的根基,官家看不下去我也看不下去,如你恐怕也不會再去相信為民請命這種話了吧!”
活到這把年紀早就自認為將世事都看透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迴望當初看見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之時譏笑當初。
他們都已經拋棄了當初堅守的正義,和心裏的道,可這種情境下為民請命四個字聽起來是如此的可笑,多少人都曾將掛在嘴邊,可又誰真正的做到。
看著楊秉的這幅認真姿態,原本的鄭國安還想嘲笑對方的虛偽,可看到了那一雙澄明的目光,心裏竟然升起了一個可笑的念頭。
這個世道會有這麽一個務實和理想的並存的一個人嗎?
他看起來工於心計,貪戀權勢但是卻是一個意誌堅定,決心改革的人。
他不是一個道德上的完人,但是在這大宋官場上絕對稱的上一個為民做主的好官,他的強烈的情感色彩也是在感染這身邊的人。
如孫集不僅僅是因為其權勢還有個人的人格魅力,而一側坐著的張瑜卻是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在他的眼裏楊秉無疑是一個太過激進的人,這方城縣能夠維持原狀方才是最好的,至於百姓朝廷的賦稅,既然收繳不夠就增加賦稅便好。
小民的生死如何?自然不及山石之風雅,官大一級尚且能夠壓死人,這位可不知高了多少,既然如此他便也是選擇觀望了!
而古傑那身強體健的身子此刻卻仿佛虛的隨時昏倒在座椅之上,他心裏明白雖然沒有點明,可自己的那點事情卻都一清二白了!
鄭老也被押解了下去,楊秉像是隨意的瞧了一眼關心的問道:“古縣丞,這是身子有些不適嗎?”
他擦拭著額頭的冷汗連忙說道:“沒有,下官隻是覺得燥熱!”
可這縣衙的堂中的陰涼如何也說不上燥熱,這樣的托詞不可謂不拙劣。
雖然如今沒有立刻問罪,但是他已然是心如死灰了。
看著他的這幅模樣,張瑜飲了一杯茶茗神色不變,無論時局如何的變化,自己都能夠置身事外。
……
門外的鄭俞站立在外麵,可目光卻是望眼欲穿,他想要向前進上一步可那森嚴的禁軍把守讓他止步。
不多久從裏麵走出了一位身著甲胃的年輕禁軍頭領身後也是跟著一眾人。
看到鄭俞惴惴不安的模樣,便想起了當初在沙山村被那一群青皮所圍住的場麵。
雖然說隻是有驚無險,可也是他從軍以來唯一生出恐懼的時候,這對於他而言無疑是一種恥辱。
麵前的這位年輕禁軍頭領正是楊懷仁,當初圍堵他的人乃是鄭家的族人鄭三,他自然就將這份恨意轉移到了鄭家頭上。
“鄭員外,你父親已經留在了縣衙裏了,你也不用走了便留下來做客吧!”
鄭俞看著麵前之人雖然笑著,但是那股子恨意卻是如何也掩飾不住的。
而聽到這話鄭俞也是立刻就慌亂了,說道:“我父在這方城縣頗有名望,莫非那楊秉敢私自羈押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