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朱統一做東請客的這個晚上,太學生陳文任、許潤、張興方聚在清風明月樓,聽兩位禦史韓元勳、沈宸荃慷慨激昂地聲討閹豎專權。
張興方有點不解道:
“學生聽說王總監很有才能,為我大明製作了許多犀利的火器,乃至台海海戰能夠擊退倭寇,嗣後收複台灣,皆有賴於王總監所製火器,王總監有大功於我大明,況且王總監對皇上忠心耿耿,當日皇上危難之際,唯有王總監舍身跟隨。王總監有功無過,忠心不二,要說王總監會成為魏忠賢第二,這好像有點------有點牽強吧?”
韓元勳有點恨鐵不成鋼,卻也隻好耐心道:
“當日魏進忠不也是對天啟皇上忠心不二嗎?誰知後來魏進忠會成為千夫所指的魏忠賢呢!‘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想王莽當日大奸似忠,誰又看得出來他的野心!本朝的袁崇煥,初時還大肆吹噓五年平遼,信誓旦旦,誰能預料就是此人勾結韃子,矯旨殺功臣,引來韃子圍攻北京,誰能想到袁崇煥竟然會賣國!至於說到王承恩這個閹豎,雖然現在劣跡不顯,但自古閹豎專權,朝綱不振,必將貽害無窮。我等讀聖賢書,豈能熟視無睹,眼睜睜地看著閹豎橫行!”
沈宸荃也接口說道:
“科舉之道,向來是讀聖賢之書,傳承忠孝仁恕之道。而王承恩所授,不過是奇巧淫技,若是舍本逐末,舍聖賢之道,而逐微末之技,則聖賢之道何所存焉!皇上獎賞工匠,本無不妥,不過授予工匠以舉人、進士,則有逾越規矩之嫌。而最是堪憂的是,王承恩這個閹豎竟然公然要將研習奇巧淫技列入科舉之道,若是讓這閹豎得逞,入讀那什麽工程學院便能中秀才、中舉人,一旦成為定例,大明學子紛紛舍聖賢之道而就奇巧淫技,可想而知,勢將禮教崩壞,斯文掃地。”
陳文任聽後連連點頭,大聲道:
“韓大人、沈大人所說再也不錯!當日軍事工程學院招生,國子監許多同窗受其蠱惑,稀裏糊塗入讀軍事工程學院,如今都做了賤籍工匠一類,其中亦有蒙皇上授獎者,然則晚生深為彼等不值!我等讀聖賢之道,慎獨其身,豈可急功近利,做那下賤匠業!”
許潤也附和道:
“本朝科舉,以聖賢文章取士,才合獨尊儒術之道。大明以儒教立國,怎可誤入歧途!故工程學院奇巧淫技取士實不足取,其一有違祖製,其二褻瀆儒學。故此法決不可行!我輩當上書皇上,勿為閹豎所誤。”
一番熱議之後,陳、許、張三位太學生決意發動國子監太學生,集體上書皇上,切勿采用禍國殃民的異端科舉之道。
崇禎讀到太學生們一篇上綱上線的文章,極言軍事工程學院授予學生秀才、舉人不可成為定例,援引聖賢之言、祖宗之製,看得崇禎直翻白眼。太學生的上書公然指出王承恩身為太監,恣意專權,若任其下去,勢將成為魏忠賢第二,雲雲。
而太學生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們這一次可是有著不少的同盟軍。作為左都禦史的劉宗周和翰林學士黃道周,進諫的奏章言辭甚是尖銳。一幫禦史的諫章也紛至遝來。此外,錢謙益、薑曰廣、張慎言、王鐸都有奏章遞上,言辭雖然沒有劉宗周和黃道周的激烈,也都是反對另搞一套科舉製度的。
崇禎本想這不過是和風細雨的科舉改革,卻沒有想到會迎來幾乎是眾口一詞的反對。
本來,按照公主的想法,皇家軍事工程學院不僅要培養舉人,還要培養理工科進士。既然就讀四年考核合格可以發放舉人文憑,再讀兩年考核合格授一個進士那也是理所當然。公主把此時的“秀才”、“舉人”、“進士”和後世的“學士”、“碩士”、“博士”一一對應起來,不就是文憑的名兒的叫法不一樣嗎!隻要意思差相仿佛,也就行了。公主的計劃是準備一步到位,不過崇禎對於改革還是抱著循序漸進的態度,後世的改革都是以“風險最小”為原則,而不是以“效益最大”為原則,所以崇禎考慮采用文憑雙軌製,此外暫時不去觸動進士這個最高文憑,以使反對的阻力最小。崇禎心說舉人文憑也不算個什麽大事,諒也不會引起什麽非議。
然而崇禎想錯了,這次改革顯然動了大明文官們的奶酪,激起了文官們的一致反對。
對於軍事工程學院學員授獎,授獎就授獎唄,隻要不成其為成例,皇上要特授幾個進士文憑,好像沒有什麽大礙。何況這些學員的確有功,是大明軍事勝利的幕後功臣。一開始大明的文官以為這不過是一次性的授獎,壓根還沒有反應過來。等到皇上要將軍事工程學院上升到與科舉並列的時候,文官們終於發現問題嚴重了。授獎不過是特例,而現在,居然有人想把它變成有別於現行科舉體係的另一個科舉體係,軍事工程學院的學員兩年就是秀才,四年就是舉人,這不是另搞一套科舉體係嗎!很顯然,這套提案一定是王承恩這個閹貨主導,這是閹黨專權的信號。
文官們發現,他們過去壟斷的簡拔人才渠道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向來隻能是科舉成功的前輩提攜科舉後輩,整個文官係統就是攀來攀去的“師生”“同年”“同窗”關係,文官們在這個關係網中遊刃自如。至少,所有的文官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那就是先師孔聖。
現在王承恩這個閹豎竟然想將奇巧淫技與聖賢之道相提並論,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王承恩便成了眾矢之的,其實這方案公主參乎得更多一些,壓根就沒有王承恩什麽事,但是黑鍋被毫不含糊地扣在了王承恩頭上,因為王承恩有動機,動機就是想憑著他那點奇巧淫技廣收門生,嗯,一個閹豎竟然想當天下學子的座師,還想濫發文憑,這閹豎想得倒美,沒門!
這一迴文官們是確確實實感覺到了威脅。以前大明文武之爭,文官盡占上風,武官在大明文官麵前像小媳婦一樣。可是戰亂一起,武官的地位無形之中就升上去了。皇上成立的新軍,連兵部也管不了,還搞了個軍機處,完全顛覆了文官管武將的傳統。後來吧,又放開了宗族子弟從政從軍,這又是一股**於文官集團的勢力,宗室勳戚和外戚,幾股勢力若是擰成一股繩,那對文官集團又是一個致命的威脅。如今看來,長平公主活躍在前台,不光是插手大明理財和發行金銀幣,還插手大明的教育,而像朱統一這樣的宗室子弟已經隱隱有大起之勢,若是假以時日,那大明的官場,就絕非文官們可以把持得住了。
大明的進士們都是讀聖賢書,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士。不管是不是身居官位,他們一概瞧不起武將,瞧不起宗室外戚,更瞧不起太監們。如今武將與之並列,宗室和外戚又將雄起,若是再讓閹黨得勢,甚而閹黨也門生萬千,那大明進士出身的文官就有點無地自容了。
王承恩真的感到很委屈,真是躺著都中槍啊!王承恩壓根也沒有和文官爭權,也就是老老實實做點實事,居然被人上綱上線,指為魏忠賢第二,把王承恩氣壞了。自己穿越過來倒好,變成了一個殘疾。你以為兄弟願意做這男不男女不女的太監啊!割了那寶貝之後,尿液時而失禁,搞得滿身都彌漫著一股尿騷味。沒轍!到了南京之後,王承恩隻好馬上發明了一次性衛生巾,每天更換兩條,加上每日沐浴,這才徹底告別滿身騷味。當然,這發明不僅在太監之間流行開來,在女性之間也日漸流行,嗯,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吧。
王承恩跟崇禎抱怨開了:
“皇上,我容易嗎!我這沒日沒夜地幹活,我怎麽就得罪了這幫腐儒了!哦,是個太監有點本事就會成為魏忠賢?那要是文官有點本事難道就一定會是嚴嵩?”
崇禎對於王承恩的冤情,當然是心知肚明,心道自己敬重曆史上絕食不降清兵的劉繼周,又將他官複原職,結果這位曾經第一個參魏忠賢的鬥士,這次卻把矛頭對準了王承恩,這人簡直跟太監有仇啊!崇禎心道自己找來這劉宗周分明就是自找麻煩,隻好寬慰王承恩一番:
“這些才高八鬥的進士們,不知道聖賢書是怎麽讀的!唉,說的是一套一套,‘一曰修聖政,無以近娛忽遠猷;二曰振玉綱,無以主恩傷臣紀;三曰明國是,無以邪鋒危正氣;四曰端治術,無以刑名先教化;五曰固邦本,無以外釁釀內憂。------天下即乏才,何至盡出中官下?而陛下每當緩急,必委以大任------自此小人進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廷浸疏。------故曰:‘大奸似忠,大佞似信。’------這是劉宗周老先生的奏折,把朕生生教訓了一番。這個劉宗周倒還好,他就是這麽想才這麽說的。有些人,嘿嘿,其實就是覺得觸及了他們的利益,武將們可以和他們平起平坐了,不爽!宗室子弟冒出來當官幹事了,危及他們獨攬朝局,不爽!好,看到你想搞理工科科舉,這不是釜底抽薪嗎!這一下把他們壟斷教育的壟斷權也剝奪了,於是他們不幹了。嗬嗬嗬!他們不敢把矛頭直接對準朕,於是隻好找一個背黑鍋的,結果王總監中了大彩,變成了‘魏忠賢第二’,如此而已!”
(寫小說不但是一件腦力活,還是一件體力活啊!考驗腰椎、頸椎,還有眼睛。左眼有點發炎,影響更新了。)
;
在朱統一做東請客的這個晚上,太學生陳文任、許潤、張興方聚在清風明月樓,聽兩位禦史韓元勳、沈宸荃慷慨激昂地聲討閹豎專權。
張興方有點不解道:
“學生聽說王總監很有才能,為我大明製作了許多犀利的火器,乃至台海海戰能夠擊退倭寇,嗣後收複台灣,皆有賴於王總監所製火器,王總監有大功於我大明,況且王總監對皇上忠心耿耿,當日皇上危難之際,唯有王總監舍身跟隨。王總監有功無過,忠心不二,要說王總監會成為魏忠賢第二,這好像有點------有點牽強吧?”
韓元勳有點恨鐵不成鋼,卻也隻好耐心道:
“當日魏進忠不也是對天啟皇上忠心不二嗎?誰知後來魏進忠會成為千夫所指的魏忠賢呢!‘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想王莽當日大奸似忠,誰又看得出來他的野心!本朝的袁崇煥,初時還大肆吹噓五年平遼,信誓旦旦,誰能預料就是此人勾結韃子,矯旨殺功臣,引來韃子圍攻北京,誰能想到袁崇煥竟然會賣國!至於說到王承恩這個閹豎,雖然現在劣跡不顯,但自古閹豎專權,朝綱不振,必將貽害無窮。我等讀聖賢書,豈能熟視無睹,眼睜睜地看著閹豎橫行!”
沈宸荃也接口說道:
“科舉之道,向來是讀聖賢之書,傳承忠孝仁恕之道。而王承恩所授,不過是奇巧淫技,若是舍本逐末,舍聖賢之道,而逐微末之技,則聖賢之道何所存焉!皇上獎賞工匠,本無不妥,不過授予工匠以舉人、進士,則有逾越規矩之嫌。而最是堪憂的是,王承恩這個閹豎竟然公然要將研習奇巧淫技列入科舉之道,若是讓這閹豎得逞,入讀那什麽工程學院便能中秀才、中舉人,一旦成為定例,大明學子紛紛舍聖賢之道而就奇巧淫技,可想而知,勢將禮教崩壞,斯文掃地。”
陳文任聽後連連點頭,大聲道:
“韓大人、沈大人所說再也不錯!當日軍事工程學院招生,國子監許多同窗受其蠱惑,稀裏糊塗入讀軍事工程學院,如今都做了賤籍工匠一類,其中亦有蒙皇上授獎者,然則晚生深為彼等不值!我等讀聖賢之道,慎獨其身,豈可急功近利,做那下賤匠業!”
許潤也附和道:
“本朝科舉,以聖賢文章取士,才合獨尊儒術之道。大明以儒教立國,怎可誤入歧途!故工程學院奇巧淫技取士實不足取,其一有違祖製,其二褻瀆儒學。故此法決不可行!我輩當上書皇上,勿為閹豎所誤。”
一番熱議之後,陳、許、張三位太學生決意發動國子監太學生,集體上書皇上,切勿采用禍國殃民的異端科舉之道。
崇禎讀到太學生們一篇上綱上線的文章,極言軍事工程學院授予學生秀才、舉人不可成為定例,援引聖賢之言、祖宗之製,看得崇禎直翻白眼。太學生的上書公然指出王承恩身為太監,恣意專權,若任其下去,勢將成為魏忠賢第二,雲雲。
而太學生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們這一次可是有著不少的同盟軍。作為左都禦史的劉宗周和翰林學士黃道周,進諫的奏章言辭甚是尖銳。一幫禦史的諫章也紛至遝來。此外,錢謙益、薑曰廣、張慎言、王鐸都有奏章遞上,言辭雖然沒有劉宗周和黃道周的激烈,也都是反對另搞一套科舉製度的。
崇禎本想這不過是和風細雨的科舉改革,卻沒有想到會迎來幾乎是眾口一詞的反對。
本來,按照公主的想法,皇家軍事工程學院不僅要培養舉人,還要培養理工科進士。既然就讀四年考核合格可以發放舉人文憑,再讀兩年考核合格授一個進士那也是理所當然。公主把此時的“秀才”、“舉人”、“進士”和後世的“學士”、“碩士”、“博士”一一對應起來,不就是文憑的名兒的叫法不一樣嗎!隻要意思差相仿佛,也就行了。公主的計劃是準備一步到位,不過崇禎對於改革還是抱著循序漸進的態度,後世的改革都是以“風險最小”為原則,而不是以“效益最大”為原則,所以崇禎考慮采用文憑雙軌製,此外暫時不去觸動進士這個最高文憑,以使反對的阻力最小。崇禎心說舉人文憑也不算個什麽大事,諒也不會引起什麽非議。
然而崇禎想錯了,這次改革顯然動了大明文官們的奶酪,激起了文官們的一致反對。
對於軍事工程學院學員授獎,授獎就授獎唄,隻要不成其為成例,皇上要特授幾個進士文憑,好像沒有什麽大礙。何況這些學員的確有功,是大明軍事勝利的幕後功臣。一開始大明的文官以為這不過是一次性的授獎,壓根還沒有反應過來。等到皇上要將軍事工程學院上升到與科舉並列的時候,文官們終於發現問題嚴重了。授獎不過是特例,而現在,居然有人想把它變成有別於現行科舉體係的另一個科舉體係,軍事工程學院的學員兩年就是秀才,四年就是舉人,這不是另搞一套科舉體係嗎!很顯然,這套提案一定是王承恩這個閹貨主導,這是閹黨專權的信號。
文官們發現,他們過去壟斷的簡拔人才渠道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向來隻能是科舉成功的前輩提攜科舉後輩,整個文官係統就是攀來攀去的“師生”“同年”“同窗”關係,文官們在這個關係網中遊刃自如。至少,所有的文官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那就是先師孔聖。
現在王承恩這個閹豎竟然想將奇巧淫技與聖賢之道相提並論,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王承恩便成了眾矢之的,其實這方案公主參乎得更多一些,壓根就沒有王承恩什麽事,但是黑鍋被毫不含糊地扣在了王承恩頭上,因為王承恩有動機,動機就是想憑著他那點奇巧淫技廣收門生,嗯,一個閹豎竟然想當天下學子的座師,還想濫發文憑,這閹豎想得倒美,沒門!
這一迴文官們是確確實實感覺到了威脅。以前大明文武之爭,文官盡占上風,武官在大明文官麵前像小媳婦一樣。可是戰亂一起,武官的地位無形之中就升上去了。皇上成立的新軍,連兵部也管不了,還搞了個軍機處,完全顛覆了文官管武將的傳統。後來吧,又放開了宗族子弟從政從軍,這又是一股**於文官集團的勢力,宗室勳戚和外戚,幾股勢力若是擰成一股繩,那對文官集團又是一個致命的威脅。如今看來,長平公主活躍在前台,不光是插手大明理財和發行金銀幣,還插手大明的教育,而像朱統一這樣的宗室子弟已經隱隱有大起之勢,若是假以時日,那大明的官場,就絕非文官們可以把持得住了。
大明的進士們都是讀聖賢書,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士。不管是不是身居官位,他們一概瞧不起武將,瞧不起宗室外戚,更瞧不起太監們。如今武將與之並列,宗室和外戚又將雄起,若是再讓閹黨得勢,甚而閹黨也門生萬千,那大明進士出身的文官就有點無地自容了。
王承恩真的感到很委屈,真是躺著都中槍啊!王承恩壓根也沒有和文官爭權,也就是老老實實做點實事,居然被人上綱上線,指為魏忠賢第二,把王承恩氣壞了。自己穿越過來倒好,變成了一個殘疾。你以為兄弟願意做這男不男女不女的太監啊!割了那寶貝之後,尿液時而失禁,搞得滿身都彌漫著一股尿騷味。沒轍!到了南京之後,王承恩隻好馬上發明了一次性衛生巾,每天更換兩條,加上每日沐浴,這才徹底告別滿身騷味。當然,這發明不僅在太監之間流行開來,在女性之間也日漸流行,嗯,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吧。
王承恩跟崇禎抱怨開了:
“皇上,我容易嗎!我這沒日沒夜地幹活,我怎麽就得罪了這幫腐儒了!哦,是個太監有點本事就會成為魏忠賢?那要是文官有點本事難道就一定會是嚴嵩?”
崇禎對於王承恩的冤情,當然是心知肚明,心道自己敬重曆史上絕食不降清兵的劉繼周,又將他官複原職,結果這位曾經第一個參魏忠賢的鬥士,這次卻把矛頭對準了王承恩,這人簡直跟太監有仇啊!崇禎心道自己找來這劉宗周分明就是自找麻煩,隻好寬慰王承恩一番:
“這些才高八鬥的進士們,不知道聖賢書是怎麽讀的!唉,說的是一套一套,‘一曰修聖政,無以近娛忽遠猷;二曰振玉綱,無以主恩傷臣紀;三曰明國是,無以邪鋒危正氣;四曰端治術,無以刑名先教化;五曰固邦本,無以外釁釀內憂。------天下即乏才,何至盡出中官下?而陛下每當緩急,必委以大任------自此小人進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廷浸疏。------故曰:‘大奸似忠,大佞似信。’------這是劉宗周老先生的奏折,把朕生生教訓了一番。這個劉宗周倒還好,他就是這麽想才這麽說的。有些人,嘿嘿,其實就是覺得觸及了他們的利益,武將們可以和他們平起平坐了,不爽!宗室子弟冒出來當官幹事了,危及他們獨攬朝局,不爽!好,看到你想搞理工科科舉,這不是釜底抽薪嗎!這一下把他們壟斷教育的壟斷權也剝奪了,於是他們不幹了。嗬嗬嗬!他們不敢把矛頭直接對準朕,於是隻好找一個背黑鍋的,結果王總監中了大彩,變成了‘魏忠賢第二’,如此而已!”
(寫小說不但是一件腦力活,還是一件體力活啊!考驗腰椎、頸椎,還有眼睛。左眼有點發炎,影響更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