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您真是費心了
四合院:重迴61收廢品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川點燃一支煙,雙手插袋,逐個瀏覽那些房屋,遇到上鎖的就一腳踹開,無鎖的直入其內。
幾乎每個房間都被荒草侵占,哪怕地麵有石板,草叢依舊堅韌地從縫隙鑽出。
正房的一角甚至已開始坍塌,更不必談論有何有價值的物件了。
探查了六七間屋子後,多處為空,但進入後院,他微微驚訝。
後院共有四戶住家:兩邊私自加蓋的兩屋及正房的東廂西廂和大門廳。
除了住於正房東廂和門廳的那戶門外上鎖為黃銅老式橫向門鎖略顯得滄桑依舊,其餘三戶家家門戶皆為敞開放置。
西廂房與門廳的鎖竟是經年歲月依然鋥亮的老式橫門鎖,盡管曆經十多年風風雨雨。
一般的百姓怎麽會這麽矯情,現代式的新鎖頭不僅廉價實用,而且價格不菲,如果不是常用的話,開鎖都會很繁瑣。
然而即使這鎖是嶄新的,門框卻顯得有些老化,門環處已開始鬆動。
葉川輕輕一撥,兩扇門環加上那把黃銅橫推門鎖,就與門一起掉了下來。
這座宅子的門環明顯要比那單獨門戶的好很多,精細的雕刻,全是由銅製成的。
將它隨手收進係統空間後,葉川推開屋門進入屋內。
內部情況略好於前一處,雖然地上還有叢生的野草,但腳下仍有踏足之地。
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堂屋裏掛著的畫卷,雖然顏色尚且鮮豔可見,但它選用的木料質量一般,顯得有些 。\"可惜!”葉川輕輕地歎息道。
這樣的畫卷並無修複的價值,畫作的內容不過是常見於門廊的傳統年畫或鍾馗圖像,算不上什麽珍品。
原打算去西廂房看看,突然間,他注意到這堂畫背後的門背後似乎藏著別處的奧秘。
由於自然的侵蝕,堂畫的邊緣已腐壞嚴重,他借此發現了隱藏的東西。
抓住一個角,葉川稍稍用力,一大片爛木頭就被扯了下來。
果然,後麵展現給他一副掛屏,但是隻露出了一個角,想要辨識式樣和材料不太容易。
並未顧忌空氣中懸浮的灰塵,葉川眯起眼睛將整幅畫卷都揭開,隻見堂畫背後出現了三幅長達一米、寬約五十厘米的掛屏。
他驚歎地喊道:
\"哇!\"
當看到這三幅嵌有玉石的掛屏時,葉川不由脫口而出。
每一幅都是用玉石鑲製,第一幅畫的是一棵綠墨色葫蘆配上黃色的梅枝,第二幅描繪的是瓶中盛放白梅的畫麵,第三幅則是以鬆柏為主體、曲折而寓意深遠的畫卷。
而且每一幅都有一位仙人的畫像,分別是福、祿、壽三位神仙。
由於堂畫遮擋了正麵,這些掛屏得以完好保存,也許以前的主人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也未可知。
根據門上精致的銅鎖來看,前任主人一定非常細致。
如果有這些掛屏,必定會帶走。
而這所擁有二進庭院的清朝府邸曾是一位顯赫主人居住的地方,葉川從門口的上馬石推斷他是名武官,因此這般的裝潢也不奇怪。\"真是今日收獲匪淺呀!\"葉川內心滿是喜悅。
先是意外得到明朝貴重的黃花梨交椅,雖說品相不佳,但有係統輔助,還能修複至近乎完美的樣子。
緊接是清代玉石嵌飾歲朝圖掛屏,雖然不及交椅值錢,差距也不大。
謹慎細致地摘下掛屏,將它們心安理得收納進了係統儲存空間。
迴來的空地,二十餘名工作人員正大汗淋漓地搬運行他們收迴的一堆舊家具雜物。
破門窗、鏽鐵護欄、破損的玻璃、碎木料堆積如山,但這隻是他們收獲的冰山一角,十六輛三輪車顯然還不夠載運。
大家早已大汗淋漓,甚至有些人已脫下上衣,赤膊站在那裏,沒有人敢懈怠片刻。
就在此時,軋鋼廠辦主任杜小濤帶著兩位工作人員推著一輛三輪車向他們走來。
離他們還有十幾米時,杜小濤滿臉笑意,熱情地大聲喊道:“小葉,給你們送綠豆湯來了!”
在他的身後緊跟著四位人員,其中一人負責三輪車,上麵堆著兩大桶鮮嫩綠皮的綠豆和超過二十個陶瓷碗;另一人手裏提著一大編織袋,裝滿幹淨的毛巾。
麵對杜主任的好意,葉川感激地迴應:“小濤主任,您真是費心了。”
葉川雖是男子漢,但考慮事情並不周全,本應他自己籌備,結果卻是空手而來。
炎熱天氣使他們的汗流失加速,水分極度消耗,極有可能引起中暑。
而一碗碗綠豆湯恰能補補水,消消暑氣,正是他們迫切所需的食物。
不知出於楊廠長安排還是杜小濤主動,葉川對此感激至深。\"跟我還用說客氣話嗎?你們清理了不少廢舊物資算是為廠裏做了大事,我們各有所需,互惠互利嘛。”葉川趕緊招唿下屬去喝湯,並從身上摸出一條包裝精美的中華煙,硬塞給杜小濤。
上次遇見劉軍時,劉軍才從海外帶迴來一條價格不菲的中華煙,葉川因此占了便宜。
這種香煙市麵極為少見,就連國外的商店也不多見,更是難得一遇。
葉川並不匱乏財物,但這番好意他心領情受。
劉軍深知這點,並無利潤可圖,隻求交好。
對於劉軍來說,源源不斷的價值迴收遠比這盒珍貴的香煙重要。
杜小濤看著葉川大方地遞出那條中華煙,不禁瞪大了眼睛。
身為廠辦主任的他,平日隻有在楊廠長安排下才能抽幾次高檔的中華,這下子卻被葉川毫不吝嗇的一並送了進來。
雖然香煙的價格並不高,但在市場上難覓蹤影,這可真是個不得了的恩惠。
聽著那聲“葉兄弟”,他的稱唿一下從最初的\"同誌\"轉變為了親民的兄弟稱謂,杜小濤心裏讚歎不已。
中華煙真是一種神奇的工具,能夠迅速拉近距離。
葉川心有同感,又掏出口袋裏的兩盒大前門,扔給韓胖:“老韓,分給大家抽!”看到是大前門牌,眾人臉上都露出了喜色,程金更是欣喜若狂。
連程金這樣的人都沒見過主任一次性拿出兩盒大前門來分給大家。
當初葉川晉升為副主任時,部分年長者心中確有不服。
四十歲以上的人被比自己年輕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超越,不滿情緒難免湧現。
然而,經曆了一係列事件之後,他們的怨氣早已化為無形。
杜小濤目送著這一幕,暗自點頭,盡管葉川年紀尚輕,處理人際關係的手段卻很成熟。
收到大前門的人們紛紛道謝,並接過韓胖遞來的煙,滿足地抽起來。
二十多個人,四盒香煙總共四十支,遠遠不夠每個人分的,韓胖子索性再取出一整包,按照每個人的標準發放兩根。
混了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他已收入九百多元,這對他來說不算啥;尤其當他看到那一整包被視為珍貴的大前門,更不會有半點心疼。
最後,想起一事,杜小濤敲了一下頭,從口袋中拿出一疊飯票遞給葉川:“哎呀,差點忘了,這是午餐的廠餐券,今天中午帶隊伍一起在食堂吃。”
直至此刻,葉川才意識到自己的準備工作是多麽不足,幾乎忽視了所有的可能情況。
拿到餐券後,他滿懷感激地道:“杜主任,太感謝您了。
來之前我真的沒有預料到這些問題,如果不是您,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應對。”
杜小濤麵露慍色,半開玩笑地說:“這樣說就生分了,以後就叫我小 。”盡管已年逾四旬,與葉永順相當,葉川立刻接話說:“如果我叫您小 ,我爸非揍我不可,我還是叫您杜叔吧!”聽了這話,杜小濤也覺得頗有道理,便欣然應允。\"既然這樣,以後你就叫我小川好了,”杜小濤大方地迴應道。\"那當然!”葉川微笑著同意了。\"小川,我的辦公室還有一些事要處理,先不陪你了。
下午三點我再來,到時候為你調度幾輛卡車過來。”
“好的,麻煩杜叔了!”他誠懇道。
杜小濤離開後,大家都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廢棄物堆積得越來越多,中午時分漸漸來臨。
葉川瞥了眼手腕的表,提高嗓門喊道:“各位兄弟,休息一下手頭的活,中午我們就去煉鋼食堂開個小會,咱們比試一下,食堂能做的怎麽樣!”
聞言,大家都激動起來。
眾人住的地點離業務點近,不少人都認識煉鋼廠的人,總聽見他們在炫耀食堂夥食如何豐富,讓人有些不甘心。
現在總算能一嚐聞名遐邇的煉鋼食堂,仿佛一直膜拜的聖地出現在眼前。
在葉川帶領下,約二十餘人向食堂走去。
廠食堂位於辦公樓附近,大門外麵空地一片寬闊,而公告欄就設在食堂入口下方台階邊。
廠裏的重要公告與決策,都通過公告欄和喇叭傳達給每位工人,“十零七”。
於是乎,工人們在用餐前都習慣性地先查看公告欄信息。
此時是午餐高峰,眾多的工人群湧往食堂方向。\"真是煉鋼工人潮水般湧來啊!”
“天哪,前門從沒見過這麽壯觀的景象!”
眾人議論著,他們的業務點食堂隻有八張餐桌和一個不常使用的包廂,平時通常是給領導宴客用。
幾乎每個房間都被荒草侵占,哪怕地麵有石板,草叢依舊堅韌地從縫隙鑽出。
正房的一角甚至已開始坍塌,更不必談論有何有價值的物件了。
探查了六七間屋子後,多處為空,但進入後院,他微微驚訝。
後院共有四戶住家:兩邊私自加蓋的兩屋及正房的東廂西廂和大門廳。
除了住於正房東廂和門廳的那戶門外上鎖為黃銅老式橫向門鎖略顯得滄桑依舊,其餘三戶家家門戶皆為敞開放置。
西廂房與門廳的鎖竟是經年歲月依然鋥亮的老式橫門鎖,盡管曆經十多年風風雨雨。
一般的百姓怎麽會這麽矯情,現代式的新鎖頭不僅廉價實用,而且價格不菲,如果不是常用的話,開鎖都會很繁瑣。
然而即使這鎖是嶄新的,門框卻顯得有些老化,門環處已開始鬆動。
葉川輕輕一撥,兩扇門環加上那把黃銅橫推門鎖,就與門一起掉了下來。
這座宅子的門環明顯要比那單獨門戶的好很多,精細的雕刻,全是由銅製成的。
將它隨手收進係統空間後,葉川推開屋門進入屋內。
內部情況略好於前一處,雖然地上還有叢生的野草,但腳下仍有踏足之地。
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堂屋裏掛著的畫卷,雖然顏色尚且鮮豔可見,但它選用的木料質量一般,顯得有些 。\"可惜!”葉川輕輕地歎息道。
這樣的畫卷並無修複的價值,畫作的內容不過是常見於門廊的傳統年畫或鍾馗圖像,算不上什麽珍品。
原打算去西廂房看看,突然間,他注意到這堂畫背後的門背後似乎藏著別處的奧秘。
由於自然的侵蝕,堂畫的邊緣已腐壞嚴重,他借此發現了隱藏的東西。
抓住一個角,葉川稍稍用力,一大片爛木頭就被扯了下來。
果然,後麵展現給他一副掛屏,但是隻露出了一個角,想要辨識式樣和材料不太容易。
並未顧忌空氣中懸浮的灰塵,葉川眯起眼睛將整幅畫卷都揭開,隻見堂畫背後出現了三幅長達一米、寬約五十厘米的掛屏。
他驚歎地喊道:
\"哇!\"
當看到這三幅嵌有玉石的掛屏時,葉川不由脫口而出。
每一幅都是用玉石鑲製,第一幅畫的是一棵綠墨色葫蘆配上黃色的梅枝,第二幅描繪的是瓶中盛放白梅的畫麵,第三幅則是以鬆柏為主體、曲折而寓意深遠的畫卷。
而且每一幅都有一位仙人的畫像,分別是福、祿、壽三位神仙。
由於堂畫遮擋了正麵,這些掛屏得以完好保存,也許以前的主人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也未可知。
根據門上精致的銅鎖來看,前任主人一定非常細致。
如果有這些掛屏,必定會帶走。
而這所擁有二進庭院的清朝府邸曾是一位顯赫主人居住的地方,葉川從門口的上馬石推斷他是名武官,因此這般的裝潢也不奇怪。\"真是今日收獲匪淺呀!\"葉川內心滿是喜悅。
先是意外得到明朝貴重的黃花梨交椅,雖說品相不佳,但有係統輔助,還能修複至近乎完美的樣子。
緊接是清代玉石嵌飾歲朝圖掛屏,雖然不及交椅值錢,差距也不大。
謹慎細致地摘下掛屏,將它們心安理得收納進了係統儲存空間。
迴來的空地,二十餘名工作人員正大汗淋漓地搬運行他們收迴的一堆舊家具雜物。
破門窗、鏽鐵護欄、破損的玻璃、碎木料堆積如山,但這隻是他們收獲的冰山一角,十六輛三輪車顯然還不夠載運。
大家早已大汗淋漓,甚至有些人已脫下上衣,赤膊站在那裏,沒有人敢懈怠片刻。
就在此時,軋鋼廠辦主任杜小濤帶著兩位工作人員推著一輛三輪車向他們走來。
離他們還有十幾米時,杜小濤滿臉笑意,熱情地大聲喊道:“小葉,給你們送綠豆湯來了!”
在他的身後緊跟著四位人員,其中一人負責三輪車,上麵堆著兩大桶鮮嫩綠皮的綠豆和超過二十個陶瓷碗;另一人手裏提著一大編織袋,裝滿幹淨的毛巾。
麵對杜主任的好意,葉川感激地迴應:“小濤主任,您真是費心了。”
葉川雖是男子漢,但考慮事情並不周全,本應他自己籌備,結果卻是空手而來。
炎熱天氣使他們的汗流失加速,水分極度消耗,極有可能引起中暑。
而一碗碗綠豆湯恰能補補水,消消暑氣,正是他們迫切所需的食物。
不知出於楊廠長安排還是杜小濤主動,葉川對此感激至深。\"跟我還用說客氣話嗎?你們清理了不少廢舊物資算是為廠裏做了大事,我們各有所需,互惠互利嘛。”葉川趕緊招唿下屬去喝湯,並從身上摸出一條包裝精美的中華煙,硬塞給杜小濤。
上次遇見劉軍時,劉軍才從海外帶迴來一條價格不菲的中華煙,葉川因此占了便宜。
這種香煙市麵極為少見,就連國外的商店也不多見,更是難得一遇。
葉川並不匱乏財物,但這番好意他心領情受。
劉軍深知這點,並無利潤可圖,隻求交好。
對於劉軍來說,源源不斷的價值迴收遠比這盒珍貴的香煙重要。
杜小濤看著葉川大方地遞出那條中華煙,不禁瞪大了眼睛。
身為廠辦主任的他,平日隻有在楊廠長安排下才能抽幾次高檔的中華,這下子卻被葉川毫不吝嗇的一並送了進來。
雖然香煙的價格並不高,但在市場上難覓蹤影,這可真是個不得了的恩惠。
聽著那聲“葉兄弟”,他的稱唿一下從最初的\"同誌\"轉變為了親民的兄弟稱謂,杜小濤心裏讚歎不已。
中華煙真是一種神奇的工具,能夠迅速拉近距離。
葉川心有同感,又掏出口袋裏的兩盒大前門,扔給韓胖:“老韓,分給大家抽!”看到是大前門牌,眾人臉上都露出了喜色,程金更是欣喜若狂。
連程金這樣的人都沒見過主任一次性拿出兩盒大前門來分給大家。
當初葉川晉升為副主任時,部分年長者心中確有不服。
四十歲以上的人被比自己年輕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超越,不滿情緒難免湧現。
然而,經曆了一係列事件之後,他們的怨氣早已化為無形。
杜小濤目送著這一幕,暗自點頭,盡管葉川年紀尚輕,處理人際關係的手段卻很成熟。
收到大前門的人們紛紛道謝,並接過韓胖遞來的煙,滿足地抽起來。
二十多個人,四盒香煙總共四十支,遠遠不夠每個人分的,韓胖子索性再取出一整包,按照每個人的標準發放兩根。
混了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他已收入九百多元,這對他來說不算啥;尤其當他看到那一整包被視為珍貴的大前門,更不會有半點心疼。
最後,想起一事,杜小濤敲了一下頭,從口袋中拿出一疊飯票遞給葉川:“哎呀,差點忘了,這是午餐的廠餐券,今天中午帶隊伍一起在食堂吃。”
直至此刻,葉川才意識到自己的準備工作是多麽不足,幾乎忽視了所有的可能情況。
拿到餐券後,他滿懷感激地道:“杜主任,太感謝您了。
來之前我真的沒有預料到這些問題,如果不是您,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應對。”
杜小濤麵露慍色,半開玩笑地說:“這樣說就生分了,以後就叫我小 。”盡管已年逾四旬,與葉永順相當,葉川立刻接話說:“如果我叫您小 ,我爸非揍我不可,我還是叫您杜叔吧!”聽了這話,杜小濤也覺得頗有道理,便欣然應允。\"既然這樣,以後你就叫我小川好了,”杜小濤大方地迴應道。\"那當然!”葉川微笑著同意了。\"小川,我的辦公室還有一些事要處理,先不陪你了。
下午三點我再來,到時候為你調度幾輛卡車過來。”
“好的,麻煩杜叔了!”他誠懇道。
杜小濤離開後,大家都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廢棄物堆積得越來越多,中午時分漸漸來臨。
葉川瞥了眼手腕的表,提高嗓門喊道:“各位兄弟,休息一下手頭的活,中午我們就去煉鋼食堂開個小會,咱們比試一下,食堂能做的怎麽樣!”
聞言,大家都激動起來。
眾人住的地點離業務點近,不少人都認識煉鋼廠的人,總聽見他們在炫耀食堂夥食如何豐富,讓人有些不甘心。
現在總算能一嚐聞名遐邇的煉鋼食堂,仿佛一直膜拜的聖地出現在眼前。
在葉川帶領下,約二十餘人向食堂走去。
廠食堂位於辦公樓附近,大門外麵空地一片寬闊,而公告欄就設在食堂入口下方台階邊。
廠裏的重要公告與決策,都通過公告欄和喇叭傳達給每位工人,“十零七”。
於是乎,工人們在用餐前都習慣性地先查看公告欄信息。
此時是午餐高峰,眾多的工人群湧往食堂方向。\"真是煉鋼工人潮水般湧來啊!”
“天哪,前門從沒見過這麽壯觀的景象!”
眾人議論著,他們的業務點食堂隻有八張餐桌和一個不常使用的包廂,平時通常是給領導宴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