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雷薄、李豐在前頭有意抽調兵力、暗中放水,再加上太史慈這位猛將身先士卒、衝鋒陷陣,黃祖與劉繇的聯軍一路勢如破竹。
攻打南昌縣時,太史慈一馬當先,手持雙戟,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敵軍節節敗退,順利打開城門,聯軍迅速湧入,南昌縣旋即落入囊中。在彭澤縣,麵對敵軍的頑強抵抗,太史慈巧用計謀,趁夜偷襲敵軍糧草輜重,敵軍大亂,黃祖與劉繇趁機揮軍而上,輕鬆拿下城池。
鄱湖縣的守軍本欲負隅頑抗,可太史慈率領舊部從水路奇襲,打得對方措手不及,黃祖和劉繇則從陸路配合,裏應外合之下,鄱湖縣也被順利攻克。此後,曆陵縣、餘漢縣、艾縣、贛縣,在太史慈的勇猛作戰和聯軍的緊密配合下,接連被攻破。
大軍浩浩蕩蕩,氣勢洶洶地趕赴到了豫章郡城下,與孫策軍形成一南一北的對峙之勢,豫章郡的命運懸於一線,大戰一觸即發。
迴顧一路征程,因為有太史慈這位猛將在前頭衝鋒陷陣,劉繇的日子著實好過了許多。以往,黃祖總是仗著自己兵強馬壯,對劉繇冷嘲熱諷,那橫鼻子豎眼的模樣,讓劉繇這個一方諸侯顏麵盡失。如今,太史慈在戰場上屢立戰功,黃祖少了奚落劉繇的由頭,劉繇心中的憋屈也總算少了幾分,多少找迴了些顏麵。
而黃祖呢,看著太史慈在前線拚命,自己倒樂得清閑。劉繇手中兵馬有限,每攻下一處縣城,都得依靠黃祖派兵駐守後方。黃祖表麵上盡心盡力,實則心懷鬼胎。
隨著一連串的勝利,喜訊源源不斷地傳向荊州。劉表得知後,在派兵馬運送糧草之際,開始了自己的算計。每次派送糧草,他都精心集結了大量部隊,等到糧草運達目的地後,便暗中授意運送的部隊就地駐紮,悄然占領那些已被劉繇聯軍攻下的縣城。
劉繇還被蒙在鼓裏,渾然不知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盤正逐漸被劉表蠶食。他每日忙著與孫策對峙,商討攻城策略,滿心想著收複豫章郡,建立不世之功。營帳中,劉繇與太史慈等人圍坐一團,研究著豫章郡城的布防圖,謀劃著下一步行動,絲毫沒有察覺到背後荊州軍的小動作。
黃祖則時不時地在劉繇麵前誇讚幾句太史慈,話裏話外暗示劉繇要重用太史慈,實則是想把太史慈推到最危險的前線,消耗劉繇的有生力量。而太史慈一心為主公效力,根本沒意識到局勢的微妙變化,依舊每日操練兵馬,準備隨時與袁術軍展開決戰 。
在孫策的陣營中,軍帳內燈火徹夜通明,孫策正全神貫注地處理著軍務。自從順利拿下豫章郡南部後,他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攻打豫章郡城上,然而每一次眼看著勝利在望,幾乎就要攻陷城池的時候,卻總是被雷薄與李豐頑強地守了迴去。孫策暗自思忖,覺得雷薄與李豐著實有些本事,殊不知,之前自己攻城時,他們兵力薄弱,防守得極為勉強;可如今他們收攏了豫章北部的兵馬,都聚集在豫章城內,防守力量大增,自然是綽綽有餘,而這一切不過是故意營造出的假象罷了。
這時,斥候匆匆來報,稱豫章北部劉表借給劉繇的兵馬開始進攻,且太史慈也身在其中。這消息讓孫策心中泛起一絲焦急。其實,孫策對太史慈十分看重,不過他看重的並非太史慈的勇猛,而是他的忠義。所以當太史慈向他辭行,要迴歸劉繇麾下時,孫策沒有多加阻攔,還慷慨地奉上糧草與兵甲,希望助太史慈建功立業。此舉引得麾下兵馬紛紛表示不理解、不認可,可孫策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決定。
隨著一封封戰報接連傳來,豫章北部的郡縣接連被攻破,而每次衝鋒在前、打頭陣的正是太史慈。孫策在感慨荊州兵馬實力強勁、軍容齊整且訓練有素的同時,心中也有了一絲釋然。畢竟,若是換做其他人,或許很難有太史慈這般能力,能在戰場上如此勇猛無畏、屢立戰功。
孫策深知,如今的局勢愈發複雜,北麵有劉繇與黃祖的聯軍壓境,城中又有雷薄與李豐死守,而自己這邊雖然占據了豫章郡南部,但想要徹底拿下豫章郡,依舊困難重重。他坐在帥案前,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思索著破敵之策。
營帳中,燭火搖曳,映照著一張張或凝重或急切的麵龐。孫策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沉穩,目光緩緩掃過帳下文武,聲音洪亮而有力:“今日將諸位召集於此,是為了商討當下局勢。如今我軍與豫章郡城僵持不下,豫章北部又被劉繇大軍收複,這豫章郡究竟該如何謀劃,還望諸位暢所欲言。”
呂蒙率先起身,向前一步,拱手說道:“主公,以目前形勢來看,豫章郡城有雷薄、李豐二人把守,他們據城堅守,一時難以攻克。況且如今豫章北部郡縣皆被劉繇收複,即便我們拿下豫章郡城,恐怕也難以堅守。周邊局勢複雜,敵軍環伺,我軍麵臨的壓力著實不小。”
呂蒙的話音剛落,魏延便忍不住站了起來,雙手抱胸,臉上帶著幾分不以為然:“呂將軍此言差矣!拿下來怎麽會不好堅守?就憑雷薄、李豐那兩個庸才,都能堅守這麽久,以我軍之實力,若拿下豫章郡城,堅守又有何難?劉繇大軍之中,真正可懼的不過太史慈一人罷了。我觀太史慈,乃真英雄,其餘人等,皆是土雞瓦狗,不足為懼!”
魏延這一番搶白,讓呂蒙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難看。同為吳郡世家的薛綜見狀,微微皺眉,輕咳一聲,緩緩開口:“文長此言,誠為匹夫之勇也。若論固城堅守,應當從大局著眼。如今豫章南部剛剛平定,各處都需要派兵把守,僅靠豫章南部的糧草物資,恐怕難以供養如此眾多的兵馬。若要維持大軍開銷,還需從會稽郡調發,如此一來,不僅勞民傷財,還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實非長久之計。”
此言一出,帳中氣氛微微一滯。魏延本就因昔日曾在荊州為將,在這些世家將領眼中,多少有些被排斥的意味。此刻,他梗著脖子,漲紅了臉,大聲反駁道:“我昔日在荊州為將多年,能不清楚荊州兵的實力?如今他們能快速攻占豫章北部,全是太史慈一人的功勞!若沒有太史慈,劉繇大軍何足為懼?”
這時,顧雍也忍不住開口,語氣中略帶一絲埋怨:“早知道太史慈如此驍勇,當初就不該放他走。若是他還在我軍,這局麵可就大不一樣了。”這話一出口,眾人心中皆是一緊,畢竟這話多少有些冒犯孫策當初放走太史慈的決定。
孫策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眉頭微微皺起,心中雖有些不喜,但他深知軍議之時,需要大家各抒己見,不能隻聽一家之言。於是,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緩緩說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如今局勢複雜,我軍確實麵臨諸多困境。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亂了陣腳,還需從長計議,共同尋找破敵之策。”說罷,孫策的目光依次掃過眾人,眼神中透著堅定與信任 。
待眾人的爭論聲稍稍平息,營帳內逐漸安靜下來,孫策這才抬手,輕輕咳嗽一聲,那富有磁性且沉穩的聲音,緩緩在營帳內響起:“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如今局勢錯綜複雜,豫章郡的得失,實乃關乎我江東大業的關鍵所在,容不得半分馬虎,不可不慎重對待啊。”
他那溫和的目光,率先落在了呂蒙的身上,眼中帶著幾分由衷的肯定:“子明,你向來顧全大局,思慮極為長遠。此番考慮到了占領豫章郡之後的堅守難題,以及糧草補給方麵將會麵臨的重重困難,這般深謀遠慮,著實很好。”呂蒙聽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微微欠身,臉上自然而然地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情,仿佛自己的努力與思考得到了最珍視的認可。
緊接著,孫策又將目光徐徐轉向魏延,神色依舊平和,語氣裏沒有絲毫責備的意味:“文長,你作戰英勇無畏,身先士卒,對自身以及我軍的實力滿懷信心,這份豪邁的氣魄,我打心底裏欣賞。不過,你要知曉,戰爭絕非僅僅依靠個人的勇猛便能取勝,還需從全局出發,精心統籌謀劃,方能立於不敗之地。”魏延聽了這番話,微微頷首,心中雖仍有那麽一絲不服氣在隱隱作祟,但也明白主公所言在理,便不好再繼續爭辯什麽。
而後,孫策又將目光投向了薛綜,輕輕點頭,以示肯定:“敬文,你能從世家的獨特角度出發,深入分析當下局勢,為我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視角,實乃難能可貴。”薛綜聞言,恭敬地行了一禮,而後退到一旁,神色間滿是謙遜。
最後,孫策的目光如炬,落在了顧雍身上,臉色微微一沉,不過語氣依舊保持著平穩:“元歎,你對太史慈的惋惜之情,我完全能夠理解。但當初放走他,實是出於我對忠義的敬重。往後,切莫再如此言語冒犯,須知軍中上下,皆應以大局為重。”顧雍聽了,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連忙跪地請罪,心中滿是懊悔。不該因為一時意氣用事,將這話宣之於口,表麵上是在說太史慈,暗地裏,卻是在指責孫策,如今孫策風頭正盛,他們這些吳郡世家,暗地裏又在謀劃孫策,可不能因為他引起孫策的警醒,破壞大家的計謀。
攻打南昌縣時,太史慈一馬當先,手持雙戟,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敵軍節節敗退,順利打開城門,聯軍迅速湧入,南昌縣旋即落入囊中。在彭澤縣,麵對敵軍的頑強抵抗,太史慈巧用計謀,趁夜偷襲敵軍糧草輜重,敵軍大亂,黃祖與劉繇趁機揮軍而上,輕鬆拿下城池。
鄱湖縣的守軍本欲負隅頑抗,可太史慈率領舊部從水路奇襲,打得對方措手不及,黃祖和劉繇則從陸路配合,裏應外合之下,鄱湖縣也被順利攻克。此後,曆陵縣、餘漢縣、艾縣、贛縣,在太史慈的勇猛作戰和聯軍的緊密配合下,接連被攻破。
大軍浩浩蕩蕩,氣勢洶洶地趕赴到了豫章郡城下,與孫策軍形成一南一北的對峙之勢,豫章郡的命運懸於一線,大戰一觸即發。
迴顧一路征程,因為有太史慈這位猛將在前頭衝鋒陷陣,劉繇的日子著實好過了許多。以往,黃祖總是仗著自己兵強馬壯,對劉繇冷嘲熱諷,那橫鼻子豎眼的模樣,讓劉繇這個一方諸侯顏麵盡失。如今,太史慈在戰場上屢立戰功,黃祖少了奚落劉繇的由頭,劉繇心中的憋屈也總算少了幾分,多少找迴了些顏麵。
而黃祖呢,看著太史慈在前線拚命,自己倒樂得清閑。劉繇手中兵馬有限,每攻下一處縣城,都得依靠黃祖派兵駐守後方。黃祖表麵上盡心盡力,實則心懷鬼胎。
隨著一連串的勝利,喜訊源源不斷地傳向荊州。劉表得知後,在派兵馬運送糧草之際,開始了自己的算計。每次派送糧草,他都精心集結了大量部隊,等到糧草運達目的地後,便暗中授意運送的部隊就地駐紮,悄然占領那些已被劉繇聯軍攻下的縣城。
劉繇還被蒙在鼓裏,渾然不知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盤正逐漸被劉表蠶食。他每日忙著與孫策對峙,商討攻城策略,滿心想著收複豫章郡,建立不世之功。營帳中,劉繇與太史慈等人圍坐一團,研究著豫章郡城的布防圖,謀劃著下一步行動,絲毫沒有察覺到背後荊州軍的小動作。
黃祖則時不時地在劉繇麵前誇讚幾句太史慈,話裏話外暗示劉繇要重用太史慈,實則是想把太史慈推到最危險的前線,消耗劉繇的有生力量。而太史慈一心為主公效力,根本沒意識到局勢的微妙變化,依舊每日操練兵馬,準備隨時與袁術軍展開決戰 。
在孫策的陣營中,軍帳內燈火徹夜通明,孫策正全神貫注地處理著軍務。自從順利拿下豫章郡南部後,他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攻打豫章郡城上,然而每一次眼看著勝利在望,幾乎就要攻陷城池的時候,卻總是被雷薄與李豐頑強地守了迴去。孫策暗自思忖,覺得雷薄與李豐著實有些本事,殊不知,之前自己攻城時,他們兵力薄弱,防守得極為勉強;可如今他們收攏了豫章北部的兵馬,都聚集在豫章城內,防守力量大增,自然是綽綽有餘,而這一切不過是故意營造出的假象罷了。
這時,斥候匆匆來報,稱豫章北部劉表借給劉繇的兵馬開始進攻,且太史慈也身在其中。這消息讓孫策心中泛起一絲焦急。其實,孫策對太史慈十分看重,不過他看重的並非太史慈的勇猛,而是他的忠義。所以當太史慈向他辭行,要迴歸劉繇麾下時,孫策沒有多加阻攔,還慷慨地奉上糧草與兵甲,希望助太史慈建功立業。此舉引得麾下兵馬紛紛表示不理解、不認可,可孫策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決定。
隨著一封封戰報接連傳來,豫章北部的郡縣接連被攻破,而每次衝鋒在前、打頭陣的正是太史慈。孫策在感慨荊州兵馬實力強勁、軍容齊整且訓練有素的同時,心中也有了一絲釋然。畢竟,若是換做其他人,或許很難有太史慈這般能力,能在戰場上如此勇猛無畏、屢立戰功。
孫策深知,如今的局勢愈發複雜,北麵有劉繇與黃祖的聯軍壓境,城中又有雷薄與李豐死守,而自己這邊雖然占據了豫章郡南部,但想要徹底拿下豫章郡,依舊困難重重。他坐在帥案前,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思索著破敵之策。
營帳中,燭火搖曳,映照著一張張或凝重或急切的麵龐。孫策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沉穩,目光緩緩掃過帳下文武,聲音洪亮而有力:“今日將諸位召集於此,是為了商討當下局勢。如今我軍與豫章郡城僵持不下,豫章北部又被劉繇大軍收複,這豫章郡究竟該如何謀劃,還望諸位暢所欲言。”
呂蒙率先起身,向前一步,拱手說道:“主公,以目前形勢來看,豫章郡城有雷薄、李豐二人把守,他們據城堅守,一時難以攻克。況且如今豫章北部郡縣皆被劉繇收複,即便我們拿下豫章郡城,恐怕也難以堅守。周邊局勢複雜,敵軍環伺,我軍麵臨的壓力著實不小。”
呂蒙的話音剛落,魏延便忍不住站了起來,雙手抱胸,臉上帶著幾分不以為然:“呂將軍此言差矣!拿下來怎麽會不好堅守?就憑雷薄、李豐那兩個庸才,都能堅守這麽久,以我軍之實力,若拿下豫章郡城,堅守又有何難?劉繇大軍之中,真正可懼的不過太史慈一人罷了。我觀太史慈,乃真英雄,其餘人等,皆是土雞瓦狗,不足為懼!”
魏延這一番搶白,讓呂蒙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難看。同為吳郡世家的薛綜見狀,微微皺眉,輕咳一聲,緩緩開口:“文長此言,誠為匹夫之勇也。若論固城堅守,應當從大局著眼。如今豫章南部剛剛平定,各處都需要派兵把守,僅靠豫章南部的糧草物資,恐怕難以供養如此眾多的兵馬。若要維持大軍開銷,還需從會稽郡調發,如此一來,不僅勞民傷財,還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實非長久之計。”
此言一出,帳中氣氛微微一滯。魏延本就因昔日曾在荊州為將,在這些世家將領眼中,多少有些被排斥的意味。此刻,他梗著脖子,漲紅了臉,大聲反駁道:“我昔日在荊州為將多年,能不清楚荊州兵的實力?如今他們能快速攻占豫章北部,全是太史慈一人的功勞!若沒有太史慈,劉繇大軍何足為懼?”
這時,顧雍也忍不住開口,語氣中略帶一絲埋怨:“早知道太史慈如此驍勇,當初就不該放他走。若是他還在我軍,這局麵可就大不一樣了。”這話一出口,眾人心中皆是一緊,畢竟這話多少有些冒犯孫策當初放走太史慈的決定。
孫策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眉頭微微皺起,心中雖有些不喜,但他深知軍議之時,需要大家各抒己見,不能隻聽一家之言。於是,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緩緩說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如今局勢複雜,我軍確實麵臨諸多困境。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亂了陣腳,還需從長計議,共同尋找破敵之策。”說罷,孫策的目光依次掃過眾人,眼神中透著堅定與信任 。
待眾人的爭論聲稍稍平息,營帳內逐漸安靜下來,孫策這才抬手,輕輕咳嗽一聲,那富有磁性且沉穩的聲音,緩緩在營帳內響起:“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如今局勢錯綜複雜,豫章郡的得失,實乃關乎我江東大業的關鍵所在,容不得半分馬虎,不可不慎重對待啊。”
他那溫和的目光,率先落在了呂蒙的身上,眼中帶著幾分由衷的肯定:“子明,你向來顧全大局,思慮極為長遠。此番考慮到了占領豫章郡之後的堅守難題,以及糧草補給方麵將會麵臨的重重困難,這般深謀遠慮,著實很好。”呂蒙聽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微微欠身,臉上自然而然地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情,仿佛自己的努力與思考得到了最珍視的認可。
緊接著,孫策又將目光徐徐轉向魏延,神色依舊平和,語氣裏沒有絲毫責備的意味:“文長,你作戰英勇無畏,身先士卒,對自身以及我軍的實力滿懷信心,這份豪邁的氣魄,我打心底裏欣賞。不過,你要知曉,戰爭絕非僅僅依靠個人的勇猛便能取勝,還需從全局出發,精心統籌謀劃,方能立於不敗之地。”魏延聽了這番話,微微頷首,心中雖仍有那麽一絲不服氣在隱隱作祟,但也明白主公所言在理,便不好再繼續爭辯什麽。
而後,孫策又將目光投向了薛綜,輕輕點頭,以示肯定:“敬文,你能從世家的獨特角度出發,深入分析當下局勢,為我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視角,實乃難能可貴。”薛綜聞言,恭敬地行了一禮,而後退到一旁,神色間滿是謙遜。
最後,孫策的目光如炬,落在了顧雍身上,臉色微微一沉,不過語氣依舊保持著平穩:“元歎,你對太史慈的惋惜之情,我完全能夠理解。但當初放走他,實是出於我對忠義的敬重。往後,切莫再如此言語冒犯,須知軍中上下,皆應以大局為重。”顧雍聽了,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連忙跪地請罪,心中滿是懊悔。不該因為一時意氣用事,將這話宣之於口,表麵上是在說太史慈,暗地裏,卻是在指責孫策,如今孫策風頭正盛,他們這些吳郡世家,暗地裏又在謀劃孫策,可不能因為他引起孫策的警醒,破壞大家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