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深知李儒在訴說之中加入了許多的個人感情色彩,對於董卓極盡讚美之詞。然而,馬超心中的疑惑並未因此消除,他急於想知道為什麽在董卓進入洛陽之後,會展現出那些他還不知道的一麵。於是,馬超便繼續催促著李儒繼續講下去。
“文優先生,還請繼續為我解惑。董公進入洛陽之後,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與先生先前所述有所不同?”馬超目光緊緊盯著李儒,期待著他的迴答。
李儒微微沉吟,似乎在整理思緒。他輕歎一聲,緩緩開口道:“將軍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董公進入洛陽之時,本是懷著一腔壯誌,欲整頓朝綱,拯救天下蒼生。然而,局勢之複雜遠超董公想象……”
李儒向馬超解釋道:“將軍從尊師盧植處想必有所了解,董公進京乃是因宦官與外戚爭權。而為何會有宦官與外戚爭權,這需從外戚的形成說起。說白了,外戚乃是皇帝為對抗世家大族的一種手段。世家大族如吾先前所述,綿延流長,隻顧家族利益而忽視國家根本。外戚便是皇帝借助自己的母族來對抗世家的利器。通常而言,外戚大多難有善終,多是天子以外戚為刀,以削弱世家之影響。
世家大族向來勢力龐大,又豈肯任由皇帝隨意揉捏擺布?正因如此,他們必定會不停歇地中傷外戚。在此情形之下,通常會產生三種不同的結局。
其一,當世家大族在爭鬥中獲勝時,皇帝往往處於無奈之境,不得已隻能拿外戚開刀,以此來安撫世家之心,從而避免國家陷入混亂。因為世家大族一旦得勢,若皇帝不采取行動加以製衡,他們極有可能為了自身利益而罔顧國家大局,使得國家秩序崩壞。
其二,若外戚勢力過於強盛,在外戚將世家大族成功壓製之後,天子會觀察局勢變化。此時,世家大族的氣焰稍顯平息,然而外戚卻又逐漸羽翼豐滿。在這種情況下,天子便會再度搬出世家,再尋一個恰當的由頭對世家大族進行安撫,同時對過於強盛的外戚進行整治,其目的便是將權力重新收歸皇帝自己手中。隻有如此,皇帝才能在世家與外戚的爭鬥中維持一種相對的平衡,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不被動搖。
其三,就如往年的王莽一般,這實屬個例。當世家大族被王莽鬥爭下去之後,王莽作為外戚,卻不願被天子將權力收歸中央,任由天子宰割。於是,王莽毅然決然地將天子廢掉,自己登上皇帝之位。
王莽登上皇帝寶座之後,所推行的種種政策,皆是針對世家大族而進行的改革。這些政策的實施,切實觸動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
王莽改製涵蓋了土地製度、貨幣製度、商業政策等多個方麵。在土地製度上,他試圖實行王田製,將土地收歸國有,再進行重新分配,這無疑嚴重衝擊了世家大族大量兼並土地的既得利益。在貨幣製度方麵,頻繁的改革使得貨幣體係混亂不堪,而世家大族在經濟活動中往往依賴穩定的貨幣環境以獲取巨額財富,此舉也極大地損害了他們的經濟利益。商業政策中,對鹽、鐵、酒等重要商品實行專賣,限製了世家大族在商業領域的擴張和壟斷。
總之,王莽的一係列改革舉措,從各個層麵切中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要害,而這一行為帶來的後果便是世家大族對於政令紛紛陽奉陰違,他們在暗中支持宗室複位。世祖劉秀能夠成功複位並複辟大漢,這其中絕對少不了世家大族的身影。世家大族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地位,選擇支持劉秀,以對抗王莽的篡位之舉。
以上便是三種天子用來對抗世家大族的手段。將軍且仔細思量,看看是否如此。自世祖重建大漢以來,世家大族的權力和話語權越發強大起來。他們憑借著悠久的曆史傳承、龐大的家族勢力以及廣泛的人脈關係,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占據著重要地位。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天子的權力卻逐漸流失。
在這種情況下,孝靈帝才會不遺餘力地扶持外戚,期望通過外戚的力量來對抗世家大族,以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和國家的穩定。”
李儒說了這麽多,看向馬超,仿佛在說馬超是否明白。馬超趕緊端起茶水遞給李儒,說道:“文優先生,先用點茶水。您說的真是剖析得由點到麵,馬超茅塞頓開,受教了。您先喝點水,然後您再跟我說一說,那為何又出現外戚與宦官爭權這一舉措?”
李儒聽了馬超所言,微微頷首,神色間流露出一絲讚賞之意。他伸手接過馬超遞來的茶水,輕抿一口,感受著那溫熱的茶湯在口中散開,隨後放下茶杯。目光再度落在馬超身上,緩緩開口說道:“將軍既已明了此前之事,那吾便接著往下說。說來,孝靈皇帝雖然在其位期間並未做出太大的改革舉措,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國家亂象的發生。然而,不得不承認,孝靈皇帝實則也是個聰明人,極為善於玩弄帝王心術。孝靈皇帝初登寶座之時,便敏銳地察覺到了世家大族這一關鍵症結所在。起初,他試圖依托母族國舅董重來對抗世家勢力。但經過一番觀察與思考後,他驚覺董氏家族本身其實也是世家的一個代表。如此一來,扶持董重去對抗世家,無疑就像是左邊拆牆去補右邊的窟窿,根本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旦將這些世家暫時壓製住,董氏家族勢必會迅速壯大,到那時,極有可能引發如同王莽之亂一般的嚴重後果。看透了這一點之後,孝靈帝又將目光轉向了他的妻族,即何皇後的兄長何進。何家出身寒微,在坊間傳聞中,他們曾是殺豬販肉之徒。以至於甚至到何進身死之時,眾人都還認為他是愚直憨蠢之輩。但實際上,這種認知是大錯特錯的。何進能夠成為大將軍,又豈是人們傳言中的那般不堪?何進其實早已洞悉孝靈皇帝欲以他為刀去對抗士族的意圖。於是,他一邊與天子虛與委蛇,表麵上聽從天子的安排,暗地裏卻又和世家眉來眼去。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下,天子本想借助何進漸漸做大何家的勢力,從而達到製衡世家的目的。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天子的利益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增進。”
李儒講到這裏,馬超滿臉羞愧之色,趕忙說道:“文優先生高見,超亦是那種愚魯之輩,此前還一直認為靈帝與何進是多麽的昏聵無能,才導致天下如今這般亂象叢生。”李儒輕輕一笑,迴應道:“將軍莫要如此這般自嘲,天下之人大多皆是如此認為,非將軍一人啊。將軍尚且年輕,接觸朝堂之事時日尚短,故由此認知也無可厚非。吾也是在進入朝堂之後,用心研讀了曆朝曆代的帝王典籍,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與感悟,才慢慢明白這些事物背後的複雜關係。”馬超連連搖頭,說道:“非也非也,這典籍起居事物一直都在皇宮裏妥善存放著,為什麽別人沒有發現其中的奧秘,唯有先生能如此敏銳地觀察到,足見先生之才學非凡,還請先生繼續往下說。”
李儒微微抬手,招唿侍者道:“再來添些茶。”侍者聞聲而動,迅速添上茶水。隨後,李儒對侍者吩咐道:“你們且先下去休息吧,我與將軍還要多聊一會兒,不必在此侍候了。”侍者動作嫻熟地將茶具及一應物品擺放妥當,接著躬身告退。此時,李儒輕輕端起茶杯,淺淺抿了一口茶水,悠悠說道:“將軍既然願意聽我絮叨,那我便再多說一些。”馬超立刻正襟危坐,極為主動地拿起茶具,小心翼翼地為李儒添上茶水,而後又開始親自燒水等事宜。他滿臉誠摯地說道:“先生大才,能得先生解惑,超實乃榮幸之至。煩請先生受累,與超再多講講。”
李儒接著娓娓道來:“天子曾兩次試圖製衡世家大族,然而皆以失敗告終。他的母族與妻族,不但未能為其排憂解難,反倒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脫離了天子的掌控。麵對這樣的困境,孝靈皇帝實在是別無他法,於是便將目光投向了宦官群體。要知道,宦官大多來自無根無基、窮困潦倒的家庭。他們所有的榮華富貴,完全取決於天子一人。孝靈皇帝正是敏銳地洞察到了這一點,才果敢地啟用了宦官。通過給予宦官權力,期望他們能夠為自己所用,對抗勢力龐大的世家大族,以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文優先生,還請繼續為我解惑。董公進入洛陽之後,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與先生先前所述有所不同?”馬超目光緊緊盯著李儒,期待著他的迴答。
李儒微微沉吟,似乎在整理思緒。他輕歎一聲,緩緩開口道:“將軍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董公進入洛陽之時,本是懷著一腔壯誌,欲整頓朝綱,拯救天下蒼生。然而,局勢之複雜遠超董公想象……”
李儒向馬超解釋道:“將軍從尊師盧植處想必有所了解,董公進京乃是因宦官與外戚爭權。而為何會有宦官與外戚爭權,這需從外戚的形成說起。說白了,外戚乃是皇帝為對抗世家大族的一種手段。世家大族如吾先前所述,綿延流長,隻顧家族利益而忽視國家根本。外戚便是皇帝借助自己的母族來對抗世家的利器。通常而言,外戚大多難有善終,多是天子以外戚為刀,以削弱世家之影響。
世家大族向來勢力龐大,又豈肯任由皇帝隨意揉捏擺布?正因如此,他們必定會不停歇地中傷外戚。在此情形之下,通常會產生三種不同的結局。
其一,當世家大族在爭鬥中獲勝時,皇帝往往處於無奈之境,不得已隻能拿外戚開刀,以此來安撫世家之心,從而避免國家陷入混亂。因為世家大族一旦得勢,若皇帝不采取行動加以製衡,他們極有可能為了自身利益而罔顧國家大局,使得國家秩序崩壞。
其二,若外戚勢力過於強盛,在外戚將世家大族成功壓製之後,天子會觀察局勢變化。此時,世家大族的氣焰稍顯平息,然而外戚卻又逐漸羽翼豐滿。在這種情況下,天子便會再度搬出世家,再尋一個恰當的由頭對世家大族進行安撫,同時對過於強盛的外戚進行整治,其目的便是將權力重新收歸皇帝自己手中。隻有如此,皇帝才能在世家與外戚的爭鬥中維持一種相對的平衡,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不被動搖。
其三,就如往年的王莽一般,這實屬個例。當世家大族被王莽鬥爭下去之後,王莽作為外戚,卻不願被天子將權力收歸中央,任由天子宰割。於是,王莽毅然決然地將天子廢掉,自己登上皇帝之位。
王莽登上皇帝寶座之後,所推行的種種政策,皆是針對世家大族而進行的改革。這些政策的實施,切實觸動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
王莽改製涵蓋了土地製度、貨幣製度、商業政策等多個方麵。在土地製度上,他試圖實行王田製,將土地收歸國有,再進行重新分配,這無疑嚴重衝擊了世家大族大量兼並土地的既得利益。在貨幣製度方麵,頻繁的改革使得貨幣體係混亂不堪,而世家大族在經濟活動中往往依賴穩定的貨幣環境以獲取巨額財富,此舉也極大地損害了他們的經濟利益。商業政策中,對鹽、鐵、酒等重要商品實行專賣,限製了世家大族在商業領域的擴張和壟斷。
總之,王莽的一係列改革舉措,從各個層麵切中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要害,而這一行為帶來的後果便是世家大族對於政令紛紛陽奉陰違,他們在暗中支持宗室複位。世祖劉秀能夠成功複位並複辟大漢,這其中絕對少不了世家大族的身影。世家大族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地位,選擇支持劉秀,以對抗王莽的篡位之舉。
以上便是三種天子用來對抗世家大族的手段。將軍且仔細思量,看看是否如此。自世祖重建大漢以來,世家大族的權力和話語權越發強大起來。他們憑借著悠久的曆史傳承、龐大的家族勢力以及廣泛的人脈關係,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占據著重要地位。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天子的權力卻逐漸流失。
在這種情況下,孝靈帝才會不遺餘力地扶持外戚,期望通過外戚的力量來對抗世家大族,以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和國家的穩定。”
李儒說了這麽多,看向馬超,仿佛在說馬超是否明白。馬超趕緊端起茶水遞給李儒,說道:“文優先生,先用點茶水。您說的真是剖析得由點到麵,馬超茅塞頓開,受教了。您先喝點水,然後您再跟我說一說,那為何又出現外戚與宦官爭權這一舉措?”
李儒聽了馬超所言,微微頷首,神色間流露出一絲讚賞之意。他伸手接過馬超遞來的茶水,輕抿一口,感受著那溫熱的茶湯在口中散開,隨後放下茶杯。目光再度落在馬超身上,緩緩開口說道:“將軍既已明了此前之事,那吾便接著往下說。說來,孝靈皇帝雖然在其位期間並未做出太大的改革舉措,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國家亂象的發生。然而,不得不承認,孝靈皇帝實則也是個聰明人,極為善於玩弄帝王心術。孝靈皇帝初登寶座之時,便敏銳地察覺到了世家大族這一關鍵症結所在。起初,他試圖依托母族國舅董重來對抗世家勢力。但經過一番觀察與思考後,他驚覺董氏家族本身其實也是世家的一個代表。如此一來,扶持董重去對抗世家,無疑就像是左邊拆牆去補右邊的窟窿,根本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旦將這些世家暫時壓製住,董氏家族勢必會迅速壯大,到那時,極有可能引發如同王莽之亂一般的嚴重後果。看透了這一點之後,孝靈帝又將目光轉向了他的妻族,即何皇後的兄長何進。何家出身寒微,在坊間傳聞中,他們曾是殺豬販肉之徒。以至於甚至到何進身死之時,眾人都還認為他是愚直憨蠢之輩。但實際上,這種認知是大錯特錯的。何進能夠成為大將軍,又豈是人們傳言中的那般不堪?何進其實早已洞悉孝靈皇帝欲以他為刀去對抗士族的意圖。於是,他一邊與天子虛與委蛇,表麵上聽從天子的安排,暗地裏卻又和世家眉來眼去。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下,天子本想借助何進漸漸做大何家的勢力,從而達到製衡世家的目的。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天子的利益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增進。”
李儒講到這裏,馬超滿臉羞愧之色,趕忙說道:“文優先生高見,超亦是那種愚魯之輩,此前還一直認為靈帝與何進是多麽的昏聵無能,才導致天下如今這般亂象叢生。”李儒輕輕一笑,迴應道:“將軍莫要如此這般自嘲,天下之人大多皆是如此認為,非將軍一人啊。將軍尚且年輕,接觸朝堂之事時日尚短,故由此認知也無可厚非。吾也是在進入朝堂之後,用心研讀了曆朝曆代的帝王典籍,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與感悟,才慢慢明白這些事物背後的複雜關係。”馬超連連搖頭,說道:“非也非也,這典籍起居事物一直都在皇宮裏妥善存放著,為什麽別人沒有發現其中的奧秘,唯有先生能如此敏銳地觀察到,足見先生之才學非凡,還請先生繼續往下說。”
李儒微微抬手,招唿侍者道:“再來添些茶。”侍者聞聲而動,迅速添上茶水。隨後,李儒對侍者吩咐道:“你們且先下去休息吧,我與將軍還要多聊一會兒,不必在此侍候了。”侍者動作嫻熟地將茶具及一應物品擺放妥當,接著躬身告退。此時,李儒輕輕端起茶杯,淺淺抿了一口茶水,悠悠說道:“將軍既然願意聽我絮叨,那我便再多說一些。”馬超立刻正襟危坐,極為主動地拿起茶具,小心翼翼地為李儒添上茶水,而後又開始親自燒水等事宜。他滿臉誠摯地說道:“先生大才,能得先生解惑,超實乃榮幸之至。煩請先生受累,與超再多講講。”
李儒接著娓娓道來:“天子曾兩次試圖製衡世家大族,然而皆以失敗告終。他的母族與妻族,不但未能為其排憂解難,反倒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脫離了天子的掌控。麵對這樣的困境,孝靈皇帝實在是別無他法,於是便將目光投向了宦官群體。要知道,宦官大多來自無根無基、窮困潦倒的家庭。他們所有的榮華富貴,完全取決於天子一人。孝靈皇帝正是敏銳地洞察到了這一點,才果敢地啟用了宦官。通過給予宦官權力,期望他們能夠為自己所用,對抗勢力龐大的世家大族,以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