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華等人之所以如此不約而同,其實也很簡單,製造總局這個古怪的衙門實在是太古怪了。


    既然不是衙門,他們可不希望由宋應星等名不見經傳的家夥來參與科舉,不論如何,他們還是覺得這些人不夠資格。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禮部的官員即使知道找製造總局能解決問題,可依舊沒去解決。


    長久被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浸潤,讓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匠人來指點他們,還是讓他們難以忍受的。


    而相比於此,張世康就合適多了,這廝腦瓜夠靈活,名頭又足夠多,就算辦砸了,天子也不會怪罪他們。


    “你們這是串通好了吧?”張世康皺眉道。


    “哪裏哪裏,張閣部驚才絕豔,這世上就沒有什麽事,能難得住張閣部。”戶部尚書海中期直接一個彩虹屁。


    “就是就是,張閣部來做,必定可以起個好頭,到時候老夫必定派禮部官員跟著張閣部好生學習學習。”禮部尚書蔡國用道。


    “啊對對對。”


    ……


    “春闈是啥時候?”張世康苦著臉問邊上的海中期。


    “張閣部,春闈春闈,自然是在春暖花開之時,一般是在三月份。”海中期少有的溫言解釋道。


    張世康心裏頓時有點竊喜,臉上仍舊帶著為難的神色道:


    “唉,我也想幫幫場子,奈何時間不趕趟呀,好教諸位知曉,明年三月份兒,我要大婚,到時候諸位莫忘來喝喜酒。”


    說罷,張世康樂得不行,老樣兒,想坑老子,沒門兒,這主考官宋姥爺做得、畢姥爺也做得、甚至大胡子的湯若望都比他來做更靠譜。


    可誰知這時候,崇禎皇帝卻給張世康來了個釜底抽薪:


    “這好辦,你不是讓朕給你賜婚嗎?


    朕幫你將婚期和春闈錯開便可,三月有一整個月,時間足夠。”


    “啊這……”


    張世康被將死了。


    “好嘛好嘛,當就當,還怕了你們不成。”


    反正到時候拉宋姥爺和畢姥爺他們頂包便可,甩手掌櫃嘛,誰還不會當?


    廷議最終在還算和諧的情況下結束,不論如何,這都是一次別開生麵的廷議,在座的閣臣頭一遭都心態良好的離席。


    隻有張世康帶著老大的不情願。


    有鑒於東南局勢的不明朗,張世康最終決定,改土歸流的事先不公布,待下半年時根據具體的情況再定。


    張世康出了皇宮後並沒有直接迴家,而是去了一趟錦衣衛衙門。


    說起來,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當的,一年到頭也去不了幾次錦衣衛衙門。


    以至於到了衙門後,錦衣衛當差的官員他都認不齊,好在是那些官員都認得他,一個個都表現的很是恭敬。


    錦衣衛經過這兩年的不斷擴編,如今衙門下當差的官員、緹騎等人手,已經達到了一萬兩千人。


    張世康出外征戰的時候,錦衣衛衙門一直由新樂侯劉文柄兄弟倆代為統管。


    他在外出征之所以總是能浪起來,除了他十分注重哨騎工作外,也得益於錦衣衛滲透工作做的好。


    通過錦衣衛,張世康不僅能監察全國官員,了解到最新的朝堂局勢,獲取到全國各地最新的消息,也能第一時間獲取到敵人的具體動作。


    錦衣衛自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消息的可靠性和時效性,為此,有著一套十分高效的傳遞機製。


    新樂侯劉文柄將錦衣衛打理的井井有條,而劉文耀的大記憶恢複術更是練得爐火純青,沒有任何人能敵得住劉文耀的手段。


    隻要犯人知道的事,劉文耀就能讓他們說出來,去歲誅滅東林黨時,劉文耀可是立了大功。


    經張世康請功,劉文耀如今也是個大明的伯爵了。


    張世康與兩人寒暄的功夫,東廠廠督方正化帶著東廠的兩個得力幹將,也來到了錦衣衛衙門。


    “人都到齊了,都坐吧。”張世康對眾人道。


    “今日召集諸位過來,是想對錦衣衛和東廠的具體監察方向做下調整。”張世康想了想後又道。


    “公爺請言,老奴必當遵從。”方正化直言道。


    不論是王承恩還是方正化,亦或是其他幾個對崇禎皇帝忠心耿耿的內臣,都是親眼看到了張世康所帶來的奇跡。


    崇禎皇帝又下過命令,東廠和錦衣衛皆為監察衙門,均受張世康節製。


    張世康若有命令,方正化自無不允。


    “是這樣的,咱們大明時下的主要敵人,已經從國內,轉移到了國外。


    不論是鄭家這個潛在的敵人,還是建奴,亦或是未來海貿的競爭對手們,都在外頭。


    是以,咱們就不得不考慮一下,對外部勢力的監控了。


    我的意見,東緝事廠仍監察國內,包括在朝官員、各地官員,以及商賈等各階層。


    但錦衣衛的重心,就要放在外頭了,我已經與禮部尚書打過招唿,劉大人可選百十個聰明點的,去禮部學習外藩語。


    當然,也可以招募一些懂外藩語的人手,但記得要身世清白。”


    張世康略作沉吟後道。


    禮部由於經常接待前來朝貢的外賓,有專門學習外語的機構,滿洲女真語、小弗朗機語、荷蘭語等等,甚至連方言都有人教。


    但整個學習過程自然需要時間,好在是目前來看,局勢還算穩定。


    “大人,屬下記得去歲時大人曾提過此事,那時候屬下已經開始張羅了。


    如今我錦衣衛懂滿洲女真語言的有八人,小弗朗機語有四人,大弗朗機語有兩人,荷蘭語有三人。”新樂侯劉文柄匯報道。


    “做的不錯。”張世康有些意外的道。


    由於事務繁忙,有時候說了什麽事,他自己都記不得了。


    “不過這還不夠,凡是與我大明有朝貢關係的,都要有人懂,最少也要有三人。


    除此之外,歐羅巴諸國,乃至印度地區、波斯地區,諸如魯密國等等,全都要安排。


    如果禮部沒有這門語言,你就自己想辦法。”張世康補充道。


    以後既然要做生意,難免就會碰到各種麻煩,海貿生意要做,陸路生意自然也要做,當然都要提前準備。


    “哦對了,今歲都有哪些小國前來我大明朝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攪屎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者寒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者寒寒並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