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海中期又emo了。


    崇禎皇帝給在大殿內侍候的王承恩使了個眼色,王承恩立即給在座的肱骨們續茶水。


    他平靜且安逸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滿臉都寫著四個字——穩如老狗。


    在張世康入朝之前,每次廷議不僅都會吵架,最關鍵的是,即使吵架吵到最後,問題也幾乎得不到任何解決。


    大多數時候,崇禎皇帝不僅要當和事佬,還要絞盡腦汁的去想對策,因為他並不如何信任當時的閣臣。


    但現在不一樣了,凡是他認為很重要又難以解決的困擾,隻需要問一問張世康,很快就會有答案。


    甚至大多數時候,都不用他提,這小子就自己先提出來了,而且往往都還跟著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仿佛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麽困難,能難得住他。


    就比如這廷議,他坐在這兒老神在在的喝喝茶就成了,甚至他還會跑神,思緒總不自覺的飄到距離乾清宮不遠處的那個園子。


    過了年不久就開春了,開春後種點什麽好呢?


    土豆的味道是不錯,地瓜燒更是別有風味,倒是可以去找宋先生要點那個辣椒的種子。


    聽無忌說,辣椒是個神奇的東西,吃的時候上麵的嘴辣,後來就又變成下麵的嘴辣。


    崇禎皇帝對此百思不得騎姐,並決定明年一定要自己種來嚐嚐。


    廷議跑神兒,這在此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上午就能處理完朝政,下午還能去種地,實在是太幸福了。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無忌這小子,實在是太好用了!


    “陛下,倘若真的要如此做,以臣對目前官員的儲備來看,或許會不夠下派的。”吏部尚書倪元璐道。


    去年一股腦殺了上萬的官員,導致這兩年朝廷的官員一直處於缺乏狀態。


    即使去年和今年已經開了兩次恩科取士,也僅僅是補齊了朝廷以及府一級的官員,縣一級的至今仍有數百個缺口。


    這些縣衙目前基本都是當地有些能耐的舉人在代理知縣職權。


    四川、雲南、貴州,乃至廣西的土司可不少,而且如果要改派流官,肯定仍舊要以縣、府為單位重新規劃。


    這四個行省的區域可不小,說不得至少就需要上千的官員,朝廷的官員缺口,可就更大了。


    “啟稟陛下,按規製,明歲就該開科取士了,春闈或可多錄取些。”禮部尚書蔡國用道。


    去年恩科,今年恩科,明歲春闈又是正式的開科,而且每次都錄取了不少進士。


    這幾年對於全國各地的舉子來說,實在算得上是普天同慶的事情了。


    “哦,這麽說,明年春闈,理工科也應當正式開科取士了吧?”張世康插嘴道。


    加開恩科都是仍然隻針對進士科,可去年改製科舉時,便已經廷議並且得到通過,將理工科正式加入科舉了。


    恩科不算,明年正式開科,再不加入理工科,那張世康可就要掀桌子了。


    “張閣部,老夫已經跟禮部官員商議,明歲春闈,必定有理工科。


    隻是理工科春闈的考核方式,禮部衙門的官員仍然還在商榷,實在是頭一遭,確實有些焦頭爛額,還請張閣部理解。”蔡國用解釋道。


    大明常規的進士科,從院試取秀才,鄉試取舉人,會試取進士,整個流程曆經一千年,對於所考題目、考試形式甚至具體的規則,都有十分豐富的經驗。


    但理工科就不一樣了,就比如鐵匠、木匠怎麽考,難不成真讓鐵匠去打鐵,木匠去鋸木頭?


    還有精於冶煉的學子,難不成當場讓其冶鐵?


    題目怎麽定,考試形式怎麽安排,又如何去評測誰的技藝更高超,成績更好,這都是需要花心思去研究的。


    可問題是,禮部官員有一個算一個,壓根就不懂這些。


    你讓他們引經據典,去寫八股文,去評測舉子所寫的文章,都是手拿把掐,他們能從各方麵、全維度來評定,而且言之鑿鑿。


    但倘若你去問他們哪個木頭鋸的好,哪個學生冶煉水平高,不好意思,涉及到了他們的知識盲區。


    “蔡閣老何不去製造總局請教一下那宋應星或者畢懋康呢?”工部尚書範景文提議道。


    去歲經天子同意,製造總局宋應星、畢懋康、茅元儀、王徵等人,製定了一整套匠人的待遇以及晉級製度。


    不僅將天下匠人分門別類,還給各類匠人分設了不同等級,比如最低級的乃是學徒,以上是一級、二級、三級。


    門類不同,等級上限也不同,比如木匠就隻分了三級,冶煉分了五級,個別冷門類別最高到了八級。


    每一級的待遇都有提升,越是高級的匠人,待遇越豐厚,最高級者還可以獲得朝廷的特殊津貼。


    這有點類似於後世的職稱,評定之權由戶部暫領,但接受製造總局的監督。


    這套關於提振匠人積極性的政策一經頒布,就受到了天下匠人的大力支持,匠人的整體積極性被大幅提高。


    工部尚書範景文曾仔細研究過這套體製,覺得實在高明。


    或許禮部的人焦頭爛額的問題,在製造總局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匠人那裏,實在不算什麽。


    “範閣老所言有理,理工科頭一迴開科取士,既然製造總局經驗豐富,不若理工科的主考官,便由……無忌你來擔任吧。”崇禎皇帝笑道。


    張世康正趁機摸魚,一口茶水剛喝嘴裏就差點噴出來。


    這老哥說話怎麽也沒了邏輯,製造總局經驗豐富,那老哥你讓製造總局的人來當主考官呀?


    自己雖然掌管著製造總局,但經驗可一點都不豐富,禮部的官員看不懂鋸木頭、看不懂打鐵,他也看不懂。


    這同樣也是他的知識盲區。


    相比於此,宋應星、畢懋康、王徵他們可就經驗豐富多了。


    “陛下言之有理,臣也認為由張閣部擔任理工科主考官正合適。”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張世康還沒來得及反駁,但見其他幾個閣臣相繼通過了此事。


    張世康人都麻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攪屎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者寒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者寒寒並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