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他們在工房裏做什麽?』


    『做小佛牌,這是每年的慣例。我們這裏也把它稱為一寸佛,你要不要看一下成品?』


    說著,他正準備轉身,『啊,這裏有一個。』說完,便伸進工作服口袋裏拿出一個木片。


    『這是去年完成的,怎麽樣──是不是很精美?』


    『是啊。』


    木片的其中一側雕刻著佛的全身,雕工精緻細膩。佛像的臉才一丁點大,額頭部分又刻了許多小臉,每一張臉都細心地雕刻出表情。


    『臘月八日不是要舉行釋迦成道會嗎?到時候要發給大家。』


    『釋迦──的什麽?』


    唐間木老爹『咦!』地叫了一聲,張大眼睛停下腳步。


    『那麽有名,你不知道嗎?』


    當我要求他說明時,他裝模作樣地點點頭。


    『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日子,釋迦成道會就是對此表達感謝之意。京都的清水寺不是都會選出每年的漢字,用一支很大的筆,寫什麽「虎」或是「災」之類的嗎?那也是釋迦成道會的活動之一。』


    那個我倒是曾經在電視上看過好幾次。


    『全國各地舉行釋迦成道會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像那樣寫漢字以外,還有大家一起吃蘿蔔……十二月的佛教活動中,除了成道會以外,還有名叫佛名會的法會,用來懺悔這一年來的罪過。因為和尚忙著參加這兩個法會,所以日語中的十二月也稱為「師走」──怎麽樣,這些小常識對你而言有沒有用?』


    『嗯,讓我受益無窮。』


    『大家都這麽說。』


    唐間木老爹心滿意足地張大鼻孔,再度邁開步伐。


    『我們這裏的寺院在舉行釋迦成道會時,信眾都會聚集在這裏,由住持弘法,最後把這個小佛牌送給大家。』


    『那不是要做很多嗎?』


    『數量相當驚人,因為除了信眾以外,他們還會帶迴去給家人和親戚,所以每個人都會帶很多迴家。況且,因為是菩薩,也不能隨便亂刻一通──剛才工房裏是不是有一股殺氣?每年這個時期都是這樣,尤其是鬆月房主,露出的眼神簡直和魔鬼沒什麽兩樣。』


    唐間木老爹特地停下腳步,做出那種眼神給我看。


    『鬆月房主現在不在工房嗎?』


    『在啊,剛才站在工作檯這一側穿白色工作服的就是他。』


    『喔,原來就是那個女人──』


    『不可以,不可以,』唐間木老爹用力搖著手說道,『你絕對不能再說這種話。』


    他的語氣十分嚴肅。然而,我聽不懂他的意思。


    看到我一臉困惑的表情,唐間木老爹壓低嗓門輕聲說:


    『鬆月房主是男的,不過,第一次看到他的人都會誤會他是女人。』


    ──我打從心底感到驚訝。


    『啊,他是男人,是喔,原來他是男人,原來如此……』


    我好不容易才擠出這幾個字。我順便問了他的年紀,聽到他已經超過五十歲時,更加驚訝不已。很少看到有人外表和實際年齡差距這麽大。


    我問唐間木老爹,鬆月是不是他的本名,結果發現並非如此。每一代房主都會被賜予鬆月這個稱號,那個女人──不對,那個先生是第六代鬆月。


    『第六代啊,可見這家造佛工房歷史很悠久。』


    『差不多有兩百年了,和寺廟一樣久──對了,你有去過寺廟了嗎?瑞祥寺。』


    『不,還沒有,有瑞祥寺嗎?』


    我沒有想到他剛才提到的『我們這裏的寺廟』是指特定的寺廟。


    『當然有,應該說──這裏原本是專為瑞祥寺雕刻佛像的造佛工房。不過,現在已經接受全國各地的訂單。如果你搭的計程車是從琵琶湖的方向過來的,那麽在進來這條小路前,應該可以看到寺廟的人字形封簷板。』


    『人字形封簷板──喔,你是說屋頂嗎?我沒有注意。』


    『是嗎?如果你去過那裏,保證會嚇一跳。那裏的住持長得很有趣,雖然他的臉很大,但眼睛、鼻子和嘴巴會像這樣擠在中間。你等一下自己去看就知道了。如果你今晚住在這裏,也可以等明天再去看。』


    『我一定會去。很近嗎?』


    『你是問他的眼睛和鼻子嗎?』


    『不是,我是問寺廟的距離。我在想,不知道走路能不能到。』


    『當然可以,從宿房旁邊的小路走十分鍾就到了。你有什麽打算?如果今天去的話,我可以帶你去。』


    我看了一眼手錶。四點十五分,天色很快就會暗下來。


    『不,明天再去。今天先簡單參觀一下工房。』


    走到庭園中途,左手邊有一個t字路口。往那個方向看去,發現十公尺的前方的地麵突然凹下去一個大洞,斜坡上有一個巨大的灰色物體。


    『是不是很像潮蟲(譯註:armadillidiidae,別名鼠婦)的妖怪?』


    唐間木老爹順著我的視線望去,向我解釋說。


    『那裏是窯爐,叫階梯窯。利用斜坡,將幾個窯爐斜斜地連結在一起。這裏總共有五個窯爐,這裏看到的是最上麵那一個。』


    『階梯窯嗎──?』


    我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這是日本很傳統的窯爐,雖然不容易控製溫度,但和時下的瓦斯窯、電窯不一樣──該怎麽說──可以燒出很有味道的陶瓷作品。我們這裏也有生產信樂燒的佛像,不過,基本上還是以木雕為主,所以很少接到訂單。最後一次生產至今應該剛好滿一年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骸の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道尾秀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道尾秀介並收藏骸の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