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王嘉胤的葬禮(上)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作者:楚環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王鐵、高迎祥、張獻忠、劉體純、劉汝魁、劉文興、陳虎山、李安等八人聯名簽署了對外洗白公告。
在公告末尾還附上了王自用的“遺書”。
自從今天淩晨的這場事變有了最終的定性,王自用是被“奸人”所害,並非是被王鐵等人火並。
自此,農民軍中最大的一個武裝集團,也隨著這份公告的簽署而解體。
張獻忠、陳虎山、李安三部從橫營獨立出來自立門戶,劉文興部並入闖營,劉體純部並入鐵營。
至於“皂鷹”劉汝魁,也曾經一度自立門戶,但在不久之後並入“闖將”李自成部,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李自成有著超乎常人的個人魅力,使得劉汝魁納頭便拜。
劉汝魁部並入李自成部後,使得闖將李自成一躍成為僅次於鐵營、闖營與西營張獻忠部並立的義軍四大勢力之一。
義軍的內部局勢,從原先王嘉胤部一家獨大,變成了如今的四營並立的格局。
王嘉胤集團的解體雖然使得鐵、闖、獻、李四部的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加強,但是現在義軍之中也沒了一支能夠擊敗官軍精銳的力量存在。
從此之後義軍內部的勢力發展從原先的一極化,轉變為多極化發展,總體來說對義軍整體的發展是有利的。
...
這劉體純雖然對並入鐵營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畢竟這王鐵吞並他部隊的手段可不光彩,換誰心裏都惱火不高興。
但是這也由不得他,橫營已經解體了,他手下的弟兄總得要找個吃飯的地方,放眼各路義軍中,也隻有鐵營能夠有那個資格收編他們。
即使他不願意他手下的弟兄也願意,畢竟王掌盤子出手闊綽在義軍中是出了名的,這跟著王掌盤子混,不說一天吃九頓最起碼餓不著肚子。
這有的時候經驗自己的口碑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比如說鐵營兼並劉體純部,當劉體純部的士兵得知此事之後,絕大多數都沒有任何的反對意見,並且還都有些期待。
那王掌盤子賞錢那是真金白銀的往外賞,想玩女人王掌盤子也能安排上,至於吃飯那就更不用操心了。所以劉體純的弟兄對並入鐵營多數都是持支持態度。
再加上塔天寶和白旺已經是鐵了心加入鐵營,在兩人的極力“勸說”下,劉體純最終同意其所部完完整整的並入鐵營。
自此,王嘉胤最優質的一部分軍事遺產被王鐵給繼承了,同時還有王嘉胤的政治遺產也等著王鐵去繼承。
...
九峰山,鐵營帥帳。
此時帥帳內王鐵正在和趙勝等人議事,可以看的出來,王鐵的神情非常的疲憊,兩隻眼睛都布滿了血絲,整個身子都癱是一團依靠在床頭。
趙勝、李子建、王小靖等幾人則是搬個小板凳坐在王鐵跟前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天。
“什麽?!我還得給他辦喪事?!”
當趙勝建議讓王鐵給王嘉胤也辦一場喪事的時候,王鐵立馬就激動了起來非常的不情願。
這幾天王鐵已經辦了好幾場喪事,第一場喪事是給王自用辦的,接著又給那天“特別軍事行動”陣亡弟兄辦了場喪事,後來在趙勝的建議下又給那天弄死的王自用營中士兵辦了一場喪事。
結果這還沒完,在弄死王自用後,王鐵每天都做噩夢,每天都夢到王自用提著腦袋來找他索命,這搞的王鐵每天都睡不好覺,第二天無精打采的根本沒法開展工作。
所以一樣持無神論態度的王鐵居然派人去把道士和尚全請過來,把王自用給挖出來重新又給風風光光的辦了場喪事,這才讓王鐵停止了做噩夢。
所以王鐵這段時間一直都在不停的辦喪事,天天和那些神神鬼鬼的打交道,這搞的王鐵都有些神神叨叨的了,再這樣下去估計要得點什麽心理疾病。
“正是!王嘉胤喪事不僅要辦,而且還要辦的風風光光熱熱鬧鬧,而且不能比王自用的喪事排場小!”趙勝接著說道。
一聽趙勝這話王鐵沒好氣的說道:“他馬的!老子這段時間天天辦喪事,天天和死人打交道,再這樣下去,老子也別做賊了,幹脆他媽的去幹白事得了!”
王鐵這話一出旁邊的李子建、王小靖等人都憋著笑,就連趙勝臉上都浮現笑意。
王鐵見狀指著李子建和王小靖笑罵道:“他娘的!想笑就笑出來!別擱著憋著!”
王鐵不情願給王嘉胤辦喪事也並非是這段時候喪事辦多了不想辦,但凡如果對自己有利的話,哪怕累點王鐵也會去幹的,但王鐵感覺給王嘉胤辦喪事似乎也沒有好處可撈啊?!
況且最關鍵的是他們這些做賊的辦喪事可沒禮金收,而且還有出酒肉來招待來賓,這段時間就因為辦喪事都快把鐵營庫存的醃肉和酒給吃喝完了。
於是王鐵就把心中的疑慮說給了趙勝聽:“先生,這王嘉胤都死了快四個月了,他王自用都沒給他王嘉胤喪事,這王嘉胤的喪事他輪的到我來辦嗎?!”
“況且咱們如果給王嘉胤辦喪事,這會不會顯得咱們太做作了?!”
王鐵這話說完,一旁的王小靖便接著王鐵的話說道:“大帥這話說的有理,他王嘉胤又跟咱們沒什麽香火情,輪得到咱們去當這個孝子賢孫嗎?!”
“咱們要是這樣幹,那指不定外人怎麽笑話咱們呢!”
王鐵並非王嘉胤的下屬,鐵營雖然受過王嘉胤的幫助但那也不過是各取所需,兩者之間談不上什麽過深的情誼,所以貿然去給王嘉胤辦喪事外人必有話說。
你王鐵要是王嘉胤下屬,給曾經的主子發喪說的過去,你王鐵要是受過王嘉胤的厚恩,給恩人發喪也講得通,這哪門子關係在這裏假孝心幹嘛呢?!
聽到兩人的話後趙勝笑了笑然後便對二人說道。
“掌盤子和小靖兄弟這話說的有些道理,但這話要擱以前說的通,在當下已經是說不通了!”
“如今王自用一死,那就是掌盤子來挑咱們義軍的大梁了,雖然現在尚未會盟,但掌盤子盟主的地位已經是板上釘釘。”
“掌盤子作為侯任的盟主,對前任的盟主難道不應該發喪嗎?!”
“這古人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個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節那就是喪事,尤其是後人給前人辦喪事,誰來主持辦這個喪事,那就代表著誰是前人的繼承者!”
說到這裏趙勝環視一圈看了一眼在座的幾位,然後聲音有些低沉的說道:“這不管怎麽說,掌盤子的盟主之位來路不正,雖然咱們鐵營的實力是夠了,但畢竟在外麵丟了份。”
“所以要想彌補迴來,那就得在死人的身上做文章才行。”
“王自用的文章肯定不能做,至於為什麽大夥們也知道,況且王自用與掌盤子一樣都未經過會盟公推,算不得正式盟主,做他的文章也沒用。”
“所以咱們的文章也隻能在王嘉胤身上做,這也正好那王自用沒給王嘉胤辦過喪事,所以咱們要把王嘉胤的喪事大操大辦,就是要讓外人瞧瞧看,咱們一個外人都給王嘉胤辦喪事,他王自用作為二當家在王嘉胤死了幾個月都不辦喪事。”
“這樣一來,兩相一對比之後,誰才是王嘉胤的正統繼承人那就不用說了,隻有讓各路義軍認可了掌盤子作為王嘉胤繼承人的身份,那麽掌盤子的盟主之位做的才名正言順!”
趙勝這話說完大夥們仔細的想了想,認為這趙勝說的有些道理。
這權力雖然需要暴力支撐,這一點上鐵營是夠了,但同樣也需要來自自下而上的認可,畢竟鐵營的暴力遠不足以不需要這種認可。
所以在這個時候王鐵必須要強調他作為王嘉胤正統繼承人重要性,以此來維係他盟主地位的合法性。
在有的時候,可不要小瞧了這一點,王自用能夠召集三十六營義軍首領前來會盟,這靠的也不是他個人的威望,而是靠著他橫營二當家的身份。
大夥們認可的是他橫營二當家的身份,而並非紫金梁王自用這個名頭,說白了,王自用還是吃著王嘉胤遺留下來的政治遺產,而這一點顯然王自用沒有意識到。
“那好!就依先生的意思辦!”王鐵思慮一會便答應了下來。
接著王鐵便對趙勝說道:“先生是讀書人,想必應該精通此道,這王嘉胤咱們用什麽禮節來葬的好?!”
之前王鐵他們辦的喪事都是按照民間的規矩來,而王嘉胤如果要大辦的話,那就顯然不能以民間的規矩來辦,所以這就觸及到王鐵他們的知識盲區了。
鐵營中雖有世代辦白事的喪戶,但那都是給泥腿子辦沒有給達官貴人辦過,所以那這就得趙勝來辦了。
“王嘉胤作為義軍的盟主雖死於婦人之手,但到底也是一代人傑當以陳吳之輩視之,依古禮,以王侯之禮葬之!”
...
在公告末尾還附上了王自用的“遺書”。
自從今天淩晨的這場事變有了最終的定性,王自用是被“奸人”所害,並非是被王鐵等人火並。
自此,農民軍中最大的一個武裝集團,也隨著這份公告的簽署而解體。
張獻忠、陳虎山、李安三部從橫營獨立出來自立門戶,劉文興部並入闖營,劉體純部並入鐵營。
至於“皂鷹”劉汝魁,也曾經一度自立門戶,但在不久之後並入“闖將”李自成部,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李自成有著超乎常人的個人魅力,使得劉汝魁納頭便拜。
劉汝魁部並入李自成部後,使得闖將李自成一躍成為僅次於鐵營、闖營與西營張獻忠部並立的義軍四大勢力之一。
義軍的內部局勢,從原先王嘉胤部一家獨大,變成了如今的四營並立的格局。
王嘉胤集團的解體雖然使得鐵、闖、獻、李四部的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加強,但是現在義軍之中也沒了一支能夠擊敗官軍精銳的力量存在。
從此之後義軍內部的勢力發展從原先的一極化,轉變為多極化發展,總體來說對義軍整體的發展是有利的。
...
這劉體純雖然對並入鐵營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畢竟這王鐵吞並他部隊的手段可不光彩,換誰心裏都惱火不高興。
但是這也由不得他,橫營已經解體了,他手下的弟兄總得要找個吃飯的地方,放眼各路義軍中,也隻有鐵營能夠有那個資格收編他們。
即使他不願意他手下的弟兄也願意,畢竟王掌盤子出手闊綽在義軍中是出了名的,這跟著王掌盤子混,不說一天吃九頓最起碼餓不著肚子。
這有的時候經驗自己的口碑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比如說鐵營兼並劉體純部,當劉體純部的士兵得知此事之後,絕大多數都沒有任何的反對意見,並且還都有些期待。
那王掌盤子賞錢那是真金白銀的往外賞,想玩女人王掌盤子也能安排上,至於吃飯那就更不用操心了。所以劉體純的弟兄對並入鐵營多數都是持支持態度。
再加上塔天寶和白旺已經是鐵了心加入鐵營,在兩人的極力“勸說”下,劉體純最終同意其所部完完整整的並入鐵營。
自此,王嘉胤最優質的一部分軍事遺產被王鐵給繼承了,同時還有王嘉胤的政治遺產也等著王鐵去繼承。
...
九峰山,鐵營帥帳。
此時帥帳內王鐵正在和趙勝等人議事,可以看的出來,王鐵的神情非常的疲憊,兩隻眼睛都布滿了血絲,整個身子都癱是一團依靠在床頭。
趙勝、李子建、王小靖等幾人則是搬個小板凳坐在王鐵跟前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天。
“什麽?!我還得給他辦喪事?!”
當趙勝建議讓王鐵給王嘉胤也辦一場喪事的時候,王鐵立馬就激動了起來非常的不情願。
這幾天王鐵已經辦了好幾場喪事,第一場喪事是給王自用辦的,接著又給那天“特別軍事行動”陣亡弟兄辦了場喪事,後來在趙勝的建議下又給那天弄死的王自用營中士兵辦了一場喪事。
結果這還沒完,在弄死王自用後,王鐵每天都做噩夢,每天都夢到王自用提著腦袋來找他索命,這搞的王鐵每天都睡不好覺,第二天無精打采的根本沒法開展工作。
所以一樣持無神論態度的王鐵居然派人去把道士和尚全請過來,把王自用給挖出來重新又給風風光光的辦了場喪事,這才讓王鐵停止了做噩夢。
所以王鐵這段時間一直都在不停的辦喪事,天天和那些神神鬼鬼的打交道,這搞的王鐵都有些神神叨叨的了,再這樣下去估計要得點什麽心理疾病。
“正是!王嘉胤喪事不僅要辦,而且還要辦的風風光光熱熱鬧鬧,而且不能比王自用的喪事排場小!”趙勝接著說道。
一聽趙勝這話王鐵沒好氣的說道:“他馬的!老子這段時間天天辦喪事,天天和死人打交道,再這樣下去,老子也別做賊了,幹脆他媽的去幹白事得了!”
王鐵這話一出旁邊的李子建、王小靖等人都憋著笑,就連趙勝臉上都浮現笑意。
王鐵見狀指著李子建和王小靖笑罵道:“他娘的!想笑就笑出來!別擱著憋著!”
王鐵不情願給王嘉胤辦喪事也並非是這段時候喪事辦多了不想辦,但凡如果對自己有利的話,哪怕累點王鐵也會去幹的,但王鐵感覺給王嘉胤辦喪事似乎也沒有好處可撈啊?!
況且最關鍵的是他們這些做賊的辦喪事可沒禮金收,而且還有出酒肉來招待來賓,這段時間就因為辦喪事都快把鐵營庫存的醃肉和酒給吃喝完了。
於是王鐵就把心中的疑慮說給了趙勝聽:“先生,這王嘉胤都死了快四個月了,他王自用都沒給他王嘉胤喪事,這王嘉胤的喪事他輪的到我來辦嗎?!”
“況且咱們如果給王嘉胤辦喪事,這會不會顯得咱們太做作了?!”
王鐵這話說完,一旁的王小靖便接著王鐵的話說道:“大帥這話說的有理,他王嘉胤又跟咱們沒什麽香火情,輪得到咱們去當這個孝子賢孫嗎?!”
“咱們要是這樣幹,那指不定外人怎麽笑話咱們呢!”
王鐵並非王嘉胤的下屬,鐵營雖然受過王嘉胤的幫助但那也不過是各取所需,兩者之間談不上什麽過深的情誼,所以貿然去給王嘉胤辦喪事外人必有話說。
你王鐵要是王嘉胤下屬,給曾經的主子發喪說的過去,你王鐵要是受過王嘉胤的厚恩,給恩人發喪也講得通,這哪門子關係在這裏假孝心幹嘛呢?!
聽到兩人的話後趙勝笑了笑然後便對二人說道。
“掌盤子和小靖兄弟這話說的有些道理,但這話要擱以前說的通,在當下已經是說不通了!”
“如今王自用一死,那就是掌盤子來挑咱們義軍的大梁了,雖然現在尚未會盟,但掌盤子盟主的地位已經是板上釘釘。”
“掌盤子作為侯任的盟主,對前任的盟主難道不應該發喪嗎?!”
“這古人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個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節那就是喪事,尤其是後人給前人辦喪事,誰來主持辦這個喪事,那就代表著誰是前人的繼承者!”
說到這裏趙勝環視一圈看了一眼在座的幾位,然後聲音有些低沉的說道:“這不管怎麽說,掌盤子的盟主之位來路不正,雖然咱們鐵營的實力是夠了,但畢竟在外麵丟了份。”
“所以要想彌補迴來,那就得在死人的身上做文章才行。”
“王自用的文章肯定不能做,至於為什麽大夥們也知道,況且王自用與掌盤子一樣都未經過會盟公推,算不得正式盟主,做他的文章也沒用。”
“所以咱們的文章也隻能在王嘉胤身上做,這也正好那王自用沒給王嘉胤辦過喪事,所以咱們要把王嘉胤的喪事大操大辦,就是要讓外人瞧瞧看,咱們一個外人都給王嘉胤辦喪事,他王自用作為二當家在王嘉胤死了幾個月都不辦喪事。”
“這樣一來,兩相一對比之後,誰才是王嘉胤的正統繼承人那就不用說了,隻有讓各路義軍認可了掌盤子作為王嘉胤繼承人的身份,那麽掌盤子的盟主之位做的才名正言順!”
趙勝這話說完大夥們仔細的想了想,認為這趙勝說的有些道理。
這權力雖然需要暴力支撐,這一點上鐵營是夠了,但同樣也需要來自自下而上的認可,畢竟鐵營的暴力遠不足以不需要這種認可。
所以在這個時候王鐵必須要強調他作為王嘉胤正統繼承人重要性,以此來維係他盟主地位的合法性。
在有的時候,可不要小瞧了這一點,王自用能夠召集三十六營義軍首領前來會盟,這靠的也不是他個人的威望,而是靠著他橫營二當家的身份。
大夥們認可的是他橫營二當家的身份,而並非紫金梁王自用這個名頭,說白了,王自用還是吃著王嘉胤遺留下來的政治遺產,而這一點顯然王自用沒有意識到。
“那好!就依先生的意思辦!”王鐵思慮一會便答應了下來。
接著王鐵便對趙勝說道:“先生是讀書人,想必應該精通此道,這王嘉胤咱們用什麽禮節來葬的好?!”
之前王鐵他們辦的喪事都是按照民間的規矩來,而王嘉胤如果要大辦的話,那就顯然不能以民間的規矩來辦,所以這就觸及到王鐵他們的知識盲區了。
鐵營中雖有世代辦白事的喪戶,但那都是給泥腿子辦沒有給達官貴人辦過,所以那這就得趙勝來辦了。
“王嘉胤作為義軍的盟主雖死於婦人之手,但到底也是一代人傑當以陳吳之輩視之,依古禮,以王侯之禮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