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關中書院,毫不誇張的講,李承平感覺自己絕對來到了讀書人的天堂。
經史子集一樣不缺,名家注釋讓人眼花繚亂,進入書院進學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這些在外麵花錢都買不到的典籍。
科舉主要就是圍繞四書五經,夾雜大乾律法以及史書,雜書。
這些市麵上隻要有錢就能夠買到,識字後,自學便是。
但事實是熟讀這些書籍沒有太大用,換個說法就是對於科考,沒有決定性用處。
科考題目蘊含儒、道、佛經典書籍內核,沒有名師講解,自己不說參不能參透,花費的時間就不成正比。
《大學章句》、《中庸章句》、《孟子集注》一本本各個當世大儒的批注分冊附注在一旁,在官宦世家這些都是能傳家的寶貝。
如今卻像脫了衣服的呃呃一樣,拜在李承平麵前,亂花迷人眼呀!
李承平在書院的學習很有規劃,上、下午各有一課,上午研習四書五經,下午則展開實戰。
一篇策論少不了,呈送給出題夫子點評,散學後的時間就是自己的,隻要天色沒要到昏暗的看不清,李承平就一直待在藏書樓裏。
裏麵的藏書、文集讓人恨不得住在其中,隻是可惜,為了防火,藏書樓中不許點油燈。
樓中有不少古書乃是孤本,都是收藏多年的藏書,有些甚至能追溯到前前朝,一旦起火可不是鬧著玩的。
同窗們雖然因為文章觀點相互對立,但隻要不辯證,私底下還是能夠和善以對的。
這些人都是飽學英才,或許他們應試方麵遜色於李承平,在書法、畫作、詩詞方麵卻各有特點。
秦其遠書法一絕,字體的神韻力道讓人讚歎,李承平自愧不如,就連張夫子都欽慕他的字。
單單是學他們的優點,李承平就覺得受益匪淺。
每日清晨,李承平都會準時到師父這裏學習,趙琳會教他,經義、律法、時務、算學。
教導的十分細致,尤其是算學這科,趙琳抓的最嚴。
“不錯,你先前應該隻讀過《海島算經》、《孫子算經》等典籍,沒想到初次上手實際問題卻如此有天賦。”
趙琳對李承平學習算學進展太過順當,表示讚賞,從袖口摸出一塊飴糖,“諾,獎賞你的。”
“師父,我又不是幼童!”李承平沒好氣的將飴糖推開。
“乖,長者賜,不可辭,看來你不喜歡飴糖,下次師父換別的。”趙琳童心未泯的笑著。
跟師父相處久了,李承平反而感覺自己被強行降智,這哪有大儒的樣子,完全就是個老小孩。
再有,這幾道所謂的實際算學問題,不就是雞兔同籠嗎!那裏高深了,隻不過換了個說法罷了。
隻要是讀完九年義務教育,李承平不相信沒人不會做,但就怕是大學生,進了大學,就把腦子還給老師了。
畢竟,有些公式還是很考察記憶的。
李承平擺了個小意思的表情,一兩下就將題目做完,趙琳一看,嗬,還不錯。
隨後,趙琳從書架上摸出了一本書,遞給便宜弟子。
原本李承平沒當迴事,這幾日作答的算術題委實有點多,每次趙琳判定他過關後,就會加大一定的難度出題給他。
自信接過書冊,打開一看李承平就傻眼了,“勾股”和“商功”他還能理解,天元術、大衍求一術以及數論怎麽說。
這三種理念分別對應研究代數、餘數、整數的性質和運算規律,倒不是很難理解,隻是古代數學這麽先進嗎!
書中追根溯源的內容太過深奧了,推導結論詳細的可怕。
“師父,這是哪來的?”李承平不解的問。
趙琳正打算敦促弟子做題,隨口道:“當然是咱的研究呀!”
這本著作竟然是自家師父的作品,流行在士子之間的算學書籍講的內容十分淺顯,主要原因是在於這些書籍內容太過深奧駁雜。
為了售賣,大多書肆都會刻意避免印刷,漸漸的這些書籍除了世家大族和朝廷基本上就失傳了。
普通士子很難接觸到,就算能夠接觸,應該也不會感興趣。
因為科考考的很有限,在經學傳家的傳統士大夫眼中,深度研究在科考這麽個節骨眼上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想要深度研究,怎麽也得舉業有成之後。
李承平可是聽說《算學寶鑒》、《算法統宗》這類包含了從上古到現今的算學成果,如今都珍藏在大內,現在在外麵流傳的都是簡化版。
見李承平大唿小叫,趙琳無所謂道:“何必如此,這般大驚小怪的,不止是為師研究,不少儒生都對算學感興趣。”
趙琳正好告知李承平不少儒生學術圈的內幕,弄了半天,李承平才搞清楚,算學在這些儒生的心目中是很重要的。
古人對天是敬畏的,他們認為天體運行有規律可循,因此無論是在曆法還是天文計算時,都需要借助數學進行計算。
再有就工程學,趙琳語重心長道:“你若中了進士,被分配到工部觀政,報到第一天,負責帶領你們的工部員外郎,就會讓你們去國子監二樓翻看算學典籍,不懂的還一定會叮囑你們,要過去問。”
“每月工部就會對這些,在工部觀政的新科進士進行考核,數次不合格的,或許在工部觀政不滿半年,就被請出去了。”
“這是為何?”李承平不解。
“小笨蛋!”趙琳伸手敲了一下李承平的腦瓜子,“工部是幹嘛的!”
“職責是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道路營造,百官稱工部尚書為大匠,除非是來這個位置鍍金調任,否則那個沒有真材實料。”
李承平現在算是了解了,就像讀四書五經一樣,科考考這些隻是為了劃定層級,聰明的自然可以取得高成績,這隻是區分聰明人的方式。
進士出身是進入權力核心的入場券,但並不是說你就有了做官的本事。
例如大學生在學校學的知識,進入社會後大多是用不了的,因為根本沒有施展空間,除非去考教資當老師。
考中進士進入六部觀政就是一個再次學習的過程,大學生進入社會遇到高精尖的項目,也是需要牛人去帶,去培訓的。
建築、水利、機械等領域,離不開數學,算學在工部得到廣泛應用,當工部的官員,若是什麽都不懂,必然是辦不了差事的。
果然,現代人都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誤區,算學雖然科舉考的不多,可一旦做了官,沒人能夠真的脫離。
知縣是可以仰賴於自己雇用的算學師爺,這樣統計起戶籍丁口、土地、稅收來確實輕鬆。
但不能什麽都不懂,因為這些政務涉及錢糧,你不懂,試試這些士紳會不會聯合師爺、幕僚坑死你。
經史子集一樣不缺,名家注釋讓人眼花繚亂,進入書院進學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這些在外麵花錢都買不到的典籍。
科舉主要就是圍繞四書五經,夾雜大乾律法以及史書,雜書。
這些市麵上隻要有錢就能夠買到,識字後,自學便是。
但事實是熟讀這些書籍沒有太大用,換個說法就是對於科考,沒有決定性用處。
科考題目蘊含儒、道、佛經典書籍內核,沒有名師講解,自己不說參不能參透,花費的時間就不成正比。
《大學章句》、《中庸章句》、《孟子集注》一本本各個當世大儒的批注分冊附注在一旁,在官宦世家這些都是能傳家的寶貝。
如今卻像脫了衣服的呃呃一樣,拜在李承平麵前,亂花迷人眼呀!
李承平在書院的學習很有規劃,上、下午各有一課,上午研習四書五經,下午則展開實戰。
一篇策論少不了,呈送給出題夫子點評,散學後的時間就是自己的,隻要天色沒要到昏暗的看不清,李承平就一直待在藏書樓裏。
裏麵的藏書、文集讓人恨不得住在其中,隻是可惜,為了防火,藏書樓中不許點油燈。
樓中有不少古書乃是孤本,都是收藏多年的藏書,有些甚至能追溯到前前朝,一旦起火可不是鬧著玩的。
同窗們雖然因為文章觀點相互對立,但隻要不辯證,私底下還是能夠和善以對的。
這些人都是飽學英才,或許他們應試方麵遜色於李承平,在書法、畫作、詩詞方麵卻各有特點。
秦其遠書法一絕,字體的神韻力道讓人讚歎,李承平自愧不如,就連張夫子都欽慕他的字。
單單是學他們的優點,李承平就覺得受益匪淺。
每日清晨,李承平都會準時到師父這裏學習,趙琳會教他,經義、律法、時務、算學。
教導的十分細致,尤其是算學這科,趙琳抓的最嚴。
“不錯,你先前應該隻讀過《海島算經》、《孫子算經》等典籍,沒想到初次上手實際問題卻如此有天賦。”
趙琳對李承平學習算學進展太過順當,表示讚賞,從袖口摸出一塊飴糖,“諾,獎賞你的。”
“師父,我又不是幼童!”李承平沒好氣的將飴糖推開。
“乖,長者賜,不可辭,看來你不喜歡飴糖,下次師父換別的。”趙琳童心未泯的笑著。
跟師父相處久了,李承平反而感覺自己被強行降智,這哪有大儒的樣子,完全就是個老小孩。
再有,這幾道所謂的實際算學問題,不就是雞兔同籠嗎!那裏高深了,隻不過換了個說法罷了。
隻要是讀完九年義務教育,李承平不相信沒人不會做,但就怕是大學生,進了大學,就把腦子還給老師了。
畢竟,有些公式還是很考察記憶的。
李承平擺了個小意思的表情,一兩下就將題目做完,趙琳一看,嗬,還不錯。
隨後,趙琳從書架上摸出了一本書,遞給便宜弟子。
原本李承平沒當迴事,這幾日作答的算術題委實有點多,每次趙琳判定他過關後,就會加大一定的難度出題給他。
自信接過書冊,打開一看李承平就傻眼了,“勾股”和“商功”他還能理解,天元術、大衍求一術以及數論怎麽說。
這三種理念分別對應研究代數、餘數、整數的性質和運算規律,倒不是很難理解,隻是古代數學這麽先進嗎!
書中追根溯源的內容太過深奧了,推導結論詳細的可怕。
“師父,這是哪來的?”李承平不解的問。
趙琳正打算敦促弟子做題,隨口道:“當然是咱的研究呀!”
這本著作竟然是自家師父的作品,流行在士子之間的算學書籍講的內容十分淺顯,主要原因是在於這些書籍內容太過深奧駁雜。
為了售賣,大多書肆都會刻意避免印刷,漸漸的這些書籍除了世家大族和朝廷基本上就失傳了。
普通士子很難接觸到,就算能夠接觸,應該也不會感興趣。
因為科考考的很有限,在經學傳家的傳統士大夫眼中,深度研究在科考這麽個節骨眼上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想要深度研究,怎麽也得舉業有成之後。
李承平可是聽說《算學寶鑒》、《算法統宗》這類包含了從上古到現今的算學成果,如今都珍藏在大內,現在在外麵流傳的都是簡化版。
見李承平大唿小叫,趙琳無所謂道:“何必如此,這般大驚小怪的,不止是為師研究,不少儒生都對算學感興趣。”
趙琳正好告知李承平不少儒生學術圈的內幕,弄了半天,李承平才搞清楚,算學在這些儒生的心目中是很重要的。
古人對天是敬畏的,他們認為天體運行有規律可循,因此無論是在曆法還是天文計算時,都需要借助數學進行計算。
再有就工程學,趙琳語重心長道:“你若中了進士,被分配到工部觀政,報到第一天,負責帶領你們的工部員外郎,就會讓你們去國子監二樓翻看算學典籍,不懂的還一定會叮囑你們,要過去問。”
“每月工部就會對這些,在工部觀政的新科進士進行考核,數次不合格的,或許在工部觀政不滿半年,就被請出去了。”
“這是為何?”李承平不解。
“小笨蛋!”趙琳伸手敲了一下李承平的腦瓜子,“工部是幹嘛的!”
“職責是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道路營造,百官稱工部尚書為大匠,除非是來這個位置鍍金調任,否則那個沒有真材實料。”
李承平現在算是了解了,就像讀四書五經一樣,科考考這些隻是為了劃定層級,聰明的自然可以取得高成績,這隻是區分聰明人的方式。
進士出身是進入權力核心的入場券,但並不是說你就有了做官的本事。
例如大學生在學校學的知識,進入社會後大多是用不了的,因為根本沒有施展空間,除非去考教資當老師。
考中進士進入六部觀政就是一個再次學習的過程,大學生進入社會遇到高精尖的項目,也是需要牛人去帶,去培訓的。
建築、水利、機械等領域,離不開數學,算學在工部得到廣泛應用,當工部的官員,若是什麽都不懂,必然是辦不了差事的。
果然,現代人都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誤區,算學雖然科舉考的不多,可一旦做了官,沒人能夠真的脫離。
知縣是可以仰賴於自己雇用的算學師爺,這樣統計起戶籍丁口、土地、稅收來確實輕鬆。
但不能什麽都不懂,因為這些政務涉及錢糧,你不懂,試試這些士紳會不會聯合師爺、幕僚坑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