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知縣再次拿柳安在府衙門口的那番說辭,勉勵了一下李承平。
更是拍著胸脯,說以後但凡有什麽經濟上的問題隻管找他。
李承平他能說什麽,總不能說柳安在說謊吧!其實我家一點不窮。
李承平又不傻,自然不會說出這種話,受寵若驚的點頭應承下來。
馬知縣點點頭,將陸知府送來的那封信遞給了李承平。
瞧著密封完好的信件,馬知縣道:“不窺隱私,是我輩讀書人的基本,再說是陸知府的親筆信,既然是寫給你的,自然由你親啟。”
將信展開,李承平看起信來,看過信件,沉思片晌。
扭頭一看,不知何時,馬知縣的腦袋湊了過來。
尷尬的笑了笑,馬知縣嗬嗬笑著,“陸知府多有勉勵鼓舞之言,有些地方與本官不謀而合,承平還需謹記。”
“學生多謝老師教誨。”李承平作揖又行了一禮。
西安知府陸璘,字華玉,號東橋居士,世稱“東橋先生”,長洲人(今江蘇省吳縣)人。
陸璘於永興十六年登進士第,曆任桃源知縣、台州知府、順天府丞等職,期間政績顯著。
去年遷任西安知府,他少有才名,以詩著稱於時,與同時期其餘兩位並稱“江東三才”。
人家陸璘為官不過十幾載,就早已超過他這麽個前輩,這就是陸璘來信看好李承平時,馬知縣如此重視的原因。
李承平能夠得到陸璘誇耀,引起陸璘的注意,就已經足夠馬知縣投資。
伸著腦袋看信,並不是因為他好奇信件內容,而是再次確定陸知府對李承平的態度,若是信中內容不符合他心中預期,馬知縣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態度是否會變。
馬知縣笑道;“陸知府覺得你不應該參加今年八月的院試,不知承平作何想法?”
李承平心道,自己隻差臨門一腳,今年但凡去西安貢院走一趟,多半這個秀才就落地了,馬上就見到成績,讓他如何甘心放棄。
明白李承平有點掙紮,馬知縣道:“俗話說成名要趁早,可又有老話曾言,木秀於林,則風必摧之,再者,小三元的名頭是遠甚十一歲的秀才的。”
“承平,今年院試,你可有連中三元的信心。”
這一番話瞬間讓李承平清醒過來,少年秀才已經是不可多得。
可實際上十一歲成秀才與十五六歲成秀才並無兩樣,頂多別人多誇耀幾句,但小三元的名頭卻是真的。
已經成為縣、府兩試的案首,李承平當然有了爭一爭小三元的想法和野心。
院試與童生試不同,曆年的新老童生都會參加,其中研學多年的老學究也會去考試,距離李承平啟蒙不過六載,李承平當真是沒有信心與那些人相爭的。
能夠在此刻規勸自己,馬知縣算的上是自己的指路人了,李承平當即行禮謝道:“老父母恩情,學生感激不盡。”
撫須笑著,馬知縣覺得自己發現了李承平的又一個優點,那就是聽勸。
隨後,馬知縣就讓李承平隨意使用自己的桌案墨寶,陸知府給李承平寫信鼓勵,作為學生,一份言辭懇切,感激涕零的迴信自然必不可少。
李承平本打算當麵再去一趟府城,感謝陸知府鼓勵指點,但陸璘特意在信中提及了讓他不用來府城。
陸璘覺得不過是一些口頭上的指點,當不得為了此事,耗費家財。
得嘞,李承平家窮誌不短的形象算是樹立起來,說來還要多謝柳安,柳大官人的善意謊言。
陸璘對於李承平在文章中表明的誌向,甚為吃驚,覺得李承平當為天下士子楷模。
馬知縣看過信後,很是好奇,就隨口問了下,李承平多少有點尷尬,他在府試文章中是這麽說得。
“學生常聽父母言及,昔日祖父生平急難振乏,常願以身為褥薦,而使人寢處其上,使其有知。”
“絕不忍困其鄉親父老。學生當以祖父效尤,宏願濟世,不僅以身為褥薦,即有欲割取我耳鼻,當亦樂意施與。”
這段話說得上是非常出彩,傳遞出的是一個願以天下為己任的信號。
早知道這段話,李承平就不寫了,因為這話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出自一代權臣張居正早年所言。
難怪陸知府對他的這番話如此在意,感到驚訝,正因這確實是一位少年天才以天下為己任的確切發言。
馬知縣很是震驚,他現在真的對李承平另眼相待了,不再是因為陸璘的原因,能說出這樣一番話,這個少年郎真的不簡單。
李承平見馬知縣吃驚的表情,心中不由一笑,同時心中升起一絲豪氣,山立在地上,人立在誌上。
突然門口有人走過,齊沛高聲稟道:“大人,這是今日刑房的公文。”
一進來就瞧見李承平坐在知縣大人的位置上,反觀馬知縣神色正常,站著和李承平相談甚歡,不由得他再次加重了對李承平的重視,此子非是一般人。
等齊沛一走,李承平的事情也落下了帷幕,馬知縣再次拍著胸脯接過了送迴信的活。
馬知縣笑著道:“承平呀!你有心舉業,這是好事,但總在鄉鎮之間閉門造車,實非良策。”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這個年紀遊曆四方不現實,但多於其他士子交流尤為重要,縣學沒有秀才功名是進不來的,可書院卻是另一種選擇,迴去想想,若有心儀書院,我來寫信介紹。”
李承平很是感激,著名書院是需要在朝官宦介紹的,不是什麽人都能進去。
馬知縣雖然官職不高,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科甲進士出身,有了他的介紹信,天下書院都可去得。
當即再行一禮,道:“多謝恩師,學生這便卻之不恭了。”
馬知縣一聽李承平將稱唿由老師改為恩師,笑容更甚,道:“甭客氣,咱倆誰跟誰。”
這番舉動,把一旁的馬東看的一愣一愣的。
李軒在外邊焦急的走動著,不時還伸著腦袋朝縣衙裏麵看。
柳安扶著腦袋,“李兄能不能別晃了,我眼睛都快花了。”
本想迴話,定睛一看,李承平正緩步走出,李軒一甩袖子迎了上去。
更是拍著胸脯,說以後但凡有什麽經濟上的問題隻管找他。
李承平他能說什麽,總不能說柳安在說謊吧!其實我家一點不窮。
李承平又不傻,自然不會說出這種話,受寵若驚的點頭應承下來。
馬知縣點點頭,將陸知府送來的那封信遞給了李承平。
瞧著密封完好的信件,馬知縣道:“不窺隱私,是我輩讀書人的基本,再說是陸知府的親筆信,既然是寫給你的,自然由你親啟。”
將信展開,李承平看起信來,看過信件,沉思片晌。
扭頭一看,不知何時,馬知縣的腦袋湊了過來。
尷尬的笑了笑,馬知縣嗬嗬笑著,“陸知府多有勉勵鼓舞之言,有些地方與本官不謀而合,承平還需謹記。”
“學生多謝老師教誨。”李承平作揖又行了一禮。
西安知府陸璘,字華玉,號東橋居士,世稱“東橋先生”,長洲人(今江蘇省吳縣)人。
陸璘於永興十六年登進士第,曆任桃源知縣、台州知府、順天府丞等職,期間政績顯著。
去年遷任西安知府,他少有才名,以詩著稱於時,與同時期其餘兩位並稱“江東三才”。
人家陸璘為官不過十幾載,就早已超過他這麽個前輩,這就是陸璘來信看好李承平時,馬知縣如此重視的原因。
李承平能夠得到陸璘誇耀,引起陸璘的注意,就已經足夠馬知縣投資。
伸著腦袋看信,並不是因為他好奇信件內容,而是再次確定陸知府對李承平的態度,若是信中內容不符合他心中預期,馬知縣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態度是否會變。
馬知縣笑道;“陸知府覺得你不應該參加今年八月的院試,不知承平作何想法?”
李承平心道,自己隻差臨門一腳,今年但凡去西安貢院走一趟,多半這個秀才就落地了,馬上就見到成績,讓他如何甘心放棄。
明白李承平有點掙紮,馬知縣道:“俗話說成名要趁早,可又有老話曾言,木秀於林,則風必摧之,再者,小三元的名頭是遠甚十一歲的秀才的。”
“承平,今年院試,你可有連中三元的信心。”
這一番話瞬間讓李承平清醒過來,少年秀才已經是不可多得。
可實際上十一歲成秀才與十五六歲成秀才並無兩樣,頂多別人多誇耀幾句,但小三元的名頭卻是真的。
已經成為縣、府兩試的案首,李承平當然有了爭一爭小三元的想法和野心。
院試與童生試不同,曆年的新老童生都會參加,其中研學多年的老學究也會去考試,距離李承平啟蒙不過六載,李承平當真是沒有信心與那些人相爭的。
能夠在此刻規勸自己,馬知縣算的上是自己的指路人了,李承平當即行禮謝道:“老父母恩情,學生感激不盡。”
撫須笑著,馬知縣覺得自己發現了李承平的又一個優點,那就是聽勸。
隨後,馬知縣就讓李承平隨意使用自己的桌案墨寶,陸知府給李承平寫信鼓勵,作為學生,一份言辭懇切,感激涕零的迴信自然必不可少。
李承平本打算當麵再去一趟府城,感謝陸知府鼓勵指點,但陸璘特意在信中提及了讓他不用來府城。
陸璘覺得不過是一些口頭上的指點,當不得為了此事,耗費家財。
得嘞,李承平家窮誌不短的形象算是樹立起來,說來還要多謝柳安,柳大官人的善意謊言。
陸璘對於李承平在文章中表明的誌向,甚為吃驚,覺得李承平當為天下士子楷模。
馬知縣看過信後,很是好奇,就隨口問了下,李承平多少有點尷尬,他在府試文章中是這麽說得。
“學生常聽父母言及,昔日祖父生平急難振乏,常願以身為褥薦,而使人寢處其上,使其有知。”
“絕不忍困其鄉親父老。學生當以祖父效尤,宏願濟世,不僅以身為褥薦,即有欲割取我耳鼻,當亦樂意施與。”
這段話說得上是非常出彩,傳遞出的是一個願以天下為己任的信號。
早知道這段話,李承平就不寫了,因為這話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出自一代權臣張居正早年所言。
難怪陸知府對他的這番話如此在意,感到驚訝,正因這確實是一位少年天才以天下為己任的確切發言。
馬知縣很是震驚,他現在真的對李承平另眼相待了,不再是因為陸璘的原因,能說出這樣一番話,這個少年郎真的不簡單。
李承平見馬知縣吃驚的表情,心中不由一笑,同時心中升起一絲豪氣,山立在地上,人立在誌上。
突然門口有人走過,齊沛高聲稟道:“大人,這是今日刑房的公文。”
一進來就瞧見李承平坐在知縣大人的位置上,反觀馬知縣神色正常,站著和李承平相談甚歡,不由得他再次加重了對李承平的重視,此子非是一般人。
等齊沛一走,李承平的事情也落下了帷幕,馬知縣再次拍著胸脯接過了送迴信的活。
馬知縣笑著道:“承平呀!你有心舉業,這是好事,但總在鄉鎮之間閉門造車,實非良策。”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這個年紀遊曆四方不現實,但多於其他士子交流尤為重要,縣學沒有秀才功名是進不來的,可書院卻是另一種選擇,迴去想想,若有心儀書院,我來寫信介紹。”
李承平很是感激,著名書院是需要在朝官宦介紹的,不是什麽人都能進去。
馬知縣雖然官職不高,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科甲進士出身,有了他的介紹信,天下書院都可去得。
當即再行一禮,道:“多謝恩師,學生這便卻之不恭了。”
馬知縣一聽李承平將稱唿由老師改為恩師,笑容更甚,道:“甭客氣,咱倆誰跟誰。”
這番舉動,把一旁的馬東看的一愣一愣的。
李軒在外邊焦急的走動著,不時還伸著腦袋朝縣衙裏麵看。
柳安扶著腦袋,“李兄能不能別晃了,我眼睛都快花了。”
本想迴話,定睛一看,李承平正緩步走出,李軒一甩袖子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