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昌沒覺得有什麽,他在鎮上上了兩年私塾,沒那麽新鮮。
但李承平就不一樣了,他可是自打出生就沒出過村,最遠也就是到臨村外祖家,一河村方圓十公裏外根本就沒留下過足跡。
是以,等李承平從練字中緩過神來,開心的不得了。
李曦聽到後,也是跑到餘氏那裏,想要去趕個熱鬧。
小男娃餘氏都沒完全放心下,更何況是小姑娘,甭看李曦今年已經快八歲了,但這個時代對女性是很不公平的。
窮鄉僻壤的更是有強盜組團強搶,如今天下初定不過三十年,朝廷戶籍不明,路引難辨,沒人敢冒險。
遠的不說,就是在村裏,都有外鄉人進村拐賣婦女的,上外邊看看,那家姑娘出行不是父兄隨行,大戶人家更是護衛管家左右環顧,萬分不敢讓人脫離視線。
連她都不敢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更何況李曦這麽個小姑娘。
再說了,李振義他們就三個人,而且說實在的看似是三個人,其實隻有李振義這麽一個成年人帶倆小孩,這就已經夠難看顧的,哪有功夫管她。
撅著嘴,李曦沒在央求,她不是不曉事的人,隻是眼羨弟弟能夠去鎮上,餘氏與她好好分說,算是按下了她活泛的想法。
看二姐麵臉失望,李承平湊近些,笑著說,“等到了鎮上,我給二姐帶好物件迴來,可你得幫我把咱們秋收曬的菊花用木簍子裝好。”
高興的眯著眼睛,李曦笑著點點頭。
院裏正忙著加班加點多做些竹簍什麽的,哪有人關注這姐弟倆的小動作。
......
一夜無話。
李承平一覺醒來就發現涼颼颼的,迷瞪著眼睛一看,才覺察到床前站了個人,門還被 打開了。
害怕是自己沒睡醒,李承平搓揉了下眼睛,再看,真是個人。
“姐,你幹嘛呀!要被你嚇死。”
李曦伸手捅了老弟一拳,“趕緊起來了,二伯他們都已經在院裏了。”
啊!難道二伯他們也是激動的一晚上沒睡著,李承平透過開著的門,朦朦月色映射出皎白的光亮。
瞧著月亮的位置,沒猜錯的話,大概才寅時(淩晨三點到五點)。
李承平蒙頭閉了下眼,好半天才醒好暈,不明白二伯他們為啥起這麽早,但他知道現在是必須要起來了。
趁著李承平洗漱的功夫,李振義招唿著兒子把收拾好的要在鎮上賣的東西再次清點一番。
李固和餘氏聽到動靜就醒了,冬季本就亮的比其他時候晚,冬天家裏又沒有什麽事情,所以李固披著外衫滿臉疲倦的出來看看。
見李曦在,忙聲讓這丫頭去睡覺,可別跟著一塊走了。
顯然李曦就有這個打算,被餘氏喊迴屋,頓時有點悶悶不樂,給李承平遞了個別忘帶東西的眼神,打了個哈欠迴屋睡迴籠覺。
李振義解釋了一聲,“老鄭老寒腿又犯了,他兒子年後去碼頭找活幹,家裏沒人,他讓我自己把牛牽走。”
老鄭就是村裏唯三有交通工具的人家之一,李家本來也是有頭老騾子的,但年前李振禮的酒肆要忙著給人送酒,就牽到鎮上了。
平常,幹農活時,李固又舍不得用它,想著換頭牛,可一直都下不了決心,一頭牛要不少錢呢!
帶了太多東西,李振義三人根本拿不了,不得不用牛車拉著,否則怕是趕不上鎮上清早的早市。
餘氏自然是聽見了,起身去廚房弄早飯給他們吃。
李振義剛想說來不及,可他娘已經衝進了廚房。
看出兒子不想在家吃飯,李固笑著讓他們趕緊走,“把牛給老鄭看好,迴來從你兄長酒肆裏帶升黃酒給他。”
李振義樂嗬嗬應了,與兩個小子默契的對視一眼,收拾妥當就悄悄溜走。
不知是餘氏作為老娘的直覺,伸出腦袋往院裏張望,但院子裏麵哪裏還有人,李固都跑迴屋裏暖和的被窩裏躺好了。
“人呢!”餘氏手上拿著火石,“火都快點著了,就這麽不想吃我做的飯,以後在幹這種事,你看我給不給這三個兔崽子飯吃不!”
李固尬笑的摸了摸頭,“你準備做啥?”
“還能是啥,家裏昨天剩在罐裏的鍋巴,再添些小米熬點稀粥不就好了。”餘氏瞪著眼看著老頭。
她現在覺得李固就是幫兇,在家裏不吃飯,去鎮上花冤枉錢買飯吃幹嘛,多浪費呀!
早就曉得自家老婆子做不出啥好東西,但李固也沒想到早飯竟然是一鍋米湯,苦笑的把餘氏拉迴屋裏休息,還是讓李振義他們仨吃點好的吧!
早上水汽很足,空氣中吹過的微風,吹拂在李承平臉上有些濕濕的,行走在略顯泥濘的道路上,牛車響起嘎吱嘎吱的輕響聲。
不知二伯是怎麽辨認方向的,大抵是走慣了這條路,迎著月光,李承平不知不覺間就再次眯睡著了。
“承平,你拿的這大筐裏裝的是啥?”李久昌看他要睡著,提醒道:“好好認認去鎮上的路,別到時候迴不來了。”
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黑燈瞎火的,李承平視線二十米內就剩下土路了,想要認路都看不清。
被叫醒,李承平也是睡不著了,剛才是村道,路上較平穩,可沒走上二裏路,牛車就開始顛簸個不停沒聽著車上木製品的碰撞聲,再怎麽能適應,都眯不著。
“鎮上是啥樣的呀?”李承平有一搭沒一搭的和李久昌聊著。
李久昌欲言又止,道:“或許與你想象中的差不多,鎮上就像書上講的那樣,很繁華,哎呀!反正我說不明白。”
前邊駕車的李振義聽到這話,笑著點頭。
一河村距離鎮上大約二十裏路,離村子最近的鎮子是渭水鎮,就在渭水邊上,順著河流往東走就到了。
大概是到了枯水期,渭水變窄了許多,它緩緩東流養育著兩岸黃土高原的百姓。
也許是前些日子下過雨的緣故,牛車慢悠悠走了一個多時辰才來到渭水鎮。
渭水鎮從遠處看,就像是沿著河水建造的一字長蛇,房屋密集的沿著渭水彎曲和分叉方向排列。
突起河岸處形成了不規則的布局,好似蛇頭那般吐著信子。
但李承平就不一樣了,他可是自打出生就沒出過村,最遠也就是到臨村外祖家,一河村方圓十公裏外根本就沒留下過足跡。
是以,等李承平從練字中緩過神來,開心的不得了。
李曦聽到後,也是跑到餘氏那裏,想要去趕個熱鬧。
小男娃餘氏都沒完全放心下,更何況是小姑娘,甭看李曦今年已經快八歲了,但這個時代對女性是很不公平的。
窮鄉僻壤的更是有強盜組團強搶,如今天下初定不過三十年,朝廷戶籍不明,路引難辨,沒人敢冒險。
遠的不說,就是在村裏,都有外鄉人進村拐賣婦女的,上外邊看看,那家姑娘出行不是父兄隨行,大戶人家更是護衛管家左右環顧,萬分不敢讓人脫離視線。
連她都不敢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更何況李曦這麽個小姑娘。
再說了,李振義他們就三個人,而且說實在的看似是三個人,其實隻有李振義這麽一個成年人帶倆小孩,這就已經夠難看顧的,哪有功夫管她。
撅著嘴,李曦沒在央求,她不是不曉事的人,隻是眼羨弟弟能夠去鎮上,餘氏與她好好分說,算是按下了她活泛的想法。
看二姐麵臉失望,李承平湊近些,笑著說,“等到了鎮上,我給二姐帶好物件迴來,可你得幫我把咱們秋收曬的菊花用木簍子裝好。”
高興的眯著眼睛,李曦笑著點點頭。
院裏正忙著加班加點多做些竹簍什麽的,哪有人關注這姐弟倆的小動作。
......
一夜無話。
李承平一覺醒來就發現涼颼颼的,迷瞪著眼睛一看,才覺察到床前站了個人,門還被 打開了。
害怕是自己沒睡醒,李承平搓揉了下眼睛,再看,真是個人。
“姐,你幹嘛呀!要被你嚇死。”
李曦伸手捅了老弟一拳,“趕緊起來了,二伯他們都已經在院裏了。”
啊!難道二伯他們也是激動的一晚上沒睡著,李承平透過開著的門,朦朦月色映射出皎白的光亮。
瞧著月亮的位置,沒猜錯的話,大概才寅時(淩晨三點到五點)。
李承平蒙頭閉了下眼,好半天才醒好暈,不明白二伯他們為啥起這麽早,但他知道現在是必須要起來了。
趁著李承平洗漱的功夫,李振義招唿著兒子把收拾好的要在鎮上賣的東西再次清點一番。
李固和餘氏聽到動靜就醒了,冬季本就亮的比其他時候晚,冬天家裏又沒有什麽事情,所以李固披著外衫滿臉疲倦的出來看看。
見李曦在,忙聲讓這丫頭去睡覺,可別跟著一塊走了。
顯然李曦就有這個打算,被餘氏喊迴屋,頓時有點悶悶不樂,給李承平遞了個別忘帶東西的眼神,打了個哈欠迴屋睡迴籠覺。
李振義解釋了一聲,“老鄭老寒腿又犯了,他兒子年後去碼頭找活幹,家裏沒人,他讓我自己把牛牽走。”
老鄭就是村裏唯三有交通工具的人家之一,李家本來也是有頭老騾子的,但年前李振禮的酒肆要忙著給人送酒,就牽到鎮上了。
平常,幹農活時,李固又舍不得用它,想著換頭牛,可一直都下不了決心,一頭牛要不少錢呢!
帶了太多東西,李振義三人根本拿不了,不得不用牛車拉著,否則怕是趕不上鎮上清早的早市。
餘氏自然是聽見了,起身去廚房弄早飯給他們吃。
李振義剛想說來不及,可他娘已經衝進了廚房。
看出兒子不想在家吃飯,李固笑著讓他們趕緊走,“把牛給老鄭看好,迴來從你兄長酒肆裏帶升黃酒給他。”
李振義樂嗬嗬應了,與兩個小子默契的對視一眼,收拾妥當就悄悄溜走。
不知是餘氏作為老娘的直覺,伸出腦袋往院裏張望,但院子裏麵哪裏還有人,李固都跑迴屋裏暖和的被窩裏躺好了。
“人呢!”餘氏手上拿著火石,“火都快點著了,就這麽不想吃我做的飯,以後在幹這種事,你看我給不給這三個兔崽子飯吃不!”
李固尬笑的摸了摸頭,“你準備做啥?”
“還能是啥,家裏昨天剩在罐裏的鍋巴,再添些小米熬點稀粥不就好了。”餘氏瞪著眼看著老頭。
她現在覺得李固就是幫兇,在家裏不吃飯,去鎮上花冤枉錢買飯吃幹嘛,多浪費呀!
早就曉得自家老婆子做不出啥好東西,但李固也沒想到早飯竟然是一鍋米湯,苦笑的把餘氏拉迴屋裏休息,還是讓李振義他們仨吃點好的吧!
早上水汽很足,空氣中吹過的微風,吹拂在李承平臉上有些濕濕的,行走在略顯泥濘的道路上,牛車響起嘎吱嘎吱的輕響聲。
不知二伯是怎麽辨認方向的,大抵是走慣了這條路,迎著月光,李承平不知不覺間就再次眯睡著了。
“承平,你拿的這大筐裏裝的是啥?”李久昌看他要睡著,提醒道:“好好認認去鎮上的路,別到時候迴不來了。”
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黑燈瞎火的,李承平視線二十米內就剩下土路了,想要認路都看不清。
被叫醒,李承平也是睡不著了,剛才是村道,路上較平穩,可沒走上二裏路,牛車就開始顛簸個不停沒聽著車上木製品的碰撞聲,再怎麽能適應,都眯不著。
“鎮上是啥樣的呀?”李承平有一搭沒一搭的和李久昌聊著。
李久昌欲言又止,道:“或許與你想象中的差不多,鎮上就像書上講的那樣,很繁華,哎呀!反正我說不明白。”
前邊駕車的李振義聽到這話,笑著點頭。
一河村距離鎮上大約二十裏路,離村子最近的鎮子是渭水鎮,就在渭水邊上,順著河流往東走就到了。
大概是到了枯水期,渭水變窄了許多,它緩緩東流養育著兩岸黃土高原的百姓。
也許是前些日子下過雨的緣故,牛車慢悠悠走了一個多時辰才來到渭水鎮。
渭水鎮從遠處看,就像是沿著河水建造的一字長蛇,房屋密集的沿著渭水彎曲和分叉方向排列。
突起河岸處形成了不規則的布局,好似蛇頭那般吐著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