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被古代生活給驚到了,李承平最不願麵對的就是朝廷攤派下來的徭役。
修官道,挖溝,造渠,修繕城牆甚至是隨軍當民夫都是李承平難以想象的。
就拿李家舉例子,一戶抽丁一人,李固是百戶下來的,不僅是村裏的村長,更是渭水鎮底下的糧長,倒是沒人敢讓他分家,盡管朝廷有律法。
可抽丁服徭役是必然的,讀書人的特權怎麽都落不到丘八和平頭百姓手裏。
除非是勳貴階層,好歹是千戶身份才能鏘鏘夠摸到那個邊。
李承平大伯也就是一個童生,根本就沒有免除徭役的資格,甭說童生了。
秀才功名和進士功名區別都大的沒邊,完全不在一個層次,童生身份根本沒有任何實質好處,朝廷的那些老爺們根本不認這個,所以該服的徭役是一點都不能少。
好在李家除去李振禮,還有李振良兄弟倆人,每年可以換著來,原先李承平還問過爺爺,咱家可以通過繳納的銀錢免除徭役嗎。
當時,李固苦笑著搖搖頭,以為李承平是心疼他爹,隻說朝廷不準,反正至少目前是不準的,天下人口不豐,若交錢免役,活就沒人做了。
為什麽窮苦百姓寧願交錢都不願服徭役呢!
直到李承平兩歲那年,看到自己老爹去服了倆月徭役迴來的淒慘模樣才知道。
去時,人好好的,可迴不去了。
不僅服徭役的吃食需要自帶外,每天修河堤、道路等等繁重的活都需要老百姓當差,這些活又累又髒,老百姓得不到好處,完全就是義務勞動。
兩月未見油水的李振良直接瘦脫了相,大門扇都給餓沒了,渾身髒兮兮的,衣衫襤褸。
手指更是在幹活時,被脫手的石料砸的青紫,許蓮連著掉了兩天眼淚。
當今世道,若是想要過的舒坦,活的有尊嚴,衣食無憂,大概隻剩下讀書舉業這麽一條路子了。
至於從軍打仗,李承平打量了下自己瘦小的身板,應該挨不住別人一槌頭。
若是讀書還成,即使隻做個童生,日子好歹輕鬆些,不用握著鋤頭,頂著太陽忙活。
想要讀書可不簡單,單單每年的束修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李家還算好些。
李固戰場廝殺多年,身上的好物件雖說李承平沒見過,但一定是有的,不然當年家裏也沒財力供應家裏所有孩子去讀書。
而且家中奉行的就是公平公正,每個男孩都有選擇的權力,李固準許每個孩子去讀書進學。
不是沒有前提的,沒有讀出成績就老老實實迴家務農,到時候另想出路,參考的就是在學堂上的表現。
沒有任何一個懂事的孩子不知道讀書的意義,可沒出成績就是天賦差,想要繼續走下去,李固隻好說對不起,家裏負擔不起。
李家在一河村已經是大戶人家了,人人都是有試錯的機會,是李承平在爺爺身上看到的最偉大的行為。
他不偏不倚,對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態度,能讀就讀,機會隻有一次。
李承平著急忙慌的往家走,倒不是擔心自己沒學上,而是關注上學的地點,他是一點苦都不想吃的,以往村裏沒有學堂,要走二十多裏的路去鎮上學堂。
鎮上的私塾可沒有寄宿的條件,李承平仍記得自己堂哥李久昌上學時的狀況。
風雨無阻的每日寅時,雷打不動的出門,走上一個多時辰到學堂上學。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怎麽不讓李承平高興,若是村裏有學堂了,不就不用走上幾十裏路了。
迴到家,李承平就忍不住張望幾個大人的動態,李固身邊圍著兩個兒子。
他們沒有說李承平感興趣的讀書話題,幾人商談著加快明天打糧食的進度,說到底還是怕天爺變卦。
隨後就一塊喝著茶水,沒有話聊了,除了李振良大概在想著房裏那點事。
在家晃悠了一圈,李承平發現,家裏好像沒人關注村裏可能要辦村學的事。
他早就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可自家爹娘怎麽一點都不發急呢!
瞅著早洗完碗筷的許蓮,李承平湊了過去,許蓮閑不住,正忙著編竹蔑。
瞥見兒子往她跟前湊,隨手遞了節竹子,手指了指旁邊,好像是說讓他去一邊玩。
看老娘沒理解自己的意思,李承平笑嘻嘻道:“娘,我來幫你。”
許蓮迴他:“別添亂了,竹片硬,小心劃著手。”
拿屁股把李承平往一邊擠,許蓮開始和二嬸聊起天來,許是覺著兒子占地方,又是屁股發力,將李承平擠走。
真是我的親娘呀!
準備找爺爺訴說自己的煩惱,轉頭就看見奶奶正斜眼瞪著他,“小兔崽子,你又把你哥丟了。”
“哪能呀!我哥都多大了,怎麽可能還會丟。”李承平可憐道。
很是不相信的看了孫子一眼,餘氏有點半信半疑,這小子慣會尋些歪路子躲清閑,久昌都被他欺負死了。
餘氏瞧見家裏這個小猴子就煩透了,她其實最喜歡的就是李承平,但這小子卻老是欠欠的,誰敢想她這些年是怎麽過的。
他在家裏,想來就跟鎮上的燈會一樣,一天到晚沒個時閑。
不知是被那個人惹了火氣,餘氏不耐煩道:“早晚把你送學堂去,家裏但凡少個人,走幾天,我都得開心一會兒。”
三兩步走到奶奶身前,李承平仰著腦袋問著,“奶奶,真想讓我去學堂呀!”
聲音不小,一院子閑著無聊的人於是紛紛望了過來。
餘氏沒好氣道:“那可不,讓你小子成天的無所事事,跟個二愣子似的在村裏亂逛。”
說著,餘氏拿腳踢著李承平的小屁股。
沒等,院裏其他人有反應,李承平抬頭大聲迴道:“奶奶,我想去讀書。”
所有人一愣,許蓮率先高興出聲,自己兒子對讀書感興趣,最值得她高興。
“爹,這兩天陳夫子是不是要被邀請進村了。”
兒子對讀書感興趣,李振良覺著是天大的好事,每次帶他下田裏幹活,就頭疼的出奇。
跟在自己後邊迎著烈日撿麥穗,瘦弱的身板完全就不是土裏刨食料,父為兒孫憂,要為孩子把路找對。
李固敲了敲煙杆,心中一樂,難得見家裏孩子主動要讀書的。
修官道,挖溝,造渠,修繕城牆甚至是隨軍當民夫都是李承平難以想象的。
就拿李家舉例子,一戶抽丁一人,李固是百戶下來的,不僅是村裏的村長,更是渭水鎮底下的糧長,倒是沒人敢讓他分家,盡管朝廷有律法。
可抽丁服徭役是必然的,讀書人的特權怎麽都落不到丘八和平頭百姓手裏。
除非是勳貴階層,好歹是千戶身份才能鏘鏘夠摸到那個邊。
李承平大伯也就是一個童生,根本就沒有免除徭役的資格,甭說童生了。
秀才功名和進士功名區別都大的沒邊,完全不在一個層次,童生身份根本沒有任何實質好處,朝廷的那些老爺們根本不認這個,所以該服的徭役是一點都不能少。
好在李家除去李振禮,還有李振良兄弟倆人,每年可以換著來,原先李承平還問過爺爺,咱家可以通過繳納的銀錢免除徭役嗎。
當時,李固苦笑著搖搖頭,以為李承平是心疼他爹,隻說朝廷不準,反正至少目前是不準的,天下人口不豐,若交錢免役,活就沒人做了。
為什麽窮苦百姓寧願交錢都不願服徭役呢!
直到李承平兩歲那年,看到自己老爹去服了倆月徭役迴來的淒慘模樣才知道。
去時,人好好的,可迴不去了。
不僅服徭役的吃食需要自帶外,每天修河堤、道路等等繁重的活都需要老百姓當差,這些活又累又髒,老百姓得不到好處,完全就是義務勞動。
兩月未見油水的李振良直接瘦脫了相,大門扇都給餓沒了,渾身髒兮兮的,衣衫襤褸。
手指更是在幹活時,被脫手的石料砸的青紫,許蓮連著掉了兩天眼淚。
當今世道,若是想要過的舒坦,活的有尊嚴,衣食無憂,大概隻剩下讀書舉業這麽一條路子了。
至於從軍打仗,李承平打量了下自己瘦小的身板,應該挨不住別人一槌頭。
若是讀書還成,即使隻做個童生,日子好歹輕鬆些,不用握著鋤頭,頂著太陽忙活。
想要讀書可不簡單,單單每年的束修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李家還算好些。
李固戰場廝殺多年,身上的好物件雖說李承平沒見過,但一定是有的,不然當年家裏也沒財力供應家裏所有孩子去讀書。
而且家中奉行的就是公平公正,每個男孩都有選擇的權力,李固準許每個孩子去讀書進學。
不是沒有前提的,沒有讀出成績就老老實實迴家務農,到時候另想出路,參考的就是在學堂上的表現。
沒有任何一個懂事的孩子不知道讀書的意義,可沒出成績就是天賦差,想要繼續走下去,李固隻好說對不起,家裏負擔不起。
李家在一河村已經是大戶人家了,人人都是有試錯的機會,是李承平在爺爺身上看到的最偉大的行為。
他不偏不倚,對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態度,能讀就讀,機會隻有一次。
李承平著急忙慌的往家走,倒不是擔心自己沒學上,而是關注上學的地點,他是一點苦都不想吃的,以往村裏沒有學堂,要走二十多裏的路去鎮上學堂。
鎮上的私塾可沒有寄宿的條件,李承平仍記得自己堂哥李久昌上學時的狀況。
風雨無阻的每日寅時,雷打不動的出門,走上一個多時辰到學堂上學。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怎麽不讓李承平高興,若是村裏有學堂了,不就不用走上幾十裏路了。
迴到家,李承平就忍不住張望幾個大人的動態,李固身邊圍著兩個兒子。
他們沒有說李承平感興趣的讀書話題,幾人商談著加快明天打糧食的進度,說到底還是怕天爺變卦。
隨後就一塊喝著茶水,沒有話聊了,除了李振良大概在想著房裏那點事。
在家晃悠了一圈,李承平發現,家裏好像沒人關注村裏可能要辦村學的事。
他早就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可自家爹娘怎麽一點都不發急呢!
瞅著早洗完碗筷的許蓮,李承平湊了過去,許蓮閑不住,正忙著編竹蔑。
瞥見兒子往她跟前湊,隨手遞了節竹子,手指了指旁邊,好像是說讓他去一邊玩。
看老娘沒理解自己的意思,李承平笑嘻嘻道:“娘,我來幫你。”
許蓮迴他:“別添亂了,竹片硬,小心劃著手。”
拿屁股把李承平往一邊擠,許蓮開始和二嬸聊起天來,許是覺著兒子占地方,又是屁股發力,將李承平擠走。
真是我的親娘呀!
準備找爺爺訴說自己的煩惱,轉頭就看見奶奶正斜眼瞪著他,“小兔崽子,你又把你哥丟了。”
“哪能呀!我哥都多大了,怎麽可能還會丟。”李承平可憐道。
很是不相信的看了孫子一眼,餘氏有點半信半疑,這小子慣會尋些歪路子躲清閑,久昌都被他欺負死了。
餘氏瞧見家裏這個小猴子就煩透了,她其實最喜歡的就是李承平,但這小子卻老是欠欠的,誰敢想她這些年是怎麽過的。
他在家裏,想來就跟鎮上的燈會一樣,一天到晚沒個時閑。
不知是被那個人惹了火氣,餘氏不耐煩道:“早晚把你送學堂去,家裏但凡少個人,走幾天,我都得開心一會兒。”
三兩步走到奶奶身前,李承平仰著腦袋問著,“奶奶,真想讓我去學堂呀!”
聲音不小,一院子閑著無聊的人於是紛紛望了過來。
餘氏沒好氣道:“那可不,讓你小子成天的無所事事,跟個二愣子似的在村裏亂逛。”
說著,餘氏拿腳踢著李承平的小屁股。
沒等,院裏其他人有反應,李承平抬頭大聲迴道:“奶奶,我想去讀書。”
所有人一愣,許蓮率先高興出聲,自己兒子對讀書感興趣,最值得她高興。
“爹,這兩天陳夫子是不是要被邀請進村了。”
兒子對讀書感興趣,李振良覺著是天大的好事,每次帶他下田裏幹活,就頭疼的出奇。
跟在自己後邊迎著烈日撿麥穗,瘦弱的身板完全就不是土裏刨食料,父為兒孫憂,要為孩子把路找對。
李固敲了敲煙杆,心中一樂,難得見家裏孩子主動要讀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