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您對這件事是怎麽想的?”
土方悅子用不知所措的表情迴答:“是嗎?”
“那種類型的女性,在哪兒都有一個兩個吧?”
“是的。不過昨天在人魚像前也好,今天在科隆堡也好,藤野由美都在變化吧,但變得太過分了,讓人感覺到自我顯示欲相當強烈。”
在吃午飯的愛爾星科飯館裏,多田真理子同藤野由美對抗般地買了魚子醬三明治,而且還比藤野還多買了三個,這麽一來大家都很痛快。
“藤野在三明治的事情裏,遇到了多田試探性的報復。大家一會感到非常無聊,那兩個人有沒有區別呢?”
“區別?”
“藤野是美容師,多田則是大阪的飯館女掌櫃,那副派頭說起來簡直象是酒吧間的女老闆。美容院的女掌櫃和酒吧女老闆,哪個都有追求虛榮的職業意識吧。她們之間的刺激會不會發展成對家會出現對抗性的呢?看起來,藤野由美的顯示欲太強了些。”
“也許這兩個人是半斤對八兩吧?”
門田覺得這個看來矮小年輕的土方悅子,對觀察分析人倒挺細緻周密,全然不象搞文學的人那樣迂腐。
土方悅子不是亦步亦趨、人雲亦雲的女子。出於女性的心理,畢竟能同樣看穿女性。
門田打算出去一下,由於工作關係他到哥本哈根來過多次,諳熟一般人所不知的好去處,帶隊的人獨自走開是沒有責任的,好在有土方悅於充當助手。
“請去吧,”土方悅子痛快地承擔起了留守的任務,“團長您用不著擔心。”
門田在一個昏暗的小酒吧一麵等著啤酒,一麵心不在焉地環視著四周:當地的丹麥人居多,但也聚合著各國的人。東洋人現在隻有門田一個,但是沒被引起特別的注意。
這個時候,一個低矮東洋人和一個高大的丹麥女郎走進來,在門口不遠處坐下。
日本人是互相認得出相貌臉型的。隔著酒桌麵對麵地坐著,是不能不致意問候的。
“什麽時候到這兒來的呀?”門田正想開口,那個日本人已經先說了,自然用的是日語。
“昨天,你呢?”門田問。
“我一直住在這兒,”那人的黑鬍鬚中露出皓齒,眼睛如同線一般細,頭髮蓄成普通的長度,鬍子也恰到好處,他也許挺年輕的,在暗處看來約三十歲左右。
“一直,啊,就在哥本哈根?”門田正驚訝,男子從口袋裏沙沙地取出名片。
名片左上角排印著小號鉛字:《日本體育文化新聞》、《新世界》月刊歐洲特派員,中央是“鈴木道夫”,左下角排印出如同蟲蟻般的小鉛字“荷蘭國阿姆期特丹·紐班達伊科大街一o七號附一七八六號”,內側是英文對照。
“啊,是新聞記者吧?”門田看著名片上署名鈴木道夫的鬍鬚照片,他的臉被燭影晃映出片片光斑。
“表麵看來是新聞記者,但實際上是個免費通訊員兼攝影師。與名片上的雜誌雖然訂有合同,卻無固定收入。送去報導和照片才支付稿費。”通計員鈴木道夫用標準東京腔發音,在煙霧和噪聲中說。
丹麥女郎肩靠在鈴木身上,從側麵打量著這兩個人用日語在說些什麽。
“冒昧打聽一下,你到這兒來是旅遊吧?”鈴木打聽著。
“可以這麽說,在旅遊團裏當導遊,”門田拿出名片來。
鈴木用小眼睛看著上麵的字。
“的確是搞這門工作的,連這個邋遢的小酒館也曉得,想必也是個哥本哈根通了。”
“是老導遊帶出來的,去年已經來過兩次。跟這兒的掌櫃也混熟了。”
“怎麽不把旅遊團的人也帶到這兒來呢?”
“要是男遊客就會一起來,也肯定會喜歡這樣的小酒店。但這次是婦女旅遊團,不能帶她們來,隻好一個人行動。”
“這麽說來你這次來歐洲好象是到了女兒國羅?”
“那倒不是,擔子夠重的,婦女旅遊團什麽樣的麻煩事都有。”門田苦笑了。
鈴木轉過頭去,這時,他被女郎死乞白賴地央求著,把剛才和門田說過的話扼要他講給她聽,他的丹麥語相當純熟。
女郎邊聽邊飄忽地睨視著門田,對鈴木不知說了些什麽、鈴木順便翻譯出來。
“這位丹麥女郎在宣傳部門工作,是雜誌的編輯,而且還是婦女解放運動的活動家”。
門田用訕訕神色望著女郎,她晃動著長長的金髮,向門田點頭莞爾而笑,笑得相當有魅力。
“喔,也想打聽一下你可能認識的江木奈歧子。”
門田想了一下,又仔細地看著她的臉。
“這位是托爾珀珊小姐,四年前的夏天,江木奈歧子到哥本哈根和她結識了,日本的女隨筆家和丹麥的女編輯好象挺合得來,兩個人在哥本哈根遨遊散步。據說江木先生出版了《白夜之國·一個女人的旅行)這本旅行隨筆集,我讀過一大半,不過全部忘光了……”
“嗯,是的,我想那一定是在丹麥、瑞典、挪威北歐三國的記遊,說實在的,我沒有讀過,江木獨身,可事實上,這次旅遊團雖然希望江木奈歧子先生擔任講師,但江木先生事不湊巧,中途廢了約。”
門田對托爾珀爾珊小姐輕輕地點點頭,她則報以微笑。
門田凝視著鈴木的臉:“鈴木先生認識江木奈歧子嗎?”
“不,隻知其名,在文章中看到的,沒遇到過她本人。”
“喔,是嗎?江木先生寫的那些東西水平如何?”
“據說稍為有點討厭,完全以旅行者的眼光寫出來,仔細分析出入是不少的。好象在本月10日《朝陽新聞》文化欄上,刊載了江木先生的挪威菲約爾托地方的迴憶,那篇短文裏的謬誤竟有五處。當然,誰都會有錯處的,不過那也實在太過份了。”鈴木對江木奈歧子的批評,逐漸變得辛辣起來了。
這使門田感覺到,這位無名的通訊員對聞名日本的全國性報紙上發表文章的隨筆家兼評論家的反感和敵意。
門田不由得隻能隨聲附和:你說的本月10日《朝陽新聞》,至今還不到幾天,你是在哪兒看到的呢?”
鈴木擤著鼻子。
“好象是在阿姆斯特丹看到的,在日本人多的歐洲城市裏,都會有這份報紙的。”
“哦,是那樣的”,鈴木忽然這麽說起來:“我雖然在歐洲過著這樣流浪不安定的生活,但早就想洗手不幹了,那希望的腳步聲,已經離我越來越近了。”
“噢,那太好了,那最近是要迴到日本結婚吧?”門田借著蠟燭的火光,凝視著他的眼睛。
“不,結婚也未必好,還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呢,”鈴木迴答的話雖少,但口吻相當明確。
“那麽。祝您愉快!”門田從靠窗的倚子上起身,而後迴去休息。
</br>
土方悅子用不知所措的表情迴答:“是嗎?”
“那種類型的女性,在哪兒都有一個兩個吧?”
“是的。不過昨天在人魚像前也好,今天在科隆堡也好,藤野由美都在變化吧,但變得太過分了,讓人感覺到自我顯示欲相當強烈。”
在吃午飯的愛爾星科飯館裏,多田真理子同藤野由美對抗般地買了魚子醬三明治,而且還比藤野還多買了三個,這麽一來大家都很痛快。
“藤野在三明治的事情裏,遇到了多田試探性的報復。大家一會感到非常無聊,那兩個人有沒有區別呢?”
“區別?”
“藤野是美容師,多田則是大阪的飯館女掌櫃,那副派頭說起來簡直象是酒吧間的女老闆。美容院的女掌櫃和酒吧女老闆,哪個都有追求虛榮的職業意識吧。她們之間的刺激會不會發展成對家會出現對抗性的呢?看起來,藤野由美的顯示欲太強了些。”
“也許這兩個人是半斤對八兩吧?”
門田覺得這個看來矮小年輕的土方悅子,對觀察分析人倒挺細緻周密,全然不象搞文學的人那樣迂腐。
土方悅子不是亦步亦趨、人雲亦雲的女子。出於女性的心理,畢竟能同樣看穿女性。
門田打算出去一下,由於工作關係他到哥本哈根來過多次,諳熟一般人所不知的好去處,帶隊的人獨自走開是沒有責任的,好在有土方悅於充當助手。
“請去吧,”土方悅子痛快地承擔起了留守的任務,“團長您用不著擔心。”
門田在一個昏暗的小酒吧一麵等著啤酒,一麵心不在焉地環視著四周:當地的丹麥人居多,但也聚合著各國的人。東洋人現在隻有門田一個,但是沒被引起特別的注意。
這個時候,一個低矮東洋人和一個高大的丹麥女郎走進來,在門口不遠處坐下。
日本人是互相認得出相貌臉型的。隔著酒桌麵對麵地坐著,是不能不致意問候的。
“什麽時候到這兒來的呀?”門田正想開口,那個日本人已經先說了,自然用的是日語。
“昨天,你呢?”門田問。
“我一直住在這兒,”那人的黑鬍鬚中露出皓齒,眼睛如同線一般細,頭髮蓄成普通的長度,鬍子也恰到好處,他也許挺年輕的,在暗處看來約三十歲左右。
“一直,啊,就在哥本哈根?”門田正驚訝,男子從口袋裏沙沙地取出名片。
名片左上角排印著小號鉛字:《日本體育文化新聞》、《新世界》月刊歐洲特派員,中央是“鈴木道夫”,左下角排印出如同蟲蟻般的小鉛字“荷蘭國阿姆期特丹·紐班達伊科大街一o七號附一七八六號”,內側是英文對照。
“啊,是新聞記者吧?”門田看著名片上署名鈴木道夫的鬍鬚照片,他的臉被燭影晃映出片片光斑。
“表麵看來是新聞記者,但實際上是個免費通訊員兼攝影師。與名片上的雜誌雖然訂有合同,卻無固定收入。送去報導和照片才支付稿費。”通計員鈴木道夫用標準東京腔發音,在煙霧和噪聲中說。
丹麥女郎肩靠在鈴木身上,從側麵打量著這兩個人用日語在說些什麽。
“冒昧打聽一下,你到這兒來是旅遊吧?”鈴木打聽著。
“可以這麽說,在旅遊團裏當導遊,”門田拿出名片來。
鈴木用小眼睛看著上麵的字。
“的確是搞這門工作的,連這個邋遢的小酒館也曉得,想必也是個哥本哈根通了。”
“是老導遊帶出來的,去年已經來過兩次。跟這兒的掌櫃也混熟了。”
“怎麽不把旅遊團的人也帶到這兒來呢?”
“要是男遊客就會一起來,也肯定會喜歡這樣的小酒店。但這次是婦女旅遊團,不能帶她們來,隻好一個人行動。”
“這麽說來你這次來歐洲好象是到了女兒國羅?”
“那倒不是,擔子夠重的,婦女旅遊團什麽樣的麻煩事都有。”門田苦笑了。
鈴木轉過頭去,這時,他被女郎死乞白賴地央求著,把剛才和門田說過的話扼要他講給她聽,他的丹麥語相當純熟。
女郎邊聽邊飄忽地睨視著門田,對鈴木不知說了些什麽、鈴木順便翻譯出來。
“這位丹麥女郎在宣傳部門工作,是雜誌的編輯,而且還是婦女解放運動的活動家”。
門田用訕訕神色望著女郎,她晃動著長長的金髮,向門田點頭莞爾而笑,笑得相當有魅力。
“喔,也想打聽一下你可能認識的江木奈歧子。”
門田想了一下,又仔細地看著她的臉。
“這位是托爾珀珊小姐,四年前的夏天,江木奈歧子到哥本哈根和她結識了,日本的女隨筆家和丹麥的女編輯好象挺合得來,兩個人在哥本哈根遨遊散步。據說江木先生出版了《白夜之國·一個女人的旅行)這本旅行隨筆集,我讀過一大半,不過全部忘光了……”
“嗯,是的,我想那一定是在丹麥、瑞典、挪威北歐三國的記遊,說實在的,我沒有讀過,江木獨身,可事實上,這次旅遊團雖然希望江木奈歧子先生擔任講師,但江木先生事不湊巧,中途廢了約。”
門田對托爾珀爾珊小姐輕輕地點點頭,她則報以微笑。
門田凝視著鈴木的臉:“鈴木先生認識江木奈歧子嗎?”
“不,隻知其名,在文章中看到的,沒遇到過她本人。”
“喔,是嗎?江木先生寫的那些東西水平如何?”
“據說稍為有點討厭,完全以旅行者的眼光寫出來,仔細分析出入是不少的。好象在本月10日《朝陽新聞》文化欄上,刊載了江木先生的挪威菲約爾托地方的迴憶,那篇短文裏的謬誤竟有五處。當然,誰都會有錯處的,不過那也實在太過份了。”鈴木對江木奈歧子的批評,逐漸變得辛辣起來了。
這使門田感覺到,這位無名的通訊員對聞名日本的全國性報紙上發表文章的隨筆家兼評論家的反感和敵意。
門田不由得隻能隨聲附和:你說的本月10日《朝陽新聞》,至今還不到幾天,你是在哪兒看到的呢?”
鈴木擤著鼻子。
“好象是在阿姆斯特丹看到的,在日本人多的歐洲城市裏,都會有這份報紙的。”
“哦,是那樣的”,鈴木忽然這麽說起來:“我雖然在歐洲過著這樣流浪不安定的生活,但早就想洗手不幹了,那希望的腳步聲,已經離我越來越近了。”
“噢,那太好了,那最近是要迴到日本結婚吧?”門田借著蠟燭的火光,凝視著他的眼睛。
“不,結婚也未必好,還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呢,”鈴木迴答的話雖少,但口吻相當明確。
“那麽。祝您愉快!”門田從靠窗的倚子上起身,而後迴去休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