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爛攤子
我家荒地竟被列為軍事禁區 作者:妖行天下090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民吳長源看著地裏的淮山,臉上愁容慘淡。
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往年收購商這個時候早就來到村裏,一輛一輛的大車開始裝車往外運。
但今年卻無聲無息。
去年他家的淮山大豐收,13畝地全種上了淮山,共賣了38噸,足足三輛大車才運走,按談好的合約價,每噸收購價3500元。
扣除投入,不計人工,一年收入在7萬元以上。
今年他加大投入,將種植麵積擴大到了25畝。
為了便於挖取,還采用了竹筒法種植。
村民們看到吳長源這方法可行,紛紛跟進,和世紀集團旗下的榮盛農業簽訂了供收合同。
眼看著時間到了,但榮盛農業已經人去樓空,最後看大門的大爺告訴他,他自己也被欠了三個月工資。
吳長源看著挖起一部分的淮山,心中的焦慮難以言表。
不但自己今年可以要全部賠進去,連跟著他種植的村民,很多還是親戚,現在也麵臨同樣的困境。
眾人都沒了心力再挖,就像麵對跌破心理預期價位的果農一樣,寧可爛在枝頭,也不準備摘了。
他找了當地的鄉政府,鄉裏又把問題反映到了縣裏。
但一時間又哪裏能找到合適的批發商?
不管是人、車、銷售渠道、加工企業,這都是一個個龐大體係,一個縣裏,最多隻能在縣電視台報道一下。
結果不報不知道,一報就引來多個鄉鎮的反映,不但是吳長源所在的鄉,縣裏其他地方的生薑、大蒜等種植戶,都和這家榮盛農業簽有供收協議。
縣裏一聽,問題很嚴重,當即派人了解具體情況。
反饋迴來的信息讓他們暗暗心驚。
下轄15個鄉鎮,共有1.8萬戶農戶都和榮盛簽有供收協議。
而榮盛現在人已經跑光了。
這是何等的臥槽?
向肉菜市場了解過情況後,商戶們都表示無力消化這麽多的產品。
縣裏又向市裏反映。
結果兄弟縣同樣有這樣的情況。
到處都是“xx滯銷”的新聞。
市裏和各縣一合計,打算尋求直播平台,通過具有全渠道發貨能力的電商合作。
可是一時間又哪裏找得到,何況他們的產品無論是種類還是品種,都沒有獨特性和唯一性。
電商大戶也沒有餘糧,有限的人力物力都會傾向於訂單收益比更高的農產品。
在直播裏營造的視頻背景,例如直接在田間地頭采收,打包等,隻是直播效果。
真實的情況是先集中收貨,在專用的場地存儲和打包,不然一天千上萬個快遞,怎麽可能打得完?
在地裏,連訂單頁的打印麵單都沒法貼。
而合作的物流公司,則是直接派人派車收件,這整個過程,快捷、高效、專業性極強,普通農戶根本幹不了。
幾大網購平台都開通了農產品銷售直播頻道,這是國家出麵,以半強製性+鼓勵性的方式運行的。
在政策扶持下,近些年來也頗有一些成績。
然而,這隻是農產品銷售渠道的一個補充,注意,是補充。
在整個華夏,糧食、蔬菜、水果總產出超過20億噸,購物平台承接的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強大的傳統經銷商、批發商、加工商、貿易商渠道才是這個體係裏的大頭。
尤其在新鮮農產品未能及時消化,會馬上轉到加工商環節。
很多人對農業侃侃而談,但麵對多到爆炸的具體事務,卻兩眼一抹黑。
時效性、季節性要考慮。
在市場整體穩定的情況下,完成銷售並獲得利潤,別說農民,就連一些大批發商幹了多年,也試過虧得褲頭子都沒有的情況。
而世紀集團爆雷的消息終於傳來,這下不但縣裏,連市裏省裏都麻爪了。
這是全國性的集團,繁育生產運輸加工銷售都有一整個體係。
現在世紀集團完全僵死,猶如一具即將腫脹的屍體。
世紀集團的倒下,並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倒下。
“一鯨落,萬物生。”
似乎很有道理,但有因此而生的人,會成為代價?
吳長源身邊圍著一群人,有的愁眉苦臉,有的怒目而視,有的唉聲歎氣。
有些人開始冷嘲熱諷。
吳長源不語,隻是一味地沉默。
論損失,他才是損失最大的那個。
整整25畝,一年以來流了多少汗水,劈了多少竹子?
為什麽受苦的總是我們農民?
他在心裏長歎。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開始召集開會,需要盡快拿出方案,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然而討論來討論去,都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案。
這不是一船一船的礦或者石油,既不會變質,又是單一品類。
這是散落在無數鄉村和農戶的不同農產品。
“隻能通過世紀集團操作,按原有的渠道進行收購。”
“這個集團已經涼了。”
“我問過進駐的工作小組了,其中的情況非常複雜,沒有可操作性。”
“怎麽沒有,引入外部投資,先把各地農產品收上來再說,這事不能等。”
“所以問題是,誰願意注資?據測算,先期就要注入數十億,這還不算,因為內部各種交叉子公司和某些關係戶,會把這筆資金吞得渣都不剩,還不違法。”
“我推薦一個企業——長樂集團。”
程副部長自然是上次參觀寧高田園綜合體的部長。
也隻有他才能直觀地感受到,長樂集團是多麽強大。
“長樂集團?就是那個集團?”
有人問道。
“就是那個集團。”
一說起長樂集團,當然人人都知道,但知道歸知道,並沒有人有把握長樂集團會出手。
而長樂集團即使願意出手,又怎麽能在一團亂麻中快速處理這麽龐大的繁雜的事務?
他們人人都知道,長樂集團牛則牛矣,但那隻是一家新公司,成立時間也就一年左右。
麵對這樣一家新生的企業,可靠嗎?
程部長笑嗬嗬道:“問問不就知道了?”
“怎麽問?”
程部長掏出手機:“我有江林山的電話,直接問他能不能接手。”
眾人凝視著程部長,一言不發。
程部長突然覺得壓力好大。
但是世紀集團留下的爛攤子,那個壓力更大。
於是在眾人矚目下,程部長撥通了電話。
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往年收購商這個時候早就來到村裏,一輛一輛的大車開始裝車往外運。
但今年卻無聲無息。
去年他家的淮山大豐收,13畝地全種上了淮山,共賣了38噸,足足三輛大車才運走,按談好的合約價,每噸收購價3500元。
扣除投入,不計人工,一年收入在7萬元以上。
今年他加大投入,將種植麵積擴大到了25畝。
為了便於挖取,還采用了竹筒法種植。
村民們看到吳長源這方法可行,紛紛跟進,和世紀集團旗下的榮盛農業簽訂了供收合同。
眼看著時間到了,但榮盛農業已經人去樓空,最後看大門的大爺告訴他,他自己也被欠了三個月工資。
吳長源看著挖起一部分的淮山,心中的焦慮難以言表。
不但自己今年可以要全部賠進去,連跟著他種植的村民,很多還是親戚,現在也麵臨同樣的困境。
眾人都沒了心力再挖,就像麵對跌破心理預期價位的果農一樣,寧可爛在枝頭,也不準備摘了。
他找了當地的鄉政府,鄉裏又把問題反映到了縣裏。
但一時間又哪裏能找到合適的批發商?
不管是人、車、銷售渠道、加工企業,這都是一個個龐大體係,一個縣裏,最多隻能在縣電視台報道一下。
結果不報不知道,一報就引來多個鄉鎮的反映,不但是吳長源所在的鄉,縣裏其他地方的生薑、大蒜等種植戶,都和這家榮盛農業簽有供收協議。
縣裏一聽,問題很嚴重,當即派人了解具體情況。
反饋迴來的信息讓他們暗暗心驚。
下轄15個鄉鎮,共有1.8萬戶農戶都和榮盛簽有供收協議。
而榮盛現在人已經跑光了。
這是何等的臥槽?
向肉菜市場了解過情況後,商戶們都表示無力消化這麽多的產品。
縣裏又向市裏反映。
結果兄弟縣同樣有這樣的情況。
到處都是“xx滯銷”的新聞。
市裏和各縣一合計,打算尋求直播平台,通過具有全渠道發貨能力的電商合作。
可是一時間又哪裏找得到,何況他們的產品無論是種類還是品種,都沒有獨特性和唯一性。
電商大戶也沒有餘糧,有限的人力物力都會傾向於訂單收益比更高的農產品。
在直播裏營造的視頻背景,例如直接在田間地頭采收,打包等,隻是直播效果。
真實的情況是先集中收貨,在專用的場地存儲和打包,不然一天千上萬個快遞,怎麽可能打得完?
在地裏,連訂單頁的打印麵單都沒法貼。
而合作的物流公司,則是直接派人派車收件,這整個過程,快捷、高效、專業性極強,普通農戶根本幹不了。
幾大網購平台都開通了農產品銷售直播頻道,這是國家出麵,以半強製性+鼓勵性的方式運行的。
在政策扶持下,近些年來也頗有一些成績。
然而,這隻是農產品銷售渠道的一個補充,注意,是補充。
在整個華夏,糧食、蔬菜、水果總產出超過20億噸,購物平台承接的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強大的傳統經銷商、批發商、加工商、貿易商渠道才是這個體係裏的大頭。
尤其在新鮮農產品未能及時消化,會馬上轉到加工商環節。
很多人對農業侃侃而談,但麵對多到爆炸的具體事務,卻兩眼一抹黑。
時效性、季節性要考慮。
在市場整體穩定的情況下,完成銷售並獲得利潤,別說農民,就連一些大批發商幹了多年,也試過虧得褲頭子都沒有的情況。
而世紀集團爆雷的消息終於傳來,這下不但縣裏,連市裏省裏都麻爪了。
這是全國性的集團,繁育生產運輸加工銷售都有一整個體係。
現在世紀集團完全僵死,猶如一具即將腫脹的屍體。
世紀集團的倒下,並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倒下。
“一鯨落,萬物生。”
似乎很有道理,但有因此而生的人,會成為代價?
吳長源身邊圍著一群人,有的愁眉苦臉,有的怒目而視,有的唉聲歎氣。
有些人開始冷嘲熱諷。
吳長源不語,隻是一味地沉默。
論損失,他才是損失最大的那個。
整整25畝,一年以來流了多少汗水,劈了多少竹子?
為什麽受苦的總是我們農民?
他在心裏長歎。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開始召集開會,需要盡快拿出方案,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然而討論來討論去,都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案。
這不是一船一船的礦或者石油,既不會變質,又是單一品類。
這是散落在無數鄉村和農戶的不同農產品。
“隻能通過世紀集團操作,按原有的渠道進行收購。”
“這個集團已經涼了。”
“我問過進駐的工作小組了,其中的情況非常複雜,沒有可操作性。”
“怎麽沒有,引入外部投資,先把各地農產品收上來再說,這事不能等。”
“所以問題是,誰願意注資?據測算,先期就要注入數十億,這還不算,因為內部各種交叉子公司和某些關係戶,會把這筆資金吞得渣都不剩,還不違法。”
“我推薦一個企業——長樂集團。”
程副部長自然是上次參觀寧高田園綜合體的部長。
也隻有他才能直觀地感受到,長樂集團是多麽強大。
“長樂集團?就是那個集團?”
有人問道。
“就是那個集團。”
一說起長樂集團,當然人人都知道,但知道歸知道,並沒有人有把握長樂集團會出手。
而長樂集團即使願意出手,又怎麽能在一團亂麻中快速處理這麽龐大的繁雜的事務?
他們人人都知道,長樂集團牛則牛矣,但那隻是一家新公司,成立時間也就一年左右。
麵對這樣一家新生的企業,可靠嗎?
程部長笑嗬嗬道:“問問不就知道了?”
“怎麽問?”
程部長掏出手機:“我有江林山的電話,直接問他能不能接手。”
眾人凝視著程部長,一言不發。
程部長突然覺得壓力好大。
但是世紀集團留下的爛攤子,那個壓力更大。
於是在眾人矚目下,程部長撥通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