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隆基得到了唐睿宗李旦的支持之後,勢力日益增長,成為太平公主幹預朝政的最大障礙。

    太平公主為了長保權勢,這兩年以來,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她曾經給李隆基下過毒,策劃過刺殺與李隆基親近之人,煽動過另立太子,更是散布過太子李隆基圖謀不軌、陰謀篡位的流言。

    手段真可謂是層出不窮。

    這一年八月,天現異相。

    欽天監解讀為:“掃帚星淩空,主江山社稷有危。”

    李旦聞聽之後,就更加的惶惶不可終日了。

    他本就不想當這個皇帝了,更不想李唐的江山社稷,在自己的手上有什麽閃失。

    古人可不知道掃帚星便是彗星!

    彗星這一出現,李旦本就迷信,越擔憂越怕,實在是害怕禍及自身,於是便堅定了禪位於太子李隆基的念頭。

    這時,兩幫人更是圍繞著這個彗星的出現,大做起了文章。

    以竇懷真為首的一幫太平公主黨羽,趁機又開始了舊事重提,聲稱李隆基並非皇帝嫡長子,非嫡長僭越而立為太子,這就是江山社稷最大的禍患。

    非但如此,而且還挾持了幾位皇子,造出的聲勢,極為浩大。

    他們將宰相以及文武群臣邀截在宣政殿光範門內,明言:“天現異相,就是在警示當今陛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咱們做臣子的,理應勸諫皇帝改立太子……”

    為了達到趁機改立太子的目的,這幫人也實在是不像話,搞得聲勢極為浩大,有點類似於強行逼宮。

    幸虧現如今,朝堂宰輔之內,李隆基的嫡係也已經占了一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姚崇,宋璟,劉幽求,丁昊,四人的聯手之下,此番逼宮,才最終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丁昊也是很無奈呀!他倒是想置身事外。

    奈何,人在江湖飄,哪能獨善其身?

    既然已經加入了戰團,還能怎麽樣?也隻能被裹挾著往前走了!

    太平公主既然已經公然叫囂著要廢掉太子之位了,李隆基當然也不能再客氣。

    李隆基率領著一幹嫡係,當即便在次日的早朝當中提出,讓太平公主遷居蒲州封地。

    理由當然也很充分呐!

    “武後亂政,便是前車之鑒……

    有道是,母雞不司晨,婦道人家就要守婦道……

    公主插手國政,故而,才天現異象。

    掃帚星淩空,指的乃是當朝鎮國太平公主亂政。”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又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麵。

    太平公主當然不會屈服,畢竟她的勢力,現如今,還能與太子李隆基平分秋色。

    想將太平公主貶出京城,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如今的局麵就成了,誰也奈何不了誰?

    末了,太平公主不但留在了京中,還提出要將姚崇、宋璟貶出朝廷。

    較勁的雙方,拳來腳往,拳拳到肉,直指要害呀!爭鬥之激烈,可見一斑!

    丁昊覺得,李旦選在這個時候傳位給太子李隆基,還是有點兇險。

    若是沒有睿宗李旦的偏袒,李隆基能不能搞得贏太平公主,尚未可知啊?

    時機不成熟,李隆基也心知肚明。

    權衡再三之後,丁昊獻上一計,那就是,為保穩妥起見緩慢過渡。

    姚崇,宋璟,劉幽求等人一番商討,覺得此計可行。

    在群臣的諫阻之下,唐睿宗李旦最終也同意了這個緩慢過渡之策。

    景雲二年(711年),李旦聽從宰相姚崇、宋璟、劉幽求以及丁昊的建議,命李隆基監國,並將可能威脅到太子地位的李成器等諸王,全部削去兵權。

    將政務全部交給李隆基處理,自己僅掌握軍務、死刑的處決權,以及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

    太平公主急了!

    似乎是想要來一個垂死掙紮,魚死網破。

    依仗自己在朝中仍擁有強大的勢力,八位宰輔有四人出自她的門下,文武百官也有一半依附於她,她竟然公然提出要廢掉皇帝。

    竟然直接對唐睿宗李旦發難了!

    不得不說,這是一招臭棋呀!

    現如今已經奉命監國的李隆基,早今非昔比。

    這樣一來,皇帝與太子更是擰成了一股繩。

    太平公主的這一番折騰,注定了,隻能是雷聲大雨點兒小。

    幾個月之後,見時機已經成熟,唐睿宗李旦果斷退位為太上皇,隻掌握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權,以及重大刑案的裁決權。

    每隔五日,在太極殿接受群臣的朝賀,仍舊自稱為朕。而皇帝李隆基則隻能自稱為“予”。

    李隆基就這樣登基稱帝了!

    之後,那可就更加的名正言順了。

    太平公主的勢力,再一次遭到了打擊。

    李隆基登基之後的第二年,此漲彼消之下,勢力已經完全超越了太平公主。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李隆基終於隱忍夠了,為了奪迴皇帝應有的權力,搶先發動了先天政變。

    皇帝之尊的李隆基,在麾下大將葛福順,李仙鳧,以及姚崇,宋璟,劉幽求,丁昊等一幹武將、文臣的鼎力相助之下,率羽林軍果斷襲殺了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太平公主黨羽。

    遂後,下詔宣布竇懷貞等人的罪狀。

    自古便是如此,成王敗寇!

    至於罪名,人都死了,還不是隨便加?

    而後,太上皇李旦,終於可以踏踏實實的頤養天年了。

    李旦正式歸政於皇帝李隆基,退居百福殿。

    至此,李隆基終於掌握了全部朝政。

    此時此刻的太平公主,終於體會到了窮途末路的感覺。

    丁昊實在不忍心看見這一對曾經的好姑侄,鬧到現如今不死不休的局麵。

    再也怎麽說,太平公主一直對他丁昊還行,即便就是轟轟烈烈搞刺殺之時,太平公主也沒有令人對他丁昊下過手。

    因此,眼見著太平公主窮途末路,丁昊又忍不住,開始了討人厭的行為。

    他不顧姚崇,宋璟以及劉幽求的勸阻,向玄宗李隆基仗義執言。

    “畢竟乃是姑侄!能不能不要趕盡殺絕?”

    李隆基聞言,非常的暴怒,將丁昊罵了個狗血淋頭。

    丁昊唾麵自幹,麵不改色。

    這種情形,他其實早已經料到了。他又豈能不知?太平公主的存在,對皇帝李隆基的威脅?

    直到李隆基發泄夠了,見丁昊非但沒有請罪,仍舊倔強堅持,終於冷靜了下來。

    “好吧!朕就破一次例,允你所請!

    不過,你得給朕記好了,太平若再生事,朕第一個便殺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筆從項羽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賊章魚大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賊章魚大肘子並收藏神筆從項羽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