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韓心發現了自己的秘密,丁昊頓時大驚。
震驚之餘,韓心接下來的話,漸漸令他鎮定了下來,繼而穩穩的將心重又放迴了肚子裏。
因為,韓心說,兩個月前,他已經發現了那條秘道,這才斷定丁昊是在圖謀大事。
今日之所以前來說明原委,是想要為丁昊略盡綿薄之力。
丁昊僅僅略一沉吟,便相信了韓心所言非虛。
無它,今時今日,韓心完全用不著再來這一套。
若真是大奸大惡之徒,恐怕早就在發現密道的第一時間,便告知了太子楊廣。
焉能會等到今日?
念及於此,丁昊讚道:“韓心,你果然不簡單!
非寒心之人,是能屈能伸,且還能承受胯下之辱的偉丈夫韓信呐!”
“韓心慚愧,當不得殿下如此稱讚!
在下焉能與韓信韓大將軍相提並論?
實在也是迫不得已!
不出此下策,在下如今即便是想施以援手,恐怕也是報效無門啊!
之前的種種,還望殿下千萬莫要怪罪!”
丁昊起身上前,將其攙扶而起。
感慨道:“真是難為你了!不惜聲名,如此籌謀?何來怪罪之說?”
韓心感動莫名。
道謝之後,問道:“不知殿下可有差遣?”
丁昊略一沉吟,吩咐道:“魏文通此人,你可有辦法說服?”
韓心沉吟片刻,直言道:“此人頗為忠義,之前甚是不齒在下所為。
故而,要想說服此人,還需殿下親自出馬。”
丁昊想想,覺得也是這麽個道理。
點點頭道:“那我就試試看吧!天亮之後,我好好與他分說分說。”
有了韓心這枚暗子,丁昊很是興奮。
待寒心離去之後,睡意全無的丁昊,隻得靜靜的躺在榻上,思考著如何說服魏文通。
魏文通此人,丁昊也不陌生。
隋唐好漢排名譜上,天下第九條好漢,因長得酷似關羽,又有個綽號叫賽關爺,為人亦頗為忠義。
此人乃當今聖上隋文帝楊堅親衛統領之一,雖算不上是楊堅身側的紅人,但是,對當今天子極為忠心。
故而,被太子楊廣列入了帝黨,也屬於重點防範的對象。
可以想象的到,日後若是楊廣登基,魏文通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點,丁昊才敢萌生說服魏文通的念頭。
日上三竿,還是在別苑之內的那株大樹之下,魏文通如約而來。
沒有桀驁不馴,亦沒有卑躬屈膝。
魏文通不卑不亢,中規中矩的見禮道:“末將見過殿下。”
丁昊點點頭,笑著一指身側石墩:“魏將軍請坐,實在是閑極無聊,便想找魏將軍前來聊上一聊,有些孟浪了,還望魏將軍莫要介懷啊!”
魏文通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可是,他乃是忠義之人,即便就是衝著隋文帝楊堅的麵子,他也不能拒絕。
便客氣道:“能陪殿下說話解悶,是末將的榮幸。”
說著,也不再矯情,撩袍端坐於石墩之上,靜待丁昊開言。
丁昊笑笑:“魏將軍紅臉長髯,果然不愧賽關爺之名!”
魏文通愣了一下,繼而客氣道:“殿下說笑了!戲言耳!當不得真!”
“誒!憑將軍的忠義,以及不捧高踩低的品格,絕對當得起!”
“殿下謬讚了!”
見魏文通始終謹言慎行,丁昊索性也不再藏著掖著了。
說實在的,這種拐彎抹角的談話方式,他真的不擅長。
“魏將軍如何看待太子殿下?”
也許是,丁昊這句話問的實在是有點太突兀了,魏文通沉吟良久。
“末將一介武夫,隻懂得忠君報國,隻知道君乃當今聖上。”
丁昊稱讚道:“魏將軍果然深明大義,忠義無雙!
然則,太子乃國本!魏將軍豈能視國本而不見?”
魏文通傲然道:“君無二主,天無二日,國本亦是臣子,末將眼中隻有君!”
丁昊無語。
隻能在心中感慨:“魏文通這家夥,還真是個一根筋!
這種話都能直言不諱,怪不得日後會坐冷板凳!
性格決定命運,果然不假!”
不過,對魏文通的忠義,丁昊還是很認可的。覺得,魏文通至少比那些心思活絡的投機分子強。
勸其投入自己麾下的話,他也不打算說了,如此性格之人,說了也等於白說。
隻不過嘛!丁昊還想趁機點撥點撥魏文通。
“魏將軍的忠義的確令人敬佩!
隻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就譬如說當今聖上,若是一直被有心人蒙騙,有朝一日想要迴心轉意,卻發現已經受製於人,連道諭令都發不出來……”
丁昊說到此處,故意停頓下來,繼而,閉口不言。
魏文通若有所思,繼而,否定道:“當今聖上英明神武,隻怕是殿下多慮了!”
“當局者迷,旁旁觀者清,魏將軍深明大義,且又是聖上跟前的近臣,到底多沒多慮?魏將軍不妨多留留心。”
聞聽丁昊此言,魏文通長身而起,抱拳道:“多謝殿下提醒!
聖上待魏某不薄?魏某即便是拚死,亦絕不會令聖上落到那般天地!”
丁昊起身,繼而鄭重無比的施禮。
“聖上甚喜仁壽宮,估計不日將會前去仁壽宮小住,我雖然隻是廢太子,但終究也是聖上的皇子,對父皇的安危甚是掛心,可否拜托魏將軍……”
魏文通認真地聽完,似乎覺得這般分析入情入理。
再加上,他又是忠義無雙之人,丁昊的拜托令他難以拒絕。
無論是出於忠義,還是出於孝道,身為天子近侍,天子有可能蒙難,魏文通責無旁貸。
盡管也隻是“有可能”,可是,天子親衛的職責,不正是防患於未然嗎?
良久之後,深思熟慮過的魏文通鄭重無比地迴道:“殿下客氣了,末將職責所在,當不得殿下如此大禮。”
…………………
幾日之後,魏文通果然還是有些道行的,使了些手段,提前去了仁壽宮。
與此同時,前尚書左仆射高熲,也從老家渤海蓚縣輾轉來到了終南山結廬而居。
途中,他已經前去聯絡過了幾位至關重要之人。
一切準備就緒,隻待隋文帝楊堅移駕仁壽宮。
震驚之餘,韓心接下來的話,漸漸令他鎮定了下來,繼而穩穩的將心重又放迴了肚子裏。
因為,韓心說,兩個月前,他已經發現了那條秘道,這才斷定丁昊是在圖謀大事。
今日之所以前來說明原委,是想要為丁昊略盡綿薄之力。
丁昊僅僅略一沉吟,便相信了韓心所言非虛。
無它,今時今日,韓心完全用不著再來這一套。
若真是大奸大惡之徒,恐怕早就在發現密道的第一時間,便告知了太子楊廣。
焉能會等到今日?
念及於此,丁昊讚道:“韓心,你果然不簡單!
非寒心之人,是能屈能伸,且還能承受胯下之辱的偉丈夫韓信呐!”
“韓心慚愧,當不得殿下如此稱讚!
在下焉能與韓信韓大將軍相提並論?
實在也是迫不得已!
不出此下策,在下如今即便是想施以援手,恐怕也是報效無門啊!
之前的種種,還望殿下千萬莫要怪罪!”
丁昊起身上前,將其攙扶而起。
感慨道:“真是難為你了!不惜聲名,如此籌謀?何來怪罪之說?”
韓心感動莫名。
道謝之後,問道:“不知殿下可有差遣?”
丁昊略一沉吟,吩咐道:“魏文通此人,你可有辦法說服?”
韓心沉吟片刻,直言道:“此人頗為忠義,之前甚是不齒在下所為。
故而,要想說服此人,還需殿下親自出馬。”
丁昊想想,覺得也是這麽個道理。
點點頭道:“那我就試試看吧!天亮之後,我好好與他分說分說。”
有了韓心這枚暗子,丁昊很是興奮。
待寒心離去之後,睡意全無的丁昊,隻得靜靜的躺在榻上,思考著如何說服魏文通。
魏文通此人,丁昊也不陌生。
隋唐好漢排名譜上,天下第九條好漢,因長得酷似關羽,又有個綽號叫賽關爺,為人亦頗為忠義。
此人乃當今聖上隋文帝楊堅親衛統領之一,雖算不上是楊堅身側的紅人,但是,對當今天子極為忠心。
故而,被太子楊廣列入了帝黨,也屬於重點防範的對象。
可以想象的到,日後若是楊廣登基,魏文通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點,丁昊才敢萌生說服魏文通的念頭。
日上三竿,還是在別苑之內的那株大樹之下,魏文通如約而來。
沒有桀驁不馴,亦沒有卑躬屈膝。
魏文通不卑不亢,中規中矩的見禮道:“末將見過殿下。”
丁昊點點頭,笑著一指身側石墩:“魏將軍請坐,實在是閑極無聊,便想找魏將軍前來聊上一聊,有些孟浪了,還望魏將軍莫要介懷啊!”
魏文通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可是,他乃是忠義之人,即便就是衝著隋文帝楊堅的麵子,他也不能拒絕。
便客氣道:“能陪殿下說話解悶,是末將的榮幸。”
說著,也不再矯情,撩袍端坐於石墩之上,靜待丁昊開言。
丁昊笑笑:“魏將軍紅臉長髯,果然不愧賽關爺之名!”
魏文通愣了一下,繼而客氣道:“殿下說笑了!戲言耳!當不得真!”
“誒!憑將軍的忠義,以及不捧高踩低的品格,絕對當得起!”
“殿下謬讚了!”
見魏文通始終謹言慎行,丁昊索性也不再藏著掖著了。
說實在的,這種拐彎抹角的談話方式,他真的不擅長。
“魏將軍如何看待太子殿下?”
也許是,丁昊這句話問的實在是有點太突兀了,魏文通沉吟良久。
“末將一介武夫,隻懂得忠君報國,隻知道君乃當今聖上。”
丁昊稱讚道:“魏將軍果然深明大義,忠義無雙!
然則,太子乃國本!魏將軍豈能視國本而不見?”
魏文通傲然道:“君無二主,天無二日,國本亦是臣子,末將眼中隻有君!”
丁昊無語。
隻能在心中感慨:“魏文通這家夥,還真是個一根筋!
這種話都能直言不諱,怪不得日後會坐冷板凳!
性格決定命運,果然不假!”
不過,對魏文通的忠義,丁昊還是很認可的。覺得,魏文通至少比那些心思活絡的投機分子強。
勸其投入自己麾下的話,他也不打算說了,如此性格之人,說了也等於白說。
隻不過嘛!丁昊還想趁機點撥點撥魏文通。
“魏將軍的忠義的確令人敬佩!
隻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就譬如說當今聖上,若是一直被有心人蒙騙,有朝一日想要迴心轉意,卻發現已經受製於人,連道諭令都發不出來……”
丁昊說到此處,故意停頓下來,繼而,閉口不言。
魏文通若有所思,繼而,否定道:“當今聖上英明神武,隻怕是殿下多慮了!”
“當局者迷,旁旁觀者清,魏將軍深明大義,且又是聖上跟前的近臣,到底多沒多慮?魏將軍不妨多留留心。”
聞聽丁昊此言,魏文通長身而起,抱拳道:“多謝殿下提醒!
聖上待魏某不薄?魏某即便是拚死,亦絕不會令聖上落到那般天地!”
丁昊起身,繼而鄭重無比的施禮。
“聖上甚喜仁壽宮,估計不日將會前去仁壽宮小住,我雖然隻是廢太子,但終究也是聖上的皇子,對父皇的安危甚是掛心,可否拜托魏將軍……”
魏文通認真地聽完,似乎覺得這般分析入情入理。
再加上,他又是忠義無雙之人,丁昊的拜托令他難以拒絕。
無論是出於忠義,還是出於孝道,身為天子近侍,天子有可能蒙難,魏文通責無旁貸。
盡管也隻是“有可能”,可是,天子親衛的職責,不正是防患於未然嗎?
良久之後,深思熟慮過的魏文通鄭重無比地迴道:“殿下客氣了,末將職責所在,當不得殿下如此大禮。”
…………………
幾日之後,魏文通果然還是有些道行的,使了些手段,提前去了仁壽宮。
與此同時,前尚書左仆射高熲,也從老家渤海蓚縣輾轉來到了終南山結廬而居。
途中,他已經前去聯絡過了幾位至關重要之人。
一切準備就緒,隻待隋文帝楊堅移駕仁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