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蘅之的疾言厲色並沒有嚇退蘇行舟,他收起那副笑模樣,正經的拱手賠罪:“姑娘息怒。”
蘇行舟一介貴胄公子,這樣謙恭的賠罪實在少見,“隻是姑娘實在與在下的故人相似,一時情不自禁。”
好一個情不自禁!
薑蘅之心中鄙夷,她真是厭煩極了蘇行舟這副情深似水的模樣。
“在下無意中得知姑娘身份,知曉姑娘出身槐南穀,此行,是有事相求。”蘇行舟又是一揖。
“還望姑娘援手。”
薑蘅之並不理會他,隻自顧自的端起茶盞,將杯中的浮沫撇到一邊。
蘇行舟見她不理會,很識相的說:“在下曉得槐南穀的規矩,隻要姑娘肯出手,在下必有重謝。”
他這般低聲下氣的相求,倒讓薑蘅之稍稍順了順氣,隻是這心中的厭惡卻是半分不少。
“哦?”薑蘅之故意頓了頓,裝模作樣的考慮了一番,說:“你能給什麽呢?”
“你給的什麽是我沒有的呢?”
蘇行舟噎了噎,他隻知道槐南穀並不白白出手,卻不知要求這樣苛刻。
傳聞中的槐南穀,遍地都是奇珍,處處都有秘法,槐南穀中人更是不出世的高人。別人提起槐南穀都滿含敬畏之心,不敢露出半分不敬。這樣要名有名,要銀有銀的地方,還能缺什麽?
“姑娘想要什麽?”蘇行舟問了一個從前周餘容也問過的問題。
“我想要的,你可給不起。”薑蘅之輕飄飄道。
“你給得起的,我卻大想要。”
蘇行舟此刻麵色有些不大好了,連麵上那溫文的笑意都快維持不住。
哪怕他氣性再好,也不肯任由人三番兩次的羞辱。
可他想到自己所求的事情,又強迫自己忍耐下來。
“姑娘說罷,隻要在下有的,姑娘盡可拿去。”蘇行舟道。
薑蘅之心中冷笑連連,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公子這話說的可不當,我與公子無親無舊,可不敢要什麽就說什麽。”
“隻要姑娘說,在下便給。”蘇行舟想到近日不甚太平的榆林,咬牙道。
薑蘅之笑了笑,眼裏卻一片冰冷,殊無笑意:“若我說,我要你死呢?”
“你也願意嗎?”
蘇行舟麵上的笑容便有些僵硬了。
“姑娘真會說笑。”說罷,自己還幹幹的笑了。
薑蘅之就那麽冷冷的看著他,直看的蘇行舟自己的裝不下去的時候,她突然笑了。
“可不是說笑嗎?”
“公子直說吧,想要求什麽?”
蘇行舟還未來得及拋出誘餌,薑蘅之便爽快的應下了,倒打了個他措手不及。
他整了整思緒,恭敬道:“在下有兩問,想在姑娘這兒求個答案。”
“說來聽聽?”薑蘅之問道。
“有一件事情,懸在在下心中已久,不知姑娘可否為在下算一算,結局為何?”蘇行舟沒頭沒尾的問了一句。
“姑娘既為槐南穀中人,想必也明白在下所言吧?”
他有求於薑蘅之,無非曉得她的身份,曉得她出自槐南穀。
可蘇行舟求她,卻不表示信任她。
薑蘅之不曉得此刻心中該作何感想。
蘇行舟心中想什麽,她心中有數。
隻是他心中分明急切卻故作淡然的模樣,叫薑蘅之看了心中難過的很。
這樣的人……這樣的人……
“姑娘可否為在下解惑?”蘇行舟的聲音將薑蘅之拉迴現實。
她瞥見蘇行舟那張帶著些許焦急的臉,收起心中那紛亂的思緒,“這是自然。”
“昌平十六年,春夏之交,公子會如願的。”薑蘅之道。
如今六國割據,各自為政,年號也自然不一樣。
這昌平,便是梁國此時的年號。
薑蘅之這樣說,倒讓蘇行舟信服了幾分,她能平白算到自己來自梁國,手段自然不低。
如今是昌平十五年,若她所言為真,明年自己就可以得償所願了。
如此想著,蘇行舟麵上帶出了幾分喜色。
“還有一問。”蘇行舟不知想起什麽,麵上的喜色微微斂了斂。
“我想問一個人的下落。”蘇行舟道。
薑蘅之皮笑肉不笑道:“她究竟在何處,公子心中不是有數嗎?何必多此一舉,特意來問?”
蘇行舟不信:“她果真死了嗎?”
他這些日子總是夢見阿寧,夢中的阿寧還是當年的模樣,仿佛從未遠去。
薑蘅之定定的瞧著帶著幾分痛苦的蘇行舟,冷笑連連。
欺人先自欺,若是連自己都不相信,如何讓別人信以為真?
“公子當真情深。”薑蘅之譏諷道:“不是公子親手將她送上絕路的嗎?”
薑蘅之的話他無從反駁,阿寧的死的確是他一手造成。
他親眼瞧見了阿寧焦黑的屍體,也是他親手給阿寧入的殮。
蘇行舟沒有再說什麽,有些低落的問薑蘅之:“姑娘為我解惑,可想要什麽?”
擁有時不在乎,到失去時才想要挽迴,分明是貪得無厭,卻做出這樣一副悔不當初的模樣來,究竟是在哄誰騙誰?
“一問千金。”薑蘅之道。
蘇行舟稍稍鬆了一口氣,一千兩雖多,對他而言還不是什麽拿不出來的數字。
他的“好”字還未說出口,又聽得麵前的女子道:“一問,千兩黃金。”
蘇行舟差點嘔出一口血來。
“怎麽?難不成公子竟覺得性命比不上銀子嗎?”薑蘅之涼涼道。
蘇行舟道:“無論如何,姑娘這價也太高了些……”
薑蘅之從心底瞧不上蘇行舟的做派,想也不想便開口嘲笑:“我不是商賈之人,公子討價還價,著實是尋錯地方了。”
“我可不覺得這銀子要的多了,”薑蘅之道:“瞧公子也是出身富貴,怎的出不起這個價嗎?”
蘇行舟心中鬱結,千兩黃金也不是拿不出來,可若真如薑蘅之所說,明年他便能如願,那銀子是少不了的。
“公子可是要做大事的人呐,沒有點魄力可怎麽成呢?”薑蘅之皮笑肉不笑道。
蘇行舟隻得咬牙應下。
薑蘅之料他不敢食言,便說:“公子問也問了,便離開吧,我身子不適,便不送了。”
蘇行舟一介貴胄公子,這樣謙恭的賠罪實在少見,“隻是姑娘實在與在下的故人相似,一時情不自禁。”
好一個情不自禁!
薑蘅之心中鄙夷,她真是厭煩極了蘇行舟這副情深似水的模樣。
“在下無意中得知姑娘身份,知曉姑娘出身槐南穀,此行,是有事相求。”蘇行舟又是一揖。
“還望姑娘援手。”
薑蘅之並不理會他,隻自顧自的端起茶盞,將杯中的浮沫撇到一邊。
蘇行舟見她不理會,很識相的說:“在下曉得槐南穀的規矩,隻要姑娘肯出手,在下必有重謝。”
他這般低聲下氣的相求,倒讓薑蘅之稍稍順了順氣,隻是這心中的厭惡卻是半分不少。
“哦?”薑蘅之故意頓了頓,裝模作樣的考慮了一番,說:“你能給什麽呢?”
“你給的什麽是我沒有的呢?”
蘇行舟噎了噎,他隻知道槐南穀並不白白出手,卻不知要求這樣苛刻。
傳聞中的槐南穀,遍地都是奇珍,處處都有秘法,槐南穀中人更是不出世的高人。別人提起槐南穀都滿含敬畏之心,不敢露出半分不敬。這樣要名有名,要銀有銀的地方,還能缺什麽?
“姑娘想要什麽?”蘇行舟問了一個從前周餘容也問過的問題。
“我想要的,你可給不起。”薑蘅之輕飄飄道。
“你給得起的,我卻大想要。”
蘇行舟此刻麵色有些不大好了,連麵上那溫文的笑意都快維持不住。
哪怕他氣性再好,也不肯任由人三番兩次的羞辱。
可他想到自己所求的事情,又強迫自己忍耐下來。
“姑娘說罷,隻要在下有的,姑娘盡可拿去。”蘇行舟道。
薑蘅之心中冷笑連連,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公子這話說的可不當,我與公子無親無舊,可不敢要什麽就說什麽。”
“隻要姑娘說,在下便給。”蘇行舟想到近日不甚太平的榆林,咬牙道。
薑蘅之笑了笑,眼裏卻一片冰冷,殊無笑意:“若我說,我要你死呢?”
“你也願意嗎?”
蘇行舟麵上的笑容便有些僵硬了。
“姑娘真會說笑。”說罷,自己還幹幹的笑了。
薑蘅之就那麽冷冷的看著他,直看的蘇行舟自己的裝不下去的時候,她突然笑了。
“可不是說笑嗎?”
“公子直說吧,想要求什麽?”
蘇行舟還未來得及拋出誘餌,薑蘅之便爽快的應下了,倒打了個他措手不及。
他整了整思緒,恭敬道:“在下有兩問,想在姑娘這兒求個答案。”
“說來聽聽?”薑蘅之問道。
“有一件事情,懸在在下心中已久,不知姑娘可否為在下算一算,結局為何?”蘇行舟沒頭沒尾的問了一句。
“姑娘既為槐南穀中人,想必也明白在下所言吧?”
他有求於薑蘅之,無非曉得她的身份,曉得她出自槐南穀。
可蘇行舟求她,卻不表示信任她。
薑蘅之不曉得此刻心中該作何感想。
蘇行舟心中想什麽,她心中有數。
隻是他心中分明急切卻故作淡然的模樣,叫薑蘅之看了心中難過的很。
這樣的人……這樣的人……
“姑娘可否為在下解惑?”蘇行舟的聲音將薑蘅之拉迴現實。
她瞥見蘇行舟那張帶著些許焦急的臉,收起心中那紛亂的思緒,“這是自然。”
“昌平十六年,春夏之交,公子會如願的。”薑蘅之道。
如今六國割據,各自為政,年號也自然不一樣。
這昌平,便是梁國此時的年號。
薑蘅之這樣說,倒讓蘇行舟信服了幾分,她能平白算到自己來自梁國,手段自然不低。
如今是昌平十五年,若她所言為真,明年自己就可以得償所願了。
如此想著,蘇行舟麵上帶出了幾分喜色。
“還有一問。”蘇行舟不知想起什麽,麵上的喜色微微斂了斂。
“我想問一個人的下落。”蘇行舟道。
薑蘅之皮笑肉不笑道:“她究竟在何處,公子心中不是有數嗎?何必多此一舉,特意來問?”
蘇行舟不信:“她果真死了嗎?”
他這些日子總是夢見阿寧,夢中的阿寧還是當年的模樣,仿佛從未遠去。
薑蘅之定定的瞧著帶著幾分痛苦的蘇行舟,冷笑連連。
欺人先自欺,若是連自己都不相信,如何讓別人信以為真?
“公子當真情深。”薑蘅之譏諷道:“不是公子親手將她送上絕路的嗎?”
薑蘅之的話他無從反駁,阿寧的死的確是他一手造成。
他親眼瞧見了阿寧焦黑的屍體,也是他親手給阿寧入的殮。
蘇行舟沒有再說什麽,有些低落的問薑蘅之:“姑娘為我解惑,可想要什麽?”
擁有時不在乎,到失去時才想要挽迴,分明是貪得無厭,卻做出這樣一副悔不當初的模樣來,究竟是在哄誰騙誰?
“一問千金。”薑蘅之道。
蘇行舟稍稍鬆了一口氣,一千兩雖多,對他而言還不是什麽拿不出來的數字。
他的“好”字還未說出口,又聽得麵前的女子道:“一問,千兩黃金。”
蘇行舟差點嘔出一口血來。
“怎麽?難不成公子竟覺得性命比不上銀子嗎?”薑蘅之涼涼道。
蘇行舟道:“無論如何,姑娘這價也太高了些……”
薑蘅之從心底瞧不上蘇行舟的做派,想也不想便開口嘲笑:“我不是商賈之人,公子討價還價,著實是尋錯地方了。”
“我可不覺得這銀子要的多了,”薑蘅之道:“瞧公子也是出身富貴,怎的出不起這個價嗎?”
蘇行舟心中鬱結,千兩黃金也不是拿不出來,可若真如薑蘅之所說,明年他便能如願,那銀子是少不了的。
“公子可是要做大事的人呐,沒有點魄力可怎麽成呢?”薑蘅之皮笑肉不笑道。
蘇行舟隻得咬牙應下。
薑蘅之料他不敢食言,便說:“公子問也問了,便離開吧,我身子不適,便不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