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每個心理諮詢師和那些心理自助類圖書都會強調通過交流和語言的力量去化解分歧。許多建議都很棒。然而,如果僅僅是合適的措辭就能成功地避免分手,那麽我們現在就能通過談話讓居高不下的離婚率降下來。伴侶們總是機械地模仿正確的詞藻,卻不能從深刻理解對方的角度出發。這就像記住了幾句法語,如果你不懂這些句子的意思,還是不會說法語。
愛的關鍵詞
情緒協調:當伴侶能夠深層次地相互理解,並能將這些理解用親切的方式相互表達出來,真正的親密就會從中產生。這種能力就是“情緒協調”。
當伴侶能夠深層次地相互理解,並能將這些理解用親切的方式相互表達出來,真正的親密就會從中產生。我們將這種能力稱為“情緒協調”(attunement)。它對一些幸運的伴侶來說已經成為習慣,但是對其他很多人來說還是一項需要付出努力的挑戰。幸運的是,情緒協調所包含的技巧幾乎所有伴侶都能學會,或者能學習變得更好。
情緒協調最常見的絆腳石就是雙方的感受存在差異,尤其是消極情緒。當你生氣或者傷心時,你會覺得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很舒服嗎?如果你的伴侶心煩意亂,你希望自己能趕快逃離嗎?或者你覺得自己有責任進行“修複”?你想告訴他(她)“振作起來”?文化、性別和個體差異的強大力量會讓不同人對這些問題給出不同的答案。
元情緒:我們是怎樣感受感受的
我創造了一個專門的詞語來形容一個人對情緒的態度,這就是“元情緒”(meta-emotion)。“元”是一個反身詞,心理學家經常用這個詞來描述一個有關事物本身的概念,比如,“元交流”指的就是我們是怎樣交流關於交流的話題的。同樣,我想通過“元情緒”表達我們是怎樣感受感受的。
有些人可能會藐視感受,認為它不重要。但感受是人類經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你如何否認它們,它們都會出現。我們知道至少有7種情緒是普遍性的,根植於我們的大腦中:生氣、悲傷、惡心、輕視、恐懼、興趣和愉悅。在這些劇烈情緒的影響下,來自全世界的人們都會自發地做出同樣的麵部表情(微笑、皺眉等等)。一些研究甚至發現,具體的表情還會激發某些具體的生理變化(比如心跳加速),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如此,無論你的背景、生活方式或者文化根基為何。
愛的關鍵詞
元情緒:個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體驗、評價、描述與監控的能力。
因為對待感受的主要態度源於童年,我也是從我早年對教育方式的研究中認識到情緒協調的重要性的。1985年,我建立了元情緒訪談,用於評估家長對自己和子女情緒的態度。訪談涵蓋了受訪者童年時期關於憤怒、悲傷、恐懼、愛、驕傲和其他情緒有關的經曆。訪問者會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在成長過程中,你能分辨你父親什麽時候在生氣嗎?”“這對你有什麽影響?”“你的父母通過什麽方式讓你知道他們是愛你的?”
我發現我們的訪談檔案中的元情緒千差萬別,尤其是消極感受。一位父親認為發火沒什麽大不了的。“就像清嗓子一樣是中性的,由著它來,然後繼續做該做的事。”另一個人則相反。有人對他發火,他就會感到被侮辱了:“他們騎在我頭上拉屎!”
這項研究的數據揭示了兒童成長中的兩個顯著趨勢。這兩種趨勢都是基於家長對消極情緒的態度和他們自身童年時期的經曆而產生的。麵對不快樂、恐懼和憤怒的兒童,一組家長(不幸的是,這是人數較多的一組)試圖通過轉移注意力或者勸告孩子“忘了這件事吧”來改變孩子的感受。這種做法被我稱為“情緒消除”(emotion dismissing)。這些家長相信他們的孩子可以選擇自己的情緒。總的來說,情緒消除型的家長把體驗消極情緒當作火上澆油一樣的冒險。他們眼中的生氣就是攻擊性的失控,悲傷就是自怨自艾,而恐懼就是懦弱的表現。被問到如果看到兒子被欺負會對他說什麽時,一位情緒消除型的父親迴答:“我會說:‘別擔心,他不是那個意思……別想多了。輕鬆點。大事化小,繼續生活。’”
另一種教育方式是“情緒指導”(emotion coaching)。很遺憾,這樣的家長比較少見。情緒指導型的家長把孩子生氣、恐懼、悲傷的情緒看作一種和孩子建立聯係的機會,會去幫助孩子理解這些感受。(我粗略地將家長分成了兩種類型。事實上,我的被試對待孩子的消極情緒的反應像光譜一樣,是多種多樣的。)當我問一位情緒指導型的父親同樣的關於被欺負的問題時,他說:“如果一個孩子欺負我兒子,我會努力理解他的感受和原因。一些孩子可能會打他或者取笑他。我會停下手邊所有的事。我的心會和他一起,像個父親的樣子。我會強調這一點。”情緒消除型的家長並不比指導型的更冷漠,他們對自己的孩子的愛也未見得較少。一位父親說得好:“笑一個,寶貝!這才是爸爸的好姑娘。現在好一點兒了嗎?”這種教育方式有一些好處。它是行為導向的,鼓勵培養解決問題的技巧。但是如果孩子(或者任何人)感到不被理解和支持,那麽他就很難從中領悟和改變。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博士(haim ginott)說過,理解先於建議,引導才會更有效。這就是為什麽指導型家長對孩子有如此大的好處。我在早期對三四歲兒童的研究中發現,5年之後,指導型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在學業上表現得更好,和同齡人的關係更好,身體更健康,行為問題更少。甚至當我比較具有相同智商水平的兒童時,情緒指導型教育出的孩子也會表現出更高的學業成就,這與他們高超的自我平複能力和集中力有關。
愛的博弈論
一項針對三四歲孩子的研究發現,5年後,指導型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在學業上表現得更好,和同齡人的關係更好,身體更健康,行為問題更少。
愛的關鍵詞
情緒協調:當伴侶能夠深層次地相互理解,並能將這些理解用親切的方式相互表達出來,真正的親密就會從中產生。這種能力就是“情緒協調”。
當伴侶能夠深層次地相互理解,並能將這些理解用親切的方式相互表達出來,真正的親密就會從中產生。我們將這種能力稱為“情緒協調”(attunement)。它對一些幸運的伴侶來說已經成為習慣,但是對其他很多人來說還是一項需要付出努力的挑戰。幸運的是,情緒協調所包含的技巧幾乎所有伴侶都能學會,或者能學習變得更好。
情緒協調最常見的絆腳石就是雙方的感受存在差異,尤其是消極情緒。當你生氣或者傷心時,你會覺得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很舒服嗎?如果你的伴侶心煩意亂,你希望自己能趕快逃離嗎?或者你覺得自己有責任進行“修複”?你想告訴他(她)“振作起來”?文化、性別和個體差異的強大力量會讓不同人對這些問題給出不同的答案。
元情緒:我們是怎樣感受感受的
我創造了一個專門的詞語來形容一個人對情緒的態度,這就是“元情緒”(meta-emotion)。“元”是一個反身詞,心理學家經常用這個詞來描述一個有關事物本身的概念,比如,“元交流”指的就是我們是怎樣交流關於交流的話題的。同樣,我想通過“元情緒”表達我們是怎樣感受感受的。
有些人可能會藐視感受,認為它不重要。但感受是人類經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你如何否認它們,它們都會出現。我們知道至少有7種情緒是普遍性的,根植於我們的大腦中:生氣、悲傷、惡心、輕視、恐懼、興趣和愉悅。在這些劇烈情緒的影響下,來自全世界的人們都會自發地做出同樣的麵部表情(微笑、皺眉等等)。一些研究甚至發現,具體的表情還會激發某些具體的生理變化(比如心跳加速),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如此,無論你的背景、生活方式或者文化根基為何。
愛的關鍵詞
元情緒:個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體驗、評價、描述與監控的能力。
因為對待感受的主要態度源於童年,我也是從我早年對教育方式的研究中認識到情緒協調的重要性的。1985年,我建立了元情緒訪談,用於評估家長對自己和子女情緒的態度。訪談涵蓋了受訪者童年時期關於憤怒、悲傷、恐懼、愛、驕傲和其他情緒有關的經曆。訪問者會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在成長過程中,你能分辨你父親什麽時候在生氣嗎?”“這對你有什麽影響?”“你的父母通過什麽方式讓你知道他們是愛你的?”
我發現我們的訪談檔案中的元情緒千差萬別,尤其是消極感受。一位父親認為發火沒什麽大不了的。“就像清嗓子一樣是中性的,由著它來,然後繼續做該做的事。”另一個人則相反。有人對他發火,他就會感到被侮辱了:“他們騎在我頭上拉屎!”
這項研究的數據揭示了兒童成長中的兩個顯著趨勢。這兩種趨勢都是基於家長對消極情緒的態度和他們自身童年時期的經曆而產生的。麵對不快樂、恐懼和憤怒的兒童,一組家長(不幸的是,這是人數較多的一組)試圖通過轉移注意力或者勸告孩子“忘了這件事吧”來改變孩子的感受。這種做法被我稱為“情緒消除”(emotion dismissing)。這些家長相信他們的孩子可以選擇自己的情緒。總的來說,情緒消除型的家長把體驗消極情緒當作火上澆油一樣的冒險。他們眼中的生氣就是攻擊性的失控,悲傷就是自怨自艾,而恐懼就是懦弱的表現。被問到如果看到兒子被欺負會對他說什麽時,一位情緒消除型的父親迴答:“我會說:‘別擔心,他不是那個意思……別想多了。輕鬆點。大事化小,繼續生活。’”
另一種教育方式是“情緒指導”(emotion coaching)。很遺憾,這樣的家長比較少見。情緒指導型的家長把孩子生氣、恐懼、悲傷的情緒看作一種和孩子建立聯係的機會,會去幫助孩子理解這些感受。(我粗略地將家長分成了兩種類型。事實上,我的被試對待孩子的消極情緒的反應像光譜一樣,是多種多樣的。)當我問一位情緒指導型的父親同樣的關於被欺負的問題時,他說:“如果一個孩子欺負我兒子,我會努力理解他的感受和原因。一些孩子可能會打他或者取笑他。我會停下手邊所有的事。我的心會和他一起,像個父親的樣子。我會強調這一點。”情緒消除型的家長並不比指導型的更冷漠,他們對自己的孩子的愛也未見得較少。一位父親說得好:“笑一個,寶貝!這才是爸爸的好姑娘。現在好一點兒了嗎?”這種教育方式有一些好處。它是行為導向的,鼓勵培養解決問題的技巧。但是如果孩子(或者任何人)感到不被理解和支持,那麽他就很難從中領悟和改變。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博士(haim ginott)說過,理解先於建議,引導才會更有效。這就是為什麽指導型家長對孩子有如此大的好處。我在早期對三四歲兒童的研究中發現,5年之後,指導型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在學業上表現得更好,和同齡人的關係更好,身體更健康,行為問題更少。甚至當我比較具有相同智商水平的兒童時,情緒指導型教育出的孩子也會表現出更高的學業成就,這與他們高超的自我平複能力和集中力有關。
愛的博弈論
一項針對三四歲孩子的研究發現,5年後,指導型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在學業上表現得更好,和同齡人的關係更好,身體更健康,行為問題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