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

    1908年4月5日,赫伯特·馮·卡拉揚誕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茨堡。這是一個誕生過偉大作曲家莫紮特的音樂名城。很小的時候,卡拉揚就展露出頗為出眾的音樂才華,8歲時,他就已經舉行了個人公開的鋼琴演奏會。

    但是,卡拉揚似乎天生就是指揮家的料。卡拉揚對音樂的全身心投入,對於藝術有著完美的向往和追求,使他永遠不會止於用自己的十指奏樂,他那要駕馭整個音樂的欲望隻有通過指揮藝術才能滿足。在樂隊裏,他就是統帥和靈魂。卡拉揚第一次登台指揮是在1928年。當時,20歲的卡拉揚指揮一個大學生管弦樂隊演奏羅西尼的《成廉·退爾》序曲,並獲得好評。

    1929年初,卡拉揚用自己辛苦積攢下來的錢舉辦了一次個人音樂會,由他指揮莫紮特音樂學院的學生樂隊演出。這次演出很成功,年輕的指揮家得到了觀眾熱烈的掌聲。這場音樂會帶給卡拉揚的不僅是掌聲和榮譽,還為其藝術生涯打開了一條通道。當時,觀眾席上有一位特殊的聽眾——德國烏爾姆劇院的經紀人歐文·迪特雷赫。過後,這位賞識卡拉揚才華的“伯樂”,很快為他在烏爾姆歌劇院找到了工作。卡拉揚的音樂生涯便由此開始。

    卡拉揚進入烏爾姆劇院後,開始了他的艱苦創業。烏爾姆劇院是個小地方,各方麵的條件都不盡如人意。卡拉揚到了那裏,全身心地投入了他的工作。他靠自己的頑強意誌和拚搏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他任職的期間,劇院的效益明顯好轉,而卡拉揚的名聲也越來越高,他成了遠近聞名的指揮家。

    卡拉揚在烏爾姆工作了近5年。由於他的聲譽日漸增長,劇院的負責人認識到了他應該有更好的去處,當初引薦他到烏爾姆來的經紀人歐文·迪特雷赫也不忍心讓這個天才埋沒在小地方,他對卡拉揚說:“你應該到無限廣闊的音樂海洋中去鍛煉,去競爭,獲得更大的聲譽和成就。我建議你到一些大的城市去發展。”

    烏爾姆歌劇院於是解除了卡拉揚的職務。雖然大家都是為了卡拉揚的前途著想,但是,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卡拉揚失業了。卡拉揚在閑遊的時候,腦海中仍充滿了指揮和音樂。有一次,他竟然下意識地麵對著一棵大樹揮舞起雙臂,仿佛指揮著一支演奏的樂隊。他的這一舉動,恰巧被路過的一位亞琛市的音樂經紀人看到了。卡拉揚對音樂的執著深深地打動了這位經紀人。卡拉揚博聞強記,他精通與音樂演奏有關的知識,他還具有超人的記憶力。他在指揮時從來不用看樂譜,他從來都是背譜指揮的,不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樂,除了一些新作品外。他的這種非凡的記憶力及所顯示出的對音樂作品深刻而獨特的理解力被認為是惟有少數的天才人物才能具備。

    “哪有這樣投入的藝術家?”這位經紀人感到,眼前的這位藝術家一定有著不可預測的未來。於是,他竭力地向亞琛音樂會推薦卡拉揚。在他的引薦和幫助下,卡拉揚最終得到了亞琛音樂總監的職務。

    卡拉揚到亞琛後備受器重,聲名大振。不久,他又接受柏林愛樂樂團指揮的聘約,開始步入音樂生涯中的狂熱時期。他乘車在亞琛與柏林之間穿梭般地往返。人們說他瘋了,他遭到同行的妒忌。後來,卡拉揚正式辭去了亞琛歌劇院的職務,專心於他在柏林的工作,並於1955年始一直擔任柏林愛樂樂團的終身指揮兼藝術指導。

    由於卡拉揚的蓋世指揮才能的飛速崛起,他的矯健身影出現在諸如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等歐洲各大樂團及歌劇院的指揮位置上。他還是拜羅特伊、薩爾茨堡音樂節的主要人物。1967年開始主辦他個人的音樂節——複活節音樂周。卡拉揚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的指揮大師,享有“歐洲音樂總指揮”和“指揮帝王”的稱譽。

    卡拉揚是指揮音樂史上一個階段性的代表人物。他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偉人。他繼承並發揚了自托斯卡尼開始的優秀傳統,並且把它傳到了下一代。他那熱情洋溢、奔放豪邁的指揮動作,他那調動樂隊與之水乳交融的魅力,他那哲人般的神采和氣質,不論是對樂隊還是聽眾,都有一股磁石般的吸引力。人們忘不了他那緊閉的雙眼,揮舞著指揮棒的雙臂和緊握拳頭的左手……那是麵對著龐大樂隊時的一位英武統帥的雄姿。卡拉揚所創造的輝煌、雄渾和絢麗多彩的音響,能使每一個聆聽它的人都不自覺地進入一種完美無比的境界。人們毫不誇張地描繪對他的印象:“看卡拉揚的指揮就像欣賞愛神的美一樣”。

    卡拉揚素以嚴謹聞名,他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的至高境界。與許多藝術家一樣,卡拉揚視藝術為生命,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獻給永恆的藝術。從1980年起他的身體狀況曾幾次出現危機,但一有轉機,便投入忘我地工作。1989年7月16日,81歲高齡的卡拉揚因頸椎脊髓性壓迫症告別了他無比熱愛的音樂指揮事業,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塔木德大全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範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範銳並收藏塔木德大全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