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未來的希望

    人類有三個朋友:小孩、財富、善行。這是猶太社會流傳的一句極為睿智的格言。這裏所說的人類指的是猶太民族。

    猶太人是以“文化”立“族”的,對於他們來說,善行及其背後的價值與信仰,是民族最高意義的存在,沒有這些,就不會有猶太民族。但是,這種精神存在必須與民族的肉體存在同在,才能使它成為每一曆史時期的現實存在而不淪為曆史遺跡。而財富不僅代表著維係猶太民族肉體存在和精神存在的必要條件,還是猶太民族的肉體存在借以證明其精神存在之不朽的根本證據。所以,最終說來,猶太民族的這三種存在是在孩子身上實現“三位一體”的。由此我們就不難明白,猶太人為什麽會對孩子具有這樣一種帶有神聖感、崇高感的情感。猶太人之所以賦予孩子這樣一輪光環,使孩子幾近於神聖,那是因為他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未來和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從這樣一種觀念出發,猶太人的家庭成了名副其實的“孩子的王國”。當孩子還沒有出世的時候,就已受到家人的特殊照顧。猶太人有一條規矩,懷孕的婦女會受到特殊的照顧,必須讓她吃得好。在窮苦的家庭,即使大家都餓著肚子,也不能餓著孕婦。孩子出生後,就成了家庭的中心。家裏人就會找孩子交談,討論問題,有時甚至還同他們一起嬉鬧,這是猶太人采取的一種很特殊的教育方式。這種風格的教育風行於猶太人的各個階層,他們在培育孩子思考和論說能力的同時,培育出了一顆猶太心靈。這種培育猶太心靈過程中最動人的一幕,就是培養孩子從小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在塔木德時代,猶太人家庭在安息日前夕,孩子的母親一定會把蠟燭點上,父親則把手放在孩子們的頭上念誦祝福詞。猶太人家裏都設有捐款的小箱子,在把蠟燭點燃以前,父母會引導孩子往小箱內投硬幣,作為捐獻。到安息日的下午,富人家的父母不會把錢直接交給窮人,而是讓孩子把小箱子裏的錢拿出來送給窮人。

    猶太人認為,這些做法可以培養孩子的慈善之心,讓孩子知道去愛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塔木德大全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範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範銳並收藏塔木德大全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