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

    上帝、父親和母親是人的三個伴。一個人應該孝敬父母,不僅僅因為他們給予了他生命,更因為他們教會了他怎樣做人。每一個真正的人都要尊敬父母。

    在那些說自己的父母“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的人中,沒能找到一個真正的人。

    要孝敬父母,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麽,而是你怎麽做。

    一個人可能讓他的父親在磨坊裏做工而去伊甸園,一個人可能給父親吃肥雞而下地獄。

    一個人怎麽可能讓父親在磨坊裏做工還能去伊甸園?

    有個人在磨坊裏工作。國王下了一道命令,每一戶出一個男人給自己幹活兒。

    這個人對他的父親說:“父親,你待在磨坊裏替我工作,我要去給國王幹活兒了。因為如果要受辱的話,我不願你承受,而寧願自己承受。如果有責罰,希望挨打的不是你而是我。”這樣的人讓父親在磨坊裏工作,但他卻能夠去伊甸園。

    為什麽給父親吃肥雞的人還要下地獄?

    有一個人常常給父親吃肥雞。有一次父親對他說:“孩子,這些雞你是從哪兒弄來的?”

    他迴答說:“老不死的,問那麽多幹嗎,隻管吃吧,就像狗吃東西時一樣安靜。”這樣的人雖然給父親吃肥雞但卻要下地獄。

    一個人不能在言辭中不尊敬父親。為什麽?比如,如果父親上了年紀,早晨想早點吃飯,就像一般的老人那樣,他要兒子去弄點早點吃,兒子說:“這麽早就想吃早飯,你看看,太陽還沒升起來呢。”

    或者父親說:“孩子,你給我買這件衣服、這些吃的花了多少錢啊?”

    兒子說:“這不關你的事,你就不要再問了,反正我已經付了錢!”

    或者他自己想著,說:“這個老東西怎麽還不死啊?如果死了,我就可以解脫了。”

    如果父親不小心違反了《律法書》,孩子不能斥責他說:“父親,你犯法了。”

    他也不能說:“父親,《律法書》是那樣規定的嗎?”

    這兩種說法都是對父親的侮辱,所以不能這樣說。

    他應該這樣說:“父親,《律法書》是這樣規定的……”

    然後他把原文引用出來,讓他的父親自己得出結論——自己錯了。

    這裏就有幾則猶太人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有人問埃利澤爾拉比:“孝敬父母,什麽限度最為合適?”

    “這樣吧,我們到達瑪那兒去,問問他,也許他有更好的答案。”拉比答道。

    有一次,代表整個部落的一塊玉丟失了,於是拉比說:“這塊玉對於我們很重要,誰有與這塊玉相似的碧玉?”

    “達瑪有。”有人告訴他。

    於是,他們一起來到達瑪家,請求他將那塊碧玉賣給他們。那塊玉石的售價是100個第納爾。達瑪上樓去取玉石,他發現父母正在床上熟睡,並看見寶石盒子被父親的腳壓著,而且開盒子的鑰匙也在父親手裏。

    達瑪馬上下樓對來人說:“對不起,我現在不能將玉石給你們。”

    來的人懷疑達瑪嫌價錢低了,於是便將價錢抬到了1000個第納爾。正在這時,達瑪的父母醒了,達瑪上樓,取出玉石交給了來人。正當來人要給達瑪1000個第納爾時,他非常生氣地說:“我剛才不願將玉石賣給你們是因為我不願意打擾父母睡覺,並不是嫌價錢低。”

    有此發財機會,卻因不願打擾熟睡中的父親而放棄,這是多麽值得人敬佩的事啊。

    在猶太人的世界中,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一次,拉比塔福恩的母親在鄉間走路時,不小心弄壞了鞋帶,為了不讓母親的腳踩到地上,塔福恩把自己的兩隻手伸了出來,放在地上,讓母親踩著走過去。

    一天,塔福恩病了,許多長老們都來看望他。他母親對這些長者說:“我的孩子對我盡了最大的孝道,請為他祝福吧!”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長老們問道。

    這位母親就把這事原原本本地說出來。

    “我們要為這樣孝敬母親的拉比做祈禱,願他永遠平安、幸福。”長老們激動地說道。

    猶太人認為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最好迴報是贍養父母。隻要對造物主的敬重還沒有消失,贍養雙親的律例將永無止境。

    《聖經》上說:“孝敬你的父親和母親。”

    《塔木德》這樣告誡人們:“不論你是遵紀守法的臣民,還是十惡不赦的罪犯,都得把孝敬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天職,哪怕你是落魄天涯,衣食無著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塔木德大全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範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範銳並收藏塔木德大全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