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自己是最值得信任的
猶太人的現實生活,幾乎都是在動蕩的逆境之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是每個猶太人都在思考的問題。猶太人在長期的流浪生活中備受壓迫和歧視,這使他們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中樹立了一種獨立的生命意識。而對於後代,在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就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隻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任何人都不可靠。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有一顆純潔的心,他們對世界並不了解,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們不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圍所有的人。如此單純天真,是難以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現實的。由於猶太人生來就處於逆境之中,生存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更可謂是充滿荊棘。懂得怎樣對待自己和他人,是適應這個環境的前提,因此,猶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以外,誰都不可以相信。
為了達到讓孩子們不信任別人的目的,父母經常擔當不光彩角色,不斷地騙自己的孩子,同時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父母也在騙自己。
每次上當受騙,都會使孩子們意識到,父母也是不能相信的,自己最親的人都不能相信,還能去相信誰呢?
有一則小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它講述的是父親和獨生子之間的事。
一個小男孩正在和他的姐姐一起玩耍,這時,他的父親走了過來,抱起小男孩,把他放在一個窗台上說:“你往下跳,爸爸在這兒接著你。”
小男孩以為爸爸也來和自己一起玩,高興得歡唿起來,毫不猶豫地向他父親的懷裏跳。當孩子跳下快要落到父親的懷抱裏時,爸爸突然撒開雙臂,孩子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哇哇地哭起來。
小男孩邊哭邊委屈地說:“爸爸騙我,爸爸真壞。”
父親則以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兒子,語氣嚴肅地說道:“兒子,這是我們猶太人所特有的一種教育方式,小孩子是沒有從窗台上跳下來的膽量的,但我用這種鼓動的方式你就跳下來了。我故意把手撒開,這類的事情要是再發生幾次,你就會慢慢明白的,父親也是不可靠的,不要一味地相信父親——隻有自己才是靠得住的。為此,從現在起,我對你進行這種方式的教育。”在中國人看來,這樣做可能有些殘忍,但是,猶太人認為這樣做合情合理,非常正常。他們說:“像這樣重複五六次以後,他們就不敢相信別人了。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讓他們知道:世界上的人都是不能相信的,包括自己的父母在內,唯一信得過的人隻有自己。”
這種隻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孩子們獨立意識形成的基礎,它使猶太孩子從小便有獨立生存的意識存在。他們認為靠別人來養活自己絕對是天真的幻想,相信隻有自己才能養活自己。因此無論在什麽條件下,他們都能頑強地生存下去。在處理所有事務時,猶太人小心謹慎,認真思考後再作出抉擇,所以他們很少上當受騙。
正因為猶太人不輕易相信別人,不被許多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所以才能夠馳騁商場,取得非凡的成就。當然,猶太人這種不輕信別人的思想也幾乎到了偏執的程度,他們不相信父母也就罷了,但對自己的妻子也不相信就有些讓人想不通了。按照中國的傳統,這種思想是可怕的,不相信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家庭豈不破裂?可換一個角度,那些擁有巨額財產的富人們,又有幾個真正擁有一位隻愛他並願與之終生為伴的妻子?正如一位猶太人律師幽默的話語:“娶了老婆,她會打我財產的主意。為了我的財產,沒準什麽時候把我殺了,我何必冒財產和生命的雙重危險而去結婚呢?”怪不得有那麽多的猶太富翁獨身,原來如此!
猶太人的現實生活,幾乎都是在動蕩的逆境之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是每個猶太人都在思考的問題。猶太人在長期的流浪生活中備受壓迫和歧視,這使他們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中樹立了一種獨立的生命意識。而對於後代,在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就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隻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任何人都不可靠。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有一顆純潔的心,他們對世界並不了解,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們不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圍所有的人。如此單純天真,是難以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現實的。由於猶太人生來就處於逆境之中,生存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更可謂是充滿荊棘。懂得怎樣對待自己和他人,是適應這個環境的前提,因此,猶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以外,誰都不可以相信。
為了達到讓孩子們不信任別人的目的,父母經常擔當不光彩角色,不斷地騙自己的孩子,同時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父母也在騙自己。
每次上當受騙,都會使孩子們意識到,父母也是不能相信的,自己最親的人都不能相信,還能去相信誰呢?
有一則小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它講述的是父親和獨生子之間的事。
一個小男孩正在和他的姐姐一起玩耍,這時,他的父親走了過來,抱起小男孩,把他放在一個窗台上說:“你往下跳,爸爸在這兒接著你。”
小男孩以為爸爸也來和自己一起玩,高興得歡唿起來,毫不猶豫地向他父親的懷裏跳。當孩子跳下快要落到父親的懷抱裏時,爸爸突然撒開雙臂,孩子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哇哇地哭起來。
小男孩邊哭邊委屈地說:“爸爸騙我,爸爸真壞。”
父親則以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兒子,語氣嚴肅地說道:“兒子,這是我們猶太人所特有的一種教育方式,小孩子是沒有從窗台上跳下來的膽量的,但我用這種鼓動的方式你就跳下來了。我故意把手撒開,這類的事情要是再發生幾次,你就會慢慢明白的,父親也是不可靠的,不要一味地相信父親——隻有自己才是靠得住的。為此,從現在起,我對你進行這種方式的教育。”在中國人看來,這樣做可能有些殘忍,但是,猶太人認為這樣做合情合理,非常正常。他們說:“像這樣重複五六次以後,他們就不敢相信別人了。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讓他們知道:世界上的人都是不能相信的,包括自己的父母在內,唯一信得過的人隻有自己。”
這種隻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孩子們獨立意識形成的基礎,它使猶太孩子從小便有獨立生存的意識存在。他們認為靠別人來養活自己絕對是天真的幻想,相信隻有自己才能養活自己。因此無論在什麽條件下,他們都能頑強地生存下去。在處理所有事務時,猶太人小心謹慎,認真思考後再作出抉擇,所以他們很少上當受騙。
正因為猶太人不輕易相信別人,不被許多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所以才能夠馳騁商場,取得非凡的成就。當然,猶太人這種不輕信別人的思想也幾乎到了偏執的程度,他們不相信父母也就罷了,但對自己的妻子也不相信就有些讓人想不通了。按照中國的傳統,這種思想是可怕的,不相信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家庭豈不破裂?可換一個角度,那些擁有巨額財產的富人們,又有幾個真正擁有一位隻愛他並願與之終生為伴的妻子?正如一位猶太人律師幽默的話語:“娶了老婆,她會打我財產的主意。為了我的財產,沒準什麽時候把我殺了,我何必冒財產和生命的雙重危險而去結婚呢?”怪不得有那麽多的猶太富翁獨身,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