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說道:
“王爺請看好了,我射最後一隻!”
他手拉空弦。手一鬆,一聲震響,那雁聞聲突然拔高飛起,不多時,隻聽啪噠一聲墜在地上。
校軍場上鴉雀無聲,遼國兵將個個目瞪口呆。
高懷德心中大喜:此乃我大宋洪福齊天也!張庭驚弓之鳥絕妙也!
耶律罕強作鎮靜道:
“中原大國果有奇才,頭陣算我們輸了。”
耶律尤趨步上前奏道:
“王爺,此乃驚弓之鳥耳!”
經軍師一提,耶律罕也恍然大悟了,但話已說出,於是把眼一瞪:
“為何不早說?”
“這也不晚呀!”
“馬後炮!下去!安排比摔跤!”
張庭把弓、馬交給劉中軍,自己收拾緊身利落,來到當場。
耶律尤這老家夥陰險毒辣,詭計多端。他心中早就盤算好了,先以遼國善長射箭為比武第一陣,再比摔跤,大大消耗了敵手體力後再以八人鬥一人,準能穩操勝券。
耶律罕手下有四大跤王:金漢、銀漢、銅木、鐵木。金漢體重二百斤,大頭、大手、大腳、大嘴巴,往那兒一站,如同一座鐵塔,單憑分量也可以把張庭壓趴下。金漢光背、赤足,兩眼冒火,直撲張庭。
張庭素來就是光腳。他見金漢往前一踏步,想抱住自己,就在金漢上步的一刹那,張庭左腳狠狠地踩在金漢的右腳上。金漢殺豬般吼叫著,黃豆大的汗珠子從鬢角滾了下來。
張庭退後一步,抱拳道:
“你沒摔跤就犯了抽筋病,迴去治好了再來吧!”
金漢齜牙咧嘴地打量著張庭,心中暗想,這小子是給我台階下,如果他要趁虛而入,我非吃虧不可。遂用生硬的漢話道:“南蠻子,你夠朋友!”
說完,一跛一點地迴本隊去了。
“兄長,”銀漢打趣道,“你在摔跤上又有什麽高招了?”
“我有什麽高招!”金漢不解。
“沒摔跤之前,你大聲叫嚷,是不是先來個下馬威?”
“放屁!我那是腳抽筋啦!”說完,坐到一邊揉腳去了。
銀漢跟他哥哥長得差不多,就是個頭矮一點兒。他來到張庭麵前,盯著張庭的腳看個不停。這小子腳上有什麽呢?怎麽踩了我哥哥一下,我哥哥的腳就抽筋了呢?
張庭一笑,說:
“看樣子你是不服呀?這麽辦吧,你們有幾個摔跤好手,都一齊上來吧。”
“你小子說話算話?”銀漢大吼,“我們有四大跤王,都上來你可別別後悔?”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張庭說。
銀漢迴到本隊,問他哥哥:
“你聽見了嗎?你的腳還痛嗎?”
“這小子說大話,痛死我也得上!”金漢說。
四大跤王湊在一起訂了作戰方案,打算兩個人拉胳膊,兩個人拉腿,四人一叫號,給他來個“四馬分屍”。
四人商量好,從四麵向張庭走來,金漢大吼一聲:
“上!”
四個人飛撲張庭身前。
可不知什麽原因,四個人剛挨近張庭,就見四個人連吼帶叫的、連哭帶笑的、連扭帶跳的、口歪眼斜的,像四魔亂舞一般。在場的兩萬兵將頓時大亂。
原來這是張庭從丐幫幫主那裏學來的“金剛指”,四個人一挨張庭,張庭全給他們點上了笑腰穴。
耶律罕看見了,大喊:
“妖術邪法!妖術邪法!”
耶律尤忙低聲奏道:
“王爺,救人要緊,快下令吧,這第二陣就算我們輸了。”
“嗯?”耶律罕把眼一瞪。
“救人要緊呀!”
“高大人,”耶律罕向高懷德道,“這第二陣就算我們輸了,快叫你的中軍解除妖術吧!”
“中軍!”高懷德一招手,“快解除他們的穴道,王爺認輸了!”
張庭分別在四個人背後猛擊一掌,四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了看張庭,莫名其妙地走迴本隊。
耶律罕迴頭問八將之首孫進道:
“你以為如何?”
孫進是降將,因在宋朝殺過南陽知府全家,被逼無奈,降了大遼。此人武功絕倫,心靈手巧,雙手能打十二種暗器。跟隨耶律罕在攻城破寨中屢建奇功,被大遼皇帝封為輔國將軍,他是耶律罕的心腹,也是八將之首。他聽耶律罕問話,上前說道:
“王爺,以八人之力何愁不勝?”
耶律罕不解地問:
“方才那四個人是什麽毛病?怎麽連蹦帶跳的?”
“那是中原的一種點穴功,不足為奇!”
“輔國將軍,看你的啦!”
“稟王爺,未將有個要求,不知王爺肯允否?”
“什麽要求?”
“當年曹操在長阪坡要不是下令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怎能被趙雲殺出長阪坡呢?今日我們八人和他一人打鬥,又不能傷害他,他死命抵抗,焉能勝他?”
“依你之見呢?”耶律罕問。
“死傷各由天命,方可分出勝負。”
耶律罕看了一眼高懷德道:
“你意下如何?”
高懷德有些為難,正想說什麽,張庭搶先道:
“大人請放心,我為國捐軀,死而無憾!”
“好!中軍英雄也!”耶律罕迴頭對孫進說:“你就帶人去吧!”
張庭從劉中軍手中接過巨闕劍,來到校場中央。孫進一擺手叫過四將,低聲吩咐道:
“你四人要同心協力拚死取勝,寧可使用一人獻身三人進攻的戰術,也要打敗宋將!如果有畏縮不前者,提頭來見!”
四將答應一聲,飛身直撲當場。
為首的大將是耶律罕的親侄子耶律圖,他長劍一揮,大吼一聲:
“上!”
兩柄長劍,兩口短刀,在張庭前、後、左、右布成了四方兜底陣。
張庭不慌不忙抽出了巨闕劍,立刻霞光萬道,瑞彩千條。果然是好劍!金吞口,金什件,玉為柄,珠作飾,難怪蓋九垂涎三尺。
遼國的四名高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攻中有守,動中有靜。
張庭邊打邊琢磨,遼將使的是車輪戰,照此拉長時間,就算我贏了這四個人,自己體力消耗也很大了,以後再戰四人就萬難取勝了,我必須速戰速決!
想到這裏,張庭施展獨門劍法,劍光閃閃,唿唿掛風,見光不見人,片刻之間連斬四將,鮮血染紅了校軍場。
“王爺請看好了,我射最後一隻!”
他手拉空弦。手一鬆,一聲震響,那雁聞聲突然拔高飛起,不多時,隻聽啪噠一聲墜在地上。
校軍場上鴉雀無聲,遼國兵將個個目瞪口呆。
高懷德心中大喜:此乃我大宋洪福齊天也!張庭驚弓之鳥絕妙也!
耶律罕強作鎮靜道:
“中原大國果有奇才,頭陣算我們輸了。”
耶律尤趨步上前奏道:
“王爺,此乃驚弓之鳥耳!”
經軍師一提,耶律罕也恍然大悟了,但話已說出,於是把眼一瞪:
“為何不早說?”
“這也不晚呀!”
“馬後炮!下去!安排比摔跤!”
張庭把弓、馬交給劉中軍,自己收拾緊身利落,來到當場。
耶律尤這老家夥陰險毒辣,詭計多端。他心中早就盤算好了,先以遼國善長射箭為比武第一陣,再比摔跤,大大消耗了敵手體力後再以八人鬥一人,準能穩操勝券。
耶律罕手下有四大跤王:金漢、銀漢、銅木、鐵木。金漢體重二百斤,大頭、大手、大腳、大嘴巴,往那兒一站,如同一座鐵塔,單憑分量也可以把張庭壓趴下。金漢光背、赤足,兩眼冒火,直撲張庭。
張庭素來就是光腳。他見金漢往前一踏步,想抱住自己,就在金漢上步的一刹那,張庭左腳狠狠地踩在金漢的右腳上。金漢殺豬般吼叫著,黃豆大的汗珠子從鬢角滾了下來。
張庭退後一步,抱拳道:
“你沒摔跤就犯了抽筋病,迴去治好了再來吧!”
金漢齜牙咧嘴地打量著張庭,心中暗想,這小子是給我台階下,如果他要趁虛而入,我非吃虧不可。遂用生硬的漢話道:“南蠻子,你夠朋友!”
說完,一跛一點地迴本隊去了。
“兄長,”銀漢打趣道,“你在摔跤上又有什麽高招了?”
“我有什麽高招!”金漢不解。
“沒摔跤之前,你大聲叫嚷,是不是先來個下馬威?”
“放屁!我那是腳抽筋啦!”說完,坐到一邊揉腳去了。
銀漢跟他哥哥長得差不多,就是個頭矮一點兒。他來到張庭麵前,盯著張庭的腳看個不停。這小子腳上有什麽呢?怎麽踩了我哥哥一下,我哥哥的腳就抽筋了呢?
張庭一笑,說:
“看樣子你是不服呀?這麽辦吧,你們有幾個摔跤好手,都一齊上來吧。”
“你小子說話算話?”銀漢大吼,“我們有四大跤王,都上來你可別別後悔?”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張庭說。
銀漢迴到本隊,問他哥哥:
“你聽見了嗎?你的腳還痛嗎?”
“這小子說大話,痛死我也得上!”金漢說。
四大跤王湊在一起訂了作戰方案,打算兩個人拉胳膊,兩個人拉腿,四人一叫號,給他來個“四馬分屍”。
四人商量好,從四麵向張庭走來,金漢大吼一聲:
“上!”
四個人飛撲張庭身前。
可不知什麽原因,四個人剛挨近張庭,就見四個人連吼帶叫的、連哭帶笑的、連扭帶跳的、口歪眼斜的,像四魔亂舞一般。在場的兩萬兵將頓時大亂。
原來這是張庭從丐幫幫主那裏學來的“金剛指”,四個人一挨張庭,張庭全給他們點上了笑腰穴。
耶律罕看見了,大喊:
“妖術邪法!妖術邪法!”
耶律尤忙低聲奏道:
“王爺,救人要緊,快下令吧,這第二陣就算我們輸了。”
“嗯?”耶律罕把眼一瞪。
“救人要緊呀!”
“高大人,”耶律罕向高懷德道,“這第二陣就算我們輸了,快叫你的中軍解除妖術吧!”
“中軍!”高懷德一招手,“快解除他們的穴道,王爺認輸了!”
張庭分別在四個人背後猛擊一掌,四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了看張庭,莫名其妙地走迴本隊。
耶律罕迴頭問八將之首孫進道:
“你以為如何?”
孫進是降將,因在宋朝殺過南陽知府全家,被逼無奈,降了大遼。此人武功絕倫,心靈手巧,雙手能打十二種暗器。跟隨耶律罕在攻城破寨中屢建奇功,被大遼皇帝封為輔國將軍,他是耶律罕的心腹,也是八將之首。他聽耶律罕問話,上前說道:
“王爺,以八人之力何愁不勝?”
耶律罕不解地問:
“方才那四個人是什麽毛病?怎麽連蹦帶跳的?”
“那是中原的一種點穴功,不足為奇!”
“輔國將軍,看你的啦!”
“稟王爺,未將有個要求,不知王爺肯允否?”
“什麽要求?”
“當年曹操在長阪坡要不是下令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怎能被趙雲殺出長阪坡呢?今日我們八人和他一人打鬥,又不能傷害他,他死命抵抗,焉能勝他?”
“依你之見呢?”耶律罕問。
“死傷各由天命,方可分出勝負。”
耶律罕看了一眼高懷德道:
“你意下如何?”
高懷德有些為難,正想說什麽,張庭搶先道:
“大人請放心,我為國捐軀,死而無憾!”
“好!中軍英雄也!”耶律罕迴頭對孫進說:“你就帶人去吧!”
張庭從劉中軍手中接過巨闕劍,來到校場中央。孫進一擺手叫過四將,低聲吩咐道:
“你四人要同心協力拚死取勝,寧可使用一人獻身三人進攻的戰術,也要打敗宋將!如果有畏縮不前者,提頭來見!”
四將答應一聲,飛身直撲當場。
為首的大將是耶律罕的親侄子耶律圖,他長劍一揮,大吼一聲:
“上!”
兩柄長劍,兩口短刀,在張庭前、後、左、右布成了四方兜底陣。
張庭不慌不忙抽出了巨闕劍,立刻霞光萬道,瑞彩千條。果然是好劍!金吞口,金什件,玉為柄,珠作飾,難怪蓋九垂涎三尺。
遼國的四名高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攻中有守,動中有靜。
張庭邊打邊琢磨,遼將使的是車輪戰,照此拉長時間,就算我贏了這四個人,自己體力消耗也很大了,以後再戰四人就萬難取勝了,我必須速戰速決!
想到這裏,張庭施展獨門劍法,劍光閃閃,唿唿掛風,見光不見人,片刻之間連斬四將,鮮血染紅了校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