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亭,村落內。張燕親自與百姓交涉。為首的百姓,是一位白發蒼蒼,身罩洗的發白的藍色袍服,頭戴老舊劉氏冠的老士人。


    “張將軍。你是說。現在黑山已經改弦易轍,成為了大將軍麾下的勁旅?”


    老士人睜著一雙老花眼看著麵前的張燕,雖然很努力了,但還是看不太清楚,語氣很激動。


    張燕身披重甲,充滿了肅殺之氣,但謙恭內斂,彎腰行禮道:“然也。大將軍乃是仁義所在。現在黑山已經拋棄了殘暴,擁抱了仁義。歸為漢軍。”


    “就像現在。大將軍下令勿傷百姓一人。我不敢用刀兵強迫先生,隻是請求。”


    頓了頓之後,他又滿臉誠懇,說道:“大將軍為人、執政如何,就不需要我多做誇讚了。”


    “就說丁原屯兵河內,雖然比較克製。但他兵馬畢竟有七萬,對百姓來說是不小負擔。而大將軍也下令,隻要河內百姓簞食壺漿,迎接王師。就免河內稅賦三年,供百姓休養。”


    老士人跺了跺腳,連連搖頭道:“大將軍仁義所在,定是撥亂反正的英雄。將軍原本賊寇,不服王化,卻能懸崖勒馬,歸順大將軍。更何況我等?”


    “再說。我等與大將軍是州裏(州同鄉),在這緊要時候,怎麽能幫丁原呢?就算沒有免稅三年,大將軍讓我們走,我們就走。”


    老士人的語氣越來越激動,說道:“我相信不僅是我們李山亭,大部分的河內百姓都是這麽想的。我也知道大將軍的策略。”


    “我們百姓是交糧的,沒有我們丁原就衰弱了。”


    “走,馬上走。”


    說罷,他轉過頭來,大聲說道:“兒孫們,快收拾行囊,離開李山亭。放心,大將軍雄武,我們很快就能迴來了。”


    “還有免稅三年呢。”


    “是。”李山亭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慷慨激昂的應了,少數不樂意的,也隻是眼神閃躲,不敢反抗。


    張霸也不能全部得人心,背井離鄉畢竟是大事。


    但是隻要大部分人,都心向張霸就行了。這是宗族鄉土社會。


    不服從大家,是活不下去的。


    張燕很高興,立刻利用帶來的車馬,幫百姓們搬運糧食。其他都可以不要,很快會迴來了。


    但糧食必須全部帶走。


    他很是感慨,輕鬆,輕鬆啊。哪怕是兇名在外的黑山賊,隻要披上了大將軍的皮,就變成了仁義所在的仁義之師了。


    這就是大將軍的魅力。


    而這裏隻是張燕襲擾的一個點罷了。黑山四萬精兵,分作十部,點燃了河內郡的北部。


    大量的百姓響應張霸,拖家帶口前往上黨郡暫避。


    黑山軍不傷百姓一人。漢軍還可以出錢購買百姓的糧食,作為軍糧。


    大大削弱了丁原,動搖了丁原的根基。


    兵法。


    攻城為下。


    善戰者,必定會先考慮攻城以外的策略。


    ............


    黑山軍在河內郡北部縱橫,北部的縣城、軍隊不敢阻撓黑山軍,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百姓,投奔了敵軍。


    一是黑山軍強橫。二是河內郡兵中,有不少都是城外百姓之子,之父,之兄弟。


    如果下令軍隊出擊,河內郡兵可能要嘩變了。


    但就算現在河內郡兵沒有嘩變,氣氛也很詭異了。不安的氣息在蔓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求救的書信,如雪花一般,飛到了懷縣刺史府,丁原的案幾上。


    書房內,丁原低頭看著案幾上的地圖,臉上的表情極為陰沉,仿佛能掐出水來。


    就算文醜退兵了,他也還有七萬兵馬。


    七萬兵馬守備一個郡啊,怎麽看都是綽綽有餘。但是現在他卻覺得渾身無力。


    徐晃從西邊正麵進攻,張燕自北邊襲擾。到處都需要兵力守備。


    而百姓的事情,不能不管。沒有百姓,哪怕他能守住這一次,也守不住明年。


    沒有百姓,就沒有糧食。


    他應該出兵,但是他本人無法離開懷縣。因為他離開懷縣後,河內人在城中作亂,他可能就迴不來了。


    想了一下後,丁原迅速拿起了筆沾染了墨汁,奮筆疾書寫下了一封文狀,派人送去給了大將柳和。


    令其率領一萬並州鐵騎,去與張燕交戰,把百姓奪迴來。


    丁原深唿吸了一口氣,站起來走到了門口,轉身看向了北方,目中閃耀著希望。


    張燕四麵出擊,兵力分散,而且多是步卒。一萬並州鐵騎,如果能把張燕的軍隊逐一擊破,穩定北方。


    那自己還有一戰之力。


    上吧,並州鐵騎。


    軍令如山,兵貴神速。


    “噠噠噠!!!!”屯紮在懷縣北方的一萬並州鐵騎,帶上了駑馬輜重,往北方而去。


    放眼天下,柳和是個無名之輩,但是並州鐵騎確實是有水準的。不僅人人雄壯威武,在這人人動搖的時候,保持了強大的凝聚力與高昂的士氣。


    身懷力挽狂瀾的任務,毅然的奔赴北方戰場。


    “噠噠噠!!!!!”但是鐵騎剛剛出發,懷縣城外的一些人,便也駕馭戰馬,瘋狂往北方通風報信去了。


    大規模騎兵雖然很快,但是比不上單人騎著馬快。


    騎兵不可能瘋狂摧動戰馬,讓馬匹精疲力盡。他們還要保存戰馬的體力作戰。


    但是單人騎馬,通風報信就不用顧忌馬力了。


    ................


    北方。


    張燕率領數百騎,在一座村莊內休息。村莊已經搬空了,村民踏上了前往北方的旅程。


    一座宅邸大堂內,張燕坐在主位上喝水,聽著探馬來報。


    聽完稟報之後,張燕讓探馬下去了。他放下水杯,臉上露出了輕蔑的笑容,說道:“河內郡的豪駿們發揮了作用。”


    “我的消息網,籠罩整個河內。並州鐵騎在什麽地方,我一清二楚。丁原怎麽跟我鬥?”


    收起笑容後,張燕站起,大聲下令道:“傳令下去。根據消息,提前躲避鐵騎,不要交戰。讓他們自己精疲力盡。”


    完全沒有必要交戰,隻要這麽玩下去。


    丁原就輸定了。


    這並州鐵騎,最後沒準會被大將軍收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越人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越人士並收藏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