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侵略如火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咕嚕。”王匡很不想這麽做,但是喉嚨幹澀,很不由自主的吞了一口唾沫。
他立刻覺得羞恥,臉上似火燒一般,但臉沒有紅。
深唿吸了幾口氣後,他稍稍冷靜了下來,對丁原說道:“主公。文醜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退路也是提醒。我們在河內這個地方上,是無法與張霸戰鬥的。”
“不如退兵到冀州,依靠袁紹與冀州人,再戰張霸。”
說完後,王匡露出希冀之色,但他失望了。
丁原已經鎮定下來,臉上露出了抗拒之色,語氣斬釘截鐵道:“今日不戰,明日不戰。一味地後退,最後隻會失敗。”
“而且。”
說到這裏,他的臉上泛起了苦澀,搖頭說道:“現在我還能維持軍隊,與張霸打一場。如果我下令撤兵,我恐怕軍隊不會跟著我走,反而會一哄而散。”
王匡有些心虛的低下頭去。他早知道了,河內郡兵自不必說,不會跟著丁原走的。
並州精兵也有很多在河內成家立業了,也不會走的。
如果丁原下令退兵去冀州,跟著走的可能隻有一萬,甚至隻有幾千。
這就是不戰而逃的代價。
丁原深唿吸了一口氣,重新振奮了起來,目光變得銳利,身軀猶如虎豹一般,蓄勢待發。他斬釘截鐵道:“我不會逃走,不會屈服。”
“我要為漢室流幹最後一滴血。”
王匡張了張嘴,但麵對丁原銳利的目光,低下頭去。
隨著丁原一聲令下,整個河內郡的七萬兵馬,進入了全麵戰備狀態。
整個河內郡,也徹底的燃燒了起來。
上黨郡,高都城。
張燕的黑山軍首次離開了太行山,到達了上黨盆地。四萬精兵在高都城外安營紮寨。
軍隊活動的動靜,甚囂塵上。
每一座軍營之上,都掛著“漢”字旌旗,代表了他們現在的身份。
漢軍!
城中,一座大宅大堂內。張燕身披重甲,坐在主位上,虎目精芒閃閃,看著前方的王當等大小頭目。
大小頭目微微低著頭,以示尊敬。
“兄弟們。與大將軍為敵,我們如履薄冰。但是現在我們與大將軍站在一起,作為前部,進攻襲擾河內郡。我感覺到渾身充滿了力量。就像是郝萌說的,他孤軍深入的原因,是仗著大將軍兵強馬壯,會來救他。”
“我們也一樣。背負【張氏】之名,借助大將軍的力量,毫無顧忌的統帥軍隊,去進攻丁原。”
張燕的聲音漸漸激昂,臉上的表情充滿了狂熱,發自內心的尊敬。
他切身體會的感覺到了,站在張霸勢力的前方,有張霸支持的好處。
無所顧忌,勇敢戰鬥。
戰鬥,戰鬥。
“是。”王當等大小頭目也被張燕的話,激的熱血沸騰,齊齊抬起頭來,大聲應是。
張燕滿意點頭,但很快也冷靜了下來。左手按住劍柄,垂首說道:“按照之前的計劃,我們分批襲擾河內。”
“把河內的百姓,遷徙到上黨來。”
“但記住。大將軍下了軍令,不得殺傷百姓一人。違反軍令,殺無赦。”
“記住這一條。現在我們是漢軍,不是賊寇。”
“如果誰犯錯,我不會保護你們,反而親自執行軍法。”
他的目光露出森然之色,壓迫力十足的看向大小頭目。他的威望很高,但賊畢竟是賊,惡習難改。
必須殺氣騰騰。
“是。”王當等大小頭目心中凜然,然後順服的低下了頭。
過了不久,所有黑山軍分作十部,以高都為起點,仿佛是一張網,朝著河內郡而去。
.................
河內郡,山陽縣。
李山亭。
秋收已經結束了,李山亭的百姓閑來無事,大部分人都在家待著。
隻有一些半大小子,有發泄不完的精力。在村落的四周遊蕩,找尋一切能吃的,能玩的東西。
雖然丁原不敢過分盤剝河內郡百姓,但基本納稅還是需要的。
河內郡的百姓過的不好不壞,而半大小子總是吃不飽。
北邊。
今年十五歲的張山正帶著幾個夥伴,下河捕魚。他們的水性很好,現在天氣也還溫暖。
不需要任何工具,他們下了水,就能摸魚。今天收獲不錯,他們摸了十條大魚,若幹小魚,就算互相分分,每個人還有不少,晚上可以飽餐一頓了。
張山把大魚開膛破肚,去了魚鰓串起來,又用小桶裝好小魚,又看了看夥伴們是否準備好了,正打算迴家。
“噠噠噠!!!!”就在這時,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張山呆了一下,然後臉色煞白,大叫道:“是騎兵,可能是黑山賊,快跑。”
半大小子們扔了辛辛苦苦捕獲的魚,慌忙跑路,但還是被騎兵追上了。
不過大部分的騎兵,都往李山亭的百姓聚集地而去。隻有十餘騎,勒馬停下,居高臨下的看著張山。
正是黑山軍,為首的還是張燕。
張山原本慌亂,但很快鎮定了下來。雙眼放光的看著一名騎兵手中的旗幟,興奮道:“你們是漢軍?”
張燕眯了眯眼睛,仔細看了看張山的神色,內心充滿了感慨。
黑山軍到處搶劫,當然也搶過河內。
以前黑山軍來到河內,隻會收到畏懼、恐慌、尖叫。想不到黑山掛上了【漢】字旌旗,就達到了現在這個效果。
父老鄉親,簞食壺漿迎接王師。
連這個半大小子都不例外。
張燕收起了感慨,輕輕頷首道:“少年,你說對了。我們確實是漢軍。”
“我是大漢平虜將軍張燕,我奉大將軍之命。襲擾河內,並盡力遷徙河內城外百姓,前往上黨。削弱丁原。”
說到這裏,張燕的臉上露出和藹之色,展顏一笑道:“你們放心。大將軍有令,勿傷百姓一人。”
張山瞪大了眼睛,覺得腦子混亂了。張燕?不是黑山賊首領嗎?
怎麽成了漢軍了?
雖然軍令是勿傷百姓一人,但遷徙也是強製性的。
張燕的騎兵先到達了村落,宣布了命令。步兵後續到達,強製百姓遷徙。
這很矛盾。
不動刀動槍,就要把百姓從世代生活的土地上遷徙走?
很荒誕。
但是加上張霸的威望、個人魅力,就不一樣了。
他立刻覺得羞恥,臉上似火燒一般,但臉沒有紅。
深唿吸了幾口氣後,他稍稍冷靜了下來,對丁原說道:“主公。文醜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退路也是提醒。我們在河內這個地方上,是無法與張霸戰鬥的。”
“不如退兵到冀州,依靠袁紹與冀州人,再戰張霸。”
說完後,王匡露出希冀之色,但他失望了。
丁原已經鎮定下來,臉上露出了抗拒之色,語氣斬釘截鐵道:“今日不戰,明日不戰。一味地後退,最後隻會失敗。”
“而且。”
說到這裏,他的臉上泛起了苦澀,搖頭說道:“現在我還能維持軍隊,與張霸打一場。如果我下令撤兵,我恐怕軍隊不會跟著我走,反而會一哄而散。”
王匡有些心虛的低下頭去。他早知道了,河內郡兵自不必說,不會跟著丁原走的。
並州精兵也有很多在河內成家立業了,也不會走的。
如果丁原下令退兵去冀州,跟著走的可能隻有一萬,甚至隻有幾千。
這就是不戰而逃的代價。
丁原深唿吸了一口氣,重新振奮了起來,目光變得銳利,身軀猶如虎豹一般,蓄勢待發。他斬釘截鐵道:“我不會逃走,不會屈服。”
“我要為漢室流幹最後一滴血。”
王匡張了張嘴,但麵對丁原銳利的目光,低下頭去。
隨著丁原一聲令下,整個河內郡的七萬兵馬,進入了全麵戰備狀態。
整個河內郡,也徹底的燃燒了起來。
上黨郡,高都城。
張燕的黑山軍首次離開了太行山,到達了上黨盆地。四萬精兵在高都城外安營紮寨。
軍隊活動的動靜,甚囂塵上。
每一座軍營之上,都掛著“漢”字旌旗,代表了他們現在的身份。
漢軍!
城中,一座大宅大堂內。張燕身披重甲,坐在主位上,虎目精芒閃閃,看著前方的王當等大小頭目。
大小頭目微微低著頭,以示尊敬。
“兄弟們。與大將軍為敵,我們如履薄冰。但是現在我們與大將軍站在一起,作為前部,進攻襲擾河內郡。我感覺到渾身充滿了力量。就像是郝萌說的,他孤軍深入的原因,是仗著大將軍兵強馬壯,會來救他。”
“我們也一樣。背負【張氏】之名,借助大將軍的力量,毫無顧忌的統帥軍隊,去進攻丁原。”
張燕的聲音漸漸激昂,臉上的表情充滿了狂熱,發自內心的尊敬。
他切身體會的感覺到了,站在張霸勢力的前方,有張霸支持的好處。
無所顧忌,勇敢戰鬥。
戰鬥,戰鬥。
“是。”王當等大小頭目也被張燕的話,激的熱血沸騰,齊齊抬起頭來,大聲應是。
張燕滿意點頭,但很快也冷靜了下來。左手按住劍柄,垂首說道:“按照之前的計劃,我們分批襲擾河內。”
“把河內的百姓,遷徙到上黨來。”
“但記住。大將軍下了軍令,不得殺傷百姓一人。違反軍令,殺無赦。”
“記住這一條。現在我們是漢軍,不是賊寇。”
“如果誰犯錯,我不會保護你們,反而親自執行軍法。”
他的目光露出森然之色,壓迫力十足的看向大小頭目。他的威望很高,但賊畢竟是賊,惡習難改。
必須殺氣騰騰。
“是。”王當等大小頭目心中凜然,然後順服的低下了頭。
過了不久,所有黑山軍分作十部,以高都為起點,仿佛是一張網,朝著河內郡而去。
.................
河內郡,山陽縣。
李山亭。
秋收已經結束了,李山亭的百姓閑來無事,大部分人都在家待著。
隻有一些半大小子,有發泄不完的精力。在村落的四周遊蕩,找尋一切能吃的,能玩的東西。
雖然丁原不敢過分盤剝河內郡百姓,但基本納稅還是需要的。
河內郡的百姓過的不好不壞,而半大小子總是吃不飽。
北邊。
今年十五歲的張山正帶著幾個夥伴,下河捕魚。他們的水性很好,現在天氣也還溫暖。
不需要任何工具,他們下了水,就能摸魚。今天收獲不錯,他們摸了十條大魚,若幹小魚,就算互相分分,每個人還有不少,晚上可以飽餐一頓了。
張山把大魚開膛破肚,去了魚鰓串起來,又用小桶裝好小魚,又看了看夥伴們是否準備好了,正打算迴家。
“噠噠噠!!!!”就在這時,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張山呆了一下,然後臉色煞白,大叫道:“是騎兵,可能是黑山賊,快跑。”
半大小子們扔了辛辛苦苦捕獲的魚,慌忙跑路,但還是被騎兵追上了。
不過大部分的騎兵,都往李山亭的百姓聚集地而去。隻有十餘騎,勒馬停下,居高臨下的看著張山。
正是黑山軍,為首的還是張燕。
張山原本慌亂,但很快鎮定了下來。雙眼放光的看著一名騎兵手中的旗幟,興奮道:“你們是漢軍?”
張燕眯了眯眼睛,仔細看了看張山的神色,內心充滿了感慨。
黑山軍到處搶劫,當然也搶過河內。
以前黑山軍來到河內,隻會收到畏懼、恐慌、尖叫。想不到黑山掛上了【漢】字旌旗,就達到了現在這個效果。
父老鄉親,簞食壺漿迎接王師。
連這個半大小子都不例外。
張燕收起了感慨,輕輕頷首道:“少年,你說對了。我們確實是漢軍。”
“我是大漢平虜將軍張燕,我奉大將軍之命。襲擾河內,並盡力遷徙河內城外百姓,前往上黨。削弱丁原。”
說到這裏,張燕的臉上露出和藹之色,展顏一笑道:“你們放心。大將軍有令,勿傷百姓一人。”
張山瞪大了眼睛,覺得腦子混亂了。張燕?不是黑山賊首領嗎?
怎麽成了漢軍了?
雖然軍令是勿傷百姓一人,但遷徙也是強製性的。
張燕的騎兵先到達了村落,宣布了命令。步兵後續到達,強製百姓遷徙。
這很矛盾。
不動刀動槍,就要把百姓從世代生活的土地上遷徙走?
很荒誕。
但是加上張霸的威望、個人魅力,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