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大道上。


    張霸乘坐輦車,在典韋的簇擁下,往前方自家莊園而去。


    洛陽城外的土地寸土寸金。但對張霸來說卻不算什麽。


    他用自己的財產買了一些莊田。加上何進、何皇後的賞賜,以及糜竺的進獻。


    現在連張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家在洛陽有多少田畝。


    反正很多。


    其中一塊田,有一千六百畝,有充足的水源,很適合種植水稻。


    有一座很大的莊園,住著很多農戶,由張紘統攝,負責這一塊。


    其中大部分種了水稻,小部分種了小麥。


    是的。


    張紘以及這裏的農戶都是廣陵人。是張霸從廣陵帶來的。


    雜交水稻、小麥。


    張紘繼續在洛陽搞起來。


    得到洛陽隻是一個開始。洛陽人口眾多,而且多是不事生產的城市人口。


    天下太平,洛陽糧食價格居高不下。天下的糧商,就會想辦法把糧食送過來。


    隻要送來洛陽,就能賺錢,何樂而不為?


    如果是亂世,洛陽肯定會有糧荒,然後百姓餓死,四散自謀生路。


    如何養洛陽人口,也是關鍵。


    很快莊園到了。張紘得知消息後,出門迎接。


    這位大才,剛迴到廣陵的時候。衣冠得體,打扮的很好,是標準的士大夫。


    如今務農,就成了半個農民。


    身體曬的很黑,身上穿著粗布短衣,頭上係著布巾而已。


    要是不認識他的人,肯定以為是個純農民。


    但他很開心,臉上洋溢著笑容。


    “君侯怎麽忽然來了?”張紘見張霸的輦車停下,彎腰行禮道。


    “來看看我的糧食。”張霸笑著說道。


    提起糧食,張紘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請君侯隨我來。”張紘彎腰行禮道。隨即,在張紘的帶領下,張霸參觀了莊園內的糧倉。


    糧倉塞的滿滿的,都裝不下了。張紘不得不在莊園外,也起了一座糧倉,讓人把守。


    最後,二人來到大堂坐下,典韋在門外把門。


    大堂內放著兩個竹編籮筐,一個筐子裏放著小麥,一個筐子裏放著水稻。


    都是顆粒飽滿,很好的穀子。


    張紘幹農業這幾年,很有成效。


    漢代的水稻、麥子產量,看天氣情況,以及南北地形。


    平均算下來,豐年一畝也就三石。也就是三百六十斤左右。


    相比於現代社會,動則畝產一千多斤,那是少的可憐。


    所以漢朝養不了太多人口。在黃巾起義爆發之前,漢朝的戶口到達了極限。


    加上官府無能,張角妖言惑眾。


    這才釀成了黃巾之亂。


    現在張紘改良稻種,今年的產量到達了畝產五百斤。別小看這點小進步。


    可能會養活上千萬人。


    當然。張紘這裏是試驗田,有大量的農戶精心照顧,所以畝產會高一點。


    如果是普通農民拿了稻種去種水稻,產量會低一些。


    張紘很有成就感,渾身充滿了力量,對於土地的癡迷,已經到達了極高的高度。


    民以食為天。


    這可比當個郡官,刺史,還要能造福天下。


    不過,張紘也有個問題。拱手問道:“君侯,我們什麽時候把種子散出去?”


    這手裏頭有好東西,當然是讓農民去種啊。


    光他們這點人手,能種多少畝?


    有兩個途徑可以散出去。


    一是分給農民,慢慢傳播。二是利用朝廷的力量,往四麵八方派發。


    當然是第二個辦法高效。


    張霸笑著說道:“再等等。等到什麽時候,能畝產六百斤了再說。”


    他的心中則說道:“當然是等我入主洛陽之後。”


    “隻有你我,才能把糧食種子,送到農民的手中。”


    朝廷這麽爛,種子就這麽點。要是通過朝廷,是可以很快把糧種散去四麵八方。


    但都會落到豪門大戶的手中。


    等傳播到農民手中,不知道要多少年呢。


    不如等他入主洛陽,擅斷朝政的時候再說。而且,繼續改良的話,等明年張紘手中的水稻、小麥,產量也可能會更高。


    張紘被畝產六百斤刺激到了,不再想剛才的問題,熱血沸騰的拱手應道:“是。”


    張紘與他的水稻、小麥非常可愛。


    但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張霸在張紘的莊園內,吃了自家田畝種出來的香噴噴的稻米飯,就迴去了城中自家侯府。


    “君侯。高順、張遼、臧霸到了。”


    門前有一位負責府中雜事的部曲站著,看到張霸之後,連忙走上去,低聲說道。


    “嗯。”張霸嗯了一聲,神色不變,等車停下後,從容的踩著小板凳下了車,進入侯府。


    他寫信給關羽,就是叫人的。


    叫的人很特殊。


    張遼,並州武夫,自小生長在匈奴與漢人之間,充滿了野性。


    臧霸,十幾歲的時候,就帶人劫囚車救父。


    高順,同樣是並州武夫。


    張霸相信自己目前在河東的兄弟們,對他都很忠誠,都很義氣。


    除了呂布。


    但大漢朝四百年了,威望是深入人心的。


    要真讓他們動手,比如挾持皇帝、太後什麽的。


    那就得選擇對的人。


    另外,張遼、臧霸都是帶著少數隨從來的。高順是帶了軍隊來的。


    一營六百人。


    是高順打磨了好幾年,人人都能開強弓,身披重甲,健步如飛的陷陣戰士。


    是特種兵,精銳中的精銳。


    大堂內。


    三人都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視。聽見動靜之後,他們才轉頭,看到張霸之後,他們站起,躬身行禮道:“君侯。”


    “免禮,坐。”張霸擺了擺手,然後來到了主位上坐下,抬頭仔細看了看他們的臉蛋。


    高順不必說。


    當年收下張遼、臧霸的時候,二人都還很稚嫩。尤其是張遼。


    現在他們脫去了稚嫩,漸漸成熟。身材更強壯,氣勢更足,武藝當然也更好了。


    吾家有將初長成。


    張霸沒有廢話,說道:“現在局勢複雜,我需要你們的力量。”


    “張遼、臧霸,你們明天就跟我入宮,我讓你們做虎賁將士。”


    “高兄弟。你帶著你的陷陣戰士住在我城外的莊園中。”


    “另外。你們的甲胄,我也從河東運過來了,藏在秘密的地方。”


    雖然現在大漢朝禮崩樂壞。


    但是藏數百件盔甲在城外,還是非常危險的。


    張霸另外做了妥善安排。


    “是。”三人也沒有廢話,躬身應是。


    張遼、臧霸還很興奮,肉眼可見的士氣高昂。他們都知道,跟著中牟侯、虎賁將張霸在洛陽,一定是搞事情。


    他們渴望搞事情。


    到底是年輕人。


    衝勁兒十足。


    不像高順那麽沉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越人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越人士並收藏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