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才兼文武(三)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霸等人離開了村莊後,迴到了隊伍。
張霸讓人取來了一個犁放在地上。抬起頭來,笑著看向眾人,說道:“諸位。你們看看這犁有什麽不同。”
在場郡吏或多或少都懂農事。但如果不是很懂,是看不出這犁有什麽不同的。
“這和我們平時用的犁,似乎有些不同。”陳定上前仔細觀看,露出驚訝之色。
“這裏,這裏,還有這裏。”他是個真懂農事的,指出了幾處不同,然後抬頭問張霸道:“敢問明府,這是什麽犁?有什麽優點?明府拿出來是什麽用意?”
眾官吏也抬頭看向張霸,豎起了耳朵,十分好奇。
這很違和。
張霸是個武將,殺伐決斷的人。
如今做了郡守,也是幹的不錯。他還懂農事?
張霸掃視了一眼眾人,笑嗬嗬說道:“你們別這麽看我。”頓了頓,他露出幾分得意,說道:“你們別看我這樣,其實我頗懂農事。”
“這是我發明的曲轅犁,在河東號稱是張氏犁。有以下優點。”
他一口氣把張氏犁的優點說完之後,歇了口氣,才又說道:“現在民間破壞嚴重,正適合推廣。”
“官府打造出這樣的犁,給我們安置的流民使用。”
“更輕便的犁,可以開墾出更多的土地。”
這張氏犁,是張霸邀名聲的重要工具。如今這大好良機,當然得拿出來。
當然,這也確實是好犁。
百姓用了肯定覺得好,應該很快就能在南陽一郡推廣開來了。
眾人聽了都是露出驚訝之色,想不到這位君侯真的很懂農事,善於巧思,發明出了這樣優秀的犁。
陳定更是走上前去,再一次上上下下的打量著曲轅犁,還上下其手,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
越是心係百姓的好官,對這張氏犁會越珍愛。
“真是好犁。明府大德。”陳定站了起來,對張霸彎腰行禮,十分尊敬。
“明府大德。”其他人無論是什麽心思,都跟著陳定一起對張霸躬身行禮。
包括蔣勇。
張霸擺了擺手,沒有說話。
不久後,眾人或坐車或翻身上馬,大隊人馬迴去了宛城之中。
次日上午。
陽光非常毒辣。張霸穿著單薄的衣裳,坐在書房內看兵書。典韋寸步不離。
腳步聲響起。張霸抬頭看去,見陳定從外走了進來,不由放下了竹簡。
“明府。各縣需要安置的流民統計出來了。足有二十餘萬。”陳定的臉色極為凝重,遞給了張霸一張寫滿了字的絲絹。
“這麽多?”張霸眉頭一挑,也露出了驚訝之色。
有點太多了。
如果南陽郡全盛時期,安置這些流民是很輕鬆的。但是現在南陽殘破,物資不多。
“各縣是什麽情況?算了。有多少糧食缺口?”張霸中途改口,問道。
別問了。
各縣的糧食肯定都不夠。
隻需要記住總數,然後想辦法弄糧食就行了。
陳定深唿吸了一口氣,彎腰行禮道:“迴稟明府。如果要保證百姓活到明年秋收。還需要至少五萬石糧食。”
六百萬斤。
相比於二十多萬人口,六百萬斤糧食,也不算多。但是真拿不出來。
張霸深唿吸了一口氣後,問道:“可有策略?”
“原本可以向朝廷,或是荊州各郡、刺史求援。但是明府畢竟......名不正言不順。而且現在戰亂,各地與朝廷恐怕也拿不出來。”
“現在隻剩下一條路,讓高門大族出錢糧。”
陳定說完後,歎了一口氣,輕輕搖頭道。
讓高門大族出錢糧?哪有這麽容易啊。
“哎。”張霸也歎了一口氣。黃忠、文聘、黃祖這些人,都是南陽豪族。
寒門。
現在又接收了很多黃巾作為部曲,自己都管不過來。
南陽的高門大族,那是真的高門大族。南陽是帝鄉,當年跟隨光武帝劉秀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很多都是南陽郡出身。
如光武帝的第一功臣,雲台將之首的鄧禹就是新野人。鄧氏樹大根深。
還有光武帝的白月光。
“娶妻當娶陰麗華”中的主角,陰麗華也是新野大族,雖然現在有些式微,但在地方上仍然樹大根深。
黃巾之亂,很多高門大族都遭殃。但瘦死的駱頭比馬大,他們肯定有糧食。
發兵搶劫糧食,那是最快的手段。
但也會死的更快。
就算他是正經八百的郡守,敢搶他們的糧食,不出十天就要被治罪了。
還是得客客氣氣的坐下來商量一下。張霸想了一會兒後,抬頭對陳定說道:“把整個南陽郡的高門大族統計一下。以我的名義,發書信給他們。”
“請他們來宛城。不要藏著掖著,放出消息,我要糧食。”
“是。”陳定躬身應是,但沒有立刻離開,而是一臉慚愧道:“若不是我,明府完全沒有必要為這種種的事情擔心,我......”
不等他說完,張霸擺了擺手說道:“不要說這些話了。”
“是。”陳定深唿吸了一口氣,深深對張霸彎腰行禮,轉身離去了。
“嗯。我客客氣氣的,也希望他們能客客氣氣的。否則就要用點非常的手段了。”
陳定走後,張霸伸手捏了捏下巴,眯起眼睛自言自語道。
典韋目不斜視,當沒聽見。
..............
新野。
陰家。
黃巾起義爆發的非常迅速,陰家在這一次的戰爭之中,損失很大。
但對他們這樣的大家族來說,是不會因此而滅亡的。
陰家大部分族人都生存了下來,並保存了相當多的部曲、錢糧。
陰家沒有明確的族長,但當代的領軍人物是陰平。
世襲堂秋侯。
今年四十五歲。
曾經出來做官,曆任三縣令,一任郡守,也曾經入朝做過中郎將。
他為人脾氣暴躁,而且貪財,官聲不怎麽樣。
陰平的莊園,書房內。
陰平低頭看著竹簡,臉上露出肉痛之色,然後一甩手扔了竹簡,大罵道:“可惡的黃巾。”
其實他的損失不算特別大,但對他這樣貪財的人來說,哪怕細小的損失,也足夠讓他心如刀割了。
就在這時,管家從外走了進來,彎腰行禮,獻上了一個精致的木頭匣子,說道:“君侯。陳留亭侯、突騎校尉張公送來了一封信。”
張霸讓人取來了一個犁放在地上。抬起頭來,笑著看向眾人,說道:“諸位。你們看看這犁有什麽不同。”
在場郡吏或多或少都懂農事。但如果不是很懂,是看不出這犁有什麽不同的。
“這和我們平時用的犁,似乎有些不同。”陳定上前仔細觀看,露出驚訝之色。
“這裏,這裏,還有這裏。”他是個真懂農事的,指出了幾處不同,然後抬頭問張霸道:“敢問明府,這是什麽犁?有什麽優點?明府拿出來是什麽用意?”
眾官吏也抬頭看向張霸,豎起了耳朵,十分好奇。
這很違和。
張霸是個武將,殺伐決斷的人。
如今做了郡守,也是幹的不錯。他還懂農事?
張霸掃視了一眼眾人,笑嗬嗬說道:“你們別這麽看我。”頓了頓,他露出幾分得意,說道:“你們別看我這樣,其實我頗懂農事。”
“這是我發明的曲轅犁,在河東號稱是張氏犁。有以下優點。”
他一口氣把張氏犁的優點說完之後,歇了口氣,才又說道:“現在民間破壞嚴重,正適合推廣。”
“官府打造出這樣的犁,給我們安置的流民使用。”
“更輕便的犁,可以開墾出更多的土地。”
這張氏犁,是張霸邀名聲的重要工具。如今這大好良機,當然得拿出來。
當然,這也確實是好犁。
百姓用了肯定覺得好,應該很快就能在南陽一郡推廣開來了。
眾人聽了都是露出驚訝之色,想不到這位君侯真的很懂農事,善於巧思,發明出了這樣優秀的犁。
陳定更是走上前去,再一次上上下下的打量著曲轅犁,還上下其手,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
越是心係百姓的好官,對這張氏犁會越珍愛。
“真是好犁。明府大德。”陳定站了起來,對張霸彎腰行禮,十分尊敬。
“明府大德。”其他人無論是什麽心思,都跟著陳定一起對張霸躬身行禮。
包括蔣勇。
張霸擺了擺手,沒有說話。
不久後,眾人或坐車或翻身上馬,大隊人馬迴去了宛城之中。
次日上午。
陽光非常毒辣。張霸穿著單薄的衣裳,坐在書房內看兵書。典韋寸步不離。
腳步聲響起。張霸抬頭看去,見陳定從外走了進來,不由放下了竹簡。
“明府。各縣需要安置的流民統計出來了。足有二十餘萬。”陳定的臉色極為凝重,遞給了張霸一張寫滿了字的絲絹。
“這麽多?”張霸眉頭一挑,也露出了驚訝之色。
有點太多了。
如果南陽郡全盛時期,安置這些流民是很輕鬆的。但是現在南陽殘破,物資不多。
“各縣是什麽情況?算了。有多少糧食缺口?”張霸中途改口,問道。
別問了。
各縣的糧食肯定都不夠。
隻需要記住總數,然後想辦法弄糧食就行了。
陳定深唿吸了一口氣,彎腰行禮道:“迴稟明府。如果要保證百姓活到明年秋收。還需要至少五萬石糧食。”
六百萬斤。
相比於二十多萬人口,六百萬斤糧食,也不算多。但是真拿不出來。
張霸深唿吸了一口氣後,問道:“可有策略?”
“原本可以向朝廷,或是荊州各郡、刺史求援。但是明府畢竟......名不正言不順。而且現在戰亂,各地與朝廷恐怕也拿不出來。”
“現在隻剩下一條路,讓高門大族出錢糧。”
陳定說完後,歎了一口氣,輕輕搖頭道。
讓高門大族出錢糧?哪有這麽容易啊。
“哎。”張霸也歎了一口氣。黃忠、文聘、黃祖這些人,都是南陽豪族。
寒門。
現在又接收了很多黃巾作為部曲,自己都管不過來。
南陽的高門大族,那是真的高門大族。南陽是帝鄉,當年跟隨光武帝劉秀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很多都是南陽郡出身。
如光武帝的第一功臣,雲台將之首的鄧禹就是新野人。鄧氏樹大根深。
還有光武帝的白月光。
“娶妻當娶陰麗華”中的主角,陰麗華也是新野大族,雖然現在有些式微,但在地方上仍然樹大根深。
黃巾之亂,很多高門大族都遭殃。但瘦死的駱頭比馬大,他們肯定有糧食。
發兵搶劫糧食,那是最快的手段。
但也會死的更快。
就算他是正經八百的郡守,敢搶他們的糧食,不出十天就要被治罪了。
還是得客客氣氣的坐下來商量一下。張霸想了一會兒後,抬頭對陳定說道:“把整個南陽郡的高門大族統計一下。以我的名義,發書信給他們。”
“請他們來宛城。不要藏著掖著,放出消息,我要糧食。”
“是。”陳定躬身應是,但沒有立刻離開,而是一臉慚愧道:“若不是我,明府完全沒有必要為這種種的事情擔心,我......”
不等他說完,張霸擺了擺手說道:“不要說這些話了。”
“是。”陳定深唿吸了一口氣,深深對張霸彎腰行禮,轉身離去了。
“嗯。我客客氣氣的,也希望他們能客客氣氣的。否則就要用點非常的手段了。”
陳定走後,張霸伸手捏了捏下巴,眯起眼睛自言自語道。
典韋目不斜視,當沒聽見。
..............
新野。
陰家。
黃巾起義爆發的非常迅速,陰家在這一次的戰爭之中,損失很大。
但對他們這樣的大家族來說,是不會因此而滅亡的。
陰家大部分族人都生存了下來,並保存了相當多的部曲、錢糧。
陰家沒有明確的族長,但當代的領軍人物是陰平。
世襲堂秋侯。
今年四十五歲。
曾經出來做官,曆任三縣令,一任郡守,也曾經入朝做過中郎將。
他為人脾氣暴躁,而且貪財,官聲不怎麽樣。
陰平的莊園,書房內。
陰平低頭看著竹簡,臉上露出肉痛之色,然後一甩手扔了竹簡,大罵道:“可惡的黃巾。”
其實他的損失不算特別大,但對他這樣貪財的人來說,哪怕細小的損失,也足夠讓他心如刀割了。
就在這時,管家從外走了進來,彎腰行禮,獻上了一個精致的木頭匣子,說道:“君侯。陳留亭侯、突騎校尉張公送來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