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英霸之器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宅內。
張霸坐在小板凳上抱著小吳班坐在自己腿上,看著前方吳懿在耍弄槍棒。
招式一板一眼,耍的很不錯。
“好一招迴馬槍。”張霸稱讚道。
吳懿卻仿佛沒有聽見張霸喝彩,繼續使槍,直到一套槍法使完,然後才走上前來,對張霸抱拳行禮。
張霸正想逗逗這不苟言笑的侄子,忽聽見腳步聲響起,轉頭看到露出喜憂參半之色的吳匡。
他放下了吳班,讓兄弟兩個自己去玩了。
“怎麽樣兄長?”張霸站起來走上前去,有些緊張的問道。
沒辦法。
要是這洛神賦也不行,除了搶親之外,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成是成了,蔡。不,蔡公明天要見你。你可得小心說話。”吳匡喜憂參半道。
張霸一聽頓時眼睛一亮,喜上眉梢。這是成了啊。
這門進去了,媳婦還怕跑了不成?他對吳匡說道:“兄長不必擔心,我有辦法對付老泰山。”
他胸有成竹。
蔡邕這個人什麽性格脾氣,什麽政治主張,他都一清二楚,隻要投其所好就行了。
“不可輕忽大意。我們好不容易有希望了,可不能臨門一腳廢了。”
吳匡嚴肅道。
“兄長放心,是我想娶妻,我可比你在乎多了。”張霸笑著說道。
“說的也是。”吳匡一聽,頓時點頭。
不過他還是拉著張霸的袖子,一起去書房合計合計。
第二天一大早。
張霸穿戴整齊,坐上了輦車,帶上了禮物,前往蔡邕家。
蔡宅。
抱著洛神賦輾轉反側,一夜沒睡覺的蔡琰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坐在窗前昏昏欲睡,但卻強撐著沒睡。
“小姐,小姐。主人叫你過去。”忽而,一名小侍女飛奔進入了房間,說道。
蔡琰打了一個激靈,連忙站起,本想奪門而出,又覺得不淑女,連忙深唿吸了一口氣,緩步輕移來到了大堂,並在父親的示意下,躲到了屏風後邊。
過了不久,張霸在管家的引領下,帶著兩個部曲進入了大堂。
兩個部曲一起拿著張氏犁。
蔡邕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被張氏犁給吸引了過去,有些懵逼。
這一看就知道是禮物,但哪有人上門送犁做禮物的?
要不是那洛神賦,蔡邕一定把張霸轟出去。
“河東解人張霸,拜見蔡公。”張霸站定的,躬身行禮道。
“免禮,坐。”蔡邕正襟危坐,神色看不出喜怒,淡淡說道。
“謝坐。”張霸又是躬身行禮,然後來到了座位上坐下。他也立刻介紹道:“蔡公。”
“我擅長巧思。”
“這是我做的犁,本叫曲轅犁。民間號為“張氏犁”。”
說著,張霸詳細的解說了張氏犁的優點。
說罷,張霸對蔡邕行禮道:“天下大事,不過農桑。”
“我想以蔡公為人,無論送什麽貴重的禮物都是銅臭。所以帶來了它。”
張霸這小嘴仿佛是抹了蜜汁一樣,甜的很。
蔡邕也不是死讀書的人,以耕田為樂,可太知道農事了。聽完張霸的介紹,立刻動容,對張霸點頭說道:“這是福澤天下的大功德。”
“好,好禮物。勝過象牙、翡翠不知凡幾。”
“這禮物老夫收下了,等老夫迴去陳留,必定在民間推廣。”
說罷,蔡邕讓人進來,吩咐收下張氏犁,小心存放。
張霸對自己的部曲點了點頭,讓他們下去了。
蔡邕立刻問張霸道:“天下大事,雖然在農桑。但朝政不穩,百姓也不能安居樂業。”
“現在漢室病了,老夫問你,病在什麽地方?”
張霸立刻迴答道:“病在十常侍弄權,天子被他們蒙蔽了。”
“如果能撥亂反正,勸諫天子親賢臣,遠小人。必定能複興漢室,藥到病除。”
這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了。
這大漢朝的病根,張霸與徐晃說的很明白。
世家與皇帝爭奪權力,十常侍不過是漢靈帝的打手罷了。
他們的成敗興衰,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是無根之萍。
天下的病根,在世家的力量太強了。以至於寒門沒有出頭之日。
以至於空談之輩,竊據高位。
以至於皇帝感到害怕。
但這話不能對蔡邕說。因為蔡邕也是世家大族,而且是空談之輩。
有才氣而無能,就是蔡邕這種人了。
所以張霸才這麽說。
皇帝沒錯,士大夫沒錯,就是那十常侍弄權,真是可惡,小人,該殺。
蔡邕聞言果然欣喜,捏著胡須不住點頭,好,好想法。
說的話好,也很有力量感。
斬釘截鐵。
張霸還沒有成年,所以沒有戴冠,少了點味道。但他麵容英武,雄壯高大,坐姿有一股力量感,聲音洪亮。
加上剛才的一番話,蔡邕的腦海之中出現了四個字。
“英霸之器。”
蔡邕越看越中意,越看越歡喜,但還是沉聲問道:“你對涼州羌族、並州匈奴、幽州烏桓怎麽看?”
張霸胸有成竹,說道:“隻要皇帝親賢臣,遠小人。內修德政,輔佐兵馬。”
“區區蠻夷,自然會屈服。”
他的內心則暗道:“假的。發大兵血洗他們,什麽止戈為武。把敵人殺光了,不就沒有戰爭了?”
“不就是武了?”
“漢武帝好啊,打到匈奴人苟延殘喘,幾乎滅族。”
張霸語氣斬釘截鐵,麵不紅氣不喘,言之鑿鑿。
蔡邕信了他的鬼話,中意的不得了。
這就是理想中的朝政啊。
皇帝賢明,親賢臣,遠小人。朝堂上士大夫和和氣氣,內修德政。
蠻夷就臣服了。
天下就太平了。
蔡邕讀了一輩子的書,做夢都幻想,大漢朝變成這個樣子。
他自己是無法實現了。
而張霸這個人不簡單啊。
相士說二十歲後封侯,四十五歲後位極人臣。
與神女相會,作洛神賦。
有大貴之相。
他可能真有能力改變朝政。
蔡邕想到這裏,已經是怦然心動。這女婿。
我要了。
蔡邕已經興奮起來了,忘記女兒就躲在屏風後邊的事情了。他說道:“這樁婚事,老夫同意了。”
“你父母已經不在,就讓吳匡操辦。”
“等老夫女兒笄禮(十五)後便完婚。”
“多謝泰山。”張霸大喜,心甘情願的伏拜在地,大聲說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蔡邕說出的話,絕對不會更改。
這事兒成了。
張霸坐在小板凳上抱著小吳班坐在自己腿上,看著前方吳懿在耍弄槍棒。
招式一板一眼,耍的很不錯。
“好一招迴馬槍。”張霸稱讚道。
吳懿卻仿佛沒有聽見張霸喝彩,繼續使槍,直到一套槍法使完,然後才走上前來,對張霸抱拳行禮。
張霸正想逗逗這不苟言笑的侄子,忽聽見腳步聲響起,轉頭看到露出喜憂參半之色的吳匡。
他放下了吳班,讓兄弟兩個自己去玩了。
“怎麽樣兄長?”張霸站起來走上前去,有些緊張的問道。
沒辦法。
要是這洛神賦也不行,除了搶親之外,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成是成了,蔡。不,蔡公明天要見你。你可得小心說話。”吳匡喜憂參半道。
張霸一聽頓時眼睛一亮,喜上眉梢。這是成了啊。
這門進去了,媳婦還怕跑了不成?他對吳匡說道:“兄長不必擔心,我有辦法對付老泰山。”
他胸有成竹。
蔡邕這個人什麽性格脾氣,什麽政治主張,他都一清二楚,隻要投其所好就行了。
“不可輕忽大意。我們好不容易有希望了,可不能臨門一腳廢了。”
吳匡嚴肅道。
“兄長放心,是我想娶妻,我可比你在乎多了。”張霸笑著說道。
“說的也是。”吳匡一聽,頓時點頭。
不過他還是拉著張霸的袖子,一起去書房合計合計。
第二天一大早。
張霸穿戴整齊,坐上了輦車,帶上了禮物,前往蔡邕家。
蔡宅。
抱著洛神賦輾轉反側,一夜沒睡覺的蔡琰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坐在窗前昏昏欲睡,但卻強撐著沒睡。
“小姐,小姐。主人叫你過去。”忽而,一名小侍女飛奔進入了房間,說道。
蔡琰打了一個激靈,連忙站起,本想奪門而出,又覺得不淑女,連忙深唿吸了一口氣,緩步輕移來到了大堂,並在父親的示意下,躲到了屏風後邊。
過了不久,張霸在管家的引領下,帶著兩個部曲進入了大堂。
兩個部曲一起拿著張氏犁。
蔡邕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被張氏犁給吸引了過去,有些懵逼。
這一看就知道是禮物,但哪有人上門送犁做禮物的?
要不是那洛神賦,蔡邕一定把張霸轟出去。
“河東解人張霸,拜見蔡公。”張霸站定的,躬身行禮道。
“免禮,坐。”蔡邕正襟危坐,神色看不出喜怒,淡淡說道。
“謝坐。”張霸又是躬身行禮,然後來到了座位上坐下。他也立刻介紹道:“蔡公。”
“我擅長巧思。”
“這是我做的犁,本叫曲轅犁。民間號為“張氏犁”。”
說著,張霸詳細的解說了張氏犁的優點。
說罷,張霸對蔡邕行禮道:“天下大事,不過農桑。”
“我想以蔡公為人,無論送什麽貴重的禮物都是銅臭。所以帶來了它。”
張霸這小嘴仿佛是抹了蜜汁一樣,甜的很。
蔡邕也不是死讀書的人,以耕田為樂,可太知道農事了。聽完張霸的介紹,立刻動容,對張霸點頭說道:“這是福澤天下的大功德。”
“好,好禮物。勝過象牙、翡翠不知凡幾。”
“這禮物老夫收下了,等老夫迴去陳留,必定在民間推廣。”
說罷,蔡邕讓人進來,吩咐收下張氏犁,小心存放。
張霸對自己的部曲點了點頭,讓他們下去了。
蔡邕立刻問張霸道:“天下大事,雖然在農桑。但朝政不穩,百姓也不能安居樂業。”
“現在漢室病了,老夫問你,病在什麽地方?”
張霸立刻迴答道:“病在十常侍弄權,天子被他們蒙蔽了。”
“如果能撥亂反正,勸諫天子親賢臣,遠小人。必定能複興漢室,藥到病除。”
這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了。
這大漢朝的病根,張霸與徐晃說的很明白。
世家與皇帝爭奪權力,十常侍不過是漢靈帝的打手罷了。
他們的成敗興衰,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是無根之萍。
天下的病根,在世家的力量太強了。以至於寒門沒有出頭之日。
以至於空談之輩,竊據高位。
以至於皇帝感到害怕。
但這話不能對蔡邕說。因為蔡邕也是世家大族,而且是空談之輩。
有才氣而無能,就是蔡邕這種人了。
所以張霸才這麽說。
皇帝沒錯,士大夫沒錯,就是那十常侍弄權,真是可惡,小人,該殺。
蔡邕聞言果然欣喜,捏著胡須不住點頭,好,好想法。
說的話好,也很有力量感。
斬釘截鐵。
張霸還沒有成年,所以沒有戴冠,少了點味道。但他麵容英武,雄壯高大,坐姿有一股力量感,聲音洪亮。
加上剛才的一番話,蔡邕的腦海之中出現了四個字。
“英霸之器。”
蔡邕越看越中意,越看越歡喜,但還是沉聲問道:“你對涼州羌族、並州匈奴、幽州烏桓怎麽看?”
張霸胸有成竹,說道:“隻要皇帝親賢臣,遠小人。內修德政,輔佐兵馬。”
“區區蠻夷,自然會屈服。”
他的內心則暗道:“假的。發大兵血洗他們,什麽止戈為武。把敵人殺光了,不就沒有戰爭了?”
“不就是武了?”
“漢武帝好啊,打到匈奴人苟延殘喘,幾乎滅族。”
張霸語氣斬釘截鐵,麵不紅氣不喘,言之鑿鑿。
蔡邕信了他的鬼話,中意的不得了。
這就是理想中的朝政啊。
皇帝賢明,親賢臣,遠小人。朝堂上士大夫和和氣氣,內修德政。
蠻夷就臣服了。
天下就太平了。
蔡邕讀了一輩子的書,做夢都幻想,大漢朝變成這個樣子。
他自己是無法實現了。
而張霸這個人不簡單啊。
相士說二十歲後封侯,四十五歲後位極人臣。
與神女相會,作洛神賦。
有大貴之相。
他可能真有能力改變朝政。
蔡邕想到這裏,已經是怦然心動。這女婿。
我要了。
蔡邕已經興奮起來了,忘記女兒就躲在屏風後邊的事情了。他說道:“這樁婚事,老夫同意了。”
“你父母已經不在,就讓吳匡操辦。”
“等老夫女兒笄禮(十五)後便完婚。”
“多謝泰山。”張霸大喜,心甘情願的伏拜在地,大聲說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蔡邕說出的話,絕對不會更改。
這事兒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