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靠一通電話就搞定墨索裏尼顯然是不可能的,雖然斯特拉瑟提供的籌碼讓墨索裏尼非常心動,但是與英法為敵這麽可怕的事情是墨索裏尼想都不敢想的。


    在經曆了與埃塞俄比亞的戰爭之後墨索裏尼對於意大利陸軍的實力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他認為意大利陸軍無法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所以他告訴斯特拉瑟意大利要到40年代才能完成打世界大戰的準備。


    不過斯特拉斯也非常直截了當的告訴他,40年代就不會有世界大戰,因為那個時候戰爭已經結束了。


    意大利確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這是斯特拉瑟心知肚明的事情,不過德國同樣也沒有。


    最近,德國內部正為了這個事情吵得爭論不休。


    以斯特拉瑟為首的政府文官集團希望能在一年之內就完成戰爭準備,在他們看來,在經濟危機的影響尚未散去的時間發起戰爭是最好的時機。


    根據史塔西的情報顯示,英國跟法國在過去幾年幾乎沒有進行裝備更新,他們的戰備非常鬆弛,完全沒有戰鬥力。


    當然,英國跟法國也有資本這麽做,英國強大的海軍跟法國強大的陸軍積累的底子,讓他們就算是停滯不前也是遠超其他國家的實力。


    但是這已經是德國跟英法差距最小的時候了,如果等他們開始武裝軍隊,並且完成之後,德國恐怕就不是他們的對手了。


    如果斯特拉瑟當初沿著希特勒的路走下去,或許可以麻痹英法一直到1936年之後。


    但是現在簽訂了《反資本主義協定》的德國並不能讓英國放心,所以他們加快了重整軍備的步伐。


    從上個月開始,英國就已經向國內的兵工廠下達了訂單,並且開始研發新的飛機和坦克用來抗衡在西班牙內戰中大放異彩的四號坦克。


    說到開戰的時間,對於德國來講有什麽影響,就必須引入兩個概念。


    一是戰爭能力,二是戰爭潛力。


    戰爭能力是一個國家或者政治集團運用其掌握的武裝與非武裝力量遂行戰爭的能力。


    簡單的講,就是通過計算一個國家現役的海陸空軍實力來衡量其軍事實力的強弱。


    比如說你的坦克越多、飛機越多、大炮越多,軍事實力就越強。


    士兵素養越高,實力也會越強。


    這些指標對於戰爭能力來說都是正向的。


    二戰德國的戰爭能力就非常強大,他們擁有訓練有素的士兵,同時還有先進的作戰理念,這讓他們在歐洲所向披靡。


    雖然德國的戰爭能力非常強的,但是德國的戰爭潛力就不怎麽行了。


    戰爭潛力是國家或政治集團為進行戰爭所能夠動員的潛在力量,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和精神力量等。


    戰爭潛力的大小,既取決於領土、人口、經濟、科學技術和資源等條件,也取決於國家的政治製度、文化精神等條件。


    德國的體量在歐洲當然算得上一個大國,如果打一場短期戰爭,那麽德國的實力是綽綽有餘的。


    但是如果打世界大戰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


    因為德國的對手就會從波蘭、法國變成英國、美國。


    德國在人口、資源上都沒有優勢。


    如果不能在短期內迅速取得勝利,那麽當英國和美國的國家機器動員起來,德國拚消耗是拚不過他們的。


    至少從物質的層麵來說,德國的戰爭潛力不足以支撐他們打贏世界大戰。


    當然,在現在的德國實現了社會主義製度,是為人民服務的國家,軍隊的戰鬥意誌甚至還要比納粹德國洗腦過的黨衛軍強上幾分。


    但是斯特拉瑟知道光靠意誌是殺不死敵人的,如果你手中沒有足夠多的坦克和大炮,光憑一腔熱血是沒有用的。


    也不要說什麽正義的戰爭或者不正義的戰爭,這些都是騙小孩子的把戲。


    實力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礎,當年美國人屠殺印第安人的時候有因為邪惡而失敗了嗎?


    這些劊子手依然好好的活在原本屬於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包括今天的以色列也一樣。


    德國就是屬於戰爭能力強,但是戰爭潛力沒有那麽強的國家。


    也就是說,一開始德國的戰爭能力很強,但是因為戰爭潛力有限,他能達到的上限並不高。


    而英美就是屬於那種戰爭能力不行,但是戰爭潛力超群的選手。


    可能一開始軍隊的戰鬥力非常樂色,但是隻要給他們時間把實力發揮出來,最終他們能達到的上限就會非常高。


    德國就好像一個靠打興奮劑短期內實力超群的選手,對上英美這兩個老師傅有優勢。


    但是一旦興奮劑的時間過了,那麽因為這兩個修煉內家心法的宗師就可以依靠他們深厚的實力硬生生把德國拖死。


    所以德國想要贏,必須要爭取在前麵幾個迴合亂拳打死老師傅,不要給英美發揮他們戰爭潛力的時間。


    這也就是為什麽德國政府內部寄希望能夠在33年就發動對法國的戰爭。


    他們當然知道國防軍在一年內完全準備好戰爭顯然是不可能的,無論是訓練度還是裝備的裝備度都沒有達到100%。


    但是在1933年用國防軍90%的實力去對抗法國50%的實力總比到了1939年用國防軍100%的實力去對抗法國90%的實力好。


    或許你會認為法國人90%的實力又如何呢?就算是100%,法國也不是德國的對手。


    你說的沒錯,但是如果對象換成是英國人呢?


    恐怕德國就沒那麽容易取勝了。


    更何況還有個大boss美國。


    他們可以在前線失利無數次,但是德國隻能失敗一次。


    畢竟時間拖得越久越不利。


    好在這一次,德國的盟友裏多了一個蘇聯,這就讓斯特拉瑟多了一種選擇。


    最近,斯特拉斯就在思考,如果德國加上蘇聯能否跟英美打消耗戰。


    這是一種新思路。


    說白了就是看看蘇聯加上整個歐洲的資源能不能跟美國加上英國的殖民地抗衡。


    如果可行的話,那麽德國就不必執著於閃擊戰。


    但是很遺憾,因為沒有曆史的參照,斯特拉瑟也不知道這條路是否行得通,所以他也隻能先硬著頭皮按照閃擊戰的方式走下去。


    除非遇到了無法逾越的困難,這或許是另一種可行的方案。


    【作者題外話】:感謝書友大護國公莫斯利的5張金票(~ ̄▽ ̄)→))* ̄▽ ̄*)o


    dengbidmxswqqxswyifan</p>


    shuyueepzwqqwxwxsguan</p>


    xs007zhuikereadw23zw</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元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元首並收藏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