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正因如此,才給了微生物更多繁衍的機會。

    濕熱的環境,本身就極易讓微生物存活,尤其是在較為高溫的情況下。

    找出了問題關鍵,張天科就知道該如何去解決,在還沒有高等智慧生物出現的這個時期,他果斷選擇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降低地球上的溫度,同時也能增加地球水分。間接促進臭氧層快速形成。

    此後在兩個月時間裏,張天科幾乎總會找出一些閑暇功夫,為所謂生物沙盤幹旱無雨的地方。降一場雨露。

    有些時間,他甚至覺得下雨前的前期步驟太繁瑣了,又要等上幾分鍾的烏雲聚攏,又有等雷鳴出現。

    偶爾他會直接偷懶,如同晴天霹靂,直接降雨。

    倘若有人類存活在這個微縮世界。一定會被眼前這一幕,逼到懷疑人生。

    就在沈尋和安若華剛走出講座大堂時,張天科頗為緊張的打來了電話,沈尋還有些擔心,難道微縮生物沙盤又出現問題了?

    結果令他深感意外的是,張天科告訴他,根據智能係統的演算,在相對時間下,微縮生物沙盤隻需再經過兩百年時間,就能出現第一代類人猿物種,也就是用兩腳走路的有低智慧的生物。

    聽到這個消息,沈尋喜出望外,這可比來聽閻博考的講座更讓沈尋興奮不已。

    要知道,如果微縮生物沙盤能發展到如今的全球上百億人口,沈尋隨隨便便收割一次,至少都能拿到一百萬甚至兩百萬的剩餘壽命。

    最主要的生物鏈發展途徑,就是讓這個沙盤中的物種避免反複走向滅亡。

    依據沈尋對過去數百萬年、數千萬年地球曆史的了解,雖然依舊很模糊。但他至少可以肯定,無論是舊人類,還是恐龍時代、白堊紀時代等等,都曾慘遭過一場大滅絕。

    而人類的出現,或許存在一定是機緣巧合性,沈尋實在沒有耐心,要去等待十幾億年。

    在微縮生物沙盤中,也就是二三十億年。

    不論是沙盤之內,還是沙盤之外。對沈尋而言,都是無比漫長的歲月。

    這個數值的換算比例,是一連串的函數值,並不是簡單的比例數值。

    沈尋認為,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專業人士,讓人類出現的時間點盡可能的縮短。

    當他找見了張天科時,便隨即想起了這個計劃。

    在他的原定想法裏,就算張天科再有能力。生物天賦再高,也應該至少需要幾百年的時間。

    想不到對方這麽快就給沈尋帶來了好消息。

    換言之,微縮生物沙盤裏的兩百年,等同於現實中的九十三年。

    想到這裏,沈尋不免內心大喜。、

    ······

    半小時後。

    沈尋二人步伐飛快的從智峰汽車上走出,沿著馴鹿酒吧的吧台。走向了電梯間。

    不一會,他們就來到了微縮生物沙盤的實驗室裏,張天科還是一如既往的埋頭研究者剛從係統中打印出來的新物種數據。

    “張老,我可是來聽你的好消息的。”沈尋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笑道。

    張天科跟湯顯聖都是一個輩分的老人,沈尋管湯顯聖叫湯老,自然也應當稱唿張天科為張老。

    張天科隨即才反應過來,從萬千思緒中迴過神,來到沈尋和安若華跟前。恭敬的說道,“城主大人,您過獎了。”

    “聽安若華說。微縮生物沙盤又有了新變化?”沈尋問道。

    “沒錯,城主大人請隨我來。”張天科道。

    “對了,張老。你能否說一下,你是如何分析出這沙盤在兩百年後,會出現第一批低智慧的類人猿?”沈尋疑惑道。

    智能係統雖然很強大,但麵對微縮生物沙盤這種大規模的未來推延,需要湯顯聖輸入一些核心的關鍵數值,智能係統才能以此為基礎,再根據整個沙盤的發展狀況和死亡生長數,進行演算。

    而這裏的數值,正是一種非常難以把控的值,稍微有一點偏差,就會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後果。

    說著,張天科帶沈尋走到了生物沙盤的控製台前。一邊敲動著上麵的按鍵,一邊說明道,“城主大人,這件事說來話長,若要說清楚,可能需要花費您不少的時間。”

    “沒關係。我洗耳恭聽,”沈尋淡笑道。

    這可和閻博考的講座不一樣,張天科是何許人?曾是國家生物研究院的總院長,豈是閻博考之流能相提並論的。

    得到沈尋的同意和認可後,張天科也就大膽的說了起來,“此前,我聽從城主大人的吩咐,對於微縮生物沙盤,做了一個很詳細的物種生態循環的報告,以及一份有關地球曆史上的幾次大滅絕的詳細資料匯總,這些我都曾交由城主大人看過,不知城主大人可還有印象?”

    “當然有印象,”沈尋直接說道。

    “之後,我又以這份報告和資料為基礎,利用智能係統的模擬演戲,大致推算出了地球物種第一次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每一代人類的出現,都是一種有形的巧合,同時也是自然選擇的後果,如果想要進一步推動類人猿和人類的誕生,就應該更準確的了解到底什麽是自然選擇,它的源頭又在哪裏?根據我的多種假設所實驗出來的結果,倘若我們能研究透物種大滅絕的根本原因,應該就能領悟到其中的關鍵因素。”張天科一本正經的沉聲道。

    “很好,你繼續,”沈尋此刻聽得津津有味,很想繼續聽下去,可安若華卻露出了一臉蒙然的表情,顯然對張天科的話不甚了解。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在我們生物學領域,稱之為“奧陶紀大滅絕”,發生在至今4.4億年前,這是我們地球上首次物種滅絕事件,超過83%的物種都盡數死亡,至於滅絕原因,現代的古生物學家們都認為,很可能是受到了環境的影響。其實關於這一點,我在接管微縮生物沙盤以前,也是這麽認為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打造了長生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送我上青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送我上青雲並收藏我打造了長生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