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康帝神色一緊,不動聲色的轉了轉拇指上的扳指。一道人影無聲的出現在那人身後,如同一道幽靈般悄無聲息。
仁康帝臉上卻露出了和煦的笑容,轉向賈源道:“源公,咱們似乎許久不曾對弈了,手談一局如何?”
“陛下有此雅興,老臣自然奉陪。”賈源笑道。
君臣二人相視一笑,仿佛今天的的事情根本就沒發生過一般。
目送二人離開後,張慧心中的恐懼如潮水般湧來,她一下癱坐在了地板上,臉色蒼白,渾身無力。老夫人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責備,但更多的是無奈與心疼,她輕輕歎了口氣,伸手把張慧扶了起來。
“這會兒知道害怕了,我還真以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老夫人沒好氣地說道,語氣中既有責備也有關愛。
“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孫媳怎可能不怕?”張慧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一臉苦笑的說道。
老夫人聞言,歎了口氣道:“既知天子動怒的下場,為何還要執意如此?”
張慧沉默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她低聲說道:“大概是心有不甘吧。”
這句話仿佛觸動了老夫人心中的某根弦,她看著張慧,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過了半晌方才幽幽的說道:“讓人把流言停了吧。”
“昨兒就已經傳令下去了,那些人今早就已經離開京都了。”
老夫人聞言,輕輕點了點頭,神色間似乎鬆了一口氣,卻又夾雜著幾分難以言喻的沉重。
“老祖宗,您在擔心什麽?”張慧不解的問道。
“君心難測,日後我和你祖父沒了後,你同赦兒要謹記一件事。”
“什麽事?”張慧屏息以待,不敢有絲毫的分神。
老夫人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要謹記,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完全依賴君王的寵愛。
這世間的權力,如同潮汐,漲落無常。今日你可能站在雲端之上,明日或許就會跌落塵埃。
我們要做的,是建立自己的根基,穩固家族的地位,而不是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君王的喜怒之上。”
張慧聞言,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共鳴。她深知,在這個權力鬥爭錯綜複雜的時代,依靠君王的一時寵愛,無異於飲鴆止渴。隻有建立起自己的勢力,才能在風雨飄搖中立於不敗之地。
她鄭重地點了點頭,目光堅定:“老祖宗的教誨,孫媳銘記在心。”
見張慧確實記下了自己的話,老夫人輕聲道:“你收拾一下,同我去小廚房吧。”
“是。”張慧忙應了下來,拖著笨重的身子同老夫人一頭紮進了榮慶堂的小廚房。
這一天,不知仁康帝同賈源說了一些什麽,隻知道他離開榮國府的時候,眼圈是紅的。
迴到皇宮也沒有像往常那般,而是直接去了元後的寢宮,在那裏獨坐了一夜。
關於東北戰場的流言很快就被別的事情給壓了下去,京都再次恢複了平靜。隻是在那些觸覺敏銳的人知道,這隻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罷了。
前方的消息不停地傳來,雖不全都是好消息,但總體上來說還是朝著有利於大盛的方向發展。仁康帝每日除了處理朝政,便是關注著前線的戰報,偶爾還會召見幾位重臣商議軍情。
如此轉眼就進了臘月,京都也陸陸續續下了好幾場雪。銀裝素裹的世界裏,每一片雪花都似乎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的期許與憂慮。因著各府都有兒郎遠赴戰場,今年的冬天顯得格外寒冷而漫長,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
榮國府內,張慧坐在窗前,手中拿著一封書信,翻來覆去的看著。那封信是賈赦從東北寄來的,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她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憧憬。
如今她即將臨盆,臉上雖掛著淡淡的微笑,卻也難掩眼中的一絲憂慮。
“大奶奶,您怎麽又看這些東西了?”書雅的聲音從她的背後傳了過來。
張慧把書信放在桌上的一個木匣子裏,笑著問道:“各府的年禮可都備下了?趁著這幾天,天氣好,該送都趕緊送出去吧。”
“您就放心吧,各府的禮單都已經送去老夫人那裏了。您呀,就安心的養著身子吧。”書雅無奈的說道。
“幾位姑娘這會還在老夫人院中嗎?”
“在呢。大姑娘和二姑娘的婚期將至,老夫人特意把她們帶在身邊,教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畫心在一旁接道。
“三姑娘和四姑娘呢?四姑娘前些日子著涼了,可好些了嗎?”
“三姑娘被呂姨娘拘在房中學繡活呢,昨兒見了奴婢還同奴婢抱怨呢。至於四姑娘,她不小心打翻了硯台,汙了老太爺的兵書。這些天在書房,給老太爺抄寫兵書呢。”書雅笑道。
“我就說她們兩個這些日子怎得這樣安靜。”張慧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
“可不是嘛,夫人。四姑娘起初還鬧著脾氣,說老太爺太過嚴厲。被老太爺罰了幾次了,如今溫順的像隻貓兒。”畫心在一旁補充道。
“她可不是什麽貓,同她兄長一般貫會扮豬吃老虎。”
“奶奶可是想大爺了?”妙琴小心翼翼的問道。
張慧聞言,輕輕撫摸著自己鼓起的肚子,眼底一片複雜。
“奶奶嚐嚐這雪梨羹,老夫人特意給您送來的,說冬日裏吃這東西最滋潤不過了。”曉棋忙打開食盒,轉移了話題。
“放到一邊吧,今兒沒什麽胃口。對了,快過年了,太太一定想知道二房那邊的消息。找個機會,給她透露一二。
還有梨香院那邊,讓那些人都安分些,若是有人再敢傷了老爺的身子,就直接賣到人牙子那裏去!”張慧的眼神在這一刻變得淩厲起來,曉棋和畫心聞言,都是神色一凜,連忙應聲。
“是,奶奶。奴婢曉得了,定會找個合適的時機,將二房的消息透露給太太。”曉棋恭敬地答道。
“奶奶放心,梨香院那邊,老夫人一直盯著。至少在大爺迴來以前,那些人都不敢再生出什麽幺蛾子來。”畫心也連忙答道。
張慧微微點頭,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嗯,這段日子你們四個辛苦些,等過完年,我再好好賞你們。”
“奴婢們可都記住了,到時,奶奶可不準小氣哦。”書雅俏皮地笑道,一雙明亮的眼睛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放心,少不了你們的。”張慧笑著迴應,語氣中滿是寵溺。
正當主仆幾人沉浸在歡聲笑語中時,張慧的臉色突然一僵。她扶著隆起的肚子,眉頭緊鎖,顯得異常緊張。一旁的妙琴見狀,連忙關切地問道:“奶奶,您怎麽了?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張慧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妙琴,你去熬些參湯來,就用母親送來的那株紫參。”
“奶奶,您……”妙琴有些疑惑,但看到張慧放在腹部的肚子,她立刻明白了什麽,點了點頭,“是,奴婢這就去!”
說完,妙琴轉身匆匆離去,隻留下張慧、書雅和畫心三人在屋內。張慧的神色依舊凝重,她看向書雅和畫心,低聲吩咐道:“書雅,你和畫心給我盯緊了院中的下人,若有什麽風吹草動,直接綁了。”
書雅和畫心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是,奶奶。”
“曉棋,你現在去請陳嬤嬤過來了。”
仁康帝臉上卻露出了和煦的笑容,轉向賈源道:“源公,咱們似乎許久不曾對弈了,手談一局如何?”
“陛下有此雅興,老臣自然奉陪。”賈源笑道。
君臣二人相視一笑,仿佛今天的的事情根本就沒發生過一般。
目送二人離開後,張慧心中的恐懼如潮水般湧來,她一下癱坐在了地板上,臉色蒼白,渾身無力。老夫人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責備,但更多的是無奈與心疼,她輕輕歎了口氣,伸手把張慧扶了起來。
“這會兒知道害怕了,我還真以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老夫人沒好氣地說道,語氣中既有責備也有關愛。
“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孫媳怎可能不怕?”張慧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一臉苦笑的說道。
老夫人聞言,歎了口氣道:“既知天子動怒的下場,為何還要執意如此?”
張慧沉默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她低聲說道:“大概是心有不甘吧。”
這句話仿佛觸動了老夫人心中的某根弦,她看著張慧,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過了半晌方才幽幽的說道:“讓人把流言停了吧。”
“昨兒就已經傳令下去了,那些人今早就已經離開京都了。”
老夫人聞言,輕輕點了點頭,神色間似乎鬆了一口氣,卻又夾雜著幾分難以言喻的沉重。
“老祖宗,您在擔心什麽?”張慧不解的問道。
“君心難測,日後我和你祖父沒了後,你同赦兒要謹記一件事。”
“什麽事?”張慧屏息以待,不敢有絲毫的分神。
老夫人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要謹記,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完全依賴君王的寵愛。
這世間的權力,如同潮汐,漲落無常。今日你可能站在雲端之上,明日或許就會跌落塵埃。
我們要做的,是建立自己的根基,穩固家族的地位,而不是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君王的喜怒之上。”
張慧聞言,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共鳴。她深知,在這個權力鬥爭錯綜複雜的時代,依靠君王的一時寵愛,無異於飲鴆止渴。隻有建立起自己的勢力,才能在風雨飄搖中立於不敗之地。
她鄭重地點了點頭,目光堅定:“老祖宗的教誨,孫媳銘記在心。”
見張慧確實記下了自己的話,老夫人輕聲道:“你收拾一下,同我去小廚房吧。”
“是。”張慧忙應了下來,拖著笨重的身子同老夫人一頭紮進了榮慶堂的小廚房。
這一天,不知仁康帝同賈源說了一些什麽,隻知道他離開榮國府的時候,眼圈是紅的。
迴到皇宮也沒有像往常那般,而是直接去了元後的寢宮,在那裏獨坐了一夜。
關於東北戰場的流言很快就被別的事情給壓了下去,京都再次恢複了平靜。隻是在那些觸覺敏銳的人知道,這隻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罷了。
前方的消息不停地傳來,雖不全都是好消息,但總體上來說還是朝著有利於大盛的方向發展。仁康帝每日除了處理朝政,便是關注著前線的戰報,偶爾還會召見幾位重臣商議軍情。
如此轉眼就進了臘月,京都也陸陸續續下了好幾場雪。銀裝素裹的世界裏,每一片雪花都似乎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的期許與憂慮。因著各府都有兒郎遠赴戰場,今年的冬天顯得格外寒冷而漫長,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
榮國府內,張慧坐在窗前,手中拿著一封書信,翻來覆去的看著。那封信是賈赦從東北寄來的,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她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憧憬。
如今她即將臨盆,臉上雖掛著淡淡的微笑,卻也難掩眼中的一絲憂慮。
“大奶奶,您怎麽又看這些東西了?”書雅的聲音從她的背後傳了過來。
張慧把書信放在桌上的一個木匣子裏,笑著問道:“各府的年禮可都備下了?趁著這幾天,天氣好,該送都趕緊送出去吧。”
“您就放心吧,各府的禮單都已經送去老夫人那裏了。您呀,就安心的養著身子吧。”書雅無奈的說道。
“幾位姑娘這會還在老夫人院中嗎?”
“在呢。大姑娘和二姑娘的婚期將至,老夫人特意把她們帶在身邊,教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畫心在一旁接道。
“三姑娘和四姑娘呢?四姑娘前些日子著涼了,可好些了嗎?”
“三姑娘被呂姨娘拘在房中學繡活呢,昨兒見了奴婢還同奴婢抱怨呢。至於四姑娘,她不小心打翻了硯台,汙了老太爺的兵書。這些天在書房,給老太爺抄寫兵書呢。”書雅笑道。
“我就說她們兩個這些日子怎得這樣安靜。”張慧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
“可不是嘛,夫人。四姑娘起初還鬧著脾氣,說老太爺太過嚴厲。被老太爺罰了幾次了,如今溫順的像隻貓兒。”畫心在一旁補充道。
“她可不是什麽貓,同她兄長一般貫會扮豬吃老虎。”
“奶奶可是想大爺了?”妙琴小心翼翼的問道。
張慧聞言,輕輕撫摸著自己鼓起的肚子,眼底一片複雜。
“奶奶嚐嚐這雪梨羹,老夫人特意給您送來的,說冬日裏吃這東西最滋潤不過了。”曉棋忙打開食盒,轉移了話題。
“放到一邊吧,今兒沒什麽胃口。對了,快過年了,太太一定想知道二房那邊的消息。找個機會,給她透露一二。
還有梨香院那邊,讓那些人都安分些,若是有人再敢傷了老爺的身子,就直接賣到人牙子那裏去!”張慧的眼神在這一刻變得淩厲起來,曉棋和畫心聞言,都是神色一凜,連忙應聲。
“是,奶奶。奴婢曉得了,定會找個合適的時機,將二房的消息透露給太太。”曉棋恭敬地答道。
“奶奶放心,梨香院那邊,老夫人一直盯著。至少在大爺迴來以前,那些人都不敢再生出什麽幺蛾子來。”畫心也連忙答道。
張慧微微點頭,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嗯,這段日子你們四個辛苦些,等過完年,我再好好賞你們。”
“奴婢們可都記住了,到時,奶奶可不準小氣哦。”書雅俏皮地笑道,一雙明亮的眼睛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放心,少不了你們的。”張慧笑著迴應,語氣中滿是寵溺。
正當主仆幾人沉浸在歡聲笑語中時,張慧的臉色突然一僵。她扶著隆起的肚子,眉頭緊鎖,顯得異常緊張。一旁的妙琴見狀,連忙關切地問道:“奶奶,您怎麽了?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張慧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妙琴,你去熬些參湯來,就用母親送來的那株紫參。”
“奶奶,您……”妙琴有些疑惑,但看到張慧放在腹部的肚子,她立刻明白了什麽,點了點頭,“是,奴婢這就去!”
說完,妙琴轉身匆匆離去,隻留下張慧、書雅和畫心三人在屋內。張慧的神色依舊凝重,她看向書雅和畫心,低聲吩咐道:“書雅,你和畫心給我盯緊了院中的下人,若有什麽風吹草動,直接綁了。”
書雅和畫心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是,奶奶。”
“曉棋,你現在去請陳嬤嬤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