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歲以後,各項能力都有所提高,會坐,會爬,對外界的好奇心也與日俱增,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對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濃,父母要多引導孩子去玩,躲在遊戲中體驗生活,以促進寶寶智力的發育、情商的發展。

    7個月寶寶的智能狀況大運動:可以自由自在地翻滾運動;俯臥時出現爬行練習;無須用手支撐,能獨坐10分鍾以上。

    精細動作:會伸手拿玩具等物品,並塞入自己口中。能用全掌撥弄到小丸,還會用拇指配合食指、中指一起捏、撥弄小物體。

    適應能力:能將第一塊方木換到另一隻手,再去拿第二塊方木;能伸手去夠遠處的玩具。

    語言發展:聽力比以前更加靈敏,能分辨不同的聲音,並開始學著發聲。能無意識地發出“ba-ba”、“ma-ma”等雙唇音。

    7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體重男嬰約8.8千克女嬰約8千克身長男嬰約70厘米女嬰約68厘米頭圍男嬰約44.6厘米女嬰約43.5厘米胸圍男嬰約44.7厘米女嬰約43.8厘米坐高男嬰約45厘米女嬰約43.7厘米牙齒如果下麵中間的兩顆門牙還未長出,這個月也許就會長出來。

    如果已經長出來,上麵當中的兩顆門牙也會很快長出來。

    語言理解能力訓練:步如飛將詞語和動作聯係在一起,有助於提高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方法:媽媽坐在椅子上,將寶寶放在大腿上,讓他的臉朝向別處。用歡快的語調告訴寶寶:“乖寶寶,和媽媽做遊戲囉!”並開始唱兒歌:“小狗去樹林,快步如飛,碰到小台階,(此處暫停)跳!哈哈!過去了!”當唱到“台階”時,加重音調以增強寶寶對這個詞的注意力,唱到“跳”時腿向上彈起,並擁抱親吻寶寶。

    訓練提示:遊戲可以重複多次。一邊唱,腿要和著拍子彈動。動作要輕柔。

    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學押韻通過聽押韻兒歌,熟悉語言特點,培養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方法:選一首父母最常教寶寶念的兒歌,而且每句最後一個詞要押韻,如“小娃娃,嘴巴甜,喊媽媽,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念時,故意加重每句最後一個字的語氣,並將前麵的字拉長,念成“小娃——娃”,以強調最後那個押韻的字。然後緊接著說:“寶寶,說‘娃’”,然後再念一遍“小娃——”故意不說出“娃”字,等寶寶說出來。這樣反複進行。

    訓練提示:爸爸媽媽發音要準確、到位。注意寶寶的反應,在寶寶疲倦之前停止此遊戲。

    聽覺能力訓練:敲鼓教寶寶認識聲音的起因,同時讓他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

    方法:讓寶寶靠著媽媽,周圍擺放一些可以敲打的東西,如帶蓋的小罐子、奶粉桶什麽的。給寶寶一根木質湯匙,讓他隨意敲打。媽媽也可以有意識地教寶寶打一種有規律的節奏。

    訓練提示:準備的材料要確保不會傷害到寶寶嬌嫩的皮膚。

    身體協調能力訓練:滾來滾去寶寶喜歡那些易於看出其結果的重複性活動,這些活動能使他更好地理解因果關係,同時,也能增強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

    方法:準備一張墊子、一個大球(球的氣不宜打的太足,柔軟一些為好)。媽媽與寶寶麵對麵坐在草地上,腿張開,四腳相對;媽媽將球滾向寶寶,鼓勵寶寶把球滾迴來。

    訓練提示:媽媽要不停地鼓勵寶寶,反複地肯定寶寶的動作。

    增強腿部力量訓練:蹦蹦跳這個活動有助於增強寶寶的腿部力量,為寶寶行走做好準備。

    方法:將寶寶放在草地上,媽媽兩手放在寶寶的胳肢窩下支撐住寶寶;媽媽麵對寶寶,嘴裏念:“蹦蹦跳,蹦蹦跳,我的寶寶跳一跳。”一邊隨著兒歌的節奏讓寶寶的小腳蹦跳起來。

    訓練提示:注意活動量不要過大,1、2次之後就把寶寶平躺在草地上按摩一下。

    自我意識的訓練:寶寶的身體培養寶寶的自我意識,促進親子關係的良好發展。

    方法:媽媽與寶寶對坐,先指著自己的眼睛說“眼睛”,然後抓住寶寶的小手指他的眼睛說“眼睛”。之後抱著寶寶對著鏡子,抓住他的小手指他的眼睛,再指自己的眼睛,反複說“眼睛”,每天重複1~2次,經過7~10天的訓練,當媽媽再說“眼睛”時,寶寶會用小手指自己的眼睛,這時媽媽應親親他,表示讚揚。以後家長可用遊戲的方法教寶寶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訓練提示:也可以讓寶寶看著娃娃或他人,讓寶寶用手指著娃娃的眼睛,大人說:“這是眼睛,寶寶的眼睛呢?”幫他指自己的眼睛,逐漸寶寶會獨立指眼睛。還可以讓寶寶照鏡子,邊看邊告訴他,“這是佳佳(孩子的名)”等。

    認知能力的訓練:滾呀滾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有助於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方法:給寶寶一些可以滾動的圓柱體,如圓柱體飲料瓶,放在地上,讓寶寶用兩隻手推動它向前滾動。待寶寶玩熟練後,再讓他用一隻手推動滾筒,並把它滾到指定地點。寶寶做對了,家長應給予鼓勵。寶寶在戲耍中逐漸建立起“圓柱形物體能滾動”的概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訓練提示:還可以給他球類,讓寶寶在玩耍中建立圓的東西也能滾動的概念。

    第8個月早教方案。

    8個月寶寶的智能狀況大運動:寶寶已經學會了獨坐,已經習慣坐著玩了。撿東西時會爬行去撿。雙手扶欄杆可站立5分鍾以上。

    精細動作:會把玩具拿起來,在雙手之間來迴轉動。還會把玩具從一隻手遞到另一隻手中。

    適應能力:用手持續追逐玩具,不一定能取到。有意識地搖鈴。

    語言發展:與人玩耍或一個人時會發出各種聲音,會對他的玩具“說話”。聽到熟悉的聲音會做出反應。模仿彈舌或咳嗽聲。

    社交行為:對大人的訓斥或讚揚,有委屈或興奮的不同表情。

    8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體重男嬰約9.12千克女嬰約8.49千克身長男嬰約71.51厘米女嬰約69.99厘米頭圍男嬰約45.13厘米女嬰約43.98厘米胸圍男嬰約45.28厘米女嬰約44.40厘米坐高男嬰約45.74厘米女嬰約44.65厘米牙齒大部分寶寶已經開始出牙,有些寶寶已經出了2~4顆牙齒,即上門齒和下門齒。

    發音能力訓練:寶寶說,媽媽說讓寶寶對語言產生興奮感,強化其發音,並可以幫助他盡快地掌握一些基本的語音,從而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方法:

    第一步適當地牽引寶寶,讓寶寶發出聲音,如“咕嚕”、“咕嚕”,父母馬上模仿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第二步重複幾次之後,父母可以在“咕嚕”的基礎上稍加改動,如“咕咕”,寶寶會注意到並模仿,寶寶發出“咕咕”後,父母再模仿。如此多進行幾次。

    訓練提示:當寶寶8個月的時候,可以適當地讓寶寶學一學新的音節(主要是元音:a、o、e、i、u、)。但是,一些比較複雜的音,比如一些複雜的輔音,寶寶還不能模仿,如“呀——”。

    視覺反應能力訓練:在哪隻手裏通過遊戲,訓練寶寶的視力和反應能力,從而提高寶寶的視覺反應能力。

    方法:

    第一步當著寶寶的麵,父母把一個有趣的小東西放在手裏。

    第二步張開手給寶寶看,再握緊拳,並問:“東西哪兒去了?”使用另一隻手重複上述動作。幾次後,寶寶就會開始興奮地扒找父母手中的東西。

    訓練提示:注意玩具不要有鋒利的地方,以免劃傷寶寶。

    身體協調能力訓練:鑽拱橋鍛煉寶寶在爬行運動中身體的協調能力,從而提高寶寶肢體協調能力。

    方法:家長雙腿跪下,兩手撐在地上,形成一個“拱橋”。

    鼓勵寶寶迅速地從“拱橋”下麵鑽爬過去,家長可以一邊說:

    “寶寶鑽拱橋啦!”訓練提示:如果寶寶爬得不夠快,就將寶寶身體往下輕輕一壓,讓寶寶意識到慢了就會過不去。熟練後,寶寶的快速鑽爬能力會大大提高。

    培養數學興趣能力訓練:一起來唱數字歌培養寶寶對數字形象和順序的感覺,從而提高寶寶對數學的興趣。

    方法:媽媽將1~9用自己熟悉的曲調唱給寶寶聽,並且邊唱邊拍手,這樣既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又能培養寶寶的節奏感。

    媽媽可以唱一些有內容的數字兒歌,這裏推薦一首好聽易學的數字歌謠(曲調任意,隻要表現出歡快的節奏就可以):“一像鉛筆細又長,二像小鴨水上漂,三像耳朵聽聲音,四像小旗迎風搖,五像衣鉤掛衣帽,六像豆芽咧嘴笑,七像鐮刀割青草,八像麻花擰一道,九像勺子能盛飯,零像雞蛋做蛋糕。”唱的時候家長可以利用一些圖片、實物、手勢或動作,讓寶寶感受到歌謠對應的內容。

    訓練提示:媽媽在唱數字的時候,語速盡量緩慢,吐字要清晰。

    溫馨提醒爬行遊戲對孩子的訓練,比學坐更能擴大孩子的視野和認識世界的範圍,因此,父母們要多鼓勵孩子爬行。

    圖案創新能力訓練:寶寶的塗鴉通過模仿培養寶寶的創新能力。

    方法:媽媽和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告訴寶寶:“乖寶寶,和媽媽一起來畫畫吧。”接著媽媽拿筆在紙上隨便畫一個簡單的圖案,說:“看,媽媽畫了一個什麽呀。”媽媽握著寶寶的手拿筆在紙上隨便畫一個圖案(不一定和第一個相同),邊畫邊說:“寶寶也來畫一個吧”。媽媽鼓勵寶寶自己拿筆畫,看他會畫什麽。

    訓練提示:媽媽畫的圖案盡量簡單些,無論寶寶畫了什麽,都要鼓勵和表揚寶寶。

    培養樂觀性格:做個樂觀寶寶從小培養寶寶樂觀的性格,可以增強他將來麵對挫折和困難的勇氣,對寶寶的性格發展和成長都有極大的幫助。

    樹立良好典範: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模仿他人,而父母更是寶寶樂於模仿的對象。如果父母能以溫和、樂觀的心情教導寶寶,那麽寶寶的行為、性格表現自然也會較溫和。反之,如果父母經常有暴躁、悲觀的表現,那就會給寶寶的性格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滿足寶寶生理需求:如果寶寶早期的生理需求能夠得到及時、充分的滿足,如擁抱、撫摩、關愛等,將對嬰幼兒安全感的建立有很大幫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父母不要認為過度的關愛會加深寶寶的依賴性。

    訓練提示:寶寶哭鬧時,如果能迅速得到父母的擁抱和安撫,其性情將會比較溫柔,也能減少自怨的負麵情緒,從而培養出樂觀的性格。

    社交能力訓練:灌輸禮貌用語訓練寶寶成為一個懂禮貌的好寶寶,寶寶開始用動作表示意思通常在7~8個月時。

    方法:教寶寶說“再見”,一邊說一邊讓寶寶擺手,家長也邊說“再見”邊向他擺手,使寶寶把擺手的動作與再見聯係起來,逐漸懂得這個詞的意思。還有拍手表示“歡迎”,點頭表示“謝謝”等。

    訓練提示:家長在使用禮貌用語時,應做出相應的動作,加深對語言的理解。

    生活習慣的培養:習慣成自然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你的寶寶生活有規律,有教養。不僅聰明,而且更懂事。

    坐盆大小便:8個月的寶寶已經坐得很好了,每天要讓他自己坐盆大小便,坐盆的時候不要讓他吃東西,也不要讓他玩,大小便之後就起來。

    按時吃和睡:如果寶寶不能按時吃和睡,也不必著急,每到該吃的時候,就喂他吃,但不必去強迫他吃;到該睡的時候把他放到床上去睡。

    長時間堅持下去,就能使寶寶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獨立睡眠:對於8個月的寶寶來說,由於需要父母的頻繁照顧,因此不宜分房睡。不過仍舊建議讓寶寶單獨睡在寶寶床上,而不要與父母同睡一張床。否則大人和寶寶都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寶寶也會逐漸養成依賴的性格。

    訓練提示:要養成好的習慣就一定要堅持,規律成自然,不能半途而廢。

    要養成寶寶的良好習慣,父母一定也要以身作則,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

    溫馨提醒325在遊戲體驗中接受他人——第9個月早教方案9個月寶寶的智能狀況大運動:俯臥時用手和膝趴著能挺起身來;會爬,爬時僅用手腳(或手膝)動作,軀幹抬高,腹部離床麵;爬行的過程中能自如變換方向。

    精細動作:學會了扶物蹲下拾撿玩具,能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丸。

    適應能力:知道觀察大人的行為;方木放入杯中後,能自行將方木從杯中取出;能用一隻手中的方木明確地擊打另一隻手中的方木。

    語言發展:能模仿大人發出單音節詞,有的寶寶已經會發出雙音節“媽媽”;開始有明顯的高低音調;有“歡迎”和“再見”的表示。

    社交行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名字,叫他名字時他會答應;能聽懂簡單的指示;對不要之物有“不要”(搖頭或推開)的表示。

    9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體重男嬰約9.4千克女嬰約8.8千克身長男嬰約73厘米女嬰約71厘米頭圍男嬰約45.6厘米女嬰約44.5厘米胸圍男嬰約45.6厘米女嬰約44.6厘米坐高男嬰約46厘米女嬰約45.2厘米牙齒3~5顆。。

    發音能力訓練:聽媽媽——唱兒歌不斷地給寶寶朗讀歌謠,他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歌謠中的尾音,或者擬聲詞,這樣練習發音,能提高寶寶的發音能力,並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方法:抱住寶寶,或者讓寶寶仰臥。媽媽坐在旁邊,跟寶寶說:“乖寶寶,好寶寶,聽媽媽——唱兒歌。”“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吱吱吱地叫奶奶!”或者唱兒歌“嘎嘎嘎,門前走過3隻鴨,呱呱呱,門前走過3隻蛙,啦啦啦,誰家寶寶唱歌啦?”訓練提示:注意不要讓寶寶感到疲勞。

    語言表達能力訓練:鼓勵寶寶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寶寶通過訓練模仿出單音節的詞,來表達自我意思,提高自主說話能力。

    方法:家長拿著皮球在寶寶麵前晃一晃,“寶寶想不想要啊?”寶寶會想要皮球,寶寶會發出:“啊!啊——”的聲音。

    家長:“想要什麽啊?要什麽?”寶寶:“要——”家長:“要什麽?這是什麽?這是什麽?”(可以引導說“球”)寶寶:“球!”家長:“哦,寶寶想要皮球啊!給寶寶!”訓練提示:寶寶說完以後,父母要給予鼓勵,把皮球給寶寶,不要打消寶寶的積極性。

    視覺記憶能力訓練:摸一摸,抓一抓讓寶寶初步感知物體特征,提高寶寶的視覺記憶力。

    方法:

    第一步家長拿著香蕉和蘋果先後在寶寶眼前晃動,並說出物品的名稱:“香蕉”、“蘋果”。

    第二步反複幾次後,讓寶寶接觸這些物品,感知物體的特征,並給他(她)描述:“香蕉,長長的,黃黃的。”“蘋果,圓圓的,紅紅的。”反複多次。

    第三步把香蕉、蘋果放在桌子上,逗引寶寶去抓握,不管抓到哪個,都要加以鼓勵,並告訴他(她)抓到的是什麽:“呀,寶寶抓到了1個蘋果!”或說:“哇,寶寶好聰明,抓到了1個香蕉!”訓練提示:不要讓寶寶抓握一些過大、過重或尖銳的物品,一般選擇沒有尖角的較輕物品,顏色亮麗的更能引起寶寶的興趣。

    刺激交流能力訓練:爸爸、媽媽、大頭叔通過伴有音樂的遊戲,培養寶寶與人交往的能力,從而開發寶寶的大腦潛能。

    方法:

    第一步媽媽坐在椅子上,將寶寶放在膝蓋上,輕輕彈動雙腿,還可以不時轉動,讓寶寶麵對不同的方向。

    第二步將寶寶從左向右、從前向後傾斜,最後讓他坐直身子。做這些活動時應和著下麵兒歌的節拍。

    “爸爸、媽媽、大頭叔,一個一個把門出,媽媽跌一跤,爸爸跌一跤,隻有大頭叔沒事兒,大步流星往前走,大步流星往前走,往前走。”訓練提示:媽媽的動作要輕柔,語調要歡快積極。

    分辨能力訓練:學認五官此遊戲可訓練寶寶的分辨能力。

    方法:畫出五官圖片,並在圖片上寫上相應的字,如在畫好的鼻子上寫一個大大的“鼻”字。先教寶寶指圖說“鼻子”,再指自己的“鼻子”,再指字說“鼻子”。多次重複之後,寶寶懂得圖和字都是鼻子,當大人指圖或字時,看看寶寶是否指自己的鼻子。用同樣方法寶寶可以學認眼、耳、嘴、舌等字。

    訓練提示:寶寶在學認五官的字之後,父母應經常調換字的先後次序和位置,反複訓練,使寶寶逐漸地學認身體其他部位的名稱,如手、頭、腳等。

    推測能力訓練:捉迷藏在培養視覺記憶能力的同時,也可訓練寶寶的推測能力。

    方法:把寶寶放在床上或者地毯上,清除寶寶爬動時可能遇到的障礙物。媽媽全身躲在窗簾或者被單下,“寶寶,媽媽不見了?”探出一小部分臉:“寶寶,媽媽在哪裏?”觀察寶寶的反應,誘導寶寶找媽媽。

    “找到啦!媽媽在這裏!”訓練提示:一開始寶寶會出現不安的表情,隨後就會自己爬著找媽媽了。當他來到媽媽身邊,媽媽要“哇”地讓他看到自己,並抱起他。

    9個月的寶寶雖然有了記憶力,但隻能記些極簡單的東西。如大人講話或動作反複幾次以後,寶寶就會期待著下一動作或下一句話,也就是說,他已經記住了或理解了前麵的動作和語言。當然,所有的寶寶不可能全都一樣,總是有些差距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完美胎教早教百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國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國權並收藏完美胎教早教百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