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急處理措施

    ●將寶寶從水中救起,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汙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寶寶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唿吸道通暢。

    ●然後抱起寶寶的腰腹部,使其俯臥進行倒水。或者抱起寶寶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將寶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頭部下垂,並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檢查溺水寶寶是否清醒,可唿喚或拍打其足底,看有無反應,並用耳朵仔細聽其是否有自主唿吸存在。對於已經沒有唿吸的寶寶,須立即進行人工唿吸。

    ●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髒按壓。讓寶寶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寶寶一側,麵對寶寶,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複原,反複有節律地(每分鍾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複為止。

    2加強預防措施

    ●幫寶寶洗澡時,不可把寶寶單獨留在浴室,哪怕幾秒鍾時間。

    ●避免使用太滑的瓷磚,亦可在浴室放防滑墊,防止寶寶跌倒。

    ●任何可裝水的容器都,應加裝蓋子,或把容器倒放,廁所馬桶蓋也應蓋上。

    ●會走路的寶寶,不要讓他們單獨在湖邊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高處墜落

    寶寶總是在跌跌撞撞中長大,難免會因為跌倒或墜落而受傷。大家可能認為墜下受的傷最嚴重,其實有時跌倒造成的傷害遠比墜落來得嚴重,例如在很硬的地板跌倒也可能導致撕裂傷。至於墜落受傷,包括床、椅子、桌子、櫃子等許多家具,都是造成寶寶墜落的主要原因。為了防止寶寶從一樓以上的窗戶墜落,可以在窗戶上安裝護欄。

    1應急處理措施

    ●跌倒或墜下造成流血時,須先采取壓迫止血法,阻止傷口繼續流血。

    ●及時檢查寶寶的唿吸道、唿吸和脈搏。

    ●頭部是觀察的重點,若寶寶出現嗜睡、手腳無力、哭鬧或頭痛情形,應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觀察身體其他部位,包括四肢是否有腫、痛情形,如果情況嚴重,最好到醫院做x光檢查。

    ●腹腔內肝、脾髒受傷時,會有疼痛感;腸子受傷除了疼痛外,也會有嘔吐情形。如果父母認為寶寶的脊椎部受傷,不要移動寶寶,也不要試圖摘下寶寶戴著的頭盔或其他物品。

    ●發生嚴重跌、墜傷時,寶寶表現出很痛苦,有可能是骨折,應盡量避免搬動,等救護人員到達處理。

    ●幫寶寶蓋上毯子,並保持冷靜,在急救援助到達之前一直陪伴著他。

    ●在炎熱的天氣中注意防止中暑,在寒冷的天氣中要預防失溫症的發生。

    2加強預防措施

    注意所有家具的穩定度,包括嬰兒床、學步車、嬰兒手推車等,以避免意外發生。地麵宜鋪上軟墊,一方麵可避免滑倒,另一方麵也可減少跌倒受傷的機會。

    ●床。從寶寶會翻身起,就有可能從床上跌落;到七八個月會爬了,對身邊事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好奇心越來越強,從床上掉下來的概率也就大大地增加了。

    1如果將寶寶放在大床上玩,床的兩端最好有護欄、一邊靠牆,沒有遮攔的一邊用被子、枕頭擋一下,但一定要放穩,以防倒下壓住寶寶。

    2小床的欄杆間隔不要太寬,避免寶寶從欄杆間跌落。

    3床要遠離窗子、燈具、加熱器以及能爬上去的家具。

    4地板上最好鋪上泡沫塑料墊,萬一寶寶從床上掉下來也可起到緩衝作用。

    5寶寶在床上玩耍時,床周圍不要放尖銳或堅硬物品,更不能放開水壺、熱飯鍋等。

    ●椅子。寶寶愛爬高,比如自己踩著小凳子爬上大凳子,去拿想要的東西,因為年紀尚小,平衡感發育不完全,很容易摔倒。

    1寶寶坐在小車、高腳椅或其他比較高的地方,身邊最好有人看護。

    2對那些事事獨立,喜歡登高一試身手的寶寶,父母可用做遊戲的方式,讓寶寶知道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危險。

    3父母最好準備穩當安全的大小凳子,盡量不用折疊椅、凳。

    ●樓梯。樓梯的設計如果不安全,寶寶很容易會滾落受傷。

    1不要讓寶寶獨自上下樓梯,室內的樓梯頂端、底端最好加裝柵欄。

    2樓梯的照明應充足,以免寶寶因看不清而滾落。

    3樓梯台階上貼止滑條,樓梯口則鋪設止滑腳踏墊。

    ●窗台、陽台。寶寶大多喜歡在窗台或陽台上玩耍,如果你的住宅是在一樓以上,就必須防範寶寶失足墜落。

    1窗口加裝窗欄,窗子平時應拴好,鎖扣不能輕易讓寶寶打開。

    2陽台上不要堆放雜物,防止寶寶從雜物上攀爬翻過欄杆或窗戶而墜樓。

    3父母不要在外出時將寶寶反鎖在房中,以免寶寶由於恐懼由陽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墜落。

    4檢查陽台欄杆的間隔是否太大,以免寶寶穿過墜落。

    5如果不是封閉式陽台,需在地麵鋪設實木止滑地板、塑膠地磚、防滑板,或是石紋地墊。

    ●自行車。寶寶一兩歲以後,很多父母會在自行車後麵為寶寶固定一個小座椅,便於帶著寶寶外出。但是如果選擇或使用不當,很容易使寶寶受到傷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給寶寶選擇後座椅時,最重要的標準是安全。不要自製後座椅,那樣實在是太危險了。

    2一定要係上安全帶。在急刹車或急拐彎的時候,如果沒有安全帶的防護,寶寶就有從座椅上滑落的危險。

    3不要讓寶寶在後座椅上睡著。有的寶寶從外麵玩後迴來,非常疲倦,很容易在後座椅上睡著,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發現,也是非常危險的。

    頭部撞傷

    寶寶經常會摔跟頭,或者撞到頭,大多數的情況是撞出一個包且伴有輕微的疼痛。如果寶寶可以大聲哭喊,並且意識較清楚,說明大腦並沒有受到撞擊的傷害,父母可以幫寶寶墊高頭部,多臥床休息。父母應該隔段時間就觀察一下寶寶,如果出現其他狀況,應該及時送醫院檢查。

    1應急處理措施

    嚴重的頭部受傷會造成昏迷、頭暈、頭疼、意識混亂、嗜睡或者困倦。

    ●如果寶寶頭部受到撞擊後,從耳道或者鼻子中流出血液或者其他液體,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顱骨骨折,應立即送醫院。

    ●如果寶寶頭部出現流血且流血較多的時候,父母要保持鎮靜,迅速用幹淨毛巾壓住傷口,保持寶寶的身體溫暖,盡快送醫院接受治療。

    ●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後不哭不鬧、臉色發青或臉色蒼白、冒冷汗,雙眼吊起,口角歪斜,頭痛,嘔吐,痙攣,出現意識障礙,必須立刻送醫急救。

    ●撞傷、碰傷、夾傷時可在傷處采取冰敷,一次10分鍾,1天後改為熱敷,每日3次。

    ●盡量不要在淤青處搓揉,這樣反而會使皮下出血。若要使用藥物止痛,建議盡量以外用藥膏為主。

    2加強預防措施

    ●家中的陽台、窗台應加裝欄杆,避免讓寶寶接近。

    ●家中擺設盡量簡單,以免東西太多增加寶寶碰撞到的幾率。

    ●家具當中有尖角的地方建議加上安全防護膠套,包括桌角、椅角等都可以做一些處理。

    扭傷

    寶寶的天性活潑好動,在上下樓梯、跳躍、玩耍時都可能引起膝部、踝部、腕部扭傷。受傷部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腫脹、皮膚青紫或淤斑,以及活動障礙等等。

    應急處理措施

    ●首先要分辨傷勢的輕重情況。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受傷後馬上用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同時可以服用些活血化淤類藥物,以促進損傷組織的修複。冷敷能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並且越早

    越好。

    ●受傷後24~48小時內,應該每兩三個小時用冰袋為患處進行20~30分鍾的冷敷。當寶寶說有麻木感時應該取下冰袋。

    ●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因為熱敷能夠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消腫止痛、組織修複、代謝產物和淤血的吸收。。

    ●如果受傷部位疼痛不劇烈,能夠用力或行走,這種情況就可以自己醫治,受傷部位盡量少動、少用力,以免加重病情,3~5天後循序漸進地進行功能性鍛煉。

    ●可以使用彈性繃帶壓緊患處來防止腫脹。在傷後的8~24小時應該連續給寶寶使用彈性繃帶。夜間應該將繃帶鬆開一些,但是不能把繃帶取下。

    ●如果扭傷後關節處劇烈疼痛,而且寶寶無法自行移動關節,則應該立即就醫,以排除骨折的危險。因有些扭傷與骨折、骨裂難以區別。

    骨折

    寶寶生性活潑好動,特別是在寶寶學會走路和小跑之後,更是靜不下來。由於寶寶的骨質比較脆弱,在玩耍、學走路、受到重物撞擊、跌倒時都很容易發生骨折。

    1判斷寶寶骨折的方法

    ●身體局部有疼痛和壓痛感,活動後疼痛有所加重。

    ●受傷局部有腫脹、淤斑。

    ●受傷部位出現部分或全部的功能喪失。

    ●受傷嚴重時肢體出現畸形,如短縮、扭曲、旋轉等。

    ●寶寶身體活動反常,不該活動的地方產生活動。

    ●移動受傷部位可聽到骨斷端的摩擦聲。

    隻要寶寶出現上述症狀中的一個或者幾個,就表明寶寶很有可能已經發生了骨折,父母要趕緊采取措施進行急救或求救。

    2應急處理措施

    一旦寶寶有骨折症狀發生,父母應迅速但又動作輕柔地檢查寶寶全身狀況。

    ●如果寶寶昏迷,首先應重點檢查頭部及神經係統是否有損傷,因為它會即刻危及生命。

    ●如果寶寶麵色蒼白,出冷汗,脈搏快而弱,主訴口渴,並有血壓下降等症狀,可能是斷骨刺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應當緊急處理,及時止血。

    ●如果斷骨刺破胸膜引起氣胸,應緊急處理氣胸。

    3需要去醫院前的處理措施

    如果寶寶已不能走動或失去知覺,嚴重失血,或停止唿吸,請按以下步驟操作:

    ●撥打醫院的急救電話,並努力讓寶寶平靜下來。

    ●不要試圖移動寶寶,尤其是傷到頭骨、臀部、骨盆、脊椎骨或大腿時,也不要試圖拉直受傷骨骼或改變它的位置。

    ●一旦需要給寶寶動外科手術,就不要讓寶寶吃任何東西,也不要喝水。

    ●如果寶寶失血情況嚴重,馬上用消毒繃帶或幹淨的布壓住受傷部位止血。

    ●如果寶寶隻是小型骨折,如胳膊或手指,寶寶會非常疼痛,父母可以帶寶寶去醫院。也許寶寶還能夠移動受傷的部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骨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果傷在前臂或小腿,在醫護人員不能及時趕來前,可先用夾板固定住受傷部位。如果傷在上臂或肩膀,用布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懸掛帶(三角形懸掛帶可以兜住整個受傷胳膊,避免傷害加重),將受傷的胳膊掛在未受傷的肩膀上,然後在脖子後打結。如左胳膊受傷,懸掛帶要掛在脖子右側。受傷後將患處抬高24~48小時,這樣可以幫助消腫。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懷疑骨頭受到損傷,應該帶寶寶看急診。需要時給寶寶照x光片,最好向寶寶簡短地解釋一下,讓他配合治療。

    如果寶寶骨折後需要打石膏,你應該向醫生諮詢具體的護理方法。石膏的鑄模需要保持幹爽。

    4石膏固定後的護理方法

    如果寶寶不幸骨折並且打上石膏,父母要細心護理好寶寶,幫助寶寶盡快恢複。

    ●石膏固定好後,父母要注意幫助寶寶保護好石膏,防止折斷、脫落和受潮。

    ●可用枕頭和毛巾等抬高骨折的肢體,高度可稍超過寶寶平臥時心髒的水平位置,這樣有利於靜脈血液的迴流,減少受傷部位的腫脹、疼痛,促使骨折愈合。

    ●打石膏後的常見問題是瘙癢。詢問醫生如何把棉簽伸到石膏鑄模裏麵為寶寶搔癢,在睡前給寶寶服用相當劑量的苯海拉明減輕瘙癢,保證寶寶能得到良好的睡眠。

    ●如果寶寶在鑄模內的肢體感到嚴重的疼痛或有壓迫感,或者傷肢的手指腳趾不斷地變冷或者變青,應該及時和醫生聯係。

    父母須知

    拆除石膏後,肢體、關節運動受限,這是正常現象,主要是由於骨折的肢體活動減少、肌肉萎縮引起的。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功能鍛煉,一般會恢複正常。

    脫臼

    脫臼主要是指關節頭從關節囊中滑出,此時關節無法正常活動,稱之為脫臼。關節脫位後,關節麵完全喪失對合關係者為完全脫位,部分喪失者為半脫位。

    1判斷寶寶是否脫臼的方法

    父母單手牽起寶寶或是抱起寶寶時,這個動作會因為單邊施力的緣故,容易造成寶寶手脫臼、扭傷或骨折。

    當發現寶寶兩邊的手臂不對等、寶寶單邊的手臂不動、活動手臂卻有疼痛感,或是寶寶自己會避免某部位的肢體動作時,就要懷疑寶寶是否已經脫臼了。

    2最佳預防措施

    ●父母在跟寶寶互動時,避免做單邊的拉提動作。

    ●要特別留意的是,若寶寶一旦發生過脫臼,就會多次反複地發生。因此,寶寶如有脫臼史的話,父母跟寶寶玩耍或是進行身體接觸時,都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過大。

    3家庭護理要點

    ●若寶寶的手臂單邊不動但沒有疼痛感,則可用三角巾或布將脫臼部位稍做固定,然後立刻送醫。

    ●如若寶寶活動手臂時會有疼痛感,或手臂無力垂下,則需立即送醫急救。

    ●當寶寶脫臼時,別隨意移動寶寶的患肢,避免移動的過程中造成寶寶患部的二度傷害,先固定患部後施以冰敷,盡快到醫院治療即可。

    ●如寶寶肩部脫臼,且父母有把握幫寶寶正確複位,可雙手緊握寶寶傷肢手肘,呈90,另一隻腳托著患部腋下,雙手用力向前,向下拉,有時就可以使它恢複原狀。

    刺傷

    刺傷是指外界物體刺破皮膚造成的深度大於其寬度的外傷。大多數寶寶受到的刺傷是由針、別針、釘子、刀子、尖銳的碎片、人及動物的抓咬等原因造成的。

    1應急處理措施

    ●把患處浸泡在溫的肥皂水裏麵,仔細檢查傷口內是否有髒東西或者異物的殘渣。在這種情況下,傷口少量出血也無大礙。

    ●徹底清潔小的刺穿傷口。用杯子或者水壺盛水來衝洗傷口,或者用水龍頭直接對傷口進行衝洗。

    ●當傷口清洗幹淨後,在患處塗抹抗生素軟膏,並且用繃帶包紮傷口。

    ●清洗工作應持續2天,並且每次都應堅持在患處塗抹抗生素軟膏。

    ●還可以給寶寶服用適量布洛芬或是退熱淨止疼。

    ●當危及生命的刺傷、刀傷發生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父母須知

    許多人以為隻有髒東西的刺傷感染才會導致破傷風,其實在幹淨物品造成的穿刺性傷口內,也有破傷風細菌的存在。所以一定要給寶寶提早打破傷風疫苗。

    2該送寶寶去醫院的情況

    ●傷處非常疼痛。

    ●傷口很深並且受傷部位在頭部、胸部、腹部或關節處。

    ●刺傷寶寶的物品的前端折斷或者遺失。

    ●寶寶不能用傷足站立或者承重。

    ●刺傷寶寶的物體或者受傷地點非常髒(畜棚、建築工地或者垃圾場等)。

    ●傷口內有髒東西或殘渣,但是無法自行取出。

    ●發熱,體溫達37.5c。

    ●患處有感染的跡象(如泛紅、紅色的條紋、腫脹,對觸摸和施壓異常敏感等)。

    咬傷

    所有寵物、家畜或野生動物的咬傷和抓傷都存在危險。寶寶常見的咬傷是由貓、狗造成的。

    1被動物咬傷的危害

    ●通常寵物貓狗是不攜帶狂犬病毒的,但是如果寵物患病後咬傷人類,就可能會傳染病毒。貓的咬傷比狗的咬傷更容易造成感染。

    ●狂犬病是一種可以致命的疾病,即使沒有表現出患病症狀。以下動物也可能會傳播狂犬病:蝙蝠、臭鼬、浣熊、野貓、野狗或大型野生動物。被感染了狂犬病的野生動物咬傷是非常危險的,蝙蝠甚至可以通過無法觀察到的微小傷口傳播病毒。

    ●鬆鼠也攜帶狂犬病毒,但是還沒有鬆鼠把狂犬病傳染給人類的先例。

    ●被本地家畜咬傷的主要危險是傷口嚴重感染。小型室內寵物:倉鼠、白鼠、天竺鼠和家兔不會攜帶狂犬病毒。因為這些動物都不吃其他動物的屍體,因此即使被它們咬破皮膚也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2應急處理措施

    ●護理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徹底清洗患者的傷口,用水衝洗所有傷口10分鍾。這時傷口會流出一部分血,要用自來水徹底衝洗掉殘留的唾液。

    ●塗一些非處方的抗生素軟膏後用紗布包紮即可。

    ●最好連續3天,每天堅持用肥皂和水清洗傷口兩次,並在傷口上塗抹抗生素軟膏,然後用紗布包紮傷口。父母需要給寶寶服用適量的布洛芬或退熱淨來止痛。

    ●要密切觀察傷口3~5天看是否有感染的跡象。

    ●如果父母不確定該動物是否患有狂犬病,或者懷疑該動物患有狂犬病,請和當地的疫病預防控製中心和動物控製部門聯係。

    ●父母們要注意,應該在寶寶被動物咬傷後的72小時之內注射狂犬疫苗。

    蜇傷

    蜇傷人類的昆蟲通常是蜜蜂或者黃蜂。這兩種昆蟲都會在人體皮膚上留下刺傷,蜜蜂通常會在人體皮膚上留下它的刺,而黃蜂卻極少這樣。昆蟲蜇傷人的程度可分中度和重度,然而大多數的蜇咬僅僅會造成局部的刺激、疼痛和腫脹。患處的疼痛感或是灼熱感通常會持續1~2小時。

    患者在24小時之內會出現腫脹感,並會持續加重,且會持續3~5天。有些人被蜜蜂蜇過後會出現皮疹、唿吸困難和休克等嚴重症狀,這時應到醫院就診。

    1應急處理措施

    ●可以用小鑷子把殘留在皮膚中的刺拔出來。

    ●不要擠壓患處,否則會把更多的刺頂部囊中的毒液擠進寶寶的

    身體。

    ●用冰塊摩擦取出刺的部位15分鍾左右。

    ●用冷敷包紮法包紮患處。

    ●指甲中的細菌很容易進入被抓破的部分,如果寶寶用力地抓蜇傷的傷口,他可能會被感染諸如膿皰病一類的疾病。可以給寶寶服用適量乙酸氨基酚或布洛芬止疼,服用適當劑量的苯海拉明止癢。

    ●有些人對蜜蜂過敏,會在被蜇傷後出現唿吸困難、出疹子甚至休克,此時需要急救。

    2加強預防措施

    當寶寶獨自到戶外玩耍時,一定時刻提醒寶寶遠離蜜蜂等昆蟲,並且可以給幼兒園的看護人員留下“蜜蜂蜇傷套裝”等藥品,一旦有意外的情況發生,便可使用這些藥品。

    眼部鈍挫傷

    鈍器打擊可迫使眼球退向眼窩,並可損害眼的淺表結構(眼瞼、結膜、鞏膜、角膜和晶狀體)和眼後部結構(視網膜、視神經)。鈍挫傷也可引起眼球周圍的眶骨骨折。

    在鈍挫傷24小時內,血液可漏入眼周圍皮膚,常常出現皮下青紫,俗稱黑眼(熊貓眼)。如果表麵皮膚血管破裂,則顯現紅色外觀,這種情況一般出血量較少。鈍挫傷對眼內組織的損害常比表麵組織損傷更為嚴重。嚴重眼挫傷,眼球本身也可能破裂。

    應急處理措施

    眼睛受鈍挫傷後,應根據損傷部位和病情作不同處理:

    ●首先應讓患兒平臥,保持安靜,避免躁動,切忌對傷眼隨便進行擦拭或清洗,更不可擠壓傷眼,以防更多的眼內容物被擠出。

    ●眼瞼挫傷對視力無影響時,如果是紅腫早期,可以先用冷水毛巾或冰塊冷敷,讓其周圍血管收縮,1~2日後可改為熱敷,以促進紅腫吸收;同時可口服一些抗生素藥物,促進炎症消退。

    ●結膜挫傷時,如果隻是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同時局部點滴抗生素眼藥水,如損傷較重影響視力,應到醫院作結膜黏膜移植修補術,以防眼球粘連。

    ●角膜上皮擦傷時,應局部塗油合膏將患眼遮蓋,一般24小時即可愈合。角膜水腫者可用50%葡萄糖高滲液滴眼。

    ●當發生了眼球穿通傷時,應立即用清潔手帕或毛巾鬆鬆地包紮傷眼。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雙眼包紮,因為隻有這樣才可減少因沒有受傷的眼球的活動而帶動受傷眼的轉動,避免傷眼二次損傷。

    ●包紮時不要滴用不潔的眼藥水,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也不要塗眼藥膏;因為眼藥膏會給醫生進行手術修補傷口時帶來困難;雙眼包紮妥當,盡快將患兒抬送醫院搶救,途中要盡量減少震動。

    眼內異物

    寶寶出去玩,難免會有異物進入眼睛裏,如何消除才能不給寶寶的眼睛帶來傷害,這就要求父母首先必須注意兩點:第一,告訴寶寶不能揉眼睛,第二,不能亂用眼藥水。

    1應急處理措施

    ●多數的寶寶會因遭異物入侵而產生不適感,難免會用手去揉眼睛,卻因此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當懷疑寶寶因眼睛有“髒東西”而去揉眼時,首先須將寶寶的雙手按住,以製止他再去揉眼睛。

    ●將寶寶的頭部固定住並向受傷的一側傾斜。

    ●迅速準備一碗幹淨的涼開水(必須經過煮沸的冷水)或礦泉水。然後用涼開水衝洗眼睛5~10分鍾。但不能用自來水洗眼睛,這樣容易引起細菌感染。

    ●若入眼的異物量大且是汙染重或是化學物品時,必須用認為最幹淨的水源爭分奪秒衝洗30分鍾,不能因為找不到“幹淨水”而延誤搶救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待不適感稍稍緩和,可讓寶寶試著閉起眼睛,並讓淚水流出,希望借此讓異物隨淚水自然流出眼睛。

    2沙塵類

    ●父母用兩個手指頭捏住寶寶的上眼皮,輕輕向前提起,向眼內輕吹,刺激眼睛流淚,將沙塵衝出。

    ●如果上麵方法不奏效,則翻開眼皮直接且仔細查找異物。找到異物後用幹淨棉簽或手絹的一角將異物輕輕粘出。

    ●如果進入眼內的沙塵較多,可用幹淨水衝洗。

    3鐵屑、玻璃、瓷器類

    如果有鐵屑、玻璃、瓷器等進入眼睛,告訴寶寶盡量不要轉動眼球。取出有困難時,就不要勉強,尤其是在黑眼珠(角膜)上。應該讓孩子閉上眼睛,並立即去醫院接受治療。

    4化學物品類

    ●當有強烈腐蝕性的化學物品不慎濺入眼內時,要立即就近尋找清水衝洗受傷的眼睛,越快越好。

    ●衝洗時,將傷眼一側頭向下方,用食指和拇指扒開眼皮盡可能使眼內的腐蝕性化學物品全部衝出。

    ●若附近有一盆水,患兒可立即將臉浸入水中,邊做睜眼閉眼運動,邊用手指不斷開合上下眼皮,同時轉動眼球使眼內的化學物質充分與水接觸而稀釋。

    ●傷眼衝洗完畢後,還應立即去醫院接受眼科醫生的檢查和處理。

    5生石灰類

    若是生石灰濺入眼睛內,要切記:一不能直接用水衝洗,二不能用手揉。因為生石灰遇水會生成堿性的熟石灰,同時產生大量熱量,反而會的燒傷眼睛。

    正確的方法是:用棉簽或幹淨的手絹一角將生石灰粉撥出,然後再用清水反複衝洗傷眼,至少15分鍾,衝洗後勿忘去醫院檢查和接受治療。

    耳內異物

    由於無知和好奇,寶寶有時將手裏玩的小東西塞到耳朵裏去,如圓珠子、小豆子、小石塊等,形成外耳道異物。在夏天,寶寶在外麵玩時,各種昆蟲飛進或爬進耳朵裏也是常有的事。

    1小蟲入耳應急處理措施

    小蟲入耳,耳孔內會有跳動爬行感,寶寶會感到難以忍受的聲音和耳痛。

    ●告訴寶寶千萬不要緊張與害怕,小蟲飛進耳朵時要馬上用雙手捂住耳朵並張大嘴,這樣可以防止耳朵的鼓膜被震傷。

    ●小蟲飛入耳道,應馬上到暗處,用燈光或手電筒光等照有蟲子的耳道,小蟲有趨光的習性,蟲見光會自行出來。

    ●用食油(甘油亦可)滴3~5滴入耳,過2~3分鍾,把頭歪向患側,小蟲會隨油淌出來。

    ●小蟲入耳後,取食醋適量,滴入耳內,蟲即自出。

    2耳道進水應急處理措施

    ●耳道進水時,將頭側身患側,用手將耳朵往下拉,然後用同側腳在地上跳數下,水會很快流出。

    ●也可以用棉簽輕輕插入耳中,將水分吸幹。

    ●父母要切記,當遊泳或洗澡時耳道不慎進水,應及時使耳道內的水流出,防止引起中耳炎。

    3小東西入耳應急處理措施

    豆類遇水膨脹可刺激外耳道皮膚發炎、糜爛,會有劇烈的疼痛。大的異物可引起聽力障礙、耳鳴耳痛和反射性咳嗽。

    ●豆入耳道時,選一根細竹管,其直徑與耳孔一樣大小輕輕地插入耳道,然後嘴對著竹管外口,用力吸氣,豆子會被吸出來。

    ●豆、玉米、米麥粒等幹燥物入耳,不宜用水或油滴耳,否則會使異物膨脹更難取出。

    ●耳道內滑進小圓珠、玻璃球時,不要用鉗子取,鉗子容易將異物送入耳道深部。

    ●不要用尖銳的物質挖搗耳內異物,以免造成耳內黏膜和鼓膜的損傷。

    異物進入耳道多日,或疼痛較重時,不宜延誤,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鼻腔異物

    寶寶生性活潑好動,有時玩耍時無意中將小豆子、紐扣、珠子、筆帽等微小物品放進鼻腔,如果父母沒有發現,可能數周或數月沒有症狀。而尖銳、粗糙的異物,可損傷鼻腔,引發潰瘍、出血、流膿和鼻塞。豆類進入鼻腔因膨脹,可突然引起鼻塞、噴嚏,腐爛時有膿性分泌物及異臭味。

    1應急處理措施

    ●異物剛進入鼻腔,大多停留在鼻腔口,對於5歲以上的寶寶父母可壓住患兒健側鼻孔,讓患兒用力擤鼻涕。如果寶寶較小,則不能用這種方法,有可能將異物吸入。

    ●異物擤不出或已經進入鼻腔深處,特別是圓形異物,一定不能用鑷子去夾,以免越來越深,應立即送醫院處理。

    ●尖銳異物刺入,或異物過大,應送醫院處理。

    ●如果是蚊、蠅等飛蟲吸入鼻中,切勿亂挖,隻能用擤涕的方式來把它擤出。把鼻翼捏緊,把蚊、蠅擠死,然後再與鼻涕同時擤出。

    ●利用氣壓吹出異物是最安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父母可以教寶寶學會這種方法。順序如下:用力吸氣,閉緊嘴巴,手指壓住未塞住異物的鼻孔,使勁用塞住異物鼻孔吹氣。一次不成功,再反複2~3次。

    吹出異物的一部分後,便可用手指試著取出異物。要小心,不要又將異物塞迴鼻中。

    2加強預防措施

    ●教育寶寶吃飯時不要講話或玩耍。

    ●教育寶寶不要把食物、玩物、瓜皮、果殼等塞入鼻腔。

    ●及時發現玩具上將要脫落的物件,加以緊固。

    手指夾傷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和學校的門戶、鐵閘、窗框、抽屜或者汽車門等,最容易夾傷手指,而傷者多是活潑好動的寶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手指夾傷好難受

    手指被門窗或抽屜夾傷後,輕者疼痛,出血腫脹,手指皮膚變青紫或指甲下呈淤青色——甲下積血;重者指甲脫落、甲床撕裂、關節出血或指骨骨折;更嚴重的可引起手指切斷。

    2應急處理措施

    ●父母不必驚慌,先安慰寶寶,看見有出血處要及時進行止血和消毒。

    ●手指血腫及疼痛,應立即用冷毛巾或冷水袋濕敷傷處,以減輕疼痛並可防止血腫增大。

    ●如果血腫越來越大,則可用繃帶或布條稍稍加壓包紮,但需注意包紮時間切勿超過1小時,並隨時注意手指末端的顏色。如果發現指端顏色變紫、發涼,應立即鬆開繃帶或布條。

    ●如果手指夾傷後有創口,應局部消毒後包紮。

    ●用厚紙板等物件支撐起寶寶的手臂部,然後用繃帶紮好,再將手臂用三角巾固定,以減輕腫脹和疼痛。

    ●傷後24小時,可改用熱毛巾或熱水袋熱敷,但要避免將手指燙傷,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鍾。

    ●如果出現紫色的出血現象或腫脹時,有可能是手指部的骨骼發生了骨折,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

    ●如出血不止,可將受傷的手指抬高超過心髒,以減輕疼痛和止血,並立即送醫院診治。

    ●對指甲下積血和疼痛明顯者,可用火燒的大頭針在指甲上刺穿數孔,讓血液流出,以減輕疼痛。

    ●治療夾傷期間避免給寶寶洗浴。

    腳夾進自行車輪

    許多父母外出或送孩子去幼兒園時,習慣將孩子放在自行車後座上騎坐著。因寶寶天性活潑好動,有時或許是好奇心驅使,導致腳別進自行車後輪裏。輕者造成皮膚破損、腫脹;重者骨折,甚至出血嚴重。一旦發生這樣的意外,父母都會心急如焚。

    應急處理措施

    ●首先父母不要驚慌,想辦法把寶寶的腳從車輪中弄出來。切記不要生拉硬拽、強行用力,以免加重孩子的傷勢。

    ●如寶寶的腳別得太深,不易取出,可借助工具剪斷自行車輪的鋼絲或掰彎,然後察看傷勢,依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如傷勢較輕,可塗紅藥水或紫藥水,不必包紮,避免沾水,過幾天就會好了。如傷口較髒,首先要先用生理鹽水衝洗幹淨後再塗藥。

    ●如寶寶傷勢較重,局部疼痛、腫脹、出血者,可先用生理鹽水(9克鹽加冷開水1000毫升中)洗局部,然後用消毒紗布敷蓋,用繃帶加壓包紮局部,以不出血為度,隨後送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如去醫院不方便,可配合服用雲南白藥。2~5歲寶寶每次0.06~0.12克,溫開水送服,每日3~4次。

    ●寶寶出血停止後,繃帶應適當放鬆,避免局部組織缺血壞死。

    ●如寶寶出血嚴重,應在現場立即止血。方法是可用指壓止血法,即在踝關節下側、足背跳動的地方用手指緊緊壓住,直至出血停止;也可用加壓繃帶紮止血法,即用消毒的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直接放在傷口上,緊緊繃紮以達到止血目的。

    ●如寶寶傷勢非常嚴重,懷疑其有骨折時,要嚴格限製寶寶再使用患足行走或站立,並迅速送醫院檢查處理。

    ●如寶寶因疼痛或出血導致休克時,應一邊掐人中,一邊護送至醫院診治。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又稱煤氣中毒。一氧化碳是煤炭燃燒不完全時產生的,吸入肺後,進入血液循環,與紅細胞結合,就大大降低了紅細胞攜氧的能力,使組織器官缺氧而窒息,如腦缺氧時間過長,就會發生腦缺氧後遺症,重者會導致死亡。

    1寶寶中毒後的表現

    輕度中毒者感到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神誌不清。重度中毒者,口唇呈櫻桃紅色,全身皮膚潮紅,神誌不清,甚至昏迷,唿吸短淺,四肢冰涼,甚至大小便失禁。

    2應急處理措施

    一旦發現寶寶煤氣中毒,父母應立即關閉煤氣,及時將寶寶從房子或者汽車內移出來,搬到室外空氣流通的地方,盡快鬆解領口和腰帶,使其唿吸不受任何限製,吸入新鮮空氣,排出一氧化碳。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

    在等待運送車輛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

    ●輕者可將寶寶抱到戶外,並注意保暖,穿好衣服、包好被子,以防繼發唿吸道感染。

    ●對於昏迷不醒的寶寶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肺內導致窒息。

    ●可用針刺或指甲掐寶寶人中穴來促其清醒。

    ●若發現寶寶無唿吸則需立即實施口對口人工唿吸。

    3加強預防措施

    煤氣中毒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隻要爐子及房間的通風設備合理,父母細心管理多能避免。

    ●冬季用煤爐,室內要裝通風設施。

    ●煤爐使用時間較長,要經常檢查是否煙筒被灰渣堵塞。

    ●注意使用煤氣做飯、燒水後一定要將閥門關閉。

    ●警告寶寶不要動煤氣閥門。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主要是因為誤食細菌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種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症的疾病。

    1及時發現食物中毒

    寶寶吃了帶細菌或毒素的食物發生中毒後,一般在1小時到1天內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現象,大多還伴有發熱。重症食物中毒,在短期內可出現四肢發冷、麵色蒼白、出汗、抽搐、青紫等,甚至發生生命危險。如果吃下了帶肉毒杆菌的食物,除胃腸症狀外,寶寶還可有眼瞼下垂,瞳孔散大,看不清東西或把一個物體看成兩個;重的不能說話,吞咽和唿吸困難,體溫下降。

    2應急處理措施

    一旦發現寶寶有食物中毒的跡象,首先要停用可疑食物,保留剩下的食物或者寶寶的嘔吐物、排泄物等,以備醫生化驗,然後馬上采取措施進行家庭急救:

    如果食物中毒發生的時間在1~2個小時內,可以多給患兒喝白開水,然後用手指或筷子伸入喉嚨進行催吐,以盡量排出胃內殘留的食物,防止毒素進一步吸收。

    催吐如果食物中毒已經超過兩個小時,且患兒精神尚好,則服用一點瀉藥,促進中毒食物盡快排出體外。

    導瀉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取食醋100毫升,稀釋後一起服下,若是飲用了變質的飲料,最好的辦法是服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

    解毒經上述家庭急救,如果寶寶症狀未見好轉,或中毒程度較重,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盡快將寶寶送到醫院進行洗胃、灌腸、導瀉等治療。

    3加強預防措施

    ●一定要去正規商場購買經過檢驗的肉、蛋、魚、蝦及蔬菜和水果。

    ●不吃半生半熟的魚、蝦、蟹,一旦烹調盡快吃完。

    ●製作食物時要注意生熟食物的容器、刀、案分開。夏天吃涼拌菜時,必須選擇新鮮的菜,要用水洗淨、開水燙泡以後,加鹽、酒和醋等拌好才能吃。水果要洗淨,能削皮的一定要去皮再吃。

    ●不要吃變色、變味、發臭等腐敗食物。殘剩飯必須在食後煮沸保存,在下次食用前再煮一次。

    ●不吃不認識的野菜和蘑菇。

    ●不要給寶寶吃過量的白果,最好不要給寶寶吃果仁,不吃發芽的馬鈴薯。

    ●不要用裝過藥品的器皿盛裝食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寶寶常見病防治百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國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國權並收藏寶寶常見病防治百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