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是最好的護理專家——孩子的日常護第一節父母要為孩子的飲食把好第一關母乳是新生寶寶的最佳選擇記得許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電視上看到一則關於牛奶的廣告。廣告裏大概是這樣說的,美國人之所以長得又高又壯,就是因為他們從出生就喝牛奶;中國人之所以長得不如他們高大,原因就在於小時候不喝牛奶。那個時候,電視剛進入中國老百姓家庭不久,人們很容易受到電視廣告的“蠱惑”,不少人還真放棄母乳喂養,開始給寶寶喂牛奶。

    不過還是有很多明智的人,比如我媽媽。當時我小姨生了個寶寶。因為看了電視廣告,所以小姨準備給寶寶停止母乳喂養,用牛奶來替代母乳。當時我媽媽立即製止了她。我媽媽不是育兒專家,但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兩個孩子都是吃她的奶長大,而且我和姐姐健康、聰明。媽媽製止小姨的理由很簡單:人比牛聰明!所以人的奶水肯定比牛奶好得多。而且,當寶寶在你懷裏吃奶的時候,他認識了你是他的母親,而你也能體會到做母親的幸福。

    其實母乳的好處很多很多,當然不隻我媽媽說的那兩點。科學地講,與市場上出現的各種各樣的代乳品相比,母乳永遠是最有營養、最健康的。比如:

    (1)母乳與牛奶相比,表麵上營養相當,但進入寶寶的體內後,母乳中的蛋白質就明顯比牛奶中的蛋白質易於同化,寶寶也較易吸收母乳中的鐵。

    (2)母乳與牛奶相比,牛奶更容易使寶寶發胖。因為母乳在寶寶吮吸的過程中,能產生奶味上的變化,使寶寶在滿足後停止吸乳。

    (3)母乳與牛奶相比,更加安全,也更加方便。讓寶寶喝媽媽的奶,不必要像牛奶那樣調配,也不必要擔心遭遇劣質奶粉。

    (4)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特別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體,讓寶寶接受了第一次被動免疫,以防病菌侵襲。

    (5)母乳喂養對媽媽和寶寶都健康。媽媽在喂給寶寶奶汁的過程中,能得到較快的產後恢複,也使下次妊娠滯後,利於避孕;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能感到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產生愉悅的心情和對母親的強烈情感。

    (6)母乳喂養可幫助寶寶成年後抵抗骨質增生,從長遠來看,母乳喂養還可以改善媽媽的骨密度,減少媽媽老年後骨折的幾率。

    最新資料表明,母乳喂養還減少了母親發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哺育一年對乳腺癌能起到最好的預防效果。

    一定要把初乳給寶寶很多媽媽認為初乳不“幹淨”,顏色不好看。因此,一些媽媽寧願將初乳扔掉也不會給寶寶吃。或許這是出於對寶寶的愛,但事實上,如果你真愛寶寶,那麽就一定要把初乳留給寶寶。

    張博士的太太最近生了寶寶,全家都很高興,為了迎接寶寶的降臨,張博士和妻子早就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產後的5天裏,張太太一直在身邊準備著一隻空奶瓶,別人都不知道她在身邊放一隻空奶瓶幹什麽,她說:“產後7天分泌的乳汁非常珍貴,對寶寶的健康大有好處,我怕分泌乳汁的時候,寶寶正好不在身邊,錯過了初乳,所以就準備了一隻瓶子,一旦寶寶睡著了,我分泌的乳汁就可以裝進奶瓶給他留著。”大家都為這樣一個細心的媽媽感動著。

    一般來說,產後7天內所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初乳之所以彌足珍貴,主要是因為其成分當中含有免疫物質,能有效預防寶寶患疾病。而這一功能,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尤為重要。

    初乳富含鐵和蛋白質結合而成的複合鐵質蛋白,它具有減弱細菌的活動和消滅細菌的作用。初乳中還含有各種各樣的酶,其中有一種叫做溶菌酶,它具有阻止細菌、病毒侵入嬰兒機體的功能。

    由於初乳中含有β胡蘿卜素,所以顏色發黃。初乳中含蛋白質及有形物質較多,所以濃稠,開始三天內乳房中乳汁尚未充盈之前,每次喂乳可吸出初乳2~20毫升。初乳中含蛋白質量比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克a(si克a),能防止寶寶患病。曾被稱為出生後最早獲得的口服免疫抗體,脂肪和乳糖含量則較成熟乳為少。

    初乳量較少,但含大量免疫球蛋白及其他免疫物質,故蛋白質含量高,可保護免疫力低的新生兒免受各種感染;含維生素及礦物質也較多,但含脂肪及乳糖較少,適應新生兒的需要與較弱的消化能力;含豐富的牛磺酸,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所以,母親應盡量用母乳來哺育寶寶,特別要把初乳留給寶寶。

    如果初乳分泌出來的時候,寶寶沒時間吃,媽媽可以將初乳擠到奶瓶中,放到冰箱裏保鮮,等寶寶餓了再喂寶寶吃。總之,初乳最好不要丟。

    母乳喂養的11個常識和8個禁忌常小姐今年10月份就要做媽媽了,興奮的她開始“孜孜不倦”地學習和請教哺乳常識。為了學會哺乳技巧和了解更多的哺乳知識,常小姐甚至買了一本所謂的權威專家的著作來細心閱讀,立誌要成為一頭專業的“奶牛”。

    可惜,書中的內容大多教條枯燥,而且她似乎根本找不到重點,總覺得按照書中所說,媽媽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總之有很多禁忌。越看越沒有信心,就仿佛買了一本關於飲食宜忌的書,越來越覺得什麽東西都不能吃似的。為此,常小姐還產生了小小的鬱悶。

    其實,像常小姐一樣,許多媽媽在給寶寶喂奶之前,都會盡心地學習一些喂奶常識,或是喂奶技巧。但是往往學不到重點,到頭來白忙乎一場。我現在就將許多媽媽提供的寶貴經驗和育兒專家給出的權威建議整理出來,供媽媽們參考。或許,看到下麵的內容後,對你和寶寶都有所幫助。

    我們先來說母乳喂奶的11個常識:

    (1)給新生寶寶喂奶,要巧妙地讓寶寶張開嘴。媽媽將拇指朝上,成前推形,然後輕握乳房,直至乳頭輕觸寶寶的下唇。這個時候寶寶的小嘴會很乖巧地張開,此時將乳頭放到寶寶的口中,至寶寶的口裹住乳頭,開始喂奶。喂完,媽媽還應讓寶寶輕靠在乳房上,休息一會兒。

    (2)媽媽的初乳雖然顏色比較難看,但營養價值無可比擬。寶寶出生的最初三天,是媽媽哺乳的關鍵。

    (3)剩餘乳汁應保存起來,丟掉會很可惜。擠完多餘的奶並牢記日期,用殺菌容器將其保存,室溫下可保存6小時;冷藏則可保存48小時;冷凍能保存14天。

    (4)解凍後的母乳要小心存放。先衝洗盛有母乳的殺菌容器,解凍後將母乳放在潔淨的奶瓶中備用,使用前先搖勻。

    (5)哺乳時,媽媽要盡量讓寶寶吸到乳暈,不能讓寶寶隻吮吸乳頭。因為奶汁藏在乳暈下麵的乳竇內,寶寶不吮吸乳暈很難吃到奶汁。

    (6)剖宮產的媽媽至少要在手術後3天才可以給寶寶喂奶,一周後可完全放心地給寶寶喂奶。

    (7)媽媽攝取到了充足的營養成分,寶寶才會有甘甜的乳汁。哺乳期間媽媽最不應該做的就是減肥。

    (8)不要在短時間內喂給寶寶很多奶,要仔細觀察寶寶是不是真的需要吃奶,並仔細檢查奶嘴的大小是否適合寶寶。不要讓寶寶吃得太急,每次喂奶大約需要10~15分鍾。

    (9)哺乳期間,媽媽一般不易懷孕。一旦有特殊情況懷孕,媽媽必須給寶寶斷奶。由於身體沒有完全恢複,流產的幾率會比較大,即使想把孩子生下來,也最好等到第一個寶寶出生後2~3個月。

    (10)喂奶時,媽媽要注意抱寶寶的姿勢。媽媽必須坐得舒服,與寶寶胸貼胸、腹貼腹,乳房貼著寶寶的下巴,讓寶寶的頭、脖子、身體成一條直線。為保證寶寶能有效地吮吸到奶,媽媽應先讓寶寶張大嘴,讓寶寶的下嘴唇向前、向外伸。

    (11)“金汁銀汁”不如媽媽的乳汁。不要過早給寶寶斷奶,一般3~6個月的寶寶才進入斷奶初期,通常12個月後,寶寶才能完全斷奶。

    然後是哺乳的8個禁忌:

    (1)媽媽不要過於疲勞。分娩的時候已經筋疲力盡,還不待恢複過來,此時又過於疲勞,會直接影響泌乳的質量。

    (2)媽媽不要濫用藥物。乳汁是寶寶絕佳的營養品,也是母體內藥物進入寶寶體內的通道。媽媽應該避免服用藥物,特別是安定、麥角安寧、美撒痛、異煙肼、可待因、氯黴素、紅黴素、四環素、磺胺類藥、氯丙嗪、阿托品、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

    (3)媽媽不要給寶寶喂水。母乳中已含有充分的營養成分和水分,足夠寶寶4~6個月的需要,加水和飲料屬於多餘。

    (4)不要給寶寶橡皮奶嘴。寶寶要是吸了橡皮奶嘴,很可能就產生了“乳頭錯覺”,從而厭煩媽媽的奶汁,吸收不到母乳中的營養。

    (5)媽媽感冒時一定要戴上口罩,嚴禁用手去接觸寶寶的手、鼻子與嘴巴,以防止病毒傳染給寶寶。

    (6)媽媽要是發熱了,應量量體溫,體溫在38c以上的話,就不要給寶寶喂奶了,同時及時把乳汁擠掉,以防其結塊而影響乳汁分泌。待到體溫正常時,再給寶寶喂奶。

    (7)切忌不要一邊欣賞電視節目一邊給寶寶喂奶。電視不僅會發出射線與聲音影響寶寶吃奶,還幹擾了寶寶的聽覺發育。同時,媽媽隻故看電視,忘記了對寶寶逗樂、交流,不利於母子情感的增進,也不利於寶寶智力的發展。

    (8)切忌不要帶著濃妝喂奶。對寶寶影響最大的人,莫過於母親。寶寶能敏銳地嗅到母親的氣味,辨別母親所在的方向,表現出親昵和好感。倘若母親濃妝豔抹,寶寶的嗅覺會受到幹擾,也認不出媽媽的樣子,從而心生戒備,產生不安,甚至苦惱、拒絕吃奶。

    學習了以上的哺乳常識,了解了相關的哺乳禁忌,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個自信、成功的媽媽。

    媽媽在哺乳前應按摩乳房,按摩方法為:用手掌按住乳暈部位輕輕按摩,以刺激乳腺,促進乳汁流出;用手輕按乳暈部位,上下搖晃幾次,以便乳液流出。在乳液即將流出時,用力擠壓乳房,使寶寶能夠較容易地吮吸到乳汁。

    別衝動,寶寶哭不全是想吃奶好友靈芝終於當了媽媽,每當說起當媽媽的辛苦,她可是一會眼淚一會笑。哭是因為自己當媽媽太辛苦,為自己的偉大感動到流淚;笑是為寶寶健康可愛而高興。當然,也有點哭笑不得的意味——當媽媽可不是鬧著玩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原來,靈芝初當媽媽,育兒經驗完全來自上一輩或者身邊的朋友。那時聽的最多的就是,寶寶哭是餓了,或者是便便了。總之,要是沒便便,就給他喂奶吧。更有人佯裝權威地將此舉稱之為“不宜定時喂奶”的先進育兒法則!貌似喂奶就是對付寶寶哭的必勝武器。

    開始的時候,這一招還真靈驗。記得寶寶哭了三四迴的樣子,每迴靈芝一喂奶,小家夥就不哭了,開始大口大口地吃奶。可是後來,寶寶再哭的時候,靈芝的奶水也無濟於事了,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呢?

    其實,有些媽媽把“不宜定時喂奶”誤解為寶寶一哭就喂奶,這樣理解當然不完全對,前麵已經說過,有的寶寶哭是因為尿尿了,而有一些寶寶天生就愛哭,稍不如意就哭個不停,一天沒有什麽消停的時候。這樣的寶寶,其實抱抱可能就沒有事了,不一定要喂奶。當然,如果有其他方法能讓寶寶不哭的話,最好還是不要抱的好,以免養成寶寶習慣要人抱的習慣。

    通常情況下,0~7天的寶寶哭的原因多是肚子餓,媽媽也不必擔心喂多了,因為此時的母乳本來就不多。在母乳不充足的時候,媽媽最累。試想一下,要是媽媽每隔1~15小時就給寶寶喂一次奶,那她定不能休息好,精神狀態也隨之下降,當然,泌乳量也會隨之受到影響。而且,寶寶因為得不到足夠的乳汁,還會加倍哭鬧,讓媽媽心力疲憊。這些都還不是最嚴重的情況,最嚴重的情況是,媽媽要是一天給寶寶吃10次以上的奶,那她的乳頭很有可能破裂,最終的結果是不能繼續授乳。這個結果不僅是對媽媽來說不好,對寶寶來說也算是個“噩耗”了。

    假如寶寶總是肚子餓,總是吃不飽,媽媽就可以先喂給寶寶30~50毫升的加糖溫開水,大約每100毫升水加5克糖,寶寶喝了之後可以多堅持一會兒,使喂奶的時間延長到2小時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要是寶寶在出生後的第15天體重仍然與剛出生時相同或增加遠不足200克,那媽媽應考慮在母乳的基礎上加點牛奶了。

    原來嗆奶如此可怕記得小侄女出生不久,就出現了一次意外情況,讓全家人午夜驚魂。現在小侄女都10歲了,可每當想起那次嗆奶事件,我仍有些驚魂甫定的感覺。

    那是小侄女誕生10來天後的一個晚上,習慣了夜間喂奶的嫂子給小侄女喂奶,小家夥大概是餓得慌,吃奶特別急,而嫂子那會兒的乳汁分泌過於充足,沒吃幾口,小家夥就嗆奶了。要知道,嗆奶的危險性是很大的,嫂子一聲喊,我們全都聚到了一起,還好,小家夥沒出什麽大問題,唿吸狀況和膚色都很正常。

    說到這裏,如果你以為嗆奶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那你就錯了。輕微的嗆奶對於寶寶的威脅性很小,但是嚴重的嗆奶,就要引起注意了!

    人體食道開口與氣管的開口與咽喉部相通,寶寶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時,在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即嗆奶。量大時會造成氣管堵塞,不能唿吸,危及生命;量少時直接吸入肺部深處造成吸入性肺炎。

    輕微的溢奶、吐奶,寶寶自己會調適唿吸及吞咽動作,不會吸入氣管,隻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唿吸狀況及膚色即可。

    但如果大量吐奶,就要準備將寶寶送往醫院!在將寶寶送往醫院的同時,大人應按以下方法進行處理:

    (1)若寶寶在平躺時發生嘔吐,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2)把手帕纏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以保持唿吸道順暢,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3)寶寶憋氣不唿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應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

    如果按照上述做法仍無效,就要馬上夾或捏刺激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唿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費時間想如何把異物取出。

    如果嗆奶後寶寶唿吸很順暢,最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觀察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等),如有,即送醫院。如果寶寶哭聲洪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寶寶宜在出生後半小時喝道乳汁,所以新媽媽們有必要準備一下了。

    假如你是人工喂養,該擔心什麽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有充足的奶水給寶寶吃。有的媽媽甚至想盡辦法都不下奶,因此不得不考慮人工喂養。那麽,人工喂養的時候,該注意或者警惕什麽呢?

    號稱“人工喂養之王”的李阿姨,已經采用人工喂養的方式喂養了自己的三個孩子(可愛的三胞胎),目前來看,這三個孩子都健康活潑,也很聰明。因此,有媽媽也開始向李阿姨討教一些人工喂養的知識了。

    李阿姨說,其實人工喂養和母乳喂養差不多,隻是一個用自己的奶喂,一個則是用奶瓶。當然,要說人工喂養需要注意些什麽,那還真有要注意的,比如以下一些因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汙染幾率

    人工喂養最常見的弊端就是受到汙染,如果媽媽在每次使用奶瓶後都沒有將奶瓶煮沸消毒,那麽汙染的幾率就更大。細菌等微生物在人工喂養的食物中能夠迅速生長,即便是尚未變酸的牛奶,對寶寶也會有害。

    (2)唿吸道感染

    由於牛奶缺少母乳中所含有的特異性抗體、活性細胞等免疫因子,因此人工喂養的寶寶較易患腹瀉及唿吸道感染。

    (3)缺鐵

    由於牛奶中的鐵,不易被寶寶吸收,因此人工喂養的寶寶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牛奶中維生素的含量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4)含鈉過多

    牛奶含鈉過多,有時可致高鈉血症(血液中鹽分過多)和抽筋,當寶寶患腹瀉時,後果更嚴重。另外,含鈉過多的牛奶還會增加寶寶腎髒的負擔。

    (5)含磷過多

    高磷能阻礙寶寶對鈣的吸收,由於吸收不到足夠的鈣,寶寶很容易發生佝僂病和低鈣性抽搐。

    (6)缺少脂肪酸和膽固醇

    牛奶中缺少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寶寶大腦發育所需的膽固醇,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

    (7)蛋白質不適當

    牛奶中含有較多的酪蛋白,而其中含有一種不易被未發育成熟的腎排泄的氨基酸混合物。雖然用水稀釋牛奶可以降低蛋白質濃度。但是,稀釋的牛奶不能滿足寶寶大腦發育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牛磺酸的供應需求。

    (8)消化不良

    由於牛奶中不含消化脂肪的脂肪酶,同時酪蛋白易形成難以消化的凝塊,因此牛奶較難被寶寶所消化。但是因為牛奶的消化過程緩慢,所以它充盈在寶寶胃內的時間較母乳長,最終造成寶寶明明到了該吃奶粉的時候,卻沒有出現饑餓感。另外,牛奶喂養的寶寶大便硬,較容易便秘。

    (9)過敏

    由於牛奶是異體蛋白,因此用牛奶喂養的寶寶會出現較多的過敏問題,如哮喘和濕疹。

    根據以上情況來看,人工喂養需要警惕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中國媽媽的乳汁中dha含量比國外媽媽少,可以通過海魚來增加dha的含量。dha即我們所說的黃金腦,對嬰兒的腦發育及視網膜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不要喂新生寶寶喝鮮牛奶和煉乳上個月的28號,單位的同事小王生了一個健康漂亮的寶寶,寶寶滿月的時候,小王和老公請了我們部門的人吃飯。為了表達對寶寶的祝願和對這一個小家庭的祝賀,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份禮物。

    大家將禮物都拿了出來,一個年齡較小的同事也拿出了自己買的禮物,好像是兩盒進口的高級煉乳,說給寶寶吃,還迫不及待地要打開的樣子。小王接過禮物的時候,也沒有多想,直來直去的她,笑著對這個小同事說:“謝謝小江,你真破費了,可是我們寶寶現在還不能吃煉乳哦。”

    這一句話可能傷到了小江的心,但也道出了真理,準媽媽和新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了:無論煉乳的營養價值多高,它都不適合於3個月以內的寶寶。同樣,鮮牛奶也是這個道理。為什麽呢?

    眾所周知,與人相比,小牛長大的速度非常快,主要歸功於牛奶的營養,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質和鈣比母乳中多3倍。但是,人類的寶寶與小牛是有本質區別的,3個月以前的寶寶不能充分處理過濃的牛奶,因為牛奶中所含的多量的鈣使酪蛋白沉澱而不易吸收,酪蛋白在胃中遇酸後又容易結成較大的凝塊,不但較難消化又易引起寶寶溢乳。如必需給新生兒喂鮮牛奶,應加以稀釋並加糖才可食用。不過每次調配鮮牛奶,是很麻煩的。

    而煉乳是“濃縮奶”的一種,它是將鮮乳經真空濃縮或用其他方法除去大部分的水分,濃縮至原體積25%~40%左右的乳製品。與鮮牛奶的道理相同,煉乳也不適合喂給3個月以內的寶寶。

    說到這裏,有的媽媽會認為,用甜煉乳喂養寶寶可能問題不大。然而並不是這樣的。甜煉乳含糖量可高達40%以上,一般使用時應加45倍的水稀釋,這時含糖量合適,但蛋白質、脂肪等含量較低,因此不適合單獨喂養嬰兒。

    此外,麥乳精含糖高,含乳量很少,也不宜用來喂養嬰兒。

    假如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應該去醫院及時就診。必要時去醫院鍘劑造影,排除先天性幽門肥厚。

    怎樣把握人工喂養的量常聽不少人工喂養的媽媽抱怨,說總是掌握不好喂寶寶的量。甚至有的媽媽感歎:“到底哪裏有權威機構,可以幫我量量寶寶的胃容量有多大。喂少了怕他吃不飽,喂多了又不好!”

    其實,寶寶的胃容量小,新生寶寶的胃容量為30~35毫升,3個月時為100毫升,1歲為250毫升,3歲時可容納500~600毫升的食物了。

    既然新生寶寶的胃容量這麽小,那麽媽媽就要學會判斷寶寶吃的東西是否足量了。

    判斷寶寶吃的量夠不夠的最好方法是看身高和體重的增長情況。

    一般來說,足月的寶寶,生後4~6小時開始試喂一些糖水,到8~12小時開始喂牛奶。喂奶前要計算一下牛奶量,以每天每千克體重供給熱量50~100卡路裏計算,7天以內的寶寶隻能以2∶1來喂奶,即2份鮮牛奶加1份開水。將上述計算出的一天牛奶量,分成7~8次,每次約30毫升,每次加開水15毫升,就相當於每頓給寶寶喂2∶1的牛奶50毫升左右。每次喂奶的間隔時間大約為3~4小時,兩次牛奶之間要喂一些開水。為了不影響媽媽和寶寶的休息,夜間可以停喂一次。

    頭幾周的寶寶,一天的喂奶量約等於體重的1/5;2~4個月約等於體重的1/6;6個月約為體重的1/7;7~12個月約為體重的1/8。

    通常情況下,寶寶不足5千克之前,一次睡眠不能超過5個小時,醒來馬上需要吃東西。但是,如果寶寶超過了這個體重,媽媽可以想辦法將兩次喂奶的時間延長到6個小時,從而可以連續睡上6個小時的安穩覺,也不必起大早為寶寶準備下一次牛奶了。

    人工喂養所用奶瓶以大口直立式玻璃製品為宜,便於清洗、消毒。一個月內新生寶寶可用小奶瓶(100~120毫升),以後都用大奶瓶(200~240毫升)。

    你的寶寶需要混合喂養嗎有的媽媽過於緊張,擅長抓住一個小問題不放。比如,明明自己的寶寶吃母乳已經足夠,還非得聽別人的意見想換牛奶試試,有沒有這樣做的價值,前麵已經提到過,這裏就不用多說了。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媽媽甚至偏執地認為,混合喂養的寶寶要比單純的母乳喂養或是人工喂養的寶寶健壯、聰明。

    你的寶寶究竟需不需要混合喂養,其實是很好判斷的。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麽是混合喂養。

    混合喂養是指添加代乳品來代替一部分母乳喂養寶寶,加用代乳品如牛奶、奶粉。也就是說,不是單純的隻用母乳喂養,也不是單純的隻用牛奶或奶粉喂養,而是在媽媽不能完全母乳喂養時選擇的一種喂養方式。混合喂養比單純人工喂養更有利於嬰兒的健康成長,但是對新生寶寶來說,純母乳喂養才是最佳的喂養方式。

    一般說來,混合喂養隻適用於4月前的寶寶,而且是媽媽因疾病或不產乳汁等造成不能用母乳喂養的寶寶。混合喂養的正常足月產寶寶滿月後也可以適當喂一些菜水、果汁,以補充維生素c,到了3個月,可以添加一些澱粉食品(米糊),以增加能量、礦物質等。

    混合喂養可在每次母乳喂養後補充母乳的不足部分,也可在一天中1次或數次完全用代乳品喂養。不過,媽媽可不要因母乳不足從而放棄母乳喂養,應至少堅持母乳喂養嬰兒6個月後再完全使用代乳品。

    一般來說,混合喂養有兩種方法:

    (1)代授法:這一次完全喂母乳,下一次完全用代乳品代替,母乳與代乳品交替喂養。

    (2)補授法:每次先吃母乳,不夠時再添加代乳品。

    值得強調的一點是,混合喂養是在媽媽不能完全母乳喂養時選擇的一種喂養方式,雖然目前來看,我們還沒有掌握這種喂養方式的嚴重弊端,但是總的來說,能母乳喂養最好用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可預防嬰兒低鎂性手足搐搦症的發生,另外,在小兒輔食中及早添加各種瘦肉、魚、豆製品、蔬菜和水果等含鎂食物,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如果你是剖宮產,該怎麽給寶寶喂奶以前不知從哪裏開始傳起,傳說剖宮產的娃娃聰明!後來,人們漸漸知道,這隻是個傳說,尚無確切的科學依據。因此,一股順產風又迴歸而至。但目前來看,仍然有不少媽媽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剖宮產。

    這裏要說的是,不少剖宮產的媽媽都有一個疑問:剖宮產的喂奶方式和順產的喂奶方式相同嗎?剖宮產影響乳汁分泌嗎?

    其實,一些權威專家指出:剖宮產的媽媽比較適合采用床上座位哺乳和床下座位哺乳兩種方式。

    首先,床上座位哺乳要求媽媽背靠床頭或者半坐臥,將枕頭疊至乳房下邊緣的高度,放在身體的一側。再把寶寶的臀部放在疊放的枕頭上,使其腿朝向媽媽身後。媽媽抱著寶寶,注意支撐住寶寶的頭部,待寶寶的胸部緊貼媽媽的胸部時,開始用另一隻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送到寶寶的嘴裏。

    其次,床下座位哺乳要求媽媽身體靠近床緣並坐在椅子上,恰巧與床緣成一夾角。再將枕頭疊至合適高度置於床上,把寶寶放在枕頭上,確保他能含住乳頭。然後環抱寶寶,一隻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開始給寶寶哺乳。

    當然,無論是采取哪一種喂奶方式,剖宮產手術一周後的媽媽都要記住,無論是剖宮產時輸入體內的麻藥還是產後輸液都不會影響乳汁分泌與質量,寶寶的吮吸也不會對帶有傷口的子宮產生危害,反而有助於傷口愈合。

    哺乳期間,媽媽不宜使用過緊的文胸。過緊的文胸會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使乳房及其周圍組織器官的發育發生障礙,如長出纖維瘤、乳房變形、乳頭扁平、粗糙內陷等。

    什麽時候最適合給寶寶補水你知道嗎?人工喂養的寶寶容易缺水。而且,寶寶一旦缺水,會影響到成長發育哦。那麽,什麽時候給寶寶補水最關鍵呢?

    我在醫院裏與一個年輕的媽媽相識,她叫小楠。小楠二十四五歲的樣子,言語談吐雖還略帶孩子氣,但她護理起寶寶來,那還真是沒的挑。比如拿給寶寶補水這件事情來說,小楠拿捏時間非常準確,由於這位年輕媽媽的精心照顧,寶寶非常健康,而且看起來特別水靈。

    跟小楠聊天的時候,她一口一個專家!總對我說專家告訴她,牛奶中含的鈣磷等礦物鹽大約是母乳中含量的2倍,過多的礦物鹽和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從腎髒排出體外,就會需要水。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質80%以上是酪蛋白,分子量大,不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含量較人乳少,因此很容易導致寶寶便秘,而緩解便秘的重要方法就是為寶寶補水。隨著寶寶的身體生長,其組織細胞增長時也需要蓄積水分,加之嬰兒期也是體內新陳代謝旺盛階段,排出廢物較多,而腎髒的濃縮能力差,所以尿量和排泄次數都多,需要的水分也多。因此,母乳喂養的寶寶,更容易缺水,對這樣的寶寶來說,補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楠給寶寶喂水的時間,一般在兩次喂奶之間,每次給寶寶喂水120毫升,在寶寶發燒、嘔吐及腹瀉的時候,則多加了喂水量。

    專家認為,小楠給寶寶喂水的時間和量都比較準確,因此他的寶寶一定很健康和聰明。實際上,根據寶寶的年齡、氣候及飲食等情況的不同,為寶寶攝入的水分量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每次可給寶寶喂水100~150毫升,當寶寶出現發燒、嘔吐及腹瀉的時候,補水量可稍微增加。喂水時間在兩次喂奶之間較合適,否則影響奶量。喂水次數也要根據寶寶的需要來決定,一次或數次不等。

    另外,夜間不宜給寶寶喂水,因為夜間喂水容易影響寶寶的睡眠。寶寶喝白開水為宜,長大一些也可喝煮菜水,煮果水,不要加糖。

    寶寶的胃排空時間隨食物種類不同而不同,比如,水的排空時間為1~15小時;母乳為2~3小時;牛奶則是3~4小時,因此,人工喂養的寶寶餓得稍慢。

    要給15天大的寶寶補充複合維生素白慧的寶寶剛滿兩個月,就出現了腹瀉的情況。本來以為沒什麽大不了,但不幾天,白天就發現寶寶的眼睛角膜有些發幹。這下把白慧嚇壞了,寶寶可是她的心肝,才兩個月零幾天,那麽脆弱,萬一生病怎麽辦?沒來得及多考慮,白慧就帶著寶寶到了醫院。

    醫生仔細給寶寶進行了檢查,然後告訴白慧,其實寶寶沒有大礙,隻是維生素a不足,一般情況下,新生兒體內的維生素是出生前媽媽幫他貯備好的,前兩個月不需要額外補充。但也有一些情況比較特殊,可能導致孩子不到兩個月就出現維生素缺乏。比如媽媽孕期不注意補充複合維生素,給寶寶的貯備不足。或是寶寶早產,或是寶寶偏食等。而缺乏維生素的寶寶往往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維生素a不足時,眼睛角膜會發幹,唿吸道感染和腹瀉的發病率也會增加;缺乏維生素d時,容易引起佝僂病;缺乏維生素c可導致壞血病;缺乏維生素e可出現輕度貧血、水腫及皮疹等;缺乏維生素b1會造成腳氣病。

    聽了醫生的一番話後,白慧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一時疏忽,才造成了寶寶今日生病。她立即詢問醫生,如何才能預防寶寶因維生素缺乏而產生疾病。

    醫生說,為避免引起維生素不足,從預防的角度出發應及早給新生兒補充維生素。另外,未成熟兒由於身體小,儲存的維生素少,所以也要盡早補充維生素。可以從出生後15天起,每天加025毫升的綜合維生素劑。

    當然,一些專家也說,也有喂半個月的寶寶吃鈣片的做法,但是一定要注意劑量不要過大。專家認為,吃鈣片是為了預防,小劑量不會有大影響。給半個月大的寶寶每天補充400個單位的預防劑量的魚肝油,通過其中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如果寶寶在補充了魚肝油的情況下,仍然出現晚上煩躁、出汗、睡覺老晃腦袋、枕禿、方顱等症狀,而又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時,那爸爸媽媽就得每天給小寶寶補100毫克的鈣,這個劑量不會對寶寶產生不利的影響。

    另外,半個月後的寶寶,媽媽可以喂她適量的菜水或果汁。製作時將新鮮蔬菜和水果放入鍋內,加蓋煮5分鍾,冷卻後將水濾出,即可飲用。同時,寶寶從第15天開始就需要補鈣和魚肝油了。

    一般情況下,半歲以內的寶寶,至少兩個月以內的寶寶都不應喝果汁。

    半個月後的寶寶,每天應服用魚肝油,或是在天氣好的時候出去曬兩個小時太陽,以增加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但切忌暴曬,寶寶的皮膚和身體都很脆弱,要選擇陽光溫和的時候去;孕婦、哺乳婦女一天保證喝一斤牛奶,或是服用鈣片;在鈣的選擇上,小寶寶最好不用碳酸鈣類產品,因其堿性較強,而嬰兒的胃酸很少,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應選擇葡萄糖酸鈣或乳酸鈣等。此外,奶粉或牛奶不要和鈣同時服用。

    能給兩個月左右的寶寶喂果汁嗎前麵說過,一般情況下,半歲以內的寶寶,至少兩個月以內的寶寶都不應喝果汁。但是有的媽媽就不明白,為什麽自己的寶寶從第21天就可以喝些橘子汁呢?為什麽有的寶寶,兩個月大才需要補充果汁呢?

    其實,這要分你的寶寶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我朋友生的第一個孩子,是母乳喂養,半歲以內都沒有喂過果汁。第二個孩子則是人工喂養,朋友則從兩個月開始,就喂他適量的果汁。

    專家稱,給兩個月大的人工喂養的寶寶加果水、菜水、稀釋果汁的做法,目前已經被大多數媽媽采用。不過,若是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則不需要加喂果汁了。專家建議,母乳喂養的寶寶半歲前不要喂果汁,1歲後可適量服用,但每天的量不要超過半奶瓶,尤其是蘋果汁,大量服用後可導致腹瀉。

    而給人工喂養的寶寶喂果汁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製作果汁、菜水的過程中,媽媽要選用應季的蔬菜和水果,隻要新鮮就行,不必花很多錢去買那些反季節蔬菜和進口水果;蔬菜水果要洗淨,對有可能打過農藥的水果應削皮後使用;為避免維生素的損失,製作果水和菜水時應先將水燒開,然後再放入新切碎的水果或蔬菜;水與水果或蔬菜的比例是2∶1,煮開的時間為3分鍾。晾涼後過濾掉渣子,就得到適合寶寶使用的果水或菜水;果汁的做法多種多樣,有條件的家庭可用電動果汁機、榨汁機製作;沒條件的話,可用消毒紗布(4層厚,蒸、煮消毒均可)包裹水果後擠出果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次,喂兩個月寶寶使用的果汁要兌一倍水,加少許糖。從一天喂一次,10毫升開始,漸漸地加量至30毫升。開始時,隻能給寶寶喂一種水果的果汁,適應後(3~5天無異常)才可換其他品種。菜水要現做現吃。長時間放置的菜水亞硝酸鹽增高,會導致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甚至可導致亞硝酸鹽中毒。

    最後,給果汁的時間最好選戶外活動之後。此時,寶寶口渴,適宜喂水或果汁。

    果汁的特點是維生素與礦物質含量較多,口感好,因此寶寶樂意接受,但最大的缺陷在於沒有對兒童發育起關鍵作用的蛋白質和脂肪。如果喝很多果汁,由於果汁強占了胃的空間,因而正餐攝入減少,而正餐(如母乳或牛奶)才是寶寶獲取正常發育所需養分的主渠道,所以飲果汁可破壞體內營養平衡,招致發育落後的惡果。年齡越小,此種惡果越易發生。因此,應給寶寶多飲白開水,因為白開水最容易通過細胞膜,對身體幹擾小,有利於新陳代謝,保持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寶寶的第3個月是開口關爸爸媽媽盼望寶寶開口說話是非常急切的,有的爸爸媽媽很注重胎教,有的寶寶一生下來,他們就開始有意識為寶寶灌輸語言信息,但是寶寶還是不會說話,甚至等到3歲才說話,或是3歲以後才說話。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現象,爸爸媽媽就不要著急了。

    有的寶寶則是很早就能開口說話,“咿咿呀呀”地叫著爸爸媽媽,將全家人都逗得樂不可支。那麽,這其中的區別究竟在哪裏呢?

    專家認為,寶寶開口說話的早與晚,與爸爸媽媽掌握的時間很有關係。一般來說,3個月是寶寶重要的開口關,如果爸爸媽媽把握好這一關,寶寶早說話也不是難事。

    爸爸媽媽在寶寶3個月以後要把握寶寶“開口關”。3個月以內的寶寶隻會吮吸,而隨著輔食的添加,寶寶就要開始練習上下開合嘴巴了。此時,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吃煮熟的蛋黃,而且最好是老母雞下的雞蛋,從1/4個蛋黃開始,先壓碎後放入熬得很稠的米湯或奶中調勻後喂食。因為奶水中含鐵較低,而且蛋黃中鐵的含量很高。蛋黃中富含的營養成分,對促進嬰幼兒生長發育,強壯體質及大腦和神經係統的發育,增強智力都有好處。

    添加輔食時需注意,3個月左右的寶寶,不宜吃雞蛋蛋清。

    究竟應該怎樣給寶寶斷奶前不久看到一個電視節目,節目裏講述了一個普通工人給孩子喂奶的事情。這個工人的家境不是很好,請不起保姆,也丟不起工作。她生完孩子後,喂奶就成為了一件頭疼的事情。首先,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營養品,自己下奶很順利,本就應該給孩子喂奶。其次,奶粉太貴,如果吃奶粉,是一筆不菲的開銷,這對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真是一個難題。於是,這位工人下決心要給寶寶喂奶。

    可是問題又來了,她的產假結束,要立即去上班,那怎麽給寶寶喂奶呢?想來想去,她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自己照常去上班,工作要緊,隻有工作好了,才能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喂奶的時候,就讓寶寶的奶奶或者其他監護人將他抱到單位,自己溜出來給寶寶喂奶,喂完後自己再繼續上班。

    就這樣堅持了一周左右,領導才發現了她給寶寶喂奶一事。雖然領導有點不高興,但是這是任何一個母親的權利與責任,作為公司領導,也不能拒絕,隻得委婉地告訴她,千萬不要耽誤了工作,該斷奶時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斷奶。

    的確,很多媽媽由於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在寶寶沒有準備好斷奶的階段給寶寶斷掉母乳。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斷奶,遠遠強於突然斷奶。斷奶的最佳手段是“三天一計劃,兩周一標準”,即每隔兩、三天取消一頓母乳,每一兩周,給寶寶製定一次進食標準。

    “三天一計劃,兩周一標準”是時下很多媽媽都采用的斷奶方針,它不僅能較少產生漲奶的不適,還能確保媽媽也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寶寶是否適應這樣的變化,並給寶寶足夠的額外關愛來替代哺乳時母子之間的親密。有些寶寶的吸吮要求十分強烈,也許會在斷奶期間尋找奶頭的替代物,比如拇指等,這時媽媽可以選擇給寶寶奶瓶或者安撫奶嘴來滿足他的吸吮需求。

    專家提醒,對於較小的寶寶,斷奶期最大的考慮是營養。每隔兩三天用配方奶替代一次母乳,過了大約兩個星期,寶寶就逐漸過渡到每天隻吃一兩次母乳。如果你不著急完全斷奶,可以繼續這樣哺喂兩周。隻要寶寶吃,媽媽就會有足夠的奶給他。

    當然,每個寶寶的食欲、食性都不同。有的寶寶每次吃得過飽,有的寶寶每次隻吃一點點。寶寶不喜歡斷奶食品時,勉強讓他多吃,反而會讓寶寶對食品產生厭惡感。因此,每一兩周給寶寶製定一個進食標準,使他的進食逐漸增加。

    斷奶期間,小一些的寶寶需要過渡到配方奶以及奶瓶,將近1歲的寶寶,如果已經學會用杯子喝水並正常進食輔食,則不必使用奶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斷奶期間,寶寶的飲食該怎麽搭配提到斷奶,很多媽媽可謂是心有餘悸呀!斷奶的確是個很艱辛的過程,而且斷奶期間給寶寶的飲食搭配,也是大有學問。

    很多媽媽在寶寶斷奶期間諮詢專家最多的問題就是,寶寶今天該吃啥,明天該吃啥。其實媽媽們不要太緊張,記住以下的一些飲食搭配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4~5個月齡的寶寶,主食仍是乳類,母乳不足者,每天可適量增加牛奶或米糊。而4個月以上的寶寶,體內鐵質已逐漸消耗完,應添加富含鐵的食物,如蛋黃。每次可以從1/4個開始,逐漸增加到一個。還可給少量的蘋果泥、菜泥或魚肉泥等。

    5個月齡的寶寶,在吃奶前可給少量爛粥。

    6個月齡的寶寶已經開始出牙,可給他適量的蛋羹、爛麵片、肉鬆,還可給些稍硬的條狀餅幹、烤饅頭片等。

    7~9個月齡的寶寶,應該添加肝泥、豆腐、肉末、碎菜,適量的麵包、蛋糕等。

    10~12個月齡的寶寶,可給爛飯或麵片加些瘦肉末、蔬菜、煮爛的雞、魚、肝,每日兩三頓。隨著輔食量的增加,奶量和和奶次數隨之減少。

    專家推薦,寶寶在斷奶期間最適宜吃的幾種食物及其做法。

    蘋果

    蘋果中富含糖分與有機酸,具有清理腸道的功能。選擇色澤鮮豔、表麵光滑的蘋果,將其削皮後切成塊,再用白糖水浸泡,以防發生褐變。

    (1)斷奶初期喂法

    煮熟蘋果,擠出果汁,過濾蘋果顆粒,喂汁給寶寶。

    (2)斷奶中期喂法

    擠出煮熟的蘋果汁(蘋果汁中看不出顆粒物),用勺子舀起來緩緩流動的時候,喂寶寶喝下。

    (3)斷奶後期喂法

    煮熟蘋果,切成薄片,讓寶寶用舌磨碎服下。

    土豆

    吃土豆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它是一種堿性食品,以澱粉為主要成分,富含了鐵、鈣等無機物,缺點是很容易生黴。

    (1)斷奶初期喂法

    把土豆煮好,過濾出湯汁,喂給寶寶。

    (2)斷奶中期喂法

    煮好土豆,方便寶寶用舌頭磨碎。

    (3)斷奶後期喂法

    煮好土豆,將其切成1厘米大小的塊狀,方便寶寶用舌頭磨碎。

    南瓜

    可以放下心讓寶寶食用南瓜,它不僅好消化好吸收,還富含了維生素a。如需冷藏南瓜,要先將其切開,挖淨內瓤,再用布包後置入冰箱。

    (1)斷奶初期喂法

    煮熟,過濾,再碾碎後給寶寶。

    (2)斷奶中期喂法

    煮軟,切成1厘米的塊狀,方便寶寶用舌頭磨碎。

    (3)斷奶後期喂法

    煮熟,切碎至寶寶能磨碎。

    牛肉

    牛肉中富含了氨基酸,能有效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選擇牛肉時要選用色彩鮮紅、亮澤的食用,用水先洗淨牛肉上的血,在涼水中浸泡20分鍾。

    (1)斷奶初期喂法

    煮熟牛肉,過濾肉湯,喂給寶寶。

    (2)斷奶中期喂法

    把瘦牛肉剁碎、煮熟,喂給寶寶。

    (3)斷奶後期喂法

    整塊煮爛,一碰就碎最好。

    斷奶期間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斷奶方式不當造成的,可不是寶寶的過錯。斷奶期間依然要讓寶寶學習用杯子喝水和飲果汁,學習自己用小勺吃東西,這能鍛煉寶寶獨立生活能力。

    從3~4個月開始,寶寶應該吃輔食了陳明的寶寶是從第3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陳明給寶寶判斷添加輔食的標誌是寶寶的體重與以前相比在10天之內隻增加了100克,於是她開始給寶寶添加牛奶。盧勤的寶寶是牛奶喂養的,從第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盧勤認為此時牛奶中的營養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需求了,於是給寶寶添加了蛋黃。

    那麽,這兩位媽媽究竟誰是正確的呢?專家認為,她們都正確。因為母乳喂養的寶寶與牛奶喂養的寶寶,在添加輔食的時候,是有些區別的。

    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寶寶隻要體重增加正常(平均每天增長15~20克),就不用急於增加各類輔食。如果母乳越來越少,寶寶與以前相比體重在10天之內隻增加100克,就需要加牛奶或其他輔食了。

    但是,在實際喂養中,如果到這個月的時候才開始加牛奶,寶寶很可能已經不肯吃了,因為寶寶不習慣吸吮與媽媽乳頭感覺完全不同的塑膠奶嘴。無論媽媽用什麽辦法,寶寶都不肯吃,這時就應加其他代乳食品,否則寶寶就會出現體重增加在平均水平以下,導致營養不良的現象。

    牛奶喂養的寶寶,牛奶的喂養量與上個月相比不要增加太多,仍維持在每天1000毫升左右。因為寶寶在4~5個月時體重增加情況與3~4個月期間區別不大,可給予同樣喂養。到了這個月的寶寶活動量大,消耗的熱能多,可以從其他代乳品的糖分中來彌補。另外,4個月後的寶寶,奶中所含的成分已經難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加上寶寶體內來自母體的鐵已消耗盡了,母乳或牛奶中的鐵又遠遠趕不上寶寶的需要,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因此,在這個月裏應及時給寶寶添加蛋黃。蛋黃的主要作用是補充鐵質和蛋白質。開始先加1/4個,以後逐漸增加,到6個月就可以喂整個蛋黃了。

    總的來說,在寶寶3~4個月的時候,媽媽就可以為他增加少量的菜泥、胡蘿卜泥、果醬等輔食,以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d及無機鹽,並開始用勺兒喂食。

    4~5個月時,寶寶消化器官及消化機能逐漸完善,而且活動量增加,消耗的熱量也增多,此時的喂養要比4個月前的寶寶複雜。

    5~6個月時,寶寶開始對乳汁以外的食物感興趣了,即使5個月以前完全采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到了這個時候也會開始想吃母乳以外的食物了。比如:寶寶看到成人吃飯時會伸手去抓或嘴唇動、流口水,這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為將來的斷奶做準備了。

    5~6個月寶寶可加的輔食應以粗顆粒食物為好。因為此時的寶寶已經準備長牙,有的寶寶已經長出了一兩個乳牙,可以通過咀嚼食物來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同時,這一時期已進入離乳的初期,每天可給寶寶吃一些魚泥、全蛋、肉泥、豬肝泥等食物,可補充鐵和動物蛋白,也可給寶寶吃爛粥、爛麵條等補充熱量。

    如果寶寶對吃輔食很感興趣,可以酌情減少一次奶量。

    如何為5~11個月的寶寶補鈣蘭姐家7個月大的寶寶最近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的症狀:顱骨軟﹑囟門大,壓顱骨有觸乒乓球的感覺。蘭姐發現這一現象後,立即將寶寶帶到了醫院。

    看著焦急萬分的蘭姐,醫生語重心長地說:你家的寶寶是缺鈣了,得補鈣!幸好發現得早,要是缺鈣嚴重,寶寶就可能出現胸骨突起如雞胸,下肢因長時間站立造成“o”型腿或“x”型腿。除骨骼的變化外,還可出現夜汗多﹑睡眠不安穩﹑乳牙萌出延遲﹑枕部形成枕禿等現象。

    “缺鈣?”蘭姐不解,心想,平時沒少給寶寶吃奶啊,寶寶怎麽就缺鈣了。

    見蘭姐有疑惑,醫生對她說:“實際上,5~11個月的寶寶對鈣的攝取量每天增至400毫克。但有的寶寶因體質不同,或多或少會有差異,你們家寶寶對鈣的攝取量是多少?”

    一聽醫生這麽說,蘭姐恍然大悟,自家的寶寶每天對鈣的攝取量,也就200毫克左右,的確不夠。於是,蘭姐對醫生說:“那我以後每天給他800毫克鈣吧!”

    醫生連忙擺手,再三提醒蘭姐,給5~11個月的寶寶補鈣千萬不要過量,補鈣是有禁忌的。

    忌多喂鈣片

    其實,鈣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必須有維生素d的幫助。因此,在服鈣片的同時,應適量給寶寶口服魚肝油等維生素d製劑,或是讓寶寶多曬太陽,以促進皮膚中的7餐亞獾ü檀甲變成維生素d。否則,就是吃再多的鈣片,寶寶照樣會缺鈣。

    忌為加快骨愈合而狂補鈣研究證明,除了更年期婦女和老年人,通常情況下,骨折的寶寶體內並不缺鈣,因此無需補鈣。由於骨折後寶寶活動減少,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骨骼對鈣的利用反而會受到抑製。如果盲目長期大量補鈣,會增加患消化道、泌尿係結石等疾病的危險。

    忌鈣多就是好

    同位素研究表明,鐵、鋅和鈣都是二價陽離子,在腸道吸收時會互相拮抗。父母給寶寶長期大量補鈣,以為可預防寶寶佝僂病的發生,殊不知腸道中過多的鈣是會隨大便排出的。這樣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妨礙鐵和鋅的吸收,引起貧血和食欲不振。因此不能盲目地給寶寶補充大量的鈣。

    那麽,爸爸媽媽該怎樣給寶寶補鈣呢?有的媽媽說,這還不簡單,把鈣片碾碎混在奶裏喂唄。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混在食物中的鈣片隻能吸收20%,其餘的會經糞便排出。如果喂奶時喂鈣片,奶與鈣容易結合形成凝塊,不僅鈣不易吸收,乳汁也不容易消化了。正確的方法是,在喂奶後1~2小時,胃內容物大部分排空了再給寶寶喂鈣片。

    有些父母知道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因此經常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事實上,維生素d不是營養品,而是激素前期物,可在體內儲存,長期在寶寶體內積聚會造成中毒,引起食欲下降、惡心、消瘦等症狀,血鈣及尿鈣增高,腎、腦、心、肺等髒器可有異常鈣化;個別還會出現“鬼臉綜合症”。

    怎樣給1~2歲的孩子安排膳食小區裏的媽媽經常聚在一起討論育兒問題,最讓媽媽們頭疼的問題是寶寶的飲食問題。尤其是1~2歲的孩子,該吃什麽,什麽時間吃,是媽媽們經常討論的。細心的媽媽還將自己從育兒專家那裏聽來的膳食安排給大家分享。

    專家認為,因為1~2歲孩子的自身胃容量約為200~300毫升,這就限定了孩子每次的進餐量,所以此階段的孩子每日進餐次數4~5次,每日三餐,兩餐之間加些點心,每餐間隔時間為4小時。孩子的食物要細、軟、爛。

    一般來說,1~2歲的孩子,應安排的食物種類的數量為:糧食100~150克;蔬菜100~150克;豆及豆製品25克;魚或肉或禽或內髒類25~50克;蛋類25~50克;奶類250~500毫升;油脂類5~10克;糖10~20克;水果50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迎接新生命的第一本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金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金月並收藏迎接新生命的第一本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