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推進遼東半島的宋軍(第三更)
迴到宋朝當暴君趙寧嶽飛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構顯然還在消化當中。
趙寧說道:“這件事倒是可以從太府寺下麵的文思院開始著手,文思院內部進行改製,所有工人,一律簽訂新商社的契約,並且寫明月俸。”
“那豈不是亂了套?”
“如何亂了套?”
“臣一時間說不上來。”
趙構想說的是,文思院那些搞紡織的宮女,在人生關係上是依附於皇宮的。
但若趙寧推出新商社的契約,宮女與文思院的社會關係就發生了變化。
從依附到雇傭。
這樣有什麽好處呢?
這樣可以大大增強文思院那些人幹活的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
趙寧尋思著,既然銀行農貸業務都做的不錯,說明銀行內部的行政體係已經初步完善了。
那就可以嚐試更加複雜的商業貸款了。
這無疑對商業的發展是有巨大推動作用的。
但是由於大宋本身基建的局限性,商貸的發展必然也隻能一步步來,先做個嚐試。
若是借此組建起公司那樣正規的社會組織,無疑是對大宋內部動員體係的一種全麵升級。
到時候別說滅西夏了,滅金的後勤也未必有壓力,恐怕推平高麗也不在話下。
至於收複西域,可能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有這種新商社,才能組建大規模船隊,對南洋進行更大規模的商業往來。
迴宮後,趙寧便召來王宗濋,與他說了一遍關於文思院改製之事。
王宗濋也沒有細問,趙官家想幹什麽,那就幹什麽咯。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已經到了二月初。
此時北線形勢一日比一日緊張,各種傳聞蜂擁而至。
有人說金軍已經在真定府匯聚十萬大軍,也有人說在河間府也見到了金軍。
還有人說,金軍已經越過黃河,進入滄州地界,正快速南下濟南府。
更有甚者在傳聞,金軍主力已經圍困太原府。
仿佛戰火已經全麵燃燒。
阜城經略司。
張憲走進來說道:“嶽帥,剛剛接到前線最新情報,金軍在燕雲一帶聚集了不少人馬。”
“具體有多少?”
“未能探查到,據說不下十五萬。”
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涼氣,十五萬?
若是再加上真定、中山和河間的兵力,這一次金軍的總兵力豈不是近三十萬了?
這必將是一場惡戰。
這段時間,不斷有前線軍報往東京城送。
一時間,整個東京城都陷入戰雲的緊張中。
就在河北、河東都籠罩在巨大的戰雲之中的時候,遼東半島卻發生了一件改變戰局靖康六年戰局的事。
二月初一,遼東最南端。
韓世忠突然領著一萬大軍,出現在了金國的複州城。
複州作為金國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州城,規模並不是特別大,駐軍更不可能有多少。
也就是維持當地秩序的一些土兵而已,人數不超過一千人。
在遼國時期,這裏便是人煙稀少的地帶。
因為這地方離遼陽最遠,也是戰略價值最薄弱的地方。
而且山嶺不少,良田不多,收稅價值自然就低。
金國接手後,更不可能往這裏調移大量人口。
這個最不起眼的地方,反倒在靖康六年的開年,影響了大局。
韓世忠遼東軍抵達複州城下的時候,是二月初五的早晨。
這個時候,周圍的冰雪剛剛融化了一些,還非常的冷。
大約三米多高的複州城在破曉之後的光亮下浮現出來。
城樓上執勤的士兵並沒有在崗哨上,而是圍著火堆在打盹。
在寧靜的清晨,很快他們便被整齊的腳步聲和車輪在雪地裏碾壓雪的聲音吵醒。
一個起來尿尿的士兵轉身望去,看見昏暗之中的前方,黑壓壓的一片,他整個人驚呆住了。
複州城做夢都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被一萬大軍圍困住。
當這個消息傳到複州城衙門的時候,複州的知州李薦是懵逼的。
韓世忠采取的是四麵圍死的戰術。
之所以這樣,是為了防止有人逃出去通風報信。
韓世忠說道:“誰願意去打前鋒?”
張青出列:“末將願往!”
“好!給你三千人,拿下複州!”
“末將領命!”
不多時,宋軍的戰鼓聲便響起來,隨之而來的是號角聲。
複州城內的人聽聞後,無不露出驚恐的表情。
他到了城樓上,看見下麵大軍飄舞著的旗幟上寫的一個“宋”,便知道這竟然是宋軍。
李薦大聲嗬斥道:“這裏是大金朝的州府,你們怎敢隨意侵犯?難道不怕我大金天兵將爾等碾為齏粉!還不速速退去,否則……”
顯然,韓世忠不準備聽他廢話。
前鋒隊抬著雲梯,快速往複州城靠近。
李薦立刻轉身喊道:“還不速速開城迎接王師!”
當張青以為自己可以好好殺殺敵人,立個功勞的時候,卻看見了城頭的白旗。
張青:那個知州才硬了一句話的時間,就他媽的軟了下來!
二月初一,韓世忠兵不血刃拿下了遼陽府最南端的複州,如同一柄鋒利的劍,懸在了金國的後方。
大量的宋軍軍民開始有組織地在複州一帶挖壕溝、伐木。
每天都有大量的糧食,從最南端的都裏鎮運到北邊。
而原本複州所有民眾,全部被征調進來。
而且更快的是,工兵營的人開始在複州建造磚瓦廠。
這意味著,宋軍打算在複州城的基礎上增加防禦。
專業的工兵營的出現,讓宋軍對占領區後續的處理變得如魚得水。
修建都裏,拿下複州,是遼東戰略的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公布以複州為核心的防禦體係,在這裏徹底站穩腳。
韓世忠對於這一帶,也做過仔細的考察。
金軍如果聽聞複州被宋軍拿下,必然會如坐針氈,派大軍南下。
若是金軍先不打複州,而是去拿下最南端的都裏,切斷複州宋軍的糧食供給,宋軍將不戰自潰。
所以,將都裏城快速完善,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都裏城和複州形成相互支援的格局,才能加強防禦。
二月初八,一批從蓋州南下的商人,進入複州地界,發現不對勁,複州被占領的消息,才傳了出去。
二月十一日,消息傳到了遼陽,引起遼陽官員的驚訝。
但這個時候,遼陽官員依然無法確定消息的真假,隻能派人去核查。
而此時,金軍大量的兵力已經聚集在燕雲一帶了,金國高層完全不知道,遼東後院出了大事。
趙寧說道:“這件事倒是可以從太府寺下麵的文思院開始著手,文思院內部進行改製,所有工人,一律簽訂新商社的契約,並且寫明月俸。”
“那豈不是亂了套?”
“如何亂了套?”
“臣一時間說不上來。”
趙構想說的是,文思院那些搞紡織的宮女,在人生關係上是依附於皇宮的。
但若趙寧推出新商社的契約,宮女與文思院的社會關係就發生了變化。
從依附到雇傭。
這樣有什麽好處呢?
這樣可以大大增強文思院那些人幹活的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
趙寧尋思著,既然銀行農貸業務都做的不錯,說明銀行內部的行政體係已經初步完善了。
那就可以嚐試更加複雜的商業貸款了。
這無疑對商業的發展是有巨大推動作用的。
但是由於大宋本身基建的局限性,商貸的發展必然也隻能一步步來,先做個嚐試。
若是借此組建起公司那樣正規的社會組織,無疑是對大宋內部動員體係的一種全麵升級。
到時候別說滅西夏了,滅金的後勤也未必有壓力,恐怕推平高麗也不在話下。
至於收複西域,可能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有這種新商社,才能組建大規模船隊,對南洋進行更大規模的商業往來。
迴宮後,趙寧便召來王宗濋,與他說了一遍關於文思院改製之事。
王宗濋也沒有細問,趙官家想幹什麽,那就幹什麽咯。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已經到了二月初。
此時北線形勢一日比一日緊張,各種傳聞蜂擁而至。
有人說金軍已經在真定府匯聚十萬大軍,也有人說在河間府也見到了金軍。
還有人說,金軍已經越過黃河,進入滄州地界,正快速南下濟南府。
更有甚者在傳聞,金軍主力已經圍困太原府。
仿佛戰火已經全麵燃燒。
阜城經略司。
張憲走進來說道:“嶽帥,剛剛接到前線最新情報,金軍在燕雲一帶聚集了不少人馬。”
“具體有多少?”
“未能探查到,據說不下十五萬。”
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涼氣,十五萬?
若是再加上真定、中山和河間的兵力,這一次金軍的總兵力豈不是近三十萬了?
這必將是一場惡戰。
這段時間,不斷有前線軍報往東京城送。
一時間,整個東京城都陷入戰雲的緊張中。
就在河北、河東都籠罩在巨大的戰雲之中的時候,遼東半島卻發生了一件改變戰局靖康六年戰局的事。
二月初一,遼東最南端。
韓世忠突然領著一萬大軍,出現在了金國的複州城。
複州作為金國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州城,規模並不是特別大,駐軍更不可能有多少。
也就是維持當地秩序的一些土兵而已,人數不超過一千人。
在遼國時期,這裏便是人煙稀少的地帶。
因為這地方離遼陽最遠,也是戰略價值最薄弱的地方。
而且山嶺不少,良田不多,收稅價值自然就低。
金國接手後,更不可能往這裏調移大量人口。
這個最不起眼的地方,反倒在靖康六年的開年,影響了大局。
韓世忠遼東軍抵達複州城下的時候,是二月初五的早晨。
這個時候,周圍的冰雪剛剛融化了一些,還非常的冷。
大約三米多高的複州城在破曉之後的光亮下浮現出來。
城樓上執勤的士兵並沒有在崗哨上,而是圍著火堆在打盹。
在寧靜的清晨,很快他們便被整齊的腳步聲和車輪在雪地裏碾壓雪的聲音吵醒。
一個起來尿尿的士兵轉身望去,看見昏暗之中的前方,黑壓壓的一片,他整個人驚呆住了。
複州城做夢都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被一萬大軍圍困住。
當這個消息傳到複州城衙門的時候,複州的知州李薦是懵逼的。
韓世忠采取的是四麵圍死的戰術。
之所以這樣,是為了防止有人逃出去通風報信。
韓世忠說道:“誰願意去打前鋒?”
張青出列:“末將願往!”
“好!給你三千人,拿下複州!”
“末將領命!”
不多時,宋軍的戰鼓聲便響起來,隨之而來的是號角聲。
複州城內的人聽聞後,無不露出驚恐的表情。
他到了城樓上,看見下麵大軍飄舞著的旗幟上寫的一個“宋”,便知道這竟然是宋軍。
李薦大聲嗬斥道:“這裏是大金朝的州府,你們怎敢隨意侵犯?難道不怕我大金天兵將爾等碾為齏粉!還不速速退去,否則……”
顯然,韓世忠不準備聽他廢話。
前鋒隊抬著雲梯,快速往複州城靠近。
李薦立刻轉身喊道:“還不速速開城迎接王師!”
當張青以為自己可以好好殺殺敵人,立個功勞的時候,卻看見了城頭的白旗。
張青:那個知州才硬了一句話的時間,就他媽的軟了下來!
二月初一,韓世忠兵不血刃拿下了遼陽府最南端的複州,如同一柄鋒利的劍,懸在了金國的後方。
大量的宋軍軍民開始有組織地在複州一帶挖壕溝、伐木。
每天都有大量的糧食,從最南端的都裏鎮運到北邊。
而原本複州所有民眾,全部被征調進來。
而且更快的是,工兵營的人開始在複州建造磚瓦廠。
這意味著,宋軍打算在複州城的基礎上增加防禦。
專業的工兵營的出現,讓宋軍對占領區後續的處理變得如魚得水。
修建都裏,拿下複州,是遼東戰略的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公布以複州為核心的防禦體係,在這裏徹底站穩腳。
韓世忠對於這一帶,也做過仔細的考察。
金軍如果聽聞複州被宋軍拿下,必然會如坐針氈,派大軍南下。
若是金軍先不打複州,而是去拿下最南端的都裏,切斷複州宋軍的糧食供給,宋軍將不戰自潰。
所以,將都裏城快速完善,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都裏城和複州形成相互支援的格局,才能加強防禦。
二月初八,一批從蓋州南下的商人,進入複州地界,發現不對勁,複州被占領的消息,才傳了出去。
二月十一日,消息傳到了遼陽,引起遼陽官員的驚訝。
但這個時候,遼陽官員依然無法確定消息的真假,隻能派人去核查。
而此時,金軍大量的兵力已經聚集在燕雲一帶了,金國高層完全不知道,遼東後院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