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次翁說完,緊接著汪博彥就出來了。
“錢尚書,下官鬥膽直言,為何要承包給商人,而不是讓百姓自己改,自己賺錢?”
錢喻清說道:“因為百姓不會自己改的。”
“百姓可以賺錢,為何不自己改?”
錢喻清說道:“桑樹幼苗期有三年,三年內沒有收入,百姓吃什麽?”
汪博彥說道:“朝廷可以補助給百姓,使百姓渡過這個難關。”
錢喻清說道:“這也是一個好主意。”
錢喻清沒有直接說:補助萬一被貪了怎麽辦?
還沒有發生的貪汙案,在朝堂上公然說出來,無疑是自找沒趣。
因為對方會說:你這是在汙蔑同僚。
這時候你就沒辦法迴答了。
聰明的人,到這裏就基本上不再爭論,以免陷入那種沒必要的扯皮中。
“既然是個好主意,那為何錢尚書還要出此下策?”王次翁又說道。
這時,呂頤浩出列說道:“陛下,臣覺得,可以按照錢尚書的策論,在杭州府試行,無傷大雅。”
誰都沒想到,呂頤浩這個時候會站出來為錢喻清說話。
新上任的左相,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誰也不敢公然頂撞。
王次翁猶豫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呂相公,分明錢可以給老百姓賺,為何要給那些商人?”
呂頤浩瞥了他一眼,冷冷說道:“錢真的能到老百姓手裏?”
這個時候,呂頤浩的脾氣一下子就彰顯了出來。
這個人做事跋扈強勢,基本上是不會打太極的。
王次翁說道:“下官不太明白呂相公的意思。”
“你連這都不懂,是怎麽做到刑部侍郎的位置上的?”
呂頤浩這話一出口,王次翁立刻神色慘然,他求助似的看著秦檜。
秦檜出來說道:“呂相公大概是指,這中間會有人貪汙補助,那就要請肅省院和地方的提點刑獄司做好準備了,不能因為有貪汙的漏洞,就放棄如此好的政策。”
秦檜這話說得是相當狡猾了,意思是如果以後發生貪汙,不是我的新政有問題,而是監察不力。
趙鼎適時站出來說道:“陛下,依臣看,兩種策略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分別試行。”
“如此甚好。”趙寧立刻說道,“這件事便這麽定,朕現在倒是想聽聽大理國一事。”
剛才出列的幾個人紛紛退迴去。
便是如此,改稻為桑的兩種策略,在大宋朝堂上公然拿出來,開始分別在江寧府和杭州府試行。
秦檜心裏很鬱悶,他萬萬沒想到,趙官家居然還有這麽一手。
這要是到時候把攤子做爛了,再一對比錢喻清的,他秦檜就可以滾蛋了。
“陛下,大理國高氏不尊重大理國王段正嚴,幹預國政,此乃僭越天朝上禮。”禮部尚書李若水出列說道。
“卿以為當如何?”
“自然當興兵列於大理國,責問高氏。”
“不可!”蔡懋出列,“大理國乃是太祖欽定不征之國。”
他這麽一說,立刻就跳出來了一群官員。
趙匡胤當年還真的玉斧定界,不征大理。
理由是:太祖鑒唐之禍基於南詔。
唐末,大唐派大量的軍隊去征討南詔,陷入南詔的戰爭泥潭不可脫身,致使黃巢乘虛而入。
所以趙匡胤對那裏是格外謹慎的。
“陛下,蔡相公說得是,這大理國地處偏遠,國朝剛結束與金人的戰爭,不可再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了!”
趙寧未想到居然這麽多人反對,他立刻就來了脾氣:“有何不可征討的!別說他大理在西南,比它更偏的交趾、占城,朕不是一樣說征討就征討?”
蔡懋還要說點什麽:“陛下……”
“張叔夜!”
“臣在!”
“你立刻安排兵力,從西南各路南下,朕就是要讓大理國的高氏知道,天朝是有規矩的,大理國既然已經臣屬大宋,那高氏就得遵照天朝的規矩。”
“是!”
征討大理這麽快就定下來了?
這立刻讓人明白過來,趙官家剛才隻是問個過場而已。
時間飛快,轉眼錢喻清和秦檜各自離開京師。
一個親自前往江寧,一個親自前往杭州。
二月,寒冷的冬天終於離開。
明媚的春光喚醒大地,一切都充滿了生機。
農民們也開始走出來,進入城裏,去打聽今年種子的價格。
可以看見一輛輛大車滿載從京師出發,據說也裝滿種子,是運往河北三鎮的。
戰爭結束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也變了,似乎許多地方也輕鬆了下來。
不過,進入二月底是會後,西南的夔(kui)州路和梓州路卻與往常不一樣。
這兩路都開始征兵。
到三月初的時候,戶部右侍郎範宗尹突然抵達夔州路。
這個時候,夔州的募兵目標開始對外發布。
夔州募兵五萬,梓州路募兵五萬,組建十萬大軍。
幹什麽?
南下征討大理國。
範宗尹在夔州頗為高調,搞得風生水起,有如雷霆滾滾。
在夔州和梓州做買賣的大理國商人得到消息後,迅速開始南下迴國。
到了四月,宋軍征兵備戰的消息終於傳到了羊苴咩城。
一時間,引起了大理國朝野震驚。
段正興在朝堂上公然指責高量成:“相國,現在大宋天子震怒,宋軍十萬大軍即將南下,請問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文鬆等人縮在一邊不敢說話了。
高量成說道:“殿下就不必擔心了,宋軍遠道而來,疲憊之師,又不熟悉我大理國地勢,想要與我軍作戰,無疑是癡人說夢。”
他說這話自然也是有底氣的。
便說大唐時期的南詔國,也是借著山川地勢,與大唐周旋了數百年,大唐一直不能滅南詔。
“莫非相國要親自迎擊宋軍?”
高量成說道:“陛下,臣即刻統帥五萬大軍,北上迎擊宋軍,定不讓宋軍渡過大渡河!”
段正嚴故作猶豫狀態,思考片刻才說道:“若是能與宋軍商談是最好。”
“陛下放心,臣自有對策。”
等退了朝後,兵部尚書何施堂說道:“宋軍強悍,不知相國有何退敵之策?”
高量成說道:“隻需派使者,與宋軍周旋,就說要與宋議和,接受宋的要求,拖住他們,使他們疲憊,他們遠征而來,必不能長久!”
“相國英明!”何施堂立刻讚歎道。
但他們不知道,此時在交州的吳璘已經開始行動了。
“錢尚書,下官鬥膽直言,為何要承包給商人,而不是讓百姓自己改,自己賺錢?”
錢喻清說道:“因為百姓不會自己改的。”
“百姓可以賺錢,為何不自己改?”
錢喻清說道:“桑樹幼苗期有三年,三年內沒有收入,百姓吃什麽?”
汪博彥說道:“朝廷可以補助給百姓,使百姓渡過這個難關。”
錢喻清說道:“這也是一個好主意。”
錢喻清沒有直接說:補助萬一被貪了怎麽辦?
還沒有發生的貪汙案,在朝堂上公然說出來,無疑是自找沒趣。
因為對方會說:你這是在汙蔑同僚。
這時候你就沒辦法迴答了。
聰明的人,到這裏就基本上不再爭論,以免陷入那種沒必要的扯皮中。
“既然是個好主意,那為何錢尚書還要出此下策?”王次翁又說道。
這時,呂頤浩出列說道:“陛下,臣覺得,可以按照錢尚書的策論,在杭州府試行,無傷大雅。”
誰都沒想到,呂頤浩這個時候會站出來為錢喻清說話。
新上任的左相,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誰也不敢公然頂撞。
王次翁猶豫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呂相公,分明錢可以給老百姓賺,為何要給那些商人?”
呂頤浩瞥了他一眼,冷冷說道:“錢真的能到老百姓手裏?”
這個時候,呂頤浩的脾氣一下子就彰顯了出來。
這個人做事跋扈強勢,基本上是不會打太極的。
王次翁說道:“下官不太明白呂相公的意思。”
“你連這都不懂,是怎麽做到刑部侍郎的位置上的?”
呂頤浩這話一出口,王次翁立刻神色慘然,他求助似的看著秦檜。
秦檜出來說道:“呂相公大概是指,這中間會有人貪汙補助,那就要請肅省院和地方的提點刑獄司做好準備了,不能因為有貪汙的漏洞,就放棄如此好的政策。”
秦檜這話說得是相當狡猾了,意思是如果以後發生貪汙,不是我的新政有問題,而是監察不力。
趙鼎適時站出來說道:“陛下,依臣看,兩種策略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分別試行。”
“如此甚好。”趙寧立刻說道,“這件事便這麽定,朕現在倒是想聽聽大理國一事。”
剛才出列的幾個人紛紛退迴去。
便是如此,改稻為桑的兩種策略,在大宋朝堂上公然拿出來,開始分別在江寧府和杭州府試行。
秦檜心裏很鬱悶,他萬萬沒想到,趙官家居然還有這麽一手。
這要是到時候把攤子做爛了,再一對比錢喻清的,他秦檜就可以滾蛋了。
“陛下,大理國高氏不尊重大理國王段正嚴,幹預國政,此乃僭越天朝上禮。”禮部尚書李若水出列說道。
“卿以為當如何?”
“自然當興兵列於大理國,責問高氏。”
“不可!”蔡懋出列,“大理國乃是太祖欽定不征之國。”
他這麽一說,立刻就跳出來了一群官員。
趙匡胤當年還真的玉斧定界,不征大理。
理由是:太祖鑒唐之禍基於南詔。
唐末,大唐派大量的軍隊去征討南詔,陷入南詔的戰爭泥潭不可脫身,致使黃巢乘虛而入。
所以趙匡胤對那裏是格外謹慎的。
“陛下,蔡相公說得是,這大理國地處偏遠,國朝剛結束與金人的戰爭,不可再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了!”
趙寧未想到居然這麽多人反對,他立刻就來了脾氣:“有何不可征討的!別說他大理在西南,比它更偏的交趾、占城,朕不是一樣說征討就征討?”
蔡懋還要說點什麽:“陛下……”
“張叔夜!”
“臣在!”
“你立刻安排兵力,從西南各路南下,朕就是要讓大理國的高氏知道,天朝是有規矩的,大理國既然已經臣屬大宋,那高氏就得遵照天朝的規矩。”
“是!”
征討大理這麽快就定下來了?
這立刻讓人明白過來,趙官家剛才隻是問個過場而已。
時間飛快,轉眼錢喻清和秦檜各自離開京師。
一個親自前往江寧,一個親自前往杭州。
二月,寒冷的冬天終於離開。
明媚的春光喚醒大地,一切都充滿了生機。
農民們也開始走出來,進入城裏,去打聽今年種子的價格。
可以看見一輛輛大車滿載從京師出發,據說也裝滿種子,是運往河北三鎮的。
戰爭結束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也變了,似乎許多地方也輕鬆了下來。
不過,進入二月底是會後,西南的夔(kui)州路和梓州路卻與往常不一樣。
這兩路都開始征兵。
到三月初的時候,戶部右侍郎範宗尹突然抵達夔州路。
這個時候,夔州的募兵目標開始對外發布。
夔州募兵五萬,梓州路募兵五萬,組建十萬大軍。
幹什麽?
南下征討大理國。
範宗尹在夔州頗為高調,搞得風生水起,有如雷霆滾滾。
在夔州和梓州做買賣的大理國商人得到消息後,迅速開始南下迴國。
到了四月,宋軍征兵備戰的消息終於傳到了羊苴咩城。
一時間,引起了大理國朝野震驚。
段正興在朝堂上公然指責高量成:“相國,現在大宋天子震怒,宋軍十萬大軍即將南下,請問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文鬆等人縮在一邊不敢說話了。
高量成說道:“殿下就不必擔心了,宋軍遠道而來,疲憊之師,又不熟悉我大理國地勢,想要與我軍作戰,無疑是癡人說夢。”
他說這話自然也是有底氣的。
便說大唐時期的南詔國,也是借著山川地勢,與大唐周旋了數百年,大唐一直不能滅南詔。
“莫非相國要親自迎擊宋軍?”
高量成說道:“陛下,臣即刻統帥五萬大軍,北上迎擊宋軍,定不讓宋軍渡過大渡河!”
段正嚴故作猶豫狀態,思考片刻才說道:“若是能與宋軍商談是最好。”
“陛下放心,臣自有對策。”
等退了朝後,兵部尚書何施堂說道:“宋軍強悍,不知相國有何退敵之策?”
高量成說道:“隻需派使者,與宋軍周旋,就說要與宋議和,接受宋的要求,拖住他們,使他們疲憊,他們遠征而來,必不能長久!”
“相國英明!”何施堂立刻讚歎道。
但他們不知道,此時在交州的吳璘已經開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