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看著朱佑樘有點過分關心書本的表情,也是稍微咳嗽了兩聲。朱佑樘迅速反應了過來,先是一本正經地讓人把這些書收了起來,然後再讓人傳飯和阿嬌一起用餐,隻是他耳朵尖尖上一丁點兒紅色,還是稍微暴露了他的心思……


    ------------


    對著這樣的小黃書,多數人都是抱著喜聞樂見、私下偷看的心情,就連皇帝都不太能免俗。然而這樣的事情畢竟是非常不對的。


    萬安和劉吉,兩個人都是成化朝的內閣重臣,尤其是萬安還是內閣首輔,是大臣裏麵的一把手。兩人私底下開展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像是排除異己、搶占土地、貪汙受賄等等,這些也就算了。但是發展出這麽獵奇的業餘寫書活動,那實在是太難聽。


    古往今來位高權重的奸臣們,犯的大罪,歸結起來無非就是那麽幾條:叛國通敵、功高震主、黨羽勢大等等。可是奸臣也不能什麽都幹,居然親自上陣傳播yin穢se情的內容,簡直是古今第一笑談了,傳出去朱見深的臉麵可就一點都沒有了。


    所以盡管抓住了萬安的小辮子,朱佑樘還是決定給他一個麵子,讓他自己滾吧,這些醜事就別昭告天下了。當然了,朝堂上的重臣們也是需要藉機敲打一下的。


    懷恩上陣了。目前的朝堂重臣裏麵,多數都和懷恩有些舊。有才華的幾位,是他推薦給朱祐樘的;性格耿直的幾位,成化朝多受過他的庇護。奸邪小人們就更不用說了,成化朝的幾位掌權太監裏,就數這位最難搞定。拉攏、打壓,通通不起作用;也是因為朱見深畢竟沒有昏聵到家,而且他還有個優點,隻要別涉及到萬貴妃,都能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因此有懷恩在裏麵攪渾水,多多少少讓這些紙糊泥塑的官員們,感到了一些憋屈。


    成化二十一年的時候,懷恩為了朱佑樘都被貶到了南邊,萬安和劉吉簡直是彈冠相慶,此後的黨爭搞得轟轟烈烈。最巔峰的就是在成化二十三年的正月十九日,一大批忠臣、直臣,在朱見深沉浸在萬貴妃過世的悲痛中時,被猝不及防地全部彈劾致仕,萬安當時是何等的風光啊!


    萬萬想不到,這個年還沒過完,懷恩就再度捲土重來了。萬安看著懷恩的眼光帶著些不善,也帶著些畏懼,而與此同時,懷恩也在看著萬安。雖然這個老太監的目光裏不帶什麽情緒,然而光是被他看著,萬安就有一種大事不妙的感覺。就憑懷恩和朱佑樘的交情,估計直接來揍他一頓,他都不敢還手啊!


    懷恩當然不會做這麽沒品的事情。對於這個成化朝官場裏最大的毒瘤,懷恩一向是深惡痛絕。惡有惡報,隻是時候未到,此話一點不錯。懷恩早年就是出身於書香世家,家兄當年就是因為彈劾明宣宗不要遊獵享樂,結果被下獄,懷恩就是因這個緣故,幼年淨身入宮的。然而在宮裏多年的浸淫,沒有把他的稜角磨平,沒有讓他的心理扭曲。他向世人證明了,就算是身為太監,也一樣可以做一個為國為民的好人。


    懷恩識字,所以他當然知道萬安寫的都是些什麽東西。這點齷齪勾當,懷恩好幾年前就知道了,這次不過是借著機會給翻了出來。所以當萬安瞄到了懷恩手裏捧著的,很眼熟的那些是什麽後,饒是他臉皮再厚,也羞愧地低下了頭,不敢看周圍的人的反應。


    懷恩特意從內閣和六部主管麵前慢慢地繞了一圈,該看見的人,都已經看見了。幸好王恕這個暴脾氣老頭還沒從南京趕來,不然恐怕直接就要開罵上去了。


    像尹直、劉吉這些萬安的黨羽,內心對於這些事情再清楚不過了,一個個都不由自主地有點發抖。劉吉甚至想著下一個就該輪到自己了,因為萬安幹過的事情,自己幾乎都幹過。


    懷恩站定之後,盯著萬安問道:“這些是誰遞上去的?”


    萬安一下子嚇得坐到了地上。他明白自己的官場之路,今天是徹底地結束了。犯了這種原則性的問題,沒有人會為他說話,現在就看皇帝會怎麽處置他了。


    朱佑樘也沒有怎麽下狠手,畢竟是自己父親在世時候的內閣首輔,也就是勒令讓他早點打包迴家。


    萬安踉踉蹌蹌地離開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盯著他看,如芒在背的感覺如鯁在喉,萬安說不出一句辯解的話,也吐不出一句和同僚們告別的語言,就這麽無聲無息、灰溜溜地離開了。


    -----------


    那些萬安留下的大作應該怎麽處理?大臣們都以為,按懷恩那個倔脾氣,肯定是要一把火燒了了事。


    他們沒想過,懷恩雖然是一個正直的人,但他也是一位一直照顧、保護著朱佑樘長大的老人。當初那些東西,懷恩沒有親手拿給朱佑樘,而是讓阿嬌經手,也是心裏存著一點小心思的。


    在懷恩看來,朱佑樘自然是什麽都好。阿嬌前段時間剛辭了皇帝賞賜的田地,懷恩想到成化朝兩個最有權勢的女人——周太後和萬貴妃家人的行止,因此也是對阿嬌好感度大大提升。懷恩感到自己的時日無多,最放心不下的,無疑就是朱佑樘了。


    朱佑樘和阿嬌成婚這半年多,雖然關係比較融洽,然而感情升溫地有點慢,兩人之間相處還是有些太過拘謹。因此懷恩也是抱著一點私心,想在兩人之間加一把火,然後那些書,就重新迴到了朱佑樘那裏……


    至於國喪之後,阿嬌的夫妻生活會如何發生變化,此處暫且不表。就說到朱佑樘應皇後所請,讓王恕和丘濬去教導皇後家裏人的事情,也是讓朝臣們對這個新皇後的第一印象還不錯。


    尤其是趕到京城後的王恕,出乎意料地非常支持這個行為。王恕新官上任,馬上就給朱佑樘一大堆意見,奏摺的最後還專門誇獎了一下,說皇帝此舉如何英明,自己一定不會辜負皇恩,好好教導皇後的家人雲雲。


    後來在麵見朱佑樘的時候,這個有點話癆的老頭還專門花了一段時間來說這件事情:“古往今來,放縱外戚的皇後多,而管教外戚的皇後少。皇後一般處於深宮之中,很難直接約束家裏人,有些皇後是有心無力。東漢時期的鄧皇後,首先讓朝堂上那些賢明的人去教育自己的家人,先整家風,方才是興旺之道。”


    接下來王恕舉了一大堆正麵例子,比如漢朝的馬皇後,唐朝的長孫皇後,還有本朝前麵的誠孝張皇後;接著又舉了很多反例,有的是皇後和外戚勾結在一起,有的是皇後自己也沒法約束外戚的壯大;論證充分,引經據典,顯示出其學識淵博,對於歷朝歷代的後宮之事,都能八卦得一清二楚……


    王恕來了,架空的不是別人,正是劉棉花劉吉。尹直在王恕來之前,已經卷著鋪蓋走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劉吉的處理結果遲遲沒有下來,反而還升職了。


    明代的內閣大學士的等級製度是森嚴的。劉吉最開始入內閣的時候,隻是個禮部左侍郎兼學士,後來一步一步往上爬。從文淵閣大學士到武英殿大學士,後來和萬安一起鬥倒了另一個紙糊閣老劉珝,又升到了謹身殿大學士,四殿二閣裏,已經到了第二的位置。


    另外在虛職上,東宮的頭銜分太子三師和太子三少六等,朝堂上分三公和三孤六等,其中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一般不會授予在世的文臣,多是追贈。劉吉原來是少保兼太子太傅,現又各升一等,晉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萬安又被皇帝踹走了,目前內閣裏麵,拚資歷、拚頭銜,劉吉都是遙遙領先。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皇後進修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我清穿大炮灰並收藏[快穿]皇後進修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