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楊接連兩三天不敢去學校,第四天東哥才把沽楊送去,見到老師沽楊就發抖。他們的老師是位五十多歲的老知識分子,身著半舊的土布長衫,臉上架副圓而細的老眼鏡,頭上載頂黑油油的麻帽。他站在新政府建立的學校門裏,見有人牽個小孩子走來,便邁著先生的方步跨到門外來,先生的眼睛越過鏡框的上端,一副學問高深的在審視麵前這一高一矮的父子倆,一根兩尺長的不離手的特製教鞭在他反背的手上虛楊。
“沽楊,怎麽啦?打架了是不是?”老師問。
沽楊沒說話。
“跟老師承認錯,快點。”東哥催沽楊說話。
“打架必有因,對錯各分明。知錯了要改,改了就好。”老師的這句安慰使東哥和沽楊心裏才放鬆下來。
“還站著幹啥?快進教室讀書啊!”老師邊說邊把沽楊拉進教室去,在進門的那瞬間他向後揮揮手,示意東哥沒事迴去。
東哥看到老師把教室門關了才放心地離去。
教室裏二十多個學生,看到沽楊進來,個個鼓著眼睛盯他看,好像沽楊是剛來的新生。
沽楊坐在位子上,一直不敢抬頭。
老師見了說:“沽楊,不要有心理包袱,認真看書好好學習。”
課間休息時,有幾個同學圍著沽楊看,其中一個問道:“沽楊,你是日本鬼子的崽啊?”
沽楊二話不說,一個俯衝,把那問話的同學頂得個四腳朝天,操場上一蜂擁就又打起架來了。
老師見事不妙,出得門來大吼一聲,沽楊趁機一趟子就往家跑。
這幾天來月娥一直陰沉著臉,這事怎麽像驚巢的鳥一樣到處亂飛了呢?起先她以為誰都不知道此事,十多年來它在月娥心中就像一坨冰塊一樣慢慢地融化消盡,在月娥眼裏它雖然偶爾像影子一樣出現過,但很快就又消失,她努力地把它忘掉。現在有人又把它提出來,月娥感到頭腦發脹,事就像昨天發生一樣那麽明晰那麽令人驚魂未定,幾天時間,月娥瘦了很多,眼圈都凹了一層。
月娥坐在還沒升火的灶邊,她手拿把木彎火夾,在灶門口挑弄那些殘柴死灰,神情惶惑,整個一副死活由命兇吉由天無心做事的木訥狀。
沽楊匆匆進得門來,猛地撲到月娥的背上,劇烈地抽噎流涕。
“楊,你哭了,老師不要你了嗎?”
“不是。”
“他們又打你了?”
“不是。”
“那又是哪樣嘛?跟媽講。”
“媽,他們罵我。”
“罵你什麽了?罵你就跟老師說,跑來家哭給媽嗎?快迴學校去,告訴老師!”
“媽,我不去學校了。”
“為什麽?和同學吵點架就不讀書了,啊?”她衝他站起來,準備到樓梯腳去拿那根竹鞭來刷他一頓。
沽楊立馬跪在地上大聲哭喊:“媽,你想打你就打吧,我再也不去學校了。”
月娥剛揚著鞭子,沽楊跪著向她衝去,直到抱住她的腳。那哭聲撕心裂膽:“媽啊,他們都罵我是日本鬼子的崽……!”
月娥聽了,雙腳一軟,就地癱下,母子倆抱成一團,哭成一堆。
東哥從學校迴來,先到巴旦家去。
他一進門就立著眼問:“巴旦,你怎麽能傳出這種話出去呢?”巴旦早知道那晚斤八是怎麽罵了東哥一家,第二天寨上就傳遍了這個醜聞,然而她裝著不明白:
“我沒說什麽出去嘛東哥,你可要調查清楚啊。”兩個正在鬥著嘴時,不勞海伸起他那長煙杆走進來了。他一進門,誰也不說話,個個用不滿的眼光相互看著。良移根板凳過來說:
“三伯你坐。”
不勞海坐下來,他盯著東哥看去,半天說來一句:
“這事你就不要逼巴旦了。”他略有所思地“這事我最清楚,那天和我一起上坡找月娥的幾個都清楚得很,再不信我就到洞中去找那東西來給你看。”他停一下接著說“我看啊,這事確實是直接敗壞了家風,當時我就想提出來處理,看在當時的處境對你不利,才一直忍下來,現在這事得擺明了,該向寨人作個交待了。”說完他狠狠的在地上磕起沒有燃盡的滿地星火的煙灰。
聽三叔這麽一說,事已再明了不過,此時此刻,月娥在東哥的心裏便是一塊破爛貨了,他想把他們過去的恩愛看成是一陣風,夫妻間不再是關愛體貼,而是一場騙局,他該找月娥算帳去,但他做不到,月娥畢竟和他十多年的夫妻,就說沽楊不算,昌林昌柱是自己的兒子,再說那事也怪不得月娥。然而他看看三叔那副堅定的神色,心中在惦測月娥的種種遭遇。
東哥也拗不過祖傳的家族風規政律,三叔是長輩,他說咋做就咋做。
不勞海重新滿滿的裝好一袋煙絲,從懷裏掏出他那盒心肝寶貝的洋火來,慢慢往裏摳出一根紅頭火柴米,右手用力一劃,爆出一顆花生米大的火苗,像拉長號管一樣,放在煙袋上狠狠的吸,瞬間火苗變成了滿嘴煙霧,向空中飄去。
“按照我們家族以往的慣例,月娥合梁吊。”
“這有點過重了吧,三叔?”東哥哭喪著臉,幾乎是求饒了。
“不重,月娥如果不在那種特殊情況下,不是被迫的,像這樣的女人除了梁吊還要趕出家門哪。”
“這樣月娥受不了。”
“東哥你別說了,吊了月娥還不算完事呢,你以為吊了就完啊?”
“那還有什麽?”
“你們還得拿一頭肥豬來蕩蕩寨子哪,否則往後寨子做什麽都不會順的。”說著他看著東哥的臉,心裏想到東哥他們圈裏那頭大肥豬。
東哥不好再說什麽。
不勞海叫著巴旦說:“巴旦啊,你是互助組成員,你明天找幾個寨老來商量這事,看看哪天做為好。”
巴旦看了看東哥,作進退兩難狀,應酬似地迴答不勞海:
“嗯,三伯咋說我咋做。”
第二天大清早,巴旦把寨上算是老年人的都喊來,七八個人在巴旦家坐成一大圈。
不勞海自然成了主持人,他說:
“月娥的那醜事大家早都知道了,隻是看在某種情況下,才一直拖到現在。十多年來,我們寨子一直恢複不起來,不像以前那麽奉(興旺發達)了。這就說明因為有這個邪氣在作怪,我們才一直伸不起腰來。我想現在事情已經公開了,不興不辦反而感到心裏不安逸。今天各位寨老都來了,大家看如何辦去。”
等了好久,一直沒人說話,看一個個的都像是在胡思亂想些什麽,但誰都不開口,一個勁地朝不勞海和巴旦看去。屋裏一時靜寂如空,那片刻讓人想到,那事不能怪到月娥,她還弄死一個鬼子奪來一杆槍,不算她立功反而責備懲罰,有點像不講道理;沽楊都長這麽大了,為難孩子啊……
“大家不說話,我也知道,但沒辦法,事情還得要辦,不辦說不過去。至於怎麽辦好,大家還是說說看嘛。”不勞海說了起身出去門口意思是吐一下口痰,其實他有意在時間上讓一點空隙給大家稍作商議,以便統一個看法。在還沒集中之前每人都已從巴旦嘴裏知道不勞海要對月娥動苦刑的——梁吊,用棕索捆著雙腳倒吊在屋中的大梁上,不到喊爹叫娘認錯求饒屎尿褲襠不放下,這個苦刑世代都隻在口頭上傳鳴,沒見執行過。說起來大家都有點打著寒顫,不敢多想。在坐的隻有不勞海和東哥最親,其他都遠宗隔族,不勞海要清洗自家的事,與別的無幹。於是每人都有以隨便他想咋做就咋做,自己附從就是。
“大家既然都不說,我就說了。”不勞海迴到位子上,直截了當地宣布他的想法:“祖傳的家法要執行,還是要把月娥吊起來,否則無法向世人交待。至於怎麽吊,我想這樣……”
“不!不能吊!”東哥從門口衝進家來。“月娥有什麽錯嘛?你一定要吊她?!”
“你不要護你老婆,大家在商量正事,你懂什麽?”不勞海朝東哥吼去。
在坐的寨老都朝東哥投去同情的眼光,為了不讓東哥和他三叔吵下去,從中站出一個老人來,他說:
“東哥,先讓你三叔說倒嘛,至於怎麽樣做好,還商量的嘛。”
東哥氣憤地念著一連串的怨話,匆匆的出門去了。
“沽楊,怎麽啦?打架了是不是?”老師問。
沽楊沒說話。
“跟老師承認錯,快點。”東哥催沽楊說話。
“打架必有因,對錯各分明。知錯了要改,改了就好。”老師的這句安慰使東哥和沽楊心裏才放鬆下來。
“還站著幹啥?快進教室讀書啊!”老師邊說邊把沽楊拉進教室去,在進門的那瞬間他向後揮揮手,示意東哥沒事迴去。
東哥看到老師把教室門關了才放心地離去。
教室裏二十多個學生,看到沽楊進來,個個鼓著眼睛盯他看,好像沽楊是剛來的新生。
沽楊坐在位子上,一直不敢抬頭。
老師見了說:“沽楊,不要有心理包袱,認真看書好好學習。”
課間休息時,有幾個同學圍著沽楊看,其中一個問道:“沽楊,你是日本鬼子的崽啊?”
沽楊二話不說,一個俯衝,把那問話的同學頂得個四腳朝天,操場上一蜂擁就又打起架來了。
老師見事不妙,出得門來大吼一聲,沽楊趁機一趟子就往家跑。
這幾天來月娥一直陰沉著臉,這事怎麽像驚巢的鳥一樣到處亂飛了呢?起先她以為誰都不知道此事,十多年來它在月娥心中就像一坨冰塊一樣慢慢地融化消盡,在月娥眼裏它雖然偶爾像影子一樣出現過,但很快就又消失,她努力地把它忘掉。現在有人又把它提出來,月娥感到頭腦發脹,事就像昨天發生一樣那麽明晰那麽令人驚魂未定,幾天時間,月娥瘦了很多,眼圈都凹了一層。
月娥坐在還沒升火的灶邊,她手拿把木彎火夾,在灶門口挑弄那些殘柴死灰,神情惶惑,整個一副死活由命兇吉由天無心做事的木訥狀。
沽楊匆匆進得門來,猛地撲到月娥的背上,劇烈地抽噎流涕。
“楊,你哭了,老師不要你了嗎?”
“不是。”
“他們又打你了?”
“不是。”
“那又是哪樣嘛?跟媽講。”
“媽,他們罵我。”
“罵你什麽了?罵你就跟老師說,跑來家哭給媽嗎?快迴學校去,告訴老師!”
“媽,我不去學校了。”
“為什麽?和同學吵點架就不讀書了,啊?”她衝他站起來,準備到樓梯腳去拿那根竹鞭來刷他一頓。
沽楊立馬跪在地上大聲哭喊:“媽,你想打你就打吧,我再也不去學校了。”
月娥剛揚著鞭子,沽楊跪著向她衝去,直到抱住她的腳。那哭聲撕心裂膽:“媽啊,他們都罵我是日本鬼子的崽……!”
月娥聽了,雙腳一軟,就地癱下,母子倆抱成一團,哭成一堆。
東哥從學校迴來,先到巴旦家去。
他一進門就立著眼問:“巴旦,你怎麽能傳出這種話出去呢?”巴旦早知道那晚斤八是怎麽罵了東哥一家,第二天寨上就傳遍了這個醜聞,然而她裝著不明白:
“我沒說什麽出去嘛東哥,你可要調查清楚啊。”兩個正在鬥著嘴時,不勞海伸起他那長煙杆走進來了。他一進門,誰也不說話,個個用不滿的眼光相互看著。良移根板凳過來說:
“三伯你坐。”
不勞海坐下來,他盯著東哥看去,半天說來一句:
“這事你就不要逼巴旦了。”他略有所思地“這事我最清楚,那天和我一起上坡找月娥的幾個都清楚得很,再不信我就到洞中去找那東西來給你看。”他停一下接著說“我看啊,這事確實是直接敗壞了家風,當時我就想提出來處理,看在當時的處境對你不利,才一直忍下來,現在這事得擺明了,該向寨人作個交待了。”說完他狠狠的在地上磕起沒有燃盡的滿地星火的煙灰。
聽三叔這麽一說,事已再明了不過,此時此刻,月娥在東哥的心裏便是一塊破爛貨了,他想把他們過去的恩愛看成是一陣風,夫妻間不再是關愛體貼,而是一場騙局,他該找月娥算帳去,但他做不到,月娥畢竟和他十多年的夫妻,就說沽楊不算,昌林昌柱是自己的兒子,再說那事也怪不得月娥。然而他看看三叔那副堅定的神色,心中在惦測月娥的種種遭遇。
東哥也拗不過祖傳的家族風規政律,三叔是長輩,他說咋做就咋做。
不勞海重新滿滿的裝好一袋煙絲,從懷裏掏出他那盒心肝寶貝的洋火來,慢慢往裏摳出一根紅頭火柴米,右手用力一劃,爆出一顆花生米大的火苗,像拉長號管一樣,放在煙袋上狠狠的吸,瞬間火苗變成了滿嘴煙霧,向空中飄去。
“按照我們家族以往的慣例,月娥合梁吊。”
“這有點過重了吧,三叔?”東哥哭喪著臉,幾乎是求饒了。
“不重,月娥如果不在那種特殊情況下,不是被迫的,像這樣的女人除了梁吊還要趕出家門哪。”
“這樣月娥受不了。”
“東哥你別說了,吊了月娥還不算完事呢,你以為吊了就完啊?”
“那還有什麽?”
“你們還得拿一頭肥豬來蕩蕩寨子哪,否則往後寨子做什麽都不會順的。”說著他看著東哥的臉,心裏想到東哥他們圈裏那頭大肥豬。
東哥不好再說什麽。
不勞海叫著巴旦說:“巴旦啊,你是互助組成員,你明天找幾個寨老來商量這事,看看哪天做為好。”
巴旦看了看東哥,作進退兩難狀,應酬似地迴答不勞海:
“嗯,三伯咋說我咋做。”
第二天大清早,巴旦把寨上算是老年人的都喊來,七八個人在巴旦家坐成一大圈。
不勞海自然成了主持人,他說:
“月娥的那醜事大家早都知道了,隻是看在某種情況下,才一直拖到現在。十多年來,我們寨子一直恢複不起來,不像以前那麽奉(興旺發達)了。這就說明因為有這個邪氣在作怪,我們才一直伸不起腰來。我想現在事情已經公開了,不興不辦反而感到心裏不安逸。今天各位寨老都來了,大家看如何辦去。”
等了好久,一直沒人說話,看一個個的都像是在胡思亂想些什麽,但誰都不開口,一個勁地朝不勞海和巴旦看去。屋裏一時靜寂如空,那片刻讓人想到,那事不能怪到月娥,她還弄死一個鬼子奪來一杆槍,不算她立功反而責備懲罰,有點像不講道理;沽楊都長這麽大了,為難孩子啊……
“大家不說話,我也知道,但沒辦法,事情還得要辦,不辦說不過去。至於怎麽辦好,大家還是說說看嘛。”不勞海說了起身出去門口意思是吐一下口痰,其實他有意在時間上讓一點空隙給大家稍作商議,以便統一個看法。在還沒集中之前每人都已從巴旦嘴裏知道不勞海要對月娥動苦刑的——梁吊,用棕索捆著雙腳倒吊在屋中的大梁上,不到喊爹叫娘認錯求饒屎尿褲襠不放下,這個苦刑世代都隻在口頭上傳鳴,沒見執行過。說起來大家都有點打著寒顫,不敢多想。在坐的隻有不勞海和東哥最親,其他都遠宗隔族,不勞海要清洗自家的事,與別的無幹。於是每人都有以隨便他想咋做就咋做,自己附從就是。
“大家既然都不說,我就說了。”不勞海迴到位子上,直截了當地宣布他的想法:“祖傳的家法要執行,還是要把月娥吊起來,否則無法向世人交待。至於怎麽吊,我想這樣……”
“不!不能吊!”東哥從門口衝進家來。“月娥有什麽錯嘛?你一定要吊她?!”
“你不要護你老婆,大家在商量正事,你懂什麽?”不勞海朝東哥吼去。
在坐的寨老都朝東哥投去同情的眼光,為了不讓東哥和他三叔吵下去,從中站出一個老人來,他說:
“東哥,先讓你三叔說倒嘛,至於怎麽樣做好,還商量的嘛。”
東哥氣憤地念著一連串的怨話,匆匆的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