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借閱文章,怒罵禮部侍郎
當不成贅婿隻好去做儒聖了 作者:倚樓望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名都察院禦史開口道:“原來是鎮國文章出世,衛國公果真生了個麒麟兒!我乃都察院僉都禦史張求,不知可否借文一觀?”
“江公子無愧絕世才華!當真令人驚歎!在下翰林院學士左戚,願出白銀三百兩,但求借文一閱。”
“雖然這是一篇鎮國文章,花三百兩銀子隻求一閱,也未免太過大方了吧!”
“你不知道,左學士在六品事天境已經卡了許久,這篇鎮國文章乃是立誌明心之文,能助他突破五品君子境。”
伴隨著異象傳開,來到南山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得知乃是鎮國文章出世後,更是紛紛開口借閱,有的甚至許諾重金,隻求借閱。
畢竟每一篇鎮國文章都是無價之寶,何況《陋室銘》乃是一篇立誌明心的文章,對讀書人的作用遠勝於那篇賑災策論。
隨著左學士出價,其他人更是跟著開價,想要爭先借閱《陋室銘》,其價格也飛速上升。
江寒沒想到這篇文章竟然有這麽多人想要借閱,而且價格也是高得離譜,看來首本原稿的價值還真是高。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響起:“這篇文章的確於讀書人有大用,此文於大夏出世,為大夏鎮國之文。江寒,不如無償捐獻給朝廷,由禮部進行保管,供科舉中榜的讀書人借閱。”
言辭之間充滿著大義,讓江寒眉頭微微一皺,抬頭看去,隻見那裏一輛馬車停下,車上下來一個身穿紅色官服的官員,約莫五十多歲。
“王侍郎,你這是什麽意思?”江鋒見到此人後,不禁麵露厭惡之色。
這個王中則可沒少惡心衛國公府。
“老夫這話說得不對嗎?此文有鎮國之威,於大夏有用,衛國公府不如捐出來獻於朝廷。我禮部掌管科舉之製,保管此文,自能使其發揮出最大的用處。”王侍郎聲音淡淡,仿佛充滿了大義。
江寒聞言頓時感到無比厭惡,這個姓王的怎麽連一點擬人的事情也不幹?
“原來是禮部王侍郎。”江寒走了出來,聲音平靜:“按王侍郎說法,隻要於大夏有用之物即可無償捐出。那敢問王侍郎為何不捐出所有家財,以賑濟雲州災民!”
王中則沉聲道:“江寒你莫要強詞奪理!這次雲州災民,老夫雖然沒錢,卻也捐出半年的俸祿。
這文章雖然於讀書人有大用,但對你而言已無用處,衛國公府中更是無人能用,捐出去百利而無一害!
更何況,你衛國公府已有一篇賑災文章,已經足矣!
衛國公一生為國為民,德高望重,為大夏立下不世功勞,其德行足以令天下讀書人敬服!
若其子卻不能延續衛國公的美德,吝於己物,不肯施於他人,豈非可惜!”
王侍郎這番話看上去是在讚揚衛國公,然而實則卻是在道德綁架江寒。
你父親為國為民,為大夏棟梁,結果你連一篇文章也不肯捐獻出去。
江寒眉頭一皺,這個王侍郎還真是厲害啊,這番話要是換了別人說不定就把文章捐出去了。
“王侍郎為人還真是高尚,當真大公無私,實在令江某佩服!不過王侍郎隻捐出半年的俸祿怎麽夠?
我聽說王侍郎家裏還有美妾數十個,老婆也有兩個,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女兒吧?
這些對於雲州災民亦有用處,不如請王侍郎也捐出來吧!隻要王侍郎捐出來,別說區區一篇鎮國文章了,家裏的那篇賑災策論我也捐出來。”
江寒此話一出,頓時有官員忍俊不禁。
這江寒的嘴也太損了吧!
王中則怒不可遏,厲聲道:“江寒,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辱我家人!”
江寒氣勢不弱,冷冷道:“姓王的,少在這裏跟老子大唿小叫,本少爺從小怕狗!”
這時候,一名官員看不下去了,沉聲道:“江寒,好大的膽子,你竟敢辱罵朝廷命官!你可知辱罵朝廷命官是什麽罪名?”
江寒瞥了他一眼:“你是誰?”
那官員道:“老夫乃刑部侍郎……”
“哦,那你滾遠點,老子平生隻罵人不罵狗。”江寒道。
那官員愣了一下,反應過來才知道被罵了,氣得怒道:“豎子!豎子!”
周圍的人都驚呆了,沒想到江寒竟然敢硬剛兩大侍郎,到底是初生之犢不畏虎,還是有恃無恐?
王中則氣得直冷笑:“好,好,好!衛國公果真生了好兒子!”
江寒道:“你若是覺得我父親兒子生得好,也可以把你老婆送過來,也給你生一個。”
周圍一片寂靜,不少儒生都是強忍著笑,心想這江寒也罵得太狠了吧,連自己父親也編排上了。
但這種做法卻不讓眾人反感,畢竟王侍郎要江寒捐獻文章,雖然說得大義凜然,然而所有儒生卻打心底反感這種做法。
憑什麽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卻要無償的捐獻出去?
王侍郎氣得身體發抖,知道自己說不過江寒,甩袖就走。
而那個刑部侍郎看到王中則離開,也氣乎乎的走了。
學士左戚向江寒道:“江少爺,左某再加價三百兩銀子,但求借文三日,三日後必定歸還文章!”
江寒微一思忖,說道:“江某受教於太學府,能作出這篇文章,亦與江某的老師有關。這篇文章江某打算放在太學府,供太學府學子借閱,左學士若是想借,可與我老師商議。”
一直旁觀的禇雲棲聽到這話,不禁心中大喜,心想江寒還真是好孩子。
當即走出一步,朗聲道:“既然如此,此篇文章便收入太學府。”
聽到這句話,來的人知道目前想要借覽文章是無望了,文章入太學府,起碼也會等太學府的大儒、學正都閱讀過後,方會外借他人,當下也是紛紛拱手離開。
待眾官都離開後,禇雲棲看向太學府學子:“爾等這兩日表現,令我甚是不滿意!僅是砍柴燒炭便受不了,如何能行聖道之路!”
“你們覺得江寒故意為難你們,然而他卻將鎮國文章獻於太學府,借學子借閱,爾等如今還覺得他故意為難你們嗎?”
聞言,眾學子再沒有怨言了。
那篇文章引得多少官員要花重金借閱,結果江寒想都沒想,直接給了太學府。
“祝瑤性格蠻橫,不服管教,從今日起,逐出太學府!”禇雲棲又道。
“江公子無愧絕世才華!當真令人驚歎!在下翰林院學士左戚,願出白銀三百兩,但求借文一閱。”
“雖然這是一篇鎮國文章,花三百兩銀子隻求一閱,也未免太過大方了吧!”
“你不知道,左學士在六品事天境已經卡了許久,這篇鎮國文章乃是立誌明心之文,能助他突破五品君子境。”
伴隨著異象傳開,來到南山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得知乃是鎮國文章出世後,更是紛紛開口借閱,有的甚至許諾重金,隻求借閱。
畢竟每一篇鎮國文章都是無價之寶,何況《陋室銘》乃是一篇立誌明心的文章,對讀書人的作用遠勝於那篇賑災策論。
隨著左學士出價,其他人更是跟著開價,想要爭先借閱《陋室銘》,其價格也飛速上升。
江寒沒想到這篇文章竟然有這麽多人想要借閱,而且價格也是高得離譜,看來首本原稿的價值還真是高。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響起:“這篇文章的確於讀書人有大用,此文於大夏出世,為大夏鎮國之文。江寒,不如無償捐獻給朝廷,由禮部進行保管,供科舉中榜的讀書人借閱。”
言辭之間充滿著大義,讓江寒眉頭微微一皺,抬頭看去,隻見那裏一輛馬車停下,車上下來一個身穿紅色官服的官員,約莫五十多歲。
“王侍郎,你這是什麽意思?”江鋒見到此人後,不禁麵露厭惡之色。
這個王中則可沒少惡心衛國公府。
“老夫這話說得不對嗎?此文有鎮國之威,於大夏有用,衛國公府不如捐出來獻於朝廷。我禮部掌管科舉之製,保管此文,自能使其發揮出最大的用處。”王侍郎聲音淡淡,仿佛充滿了大義。
江寒聞言頓時感到無比厭惡,這個姓王的怎麽連一點擬人的事情也不幹?
“原來是禮部王侍郎。”江寒走了出來,聲音平靜:“按王侍郎說法,隻要於大夏有用之物即可無償捐出。那敢問王侍郎為何不捐出所有家財,以賑濟雲州災民!”
王中則沉聲道:“江寒你莫要強詞奪理!這次雲州災民,老夫雖然沒錢,卻也捐出半年的俸祿。
這文章雖然於讀書人有大用,但對你而言已無用處,衛國公府中更是無人能用,捐出去百利而無一害!
更何況,你衛國公府已有一篇賑災文章,已經足矣!
衛國公一生為國為民,德高望重,為大夏立下不世功勞,其德行足以令天下讀書人敬服!
若其子卻不能延續衛國公的美德,吝於己物,不肯施於他人,豈非可惜!”
王侍郎這番話看上去是在讚揚衛國公,然而實則卻是在道德綁架江寒。
你父親為國為民,為大夏棟梁,結果你連一篇文章也不肯捐獻出去。
江寒眉頭一皺,這個王侍郎還真是厲害啊,這番話要是換了別人說不定就把文章捐出去了。
“王侍郎為人還真是高尚,當真大公無私,實在令江某佩服!不過王侍郎隻捐出半年的俸祿怎麽夠?
我聽說王侍郎家裏還有美妾數十個,老婆也有兩個,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女兒吧?
這些對於雲州災民亦有用處,不如請王侍郎也捐出來吧!隻要王侍郎捐出來,別說區區一篇鎮國文章了,家裏的那篇賑災策論我也捐出來。”
江寒此話一出,頓時有官員忍俊不禁。
這江寒的嘴也太損了吧!
王中則怒不可遏,厲聲道:“江寒,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辱我家人!”
江寒氣勢不弱,冷冷道:“姓王的,少在這裏跟老子大唿小叫,本少爺從小怕狗!”
這時候,一名官員看不下去了,沉聲道:“江寒,好大的膽子,你竟敢辱罵朝廷命官!你可知辱罵朝廷命官是什麽罪名?”
江寒瞥了他一眼:“你是誰?”
那官員道:“老夫乃刑部侍郎……”
“哦,那你滾遠點,老子平生隻罵人不罵狗。”江寒道。
那官員愣了一下,反應過來才知道被罵了,氣得怒道:“豎子!豎子!”
周圍的人都驚呆了,沒想到江寒竟然敢硬剛兩大侍郎,到底是初生之犢不畏虎,還是有恃無恐?
王中則氣得直冷笑:“好,好,好!衛國公果真生了好兒子!”
江寒道:“你若是覺得我父親兒子生得好,也可以把你老婆送過來,也給你生一個。”
周圍一片寂靜,不少儒生都是強忍著笑,心想這江寒也罵得太狠了吧,連自己父親也編排上了。
但這種做法卻不讓眾人反感,畢竟王侍郎要江寒捐獻文章,雖然說得大義凜然,然而所有儒生卻打心底反感這種做法。
憑什麽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卻要無償的捐獻出去?
王侍郎氣得身體發抖,知道自己說不過江寒,甩袖就走。
而那個刑部侍郎看到王中則離開,也氣乎乎的走了。
學士左戚向江寒道:“江少爺,左某再加價三百兩銀子,但求借文三日,三日後必定歸還文章!”
江寒微一思忖,說道:“江某受教於太學府,能作出這篇文章,亦與江某的老師有關。這篇文章江某打算放在太學府,供太學府學子借閱,左學士若是想借,可與我老師商議。”
一直旁觀的禇雲棲聽到這話,不禁心中大喜,心想江寒還真是好孩子。
當即走出一步,朗聲道:“既然如此,此篇文章便收入太學府。”
聽到這句話,來的人知道目前想要借覽文章是無望了,文章入太學府,起碼也會等太學府的大儒、學正都閱讀過後,方會外借他人,當下也是紛紛拱手離開。
待眾官都離開後,禇雲棲看向太學府學子:“爾等這兩日表現,令我甚是不滿意!僅是砍柴燒炭便受不了,如何能行聖道之路!”
“你們覺得江寒故意為難你們,然而他卻將鎮國文章獻於太學府,借學子借閱,爾等如今還覺得他故意為難你們嗎?”
聞言,眾學子再沒有怨言了。
那篇文章引得多少官員要花重金借閱,結果江寒想都沒想,直接給了太學府。
“祝瑤性格蠻橫,不服管教,從今日起,逐出太學府!”禇雲棲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