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樣的喜訊,儀華幾乎不敢相信,就捧著朱棣的湯藥傻傻地愣在那裏。
怔愣中,儀華兀自陷入這半年來的辛酸迴憶裏,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不知道一室的侍人何時退下了,也不知道立於紗慢後復命的長史葛誠何時離開了,更不知道披散著頭髮的朱棣何時站在了她的麵前。
望著雙目微紅、目中一片清明之色的朱棣,儀華神思一陣恍惚,喃喃道:“王爺……”多久了,自王府侍衛受了出師塞外的皇命,她有多久不曾看過朱棣眼神清明的時候,是一兩個月了吧……
“阿姝,我們的孩子終於要迴來了。”猶是神思不屬時,朱棣喉頭滾動,語聲似有顫抖地說著。
這一刻,朱棣隱含顫抖的聲音,述說出了一個父親對孩子思念與擔憂。
這一刻,朱棣微微發紅的雙目,流露出了一個丈夫對妻子愧疚與感激。
看著眼前的朱棣,儀華卻意外地退後數步,直至背脊抵上垂掛紗慢的月亮門雕花門框,她才猝然僵立住。
“哐啷”一聲,在她僵住的一瞬,手上的藥碗滑落,下一瞬這粉碎在地的聲音,似驚醒了儀華,她抬起頭,望著朱棣,怔怔流淚。
那一次朱棣吐血,在道衍似是而非的話語裏,她堅定了朱棣無事的信念。以至後麵的日子,朱棣有時清醒有時迷糊,她也告訴自己這是因為作為朝廷眼線被派入北平掌軍政大權的張昂、謝貴他們。
在如此堅信下,年節時朱棣病情奇蹟好轉,再至二月二(農曆)他至北平城外為王府侍衛送行……這中諸事,都讓她更確信棣沒有瘋怔。
然而就在王府侍衛被調住塞外沒幾天,發生了一件她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的事:朱棣跑出王府,在大街上發瘋!
怎麽會跑到街上發瘋?朱棣不是裝瘋嗎?
她不相信,即使源源不斷地消息傳迴府中,有說朱棣在大街上狂吼亂叫、有說朱棣去飯館搶別人的酒飯食飲、有說他搶小孩子的零嘴……等,她全不相信。
可事實卻令她不得不信。
那個還在飄著雪得下午,得到終於找到朱棣的迴稟,她匆忙趕去,在一條昏暗的小巷子裏,她看到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幕一一朱棣奪了一名乞丐的窩所,一身狼狽地蜷縮在巷道壁角,一手裏捧著一隻烏黑缺了口的瓷碗,一手抓著碗裏的殘羹剩飯往口裏放。
心高氣傲的朱棣,居然搶乞丐的食物?!這真的是沒有瘋嗎?!
那時的她不知道,反是她瘋了一樣撲到朱棣的身邊,一把打碎朱棣手中的破碗,不顧朱棣一身汙漬,不顧朱棣憤怒推拒,她死死地抱住朱棣,直至他不再撿地上的食物,不再抗拒她的接觸,迴抱著她說了一句“阿姝,我困了”,靠著她像小孩子般睡了。
聽著熟悉的呢喃輕喚,看著身旁朱棣的睡臉,她迷茫的心忽而又堅定了。
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也許是上蒼垂簾,朱棣未在像那日瘋怔,隻待在他的寢宮不肯出來一步。
可直到今時今日,才知道這一切地一切真是朱棣計謀,她說不出心裏是何種滋味,是朱棣無病的喜悅?還是對朱棣欺瞞的怨怪?仰或是其他?她不知道,真不知道,隻是落淚,定定地望著朱棣止也止不住地落淚。
看著儀華已哭得紅腫的眼睛,沉默良久,朱棣幾步走到儀華跟前,緊緊抱住儀華纖細而顫抖的身子,哽著嗓子沙啞地說“阿姝,讓你受委屈了。”
沉緩的聲音,這樣飽舍複雜情感的語調,也這樣簡單的話語,卻像一根根雪亮的銀針,刺激著儀華,今她不受控製地發起狠,拚命地拍打著朱棣堅硬的胸膛,帶著發泄這大半年訴也訴不盡的擔驚害怕,嘶聲力竭地哭喊著。
而朱棣也不動,就擁著也儀華,任她哭喊與拍打。
這樣拚盡全身力氣的哭喊,儀華很快地沒了力氣,隻有靠著朱棣的胸膛站著,漸漸平靜了下來 。
“夠了嗎?若還不夠,王妃盡管打,本王絕不動一下。隻是本王皮粗肉厚,沒得讓王妃親自打,不如尋個黃道吉日本王給王妃繞著北平城來個 ‘負荊請罪’,可好?”沉寂不久的屋室內。響起了朱棣略帶調侃的聲音。哭得一臉泛紅的儀華,聽得朱棣這時還這般說話,氣得滿臉通紅,鼓足了最後地一點兒力氣,狠狠推開朱棣,大氣道:“誰要你負荊請罪?還繞北平城?你就不知道外麵是怎麽傳你的?”
朱棣不以為意,反而臉上帶著明顯地笑意: “愛惜本王名聲,就不讓本王負荊請罪。本王得妻如此,真乃夫復何求了。”
今日一連串事接踵而至,儀華一時神思迷糊,聽著朱棣的話也不多想,隻是又羞又氣,指著朱棣 “你”了半天,急紅了臉憋出一話:“都‘兵臨城下’了,還有心思開這等玩笑!”
“傻丫頭……”見儀華一掃鬱色,朱棣斂去臉色嬉笑,伸臂溫柔地擁過儀華道,如敘平常地說: “我知道你氣什麽,可王府外麵前是朝廷得人馬,王府裏麵也不知道有多少眼線,全放在你我身上,所以連你也一併瞞過去了。
上月的事,我也知你是嚇住了,但當時我接到密報,皇上有意放了他們三兄弟,可朝中有人阻攔,為了他們早日迴北平,我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聽著朱棣三言兩語說起這幾月的事,讓人幾乎有種錯覺,他們根本沒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頭,他話中的“不得已”不過是最危言聳聽的字眼。
而她卻清清楚楚地知道,燕王府已經被逼入了絕境,北平軍政大權被架空,王府的將領、兵馬被調走,府外又有朝廷兵馬虎視耽耽。這樣的境況下,朱棣裝瘋的確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事,隻為讓遠在千裏的熙兒三兄弟早日迴來,也為了危在旦夕的燕王府贏取多一些的時間
可是也因為這些,才讓威名赫赫的燕王,成為了今天下人恥笑的傻子!
對,是傻子,一個搶老人小孩以及乞兒食物的傻子!
第257章 密函
思緒到此,縱使心中痛惜朱棣隱忍承受的一切,卻更不願再提那日他裝瘋受辱之事。
儀華伸手揩幹淚痕,仰起頭,強忍迴心底的酸澀,斂重就輕低聲一笑:“都是半老徐娘的年歲,王爺再喚臣妾‘傻丫頭’,不是讓臣妾徒惹他人笑話!也不嫌臊人得慌!”
“我差不多長你一個輪數,叫你一聲傻丫頭有何不對?”見儀華終有了笑臉,朱棣心有感觸,再看著那張已逾三十依如往昔的容顏,不禁又伸手攔過她輕擁在懷:“就是以後我們白髮蒼蒼了,你也是我的傻丫頭。”
“白髮蒼蒼……”儀華順從地伏在朱棣胸前,一時心裏無以名狀:“我們會一起到老?!”
似陳訴似不確定的語氣,聽得朱棣濃眉一豎,口氣生硬道:“你不願意?”
儀華抬頭,一下望進朱棣帶著一絲不悅的目中,暫拋心中顧忌莞爾一笑:“這次的事沒那麽容易算了,不用您後麵幾十年來賠償,臣妾就是死纏爛打也不善罷甘休!”
“你還能死纏爛打?好,本王就等著王妃是怎麽死纏爛打。”朱棣朗聲大笑,深邃的目中滿是調侃之色。
儀華對上那戲謔得目光,瞬間又羞又惱,無計可施下對著朱棣腰間用力一掐,聽到上方笑聲消失,她神色得意抬頭,還未說出一字半句,也不知哪裏惹得朱棣心下開懷,隻聽得他一陣陡然大笑。
闊別了半年的笑聲,似有它獨特的力量,儀華不覺深受感染,也不再作矜持,深深埋入他懷中,亦悅然而笑。
一時間,室內笑聲晏晏,紅漆漏雕槅門上映出一對相擁剪影。
笑聲過後,靜靜相擁,誰也不願打斷這難得的靜謐午後。
良久以後,有風躍入,身後青灰色的紗幔隨風而動。
朱祿緩緩鬆開擁著的手,抬手捋了捋儀華鬢間的髮絲,深深地看入儀華的眼裏。
儀華心頭一顫,隻覺那雙深刻心底的眼睛,在這一刻仿若深海巨浪,將她無反抗之力的洶湧卷
“王爺……”儀華下意識地抵住朱祿胸膛,略帶抗拒的蹙眉喚道。
朱棣笑了笑,目光不變地凝視儀華,低聲詢問:“阿姝,等他們兄弟三人一迴來,我就讓你成為北平真正的女主人,可好?”
儀華大驚失色,眼睛錯愕地望著朱棣,幾乎懷疑是她聽錯——多少年了,自太子病逝、朱允炆立為皇太孫的這四年的時間,他第一次這樣挑明心中的想法。即使從洪武二十八年返迴北平後,他全然不避諱她暗中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做出這樣昭然若揭的覺動,卻從沒半有對任何人說過半句不臣之話!
“你沒有聽錯。”將近二十年的相處,朱棣一眼看出儀華所想,他勾起嘴角噙著笑,神情閑適地復又問道:“怎麽了?不相信本王能將北平捧到你麵前?還是王妃想要做這天下的女主人——”
“王爺!”他話音未盡,儀華厲聲喝斷,又緩了緩語氣,咬唇壓下心中翻湧的情緒,低聲斥道:“都什麽時候了,您還開這種玩笑!”
“沒開玩笑。”冷肅的聲音落,朱棣臉上笑意頓消,忽而眼中滿布戾氣道:“建文帝已經控製了北平,又調走本王培養了十幾年的親兵護衛,下一步就是要取燕王府!難道本王就坐以待斃,等著他派人來抓?”
儀華聽得怔忪,眼見朱棣口口聲聲稱唿朱允炆“建文帝”,再難平靜聽下去,急忙截住他的話道:“現在裏裏外外都是朝廷的人,而整個燕王府就隻有九百人!如何與他們對抗?”說著越發不贊成,又斬釘截鐵強調道:“不行!熾兒他們才從走出危險,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又涉險!這事還需從長計議,至少等入冬王府兵馬從塞外迴來才行。”
“等他們迴來?”朱棣嗤笑出聲,低頭一瞬不瞬地看著儀華,冷冷道:“隻怕你我能等,金鑾殿上的人等不了!
”
的確,他們能等,朝廷卻等不了。
以朝廷現在一步步削減朱棣的勢力、恐怕不到今年中秋燕王府就會遭滅頂之災。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地一步,她真不願意他和孩子們涉險。
再說皇上如今不是同意放熙兒他們迴來了嗎?她相信那個曾經彬彬有禮的文弱少年,不會對他的親叔父堂兄妹痛下殺手。
可是看著朱棣不帶一絲感情的眼睛,儀華想起了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想起了歷史上太多太多為了權力至親相殘的事實,她張了張嘴,竟無法發出一點聲音來辯駁說服朱棣。
</br>
怔愣中,儀華兀自陷入這半年來的辛酸迴憶裏,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不知道一室的侍人何時退下了,也不知道立於紗慢後復命的長史葛誠何時離開了,更不知道披散著頭髮的朱棣何時站在了她的麵前。
望著雙目微紅、目中一片清明之色的朱棣,儀華神思一陣恍惚,喃喃道:“王爺……”多久了,自王府侍衛受了出師塞外的皇命,她有多久不曾看過朱棣眼神清明的時候,是一兩個月了吧……
“阿姝,我們的孩子終於要迴來了。”猶是神思不屬時,朱棣喉頭滾動,語聲似有顫抖地說著。
這一刻,朱棣隱含顫抖的聲音,述說出了一個父親對孩子思念與擔憂。
這一刻,朱棣微微發紅的雙目,流露出了一個丈夫對妻子愧疚與感激。
看著眼前的朱棣,儀華卻意外地退後數步,直至背脊抵上垂掛紗慢的月亮門雕花門框,她才猝然僵立住。
“哐啷”一聲,在她僵住的一瞬,手上的藥碗滑落,下一瞬這粉碎在地的聲音,似驚醒了儀華,她抬起頭,望著朱棣,怔怔流淚。
那一次朱棣吐血,在道衍似是而非的話語裏,她堅定了朱棣無事的信念。以至後麵的日子,朱棣有時清醒有時迷糊,她也告訴自己這是因為作為朝廷眼線被派入北平掌軍政大權的張昂、謝貴他們。
在如此堅信下,年節時朱棣病情奇蹟好轉,再至二月二(農曆)他至北平城外為王府侍衛送行……這中諸事,都讓她更確信棣沒有瘋怔。
然而就在王府侍衛被調住塞外沒幾天,發生了一件她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的事:朱棣跑出王府,在大街上發瘋!
怎麽會跑到街上發瘋?朱棣不是裝瘋嗎?
她不相信,即使源源不斷地消息傳迴府中,有說朱棣在大街上狂吼亂叫、有說朱棣去飯館搶別人的酒飯食飲、有說他搶小孩子的零嘴……等,她全不相信。
可事實卻令她不得不信。
那個還在飄著雪得下午,得到終於找到朱棣的迴稟,她匆忙趕去,在一條昏暗的小巷子裏,她看到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幕一一朱棣奪了一名乞丐的窩所,一身狼狽地蜷縮在巷道壁角,一手裏捧著一隻烏黑缺了口的瓷碗,一手抓著碗裏的殘羹剩飯往口裏放。
心高氣傲的朱棣,居然搶乞丐的食物?!這真的是沒有瘋嗎?!
那時的她不知道,反是她瘋了一樣撲到朱棣的身邊,一把打碎朱棣手中的破碗,不顧朱棣一身汙漬,不顧朱棣憤怒推拒,她死死地抱住朱棣,直至他不再撿地上的食物,不再抗拒她的接觸,迴抱著她說了一句“阿姝,我困了”,靠著她像小孩子般睡了。
聽著熟悉的呢喃輕喚,看著身旁朱棣的睡臉,她迷茫的心忽而又堅定了。
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也許是上蒼垂簾,朱棣未在像那日瘋怔,隻待在他的寢宮不肯出來一步。
可直到今時今日,才知道這一切地一切真是朱棣計謀,她說不出心裏是何種滋味,是朱棣無病的喜悅?還是對朱棣欺瞞的怨怪?仰或是其他?她不知道,真不知道,隻是落淚,定定地望著朱棣止也止不住地落淚。
看著儀華已哭得紅腫的眼睛,沉默良久,朱棣幾步走到儀華跟前,緊緊抱住儀華纖細而顫抖的身子,哽著嗓子沙啞地說“阿姝,讓你受委屈了。”
沉緩的聲音,這樣飽舍複雜情感的語調,也這樣簡單的話語,卻像一根根雪亮的銀針,刺激著儀華,今她不受控製地發起狠,拚命地拍打著朱棣堅硬的胸膛,帶著發泄這大半年訴也訴不盡的擔驚害怕,嘶聲力竭地哭喊著。
而朱棣也不動,就擁著也儀華,任她哭喊與拍打。
這樣拚盡全身力氣的哭喊,儀華很快地沒了力氣,隻有靠著朱棣的胸膛站著,漸漸平靜了下來 。
“夠了嗎?若還不夠,王妃盡管打,本王絕不動一下。隻是本王皮粗肉厚,沒得讓王妃親自打,不如尋個黃道吉日本王給王妃繞著北平城來個 ‘負荊請罪’,可好?”沉寂不久的屋室內。響起了朱棣略帶調侃的聲音。哭得一臉泛紅的儀華,聽得朱棣這時還這般說話,氣得滿臉通紅,鼓足了最後地一點兒力氣,狠狠推開朱棣,大氣道:“誰要你負荊請罪?還繞北平城?你就不知道外麵是怎麽傳你的?”
朱棣不以為意,反而臉上帶著明顯地笑意: “愛惜本王名聲,就不讓本王負荊請罪。本王得妻如此,真乃夫復何求了。”
今日一連串事接踵而至,儀華一時神思迷糊,聽著朱棣的話也不多想,隻是又羞又氣,指著朱棣 “你”了半天,急紅了臉憋出一話:“都‘兵臨城下’了,還有心思開這等玩笑!”
“傻丫頭……”見儀華一掃鬱色,朱棣斂去臉色嬉笑,伸臂溫柔地擁過儀華道,如敘平常地說: “我知道你氣什麽,可王府外麵前是朝廷得人馬,王府裏麵也不知道有多少眼線,全放在你我身上,所以連你也一併瞞過去了。
上月的事,我也知你是嚇住了,但當時我接到密報,皇上有意放了他們三兄弟,可朝中有人阻攔,為了他們早日迴北平,我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聽著朱棣三言兩語說起這幾月的事,讓人幾乎有種錯覺,他們根本沒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頭,他話中的“不得已”不過是最危言聳聽的字眼。
而她卻清清楚楚地知道,燕王府已經被逼入了絕境,北平軍政大權被架空,王府的將領、兵馬被調走,府外又有朝廷兵馬虎視耽耽。這樣的境況下,朱棣裝瘋的確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事,隻為讓遠在千裏的熙兒三兄弟早日迴來,也為了危在旦夕的燕王府贏取多一些的時間
可是也因為這些,才讓威名赫赫的燕王,成為了今天下人恥笑的傻子!
對,是傻子,一個搶老人小孩以及乞兒食物的傻子!
第257章 密函
思緒到此,縱使心中痛惜朱棣隱忍承受的一切,卻更不願再提那日他裝瘋受辱之事。
儀華伸手揩幹淚痕,仰起頭,強忍迴心底的酸澀,斂重就輕低聲一笑:“都是半老徐娘的年歲,王爺再喚臣妾‘傻丫頭’,不是讓臣妾徒惹他人笑話!也不嫌臊人得慌!”
“我差不多長你一個輪數,叫你一聲傻丫頭有何不對?”見儀華終有了笑臉,朱棣心有感觸,再看著那張已逾三十依如往昔的容顏,不禁又伸手攔過她輕擁在懷:“就是以後我們白髮蒼蒼了,你也是我的傻丫頭。”
“白髮蒼蒼……”儀華順從地伏在朱棣胸前,一時心裏無以名狀:“我們會一起到老?!”
似陳訴似不確定的語氣,聽得朱棣濃眉一豎,口氣生硬道:“你不願意?”
儀華抬頭,一下望進朱棣帶著一絲不悅的目中,暫拋心中顧忌莞爾一笑:“這次的事沒那麽容易算了,不用您後麵幾十年來賠償,臣妾就是死纏爛打也不善罷甘休!”
“你還能死纏爛打?好,本王就等著王妃是怎麽死纏爛打。”朱棣朗聲大笑,深邃的目中滿是調侃之色。
儀華對上那戲謔得目光,瞬間又羞又惱,無計可施下對著朱棣腰間用力一掐,聽到上方笑聲消失,她神色得意抬頭,還未說出一字半句,也不知哪裏惹得朱棣心下開懷,隻聽得他一陣陡然大笑。
闊別了半年的笑聲,似有它獨特的力量,儀華不覺深受感染,也不再作矜持,深深埋入他懷中,亦悅然而笑。
一時間,室內笑聲晏晏,紅漆漏雕槅門上映出一對相擁剪影。
笑聲過後,靜靜相擁,誰也不願打斷這難得的靜謐午後。
良久以後,有風躍入,身後青灰色的紗幔隨風而動。
朱祿緩緩鬆開擁著的手,抬手捋了捋儀華鬢間的髮絲,深深地看入儀華的眼裏。
儀華心頭一顫,隻覺那雙深刻心底的眼睛,在這一刻仿若深海巨浪,將她無反抗之力的洶湧卷
“王爺……”儀華下意識地抵住朱祿胸膛,略帶抗拒的蹙眉喚道。
朱棣笑了笑,目光不變地凝視儀華,低聲詢問:“阿姝,等他們兄弟三人一迴來,我就讓你成為北平真正的女主人,可好?”
儀華大驚失色,眼睛錯愕地望著朱棣,幾乎懷疑是她聽錯——多少年了,自太子病逝、朱允炆立為皇太孫的這四年的時間,他第一次這樣挑明心中的想法。即使從洪武二十八年返迴北平後,他全然不避諱她暗中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做出這樣昭然若揭的覺動,卻從沒半有對任何人說過半句不臣之話!
“你沒有聽錯。”將近二十年的相處,朱棣一眼看出儀華所想,他勾起嘴角噙著笑,神情閑適地復又問道:“怎麽了?不相信本王能將北平捧到你麵前?還是王妃想要做這天下的女主人——”
“王爺!”他話音未盡,儀華厲聲喝斷,又緩了緩語氣,咬唇壓下心中翻湧的情緒,低聲斥道:“都什麽時候了,您還開這種玩笑!”
“沒開玩笑。”冷肅的聲音落,朱棣臉上笑意頓消,忽而眼中滿布戾氣道:“建文帝已經控製了北平,又調走本王培養了十幾年的親兵護衛,下一步就是要取燕王府!難道本王就坐以待斃,等著他派人來抓?”
儀華聽得怔忪,眼見朱棣口口聲聲稱唿朱允炆“建文帝”,再難平靜聽下去,急忙截住他的話道:“現在裏裏外外都是朝廷的人,而整個燕王府就隻有九百人!如何與他們對抗?”說著越發不贊成,又斬釘截鐵強調道:“不行!熾兒他們才從走出危險,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又涉險!這事還需從長計議,至少等入冬王府兵馬從塞外迴來才行。”
“等他們迴來?”朱棣嗤笑出聲,低頭一瞬不瞬地看著儀華,冷冷道:“隻怕你我能等,金鑾殿上的人等不了!
”
的確,他們能等,朝廷卻等不了。
以朝廷現在一步步削減朱棣的勢力、恐怕不到今年中秋燕王府就會遭滅頂之災。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地一步,她真不願意他和孩子們涉險。
再說皇上如今不是同意放熙兒他們迴來了嗎?她相信那個曾經彬彬有禮的文弱少年,不會對他的親叔父堂兄妹痛下殺手。
可是看著朱棣不帶一絲感情的眼睛,儀華想起了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想起了歷史上太多太多為了權力至親相殘的事實,她張了張嘴,竟無法發出一點聲音來辯駁說服朱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