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顧不上其他,也來不及理會周遭的危險,費力的盤膝坐在地上,試圖尋找丹田附近熟悉的跳動。在身體接近油盡燈枯的境遇之下,唯有運轉《魂衍道》,激發體內那一股莫名的熱流,才能自救。由於魂體被吞噬的緣故,他的意識在體內移動十分緩慢,生澀異常,而且痛苦難當,就仿佛是被剝了皮的人,卻依然要在沙地上爬行一般。此事的難度不亞於一個凡人,手拿毛筆,意圖在半空中寫字。
但冬至的意誌力明顯比之前凝練了許多,看來是《皓月引意訣》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若非如此,怕是早就失去知覺,人事不知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的意識在體內一寸寸下沉,終於感受到了丹田處熟悉的跳動,一股熱流從臍下流轉而出,繞過下體,來到尾椎,接著便如同一條遊龍,順著脊椎,直灌天靈!“轟”的一聲,冬至腦袋中響起一聲炸雷,源源不斷如同海浪一般襲來的昏昏睡意瞬間散去大半,意識也有了一絲清明。
隨著丹田處的跳動,一股股熱流仿佛無窮無盡一般,從臍下流轉而出。冬至引導著熱流緩緩向著四肢百脈灌去,身軀一陣舒爽,滾燙的肌膚溫度逐漸下降,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意識在軀體內遊走之間,雖然依舊緩慢,卻沒了之前的生澀之感,力量也在緩緩恢複。
正待冬至準備起身之時,卻發覺意識被一絲熱流纏繞而上,緩緩向著丹田部位沉去。他的意識此前從未到過此處,大片大片的黑暗漸漸退去,一個似虛非虛,似實非實的圓球狀器官進入了他的意識探索範圍之內!
這圓球狀的器官約有拳頭大小,乍看上去如同一個鏤空的繡球,共有七竅。不過隻有一竅呈半閉合狀態,露出黑漆漆的彎月形洞口。其他六竅全部被同質的物什遮蔽的嚴嚴實實,但其上圓形的竅穴痕跡十分明顯。
冬至露出恍然之色,頓時明白過來此物定然便是丹田!白胡子老道與那妖狼都曾說過自己的丹田與常人不同,所以在獲得內視能力的那一刻,他便迫不及待的尋找起了丹田,想要一窺究竟,無奈數次嚐試之下,卻始終無法靠近此處,仿佛有著什麽東西在阻擋他一般。莫非,便是因為意識上包裹的魂體的原因?
其實,冬至也算是猜對了一半。普通人,或者未能打開魂鎖的人,意識都是寓於雙目之中,輕易無法挪動半分。而吐納靈氣修煉的修士,會將靈氣納入體內,通過丹田中靈根的轉化,形成一種可供驅使的靈力。靈力在眉心處包裹意識,使其可以隨著靈力遊走體內各處,又或是探出體外,靈力與意識合在一處,才能稱為靈識!
冬至的路線則不同,必須要打開魂鎖,方可通過引動月華增強魂體之力,由魂體包裹意識遊走。魂體具有的靈魂之力與靈力作用有相似之處,卻又有所不同。靈力本就是從丹田而出,乃是同源之物,所以修士的靈識可以輕易進入丹田;而魂體卻是晝寓於目,夜舍於肝,進入識神倒是無礙,可要進入丹田,便有著極大的難度。
丹田是人體唯一一個介於虛與實之間的器官,與同樣為虛的魂體相互之間有所排斥,所以導致意識在魂體的包裹之下,輕易無法靠近丹田,更別說進入了。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因為冬至並未吐納靈氣,所以靈氣進出丹田的關鍵竅穴並未打開!沒有路,自然無法通過,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不曾想,此時意識在一絲熱流的包裹中,向著那黑漆漆的彎月形的竅穴靠近。雖然緩慢,卻十分堅決,即便冬至想要阻止,卻也無法動彈分毫。
就這樣,在冬至既驚疑又期待的心情中,意識在熱流的包裹之下,絲毫無阻的進入了丹田之內。與進入識神不同,他曾兩度進入過,也曾兩度失去意識,但進入丹田的過程卻是一直十分清醒,其內的景象也與之前所猜測的有許多相似之處。
即便見慣了識神空間內的近乎無邊無際,冬至仍是生出了許多的感慨,暗自歎息,人體內為何會有這般廣袤無比,卻又異常真實的空間?是因為自己縮小了,導致看去這般大,還是其內本身就應該如此?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難道並非虛言?
冬至有些迷茫,壓下心頭的感慨,仔細看去。這裏大約有萬丈方圓,與鎮魔珠內的空間倒是相差不大,比起識神倒是不值一提了。他暗暗鬆了口氣,生怕此處又是一個看也看不完的巨大空間,那種對於未知的期待與恐懼折磨得他焦躁異常。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廣闊無垠的水澤,差不多擠滿了整片空間,不知其深幾許,隻是一味地灰色。死氣沉沉,有若一潭死水,鵝毛不浮,蘆花沉底的模樣,讓人心生一絲淡淡的恐懼。莫非,這便是白胡子老道與妖狼所說的灰色靈氣形成的死氣?
除此之外,在一處邊角位置,還有一窪隻有碗口大小淺池,裏麵有著一團晶瑩的液體,帶著些許的粘稠之意,不是生命之水還能是何物?
半空中一片方圓足有數百丈大小的黑雲,其內偶爾閃過一道道亮光,如同閃電一般,與外界烏雲如出一轍,想來這便是吞吸進來的魔氣了吧?冬至暗自想到。
卻不想,半空中的魔氣偶爾湧動之際,現出其內一個巨大的圓球!這圓球足有水缸大小,青白之色,比起數百丈的範圍的魔氣來說,實在微不足道,卻是如同太陽一般,偶然露出之際,散發著刺目光芒,同時還循著某種規律,輕輕地跳動著。
冬至不需仔細感受,便確定丹田處傳來跳動的源頭必是此物無疑,那種熟悉的韻律感以及無處不在的熱流,讓他覺得仿佛已經相識了十數年一樣。他略帶震驚的看著半空中偶爾露出的圓球,久久不舍移開目光,想要將此物看個通透。
“想來,這便是妖狼曾提到過的類似於‘緣石’之物吧?灌頂之時,同時也將一些天地間的機緣氣運凝聚而來,但這些帶有印記之物,並不是那麽容易化為自身之物,從而加持自身。所以形成了類似於結石一般的東西?”冬至喃喃自語道:“這熱流又是什麽類型的力量,該不會叫做‘緣力’吧?”緊接著他又自嘲一笑,搖了搖頭,覺得此事太過無稽。
在這水缸大小的圓球照射之下,冬至感覺意識光點整個暖洋洋的,同時一道道熱流匯聚而來,不過片刻工夫,便在意識光點之外形成了一道模糊的人形,四肢俱全,與之前在化意爐中形成的人形魂體幾乎一模一樣。隻是這道魂體模樣的人形呈半透明狀,而非魂體的青色,看上去更加的虛幻。
手腳俱全之下,冬至的行動比之前意識光點狀態快速了許多。他不知道該如何稱唿這莫名的力量,但想來自己應該是能夠自如行動了,如此說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算是初步達成。丹田內的其他東西他雖然大約明白是何物,但一時半刻卻根本無法運用,隻能放置不管。此時外界混沌氣流肆虐,是時候該考慮一下如何從鎮魔珠出去的事宜了。
不過,出去之前,冬至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便是進入這大澤一般的灰色液體中尋覓一番,他始終忘不了劉雲譎曾說過的類似通天支柱一般的巨大五彩靈根。是的,冬至從未放棄過成為修士的夢想。
他縱身一躍,直直朝著水澤中紮去,如同一條靈動的遊魚。不知是何緣故,從上麵看去一片灰色的液體,身在其中卻也能看的極遠,與普通的湖水差不多。
不知遊了多久,除了水底長著不計其數的青色水草之外,竟是絲毫沒有靈根的蹤跡!難道說,劉雲譎曾說的巨大如同通天支柱一般的言辭是錯的?不對!靈根的模樣為什麽要相同呢?
冬至仔細的看著水底的青色水草,一根根如同飄帶,丈許長短。明明水底根本沒有暗流,卻是自顧自的輕輕搖曳,靈動飄逸,如同出岫流雲,如同彩蝶翩然。半透明軀體的眼窩之內,爆發出明亮的光芒,震驚的喃喃道:“這便是風靈根!?”
但冬至的意誌力明顯比之前凝練了許多,看來是《皓月引意訣》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若非如此,怕是早就失去知覺,人事不知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的意識在體內一寸寸下沉,終於感受到了丹田處熟悉的跳動,一股熱流從臍下流轉而出,繞過下體,來到尾椎,接著便如同一條遊龍,順著脊椎,直灌天靈!“轟”的一聲,冬至腦袋中響起一聲炸雷,源源不斷如同海浪一般襲來的昏昏睡意瞬間散去大半,意識也有了一絲清明。
隨著丹田處的跳動,一股股熱流仿佛無窮無盡一般,從臍下流轉而出。冬至引導著熱流緩緩向著四肢百脈灌去,身軀一陣舒爽,滾燙的肌膚溫度逐漸下降,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意識在軀體內遊走之間,雖然依舊緩慢,卻沒了之前的生澀之感,力量也在緩緩恢複。
正待冬至準備起身之時,卻發覺意識被一絲熱流纏繞而上,緩緩向著丹田部位沉去。他的意識此前從未到過此處,大片大片的黑暗漸漸退去,一個似虛非虛,似實非實的圓球狀器官進入了他的意識探索範圍之內!
這圓球狀的器官約有拳頭大小,乍看上去如同一個鏤空的繡球,共有七竅。不過隻有一竅呈半閉合狀態,露出黑漆漆的彎月形洞口。其他六竅全部被同質的物什遮蔽的嚴嚴實實,但其上圓形的竅穴痕跡十分明顯。
冬至露出恍然之色,頓時明白過來此物定然便是丹田!白胡子老道與那妖狼都曾說過自己的丹田與常人不同,所以在獲得內視能力的那一刻,他便迫不及待的尋找起了丹田,想要一窺究竟,無奈數次嚐試之下,卻始終無法靠近此處,仿佛有著什麽東西在阻擋他一般。莫非,便是因為意識上包裹的魂體的原因?
其實,冬至也算是猜對了一半。普通人,或者未能打開魂鎖的人,意識都是寓於雙目之中,輕易無法挪動半分。而吐納靈氣修煉的修士,會將靈氣納入體內,通過丹田中靈根的轉化,形成一種可供驅使的靈力。靈力在眉心處包裹意識,使其可以隨著靈力遊走體內各處,又或是探出體外,靈力與意識合在一處,才能稱為靈識!
冬至的路線則不同,必須要打開魂鎖,方可通過引動月華增強魂體之力,由魂體包裹意識遊走。魂體具有的靈魂之力與靈力作用有相似之處,卻又有所不同。靈力本就是從丹田而出,乃是同源之物,所以修士的靈識可以輕易進入丹田;而魂體卻是晝寓於目,夜舍於肝,進入識神倒是無礙,可要進入丹田,便有著極大的難度。
丹田是人體唯一一個介於虛與實之間的器官,與同樣為虛的魂體相互之間有所排斥,所以導致意識在魂體的包裹之下,輕易無法靠近丹田,更別說進入了。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因為冬至並未吐納靈氣,所以靈氣進出丹田的關鍵竅穴並未打開!沒有路,自然無法通過,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不曾想,此時意識在一絲熱流的包裹中,向著那黑漆漆的彎月形的竅穴靠近。雖然緩慢,卻十分堅決,即便冬至想要阻止,卻也無法動彈分毫。
就這樣,在冬至既驚疑又期待的心情中,意識在熱流的包裹之下,絲毫無阻的進入了丹田之內。與進入識神不同,他曾兩度進入過,也曾兩度失去意識,但進入丹田的過程卻是一直十分清醒,其內的景象也與之前所猜測的有許多相似之處。
即便見慣了識神空間內的近乎無邊無際,冬至仍是生出了許多的感慨,暗自歎息,人體內為何會有這般廣袤無比,卻又異常真實的空間?是因為自己縮小了,導致看去這般大,還是其內本身就應該如此?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難道並非虛言?
冬至有些迷茫,壓下心頭的感慨,仔細看去。這裏大約有萬丈方圓,與鎮魔珠內的空間倒是相差不大,比起識神倒是不值一提了。他暗暗鬆了口氣,生怕此處又是一個看也看不完的巨大空間,那種對於未知的期待與恐懼折磨得他焦躁異常。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廣闊無垠的水澤,差不多擠滿了整片空間,不知其深幾許,隻是一味地灰色。死氣沉沉,有若一潭死水,鵝毛不浮,蘆花沉底的模樣,讓人心生一絲淡淡的恐懼。莫非,這便是白胡子老道與妖狼所說的灰色靈氣形成的死氣?
除此之外,在一處邊角位置,還有一窪隻有碗口大小淺池,裏麵有著一團晶瑩的液體,帶著些許的粘稠之意,不是生命之水還能是何物?
半空中一片方圓足有數百丈大小的黑雲,其內偶爾閃過一道道亮光,如同閃電一般,與外界烏雲如出一轍,想來這便是吞吸進來的魔氣了吧?冬至暗自想到。
卻不想,半空中的魔氣偶爾湧動之際,現出其內一個巨大的圓球!這圓球足有水缸大小,青白之色,比起數百丈的範圍的魔氣來說,實在微不足道,卻是如同太陽一般,偶然露出之際,散發著刺目光芒,同時還循著某種規律,輕輕地跳動著。
冬至不需仔細感受,便確定丹田處傳來跳動的源頭必是此物無疑,那種熟悉的韻律感以及無處不在的熱流,讓他覺得仿佛已經相識了十數年一樣。他略帶震驚的看著半空中偶爾露出的圓球,久久不舍移開目光,想要將此物看個通透。
“想來,這便是妖狼曾提到過的類似於‘緣石’之物吧?灌頂之時,同時也將一些天地間的機緣氣運凝聚而來,但這些帶有印記之物,並不是那麽容易化為自身之物,從而加持自身。所以形成了類似於結石一般的東西?”冬至喃喃自語道:“這熱流又是什麽類型的力量,該不會叫做‘緣力’吧?”緊接著他又自嘲一笑,搖了搖頭,覺得此事太過無稽。
在這水缸大小的圓球照射之下,冬至感覺意識光點整個暖洋洋的,同時一道道熱流匯聚而來,不過片刻工夫,便在意識光點之外形成了一道模糊的人形,四肢俱全,與之前在化意爐中形成的人形魂體幾乎一模一樣。隻是這道魂體模樣的人形呈半透明狀,而非魂體的青色,看上去更加的虛幻。
手腳俱全之下,冬至的行動比之前意識光點狀態快速了許多。他不知道該如何稱唿這莫名的力量,但想來自己應該是能夠自如行動了,如此說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算是初步達成。丹田內的其他東西他雖然大約明白是何物,但一時半刻卻根本無法運用,隻能放置不管。此時外界混沌氣流肆虐,是時候該考慮一下如何從鎮魔珠出去的事宜了。
不過,出去之前,冬至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便是進入這大澤一般的灰色液體中尋覓一番,他始終忘不了劉雲譎曾說過的類似通天支柱一般的巨大五彩靈根。是的,冬至從未放棄過成為修士的夢想。
他縱身一躍,直直朝著水澤中紮去,如同一條靈動的遊魚。不知是何緣故,從上麵看去一片灰色的液體,身在其中卻也能看的極遠,與普通的湖水差不多。
不知遊了多久,除了水底長著不計其數的青色水草之外,竟是絲毫沒有靈根的蹤跡!難道說,劉雲譎曾說的巨大如同通天支柱一般的言辭是錯的?不對!靈根的模樣為什麽要相同呢?
冬至仔細的看著水底的青色水草,一根根如同飄帶,丈許長短。明明水底根本沒有暗流,卻是自顧自的輕輕搖曳,靈動飄逸,如同出岫流雲,如同彩蝶翩然。半透明軀體的眼窩之內,爆發出明亮的光芒,震驚的喃喃道:“這便是風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