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借勢施壓
開局考公:我改寫了人生! 作者:餅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級領導的指示,無論是否執行都是要聽的。
“陳書記的意見很有指導意義,我們會立刻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具體的貫徹落實意見的。”
李東沐早已經不是那個莽撞的毛頭小子,尤其是麵對中北三號人物,他怎麽可能會方麵進行反駁呢,而且這又不涉及選擇性問題。
對李東沐來說,你的級別比我高,你的話對我們來說就是指示,但是我也沒有必要完全按照你的指示辦事啊。
聽到李東沐的迴應後,陳言誌的表情稍微舒緩了一些。
“這就對了嘛,領導就是要負責大局方向,如果我們的格局小了,下麵的人發展的空間和動力就會被壓榨。”
“不過,除了城市建設以外,其他的謀劃還是不錯的,看得出來是下了功夫的。”
首次得到表揚,李東沐心中並無過多的喜悅,因為他已經嗅到了“目的危機”。
“陳書記,要不到企業實地指導一下工作?”
陳言誌揮了揮手道:“改天吧,今天把各位企業家請過來已經影響了大家的工作,有時間專門再去看。”
說完,陳言誌便站起身,然後走到另一側和參會的企業家們握手。
“陳書記,第二站距離這兒大約需要二十分鍾,我們準備了中巴車,要不集中乘車前往?”李東沐詢問道。
“不用,你坐我車上,有幾件事和你說。”
李東沐愣了一下,隨後便點了點頭。
第一次和陳言誌坐在一輛車上,李東沐多少還是有些不適應的,或者說是有些不舒服,畢竟兩人並不太熟悉,沒有太多的話題可聊。
對於李東沐的不適應,陳言誌並沒有覺得有什麽,畢竟領導的自我感還是很強的。
“東沐,受汪書記委托,今天來調研商都市的工作,尤其是聽取你們的工作謀劃,除此之外,還有幾項工作需要和你交待一下。”
“第一個是商都煤電集團,當前煤炭行業正處於低穀期,據我了解企業經營狀況也不太好,有公司與省委洽談,希望能夠以合適的價格收購一批礦產資源企業,商都煤電就比較符合條件,迴頭你們安排對接一下。”
聽到要打商都煤電的主意,李東沐立刻警覺了一下。
“陳書記,商都煤電的部分業務確實是有虧損的狀況,這個大環境大市場有關,不過在整體業務的平衡下,企業運轉還算正常。不知道對方是想要入股?還是收購?”
“你們私下談吧,不過整體的意見還是傾向於收購部分資產。”
李東沐點點頭:“行,我們做好對接工作。”
看到李東沐答應的還算爽快,陳言誌又說起了後續的事情。
“另外,還是我剛才說的關於城市建設的事情。商都市如果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引進社會資本非常關鍵。省裏對這件事也是十分關注,也希望能夠引進優質資本參與商都市的開發建設,經過梳理,有兩家企業是符合要求的,你們主動和他們聯係。”
說罷,陳言誌從一旁的儲藏格中拿出一個文件夾,然後遞給了李東沐。
“這是兩家企業的簡介,還有企業的聯係方式,一定要主動對接,爭取合作。”
李東沐翻開文件,大略翻閱了一下內容,兩家企業都是有著香江背景的資本企業。
這些年,香江企業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大多數都是披著羊皮的狼,就是為了收割優質資產而弄的一個皮包公司,大量的本土企業為了掩人耳目,選擇並購那種即將要退市的公司,然後大舉在地方進行收割,自己賺的盆滿缽滿之後,就抽身離開,給地方和職工弄的一地雞毛。
“陳書記,這兩個香江企業在中北省似乎沒有活動痕跡,而且在國內的業務開展也不太廣泛啊?”
聽到李東沐的這句詢問,陳言誌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東沐,你是覺得省委能力不高?還是覺得別有用心?”
這個帽子扣下來,李東沐立刻進行解釋。
“陳書記您誤解了,我對這兩個企業不太了解,所以隻是隨口這麽一說。等私下裏我再詳細了解吧。”
陳言誌冷冷的看著李東沐:“汪書記對這兩家企業很看好,還特意交待要促成合作,估計過幾天還要專門聽取合作進展匯報。”
陳言誌沒有直接說必須要合作,但是卻借了汪武林的勢向李東沐施壓,這種方法在官場上是最常用的。
新區金融島,幾個月的時間,已經又有了新的不同,已經開始展現現代化都市的雛形。
當汽車從26號地塊經過的時候,李東沐發現建築已經建到了第七層。
就在李東沐準備介紹一下這個寫字樓的時候,突然發現建築主體和原設計的不太一致,尤其是一層到三層感覺比以前要更寬大,更像是一個商場的形狀。
“難道是因為正在施工的原因?”李東沐喃喃道。
思索間,第二個點位已經到達。
這個點位由常務副市長曹福清負責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李東沐還不時的會瞥向26號地塊的在建寫字樓。
半小時後,第二個點位的觀摩結束,陳言誌拒絕了去商都銀行實地查看的邀請,而是又做起了“老本行”。
“商都銀行是商都市政府的金庫,但是地方銀行的發展與國有大行相比劣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所以依然要加強和社會資本的聯絡,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資本的優勢。”
“前段時間還有主要金融的社會資本方到省委拜訪,省委也會毫不吝嗇的將資源介紹給你們……”
聽著“幫忙”的話,李東沐卻又有了剛才的感受,心中盡管有些不喜,但是卻隻能笑著感謝。
“東沐,我一會兒還要臨時參加會議,第三個點位就不再去看了,整體工作還是不錯的,我會將今天調研的情況向汪書記進行匯報。”
“和你說的這幾件事情,千萬要放在心中。這可是汪書記對商都市的厚愛,一定要抓好落實,抓出成效。”
“陳書記的意見很有指導意義,我們會立刻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具體的貫徹落實意見的。”
李東沐早已經不是那個莽撞的毛頭小子,尤其是麵對中北三號人物,他怎麽可能會方麵進行反駁呢,而且這又不涉及選擇性問題。
對李東沐來說,你的級別比我高,你的話對我們來說就是指示,但是我也沒有必要完全按照你的指示辦事啊。
聽到李東沐的迴應後,陳言誌的表情稍微舒緩了一些。
“這就對了嘛,領導就是要負責大局方向,如果我們的格局小了,下麵的人發展的空間和動力就會被壓榨。”
“不過,除了城市建設以外,其他的謀劃還是不錯的,看得出來是下了功夫的。”
首次得到表揚,李東沐心中並無過多的喜悅,因為他已經嗅到了“目的危機”。
“陳書記,要不到企業實地指導一下工作?”
陳言誌揮了揮手道:“改天吧,今天把各位企業家請過來已經影響了大家的工作,有時間專門再去看。”
說完,陳言誌便站起身,然後走到另一側和參會的企業家們握手。
“陳書記,第二站距離這兒大約需要二十分鍾,我們準備了中巴車,要不集中乘車前往?”李東沐詢問道。
“不用,你坐我車上,有幾件事和你說。”
李東沐愣了一下,隨後便點了點頭。
第一次和陳言誌坐在一輛車上,李東沐多少還是有些不適應的,或者說是有些不舒服,畢竟兩人並不太熟悉,沒有太多的話題可聊。
對於李東沐的不適應,陳言誌並沒有覺得有什麽,畢竟領導的自我感還是很強的。
“東沐,受汪書記委托,今天來調研商都市的工作,尤其是聽取你們的工作謀劃,除此之外,還有幾項工作需要和你交待一下。”
“第一個是商都煤電集團,當前煤炭行業正處於低穀期,據我了解企業經營狀況也不太好,有公司與省委洽談,希望能夠以合適的價格收購一批礦產資源企業,商都煤電就比較符合條件,迴頭你們安排對接一下。”
聽到要打商都煤電的主意,李東沐立刻警覺了一下。
“陳書記,商都煤電的部分業務確實是有虧損的狀況,這個大環境大市場有關,不過在整體業務的平衡下,企業運轉還算正常。不知道對方是想要入股?還是收購?”
“你們私下談吧,不過整體的意見還是傾向於收購部分資產。”
李東沐點點頭:“行,我們做好對接工作。”
看到李東沐答應的還算爽快,陳言誌又說起了後續的事情。
“另外,還是我剛才說的關於城市建設的事情。商都市如果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引進社會資本非常關鍵。省裏對這件事也是十分關注,也希望能夠引進優質資本參與商都市的開發建設,經過梳理,有兩家企業是符合要求的,你們主動和他們聯係。”
說罷,陳言誌從一旁的儲藏格中拿出一個文件夾,然後遞給了李東沐。
“這是兩家企業的簡介,還有企業的聯係方式,一定要主動對接,爭取合作。”
李東沐翻開文件,大略翻閱了一下內容,兩家企業都是有著香江背景的資本企業。
這些年,香江企業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大多數都是披著羊皮的狼,就是為了收割優質資產而弄的一個皮包公司,大量的本土企業為了掩人耳目,選擇並購那種即將要退市的公司,然後大舉在地方進行收割,自己賺的盆滿缽滿之後,就抽身離開,給地方和職工弄的一地雞毛。
“陳書記,這兩個香江企業在中北省似乎沒有活動痕跡,而且在國內的業務開展也不太廣泛啊?”
聽到李東沐的這句詢問,陳言誌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東沐,你是覺得省委能力不高?還是覺得別有用心?”
這個帽子扣下來,李東沐立刻進行解釋。
“陳書記您誤解了,我對這兩個企業不太了解,所以隻是隨口這麽一說。等私下裏我再詳細了解吧。”
陳言誌冷冷的看著李東沐:“汪書記對這兩家企業很看好,還特意交待要促成合作,估計過幾天還要專門聽取合作進展匯報。”
陳言誌沒有直接說必須要合作,但是卻借了汪武林的勢向李東沐施壓,這種方法在官場上是最常用的。
新區金融島,幾個月的時間,已經又有了新的不同,已經開始展現現代化都市的雛形。
當汽車從26號地塊經過的時候,李東沐發現建築已經建到了第七層。
就在李東沐準備介紹一下這個寫字樓的時候,突然發現建築主體和原設計的不太一致,尤其是一層到三層感覺比以前要更寬大,更像是一個商場的形狀。
“難道是因為正在施工的原因?”李東沐喃喃道。
思索間,第二個點位已經到達。
這個點位由常務副市長曹福清負責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李東沐還不時的會瞥向26號地塊的在建寫字樓。
半小時後,第二個點位的觀摩結束,陳言誌拒絕了去商都銀行實地查看的邀請,而是又做起了“老本行”。
“商都銀行是商都市政府的金庫,但是地方銀行的發展與國有大行相比劣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所以依然要加強和社會資本的聯絡,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資本的優勢。”
“前段時間還有主要金融的社會資本方到省委拜訪,省委也會毫不吝嗇的將資源介紹給你們……”
聽著“幫忙”的話,李東沐卻又有了剛才的感受,心中盡管有些不喜,但是卻隻能笑著感謝。
“東沐,我一會兒還要臨時參加會議,第三個點位就不再去看了,整體工作還是不錯的,我會將今天調研的情況向汪書記進行匯報。”
“和你說的這幾件事情,千萬要放在心中。這可是汪書記對商都市的厚愛,一定要抓好落實,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