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另有目的
開局考公:我改寫了人生! 作者:餅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三點鍾,一輛棕色的商務車緩緩停在了科技小鎮管委會辦公樓前,省委副書記陳言誌率先從車上走了下來,另一側則是省委副秘書長。
“陳書記,歡迎您蒞臨商都市檢查指導工作。”
“今天宋書記臨時有其他工作,受他的委托向您匯報工作。”
陳言誌看了李東沐一眼,臉上沒有笑容,但是也沒有陰沉,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天錫書記和我說了,那就請你帶著我們看一看吧。”
說罷,一行人便走進了辦公樓中。
對陳言誌來說,一般副省長也不會看在眼中,更何況商都市並非副省級城市,李東沐還隻是一個正廳級的幹部。
下車以後,陳言誌一直保持著那種大領導的威嚴,沒有主動的打破這種氛圍。
二樓會議室,隨著陳言誌的入場,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陳書記,向您介紹一些。今天參會的這些都是科技小鎮的青年企業家,百分之八十都是清大畢業的高材生,其餘百分之二十的,都是通過安塞爾集團這個國際化的平台招引來的。”
“有許多本土的幹部都戲稱我們科技小鎮是清大的創業大本營。”
陳言誌知道科技小鎮,也清楚近期的發展勢頭很迅猛,包括汪武林都在會上提過好幾次。
“高學曆、高素質的優秀青年才俊,你們是中北省發展的新動能啊,商都市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幫助這些企業發展壯大,也為中北省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領導畢竟是領導,一開口的站位就很高,也將話說到了企業家的心坎中。
“陳書記,那我簡要匯報一下商都市的工作情況,以及下步的工作打算吧?”李東沐詢問道。
“行,大家都很忙,尤其是這些年輕企業家們,匯報直奔主題,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不要咬文嚼字。”
陳言誌之所以這麽說,一方麵是看到了李東沐桌前擺放了一份有一定頁數的匯報文件,想著是要念稿子,第二就是想著杜絕這種形式以後,李東沐會怎麽匯報,會不會因為準備不足而匯報的不充分,到時候就可以給他來一個下馬威,而且當著企業家的麵。
隻是,陳言誌低估了李東沐,也誤判了形勢,因為這正中李東沐的下懷。
“那好,我就直奔主題,如果有說的不對不到位的地方,還是陳書記批評指正。”
“第一……”
李東沐用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匯報了截至目前取得的成績,隨後一轉便轉到了國家中心城市以後的謀劃上。
盡管李東沐的筆記本上有詳細的提綱,但是全程幾乎沒有看稿,完整而流暢的將內容匯報完畢。
匯報完畢後,陳言誌沒有行動,但是企業家們卻紛紛鼓掌。大家都是高材生,能力高低強弱的判斷還是十分清楚的,尤其是李東沐這個如此年輕的市長,為這些剛剛起步的企業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尤其是投資融資方麵,更是請到了紅杉、高領等資本。
此刻,陳言誌也發現自己低估了李東沐。因為自己分管的更多的是農口和d口工作,和市長的接觸並沒有那麽頻繁,再加上自己到任的時間也不太長,因此對李東沐的印象也隻是停留在聽說中。
“怎麽辦?難道對他進行表揚?”
陳言誌心中冷哼一聲,很快就找到了思路。
“東沐,從你剛才的匯報來看,商都市對下步工作的謀劃還是比較全麵的,而且整體上比較符合實際。但是……”
聽到但是這個詞,大多數人都知道要轉折了,而且是從好到不好的轉折。
李東沐心中並沒有慌,畢竟這隻是謀劃而已。
“但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定義是比較廣泛的,商都市如果僅僅將重心放在這幾項工作上,未免就太狹隘了。比如說,城市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我沒有從你的匯報中聽到相關的謀劃。”
說罷,陳言誌用審問的眼神望向李東沐。
“陳書記,我們有城市建設的謀劃啊,比如說快速路、地鐵建設,以及高新區,安塞爾中心周邊的產城融合發展,包括市區內的城市更新項目,這些都是我們在開展城市建設工作中的著重要做的事情。”
李東沐和宋天錫在城市建設方麵的意見還是比較一致的,不貪圖盲目的擴張城市範圍,而是專注於精細化的經營城市,提升城市的整體聯通度和群眾的滿意度,包括城中村的拆遷改造也是相對慎重,隻推動影響城市發展的城中村改造進程。
在當前大拆大建的城市發展浪潮中,商都市的做法顯得有些保守,城市化進程似乎也比其他城市慢了許多,包括一些省領導也提出過相關的異議,但是都被宋天錫給堵了迴去。
但是,商都市的城市化進程真的就慢於其他地方麽?顯然不是。
近兩年來,商都市的樓盤開發數量雖然遠低於其他地方,但是樓盤交付速度和質量卻遠高於其他地市。按照成熟一塊開發一塊的原則,商都市的入市樓盤總數並不比其他地市少,而且很少出現地等項目的情況。開發商們也少了很多的其他顧慮和隱患,工程周期的縮短,也讓利潤點穩步提升,在這一點上,商都市的樓盤開發商們對市政府的決策完成了不理解到全力擁護的轉變。
悶聲賺大錢,這是每個企業的終極目標。
聽過李東沐的匯報以後,陳言誌依舊不滿意。
“東沐市長,作為全國僅有的幾個國家中心城市,商都市的城市框架還是太小了,我個人,包括省委都覺得你們的思想不夠解放,步子邁的還是太小,應該再大膽一些,讓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到商都市的開發建設中來。通過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完成城市的快速建設。”
說完之後,李東沐沒有立刻給予迴應。
陳言誌的話在李東沐的腦海中思索片刻後,總覺得有些不太對。
“省委副書記來指導城市建設?這是準備越俎代庖發號施令?”
“陳書記,歡迎您蒞臨商都市檢查指導工作。”
“今天宋書記臨時有其他工作,受他的委托向您匯報工作。”
陳言誌看了李東沐一眼,臉上沒有笑容,但是也沒有陰沉,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天錫書記和我說了,那就請你帶著我們看一看吧。”
說罷,一行人便走進了辦公樓中。
對陳言誌來說,一般副省長也不會看在眼中,更何況商都市並非副省級城市,李東沐還隻是一個正廳級的幹部。
下車以後,陳言誌一直保持著那種大領導的威嚴,沒有主動的打破這種氛圍。
二樓會議室,隨著陳言誌的入場,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陳書記,向您介紹一些。今天參會的這些都是科技小鎮的青年企業家,百分之八十都是清大畢業的高材生,其餘百分之二十的,都是通過安塞爾集團這個國際化的平台招引來的。”
“有許多本土的幹部都戲稱我們科技小鎮是清大的創業大本營。”
陳言誌知道科技小鎮,也清楚近期的發展勢頭很迅猛,包括汪武林都在會上提過好幾次。
“高學曆、高素質的優秀青年才俊,你們是中北省發展的新動能啊,商都市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幫助這些企業發展壯大,也為中北省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領導畢竟是領導,一開口的站位就很高,也將話說到了企業家的心坎中。
“陳書記,那我簡要匯報一下商都市的工作情況,以及下步的工作打算吧?”李東沐詢問道。
“行,大家都很忙,尤其是這些年輕企業家們,匯報直奔主題,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不要咬文嚼字。”
陳言誌之所以這麽說,一方麵是看到了李東沐桌前擺放了一份有一定頁數的匯報文件,想著是要念稿子,第二就是想著杜絕這種形式以後,李東沐會怎麽匯報,會不會因為準備不足而匯報的不充分,到時候就可以給他來一個下馬威,而且當著企業家的麵。
隻是,陳言誌低估了李東沐,也誤判了形勢,因為這正中李東沐的下懷。
“那好,我就直奔主題,如果有說的不對不到位的地方,還是陳書記批評指正。”
“第一……”
李東沐用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匯報了截至目前取得的成績,隨後一轉便轉到了國家中心城市以後的謀劃上。
盡管李東沐的筆記本上有詳細的提綱,但是全程幾乎沒有看稿,完整而流暢的將內容匯報完畢。
匯報完畢後,陳言誌沒有行動,但是企業家們卻紛紛鼓掌。大家都是高材生,能力高低強弱的判斷還是十分清楚的,尤其是李東沐這個如此年輕的市長,為這些剛剛起步的企業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尤其是投資融資方麵,更是請到了紅杉、高領等資本。
此刻,陳言誌也發現自己低估了李東沐。因為自己分管的更多的是農口和d口工作,和市長的接觸並沒有那麽頻繁,再加上自己到任的時間也不太長,因此對李東沐的印象也隻是停留在聽說中。
“怎麽辦?難道對他進行表揚?”
陳言誌心中冷哼一聲,很快就找到了思路。
“東沐,從你剛才的匯報來看,商都市對下步工作的謀劃還是比較全麵的,而且整體上比較符合實際。但是……”
聽到但是這個詞,大多數人都知道要轉折了,而且是從好到不好的轉折。
李東沐心中並沒有慌,畢竟這隻是謀劃而已。
“但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定義是比較廣泛的,商都市如果僅僅將重心放在這幾項工作上,未免就太狹隘了。比如說,城市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我沒有從你的匯報中聽到相關的謀劃。”
說罷,陳言誌用審問的眼神望向李東沐。
“陳書記,我們有城市建設的謀劃啊,比如說快速路、地鐵建設,以及高新區,安塞爾中心周邊的產城融合發展,包括市區內的城市更新項目,這些都是我們在開展城市建設工作中的著重要做的事情。”
李東沐和宋天錫在城市建設方麵的意見還是比較一致的,不貪圖盲目的擴張城市範圍,而是專注於精細化的經營城市,提升城市的整體聯通度和群眾的滿意度,包括城中村的拆遷改造也是相對慎重,隻推動影響城市發展的城中村改造進程。
在當前大拆大建的城市發展浪潮中,商都市的做法顯得有些保守,城市化進程似乎也比其他城市慢了許多,包括一些省領導也提出過相關的異議,但是都被宋天錫給堵了迴去。
但是,商都市的城市化進程真的就慢於其他地方麽?顯然不是。
近兩年來,商都市的樓盤開發數量雖然遠低於其他地方,但是樓盤交付速度和質量卻遠高於其他地市。按照成熟一塊開發一塊的原則,商都市的入市樓盤總數並不比其他地市少,而且很少出現地等項目的情況。開發商們也少了很多的其他顧慮和隱患,工程周期的縮短,也讓利潤點穩步提升,在這一點上,商都市的樓盤開發商們對市政府的決策完成了不理解到全力擁護的轉變。
悶聲賺大錢,這是每個企業的終極目標。
聽過李東沐的匯報以後,陳言誌依舊不滿意。
“東沐市長,作為全國僅有的幾個國家中心城市,商都市的城市框架還是太小了,我個人,包括省委都覺得你們的思想不夠解放,步子邁的還是太小,應該再大膽一些,讓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到商都市的開發建設中來。通過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完成城市的快速建設。”
說完之後,李東沐沒有立刻給予迴應。
陳言誌的話在李東沐的腦海中思索片刻後,總覺得有些不太對。
“省委副書記來指導城市建設?這是準備越俎代庖發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