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五章曆史需要細看(8)


    曆史上,“省”是衙門名,不是地域名。三省六部中的“省”,就是指的官職。在元代有行省長官,是中央官親自降臨到地方的一種職位。當時,並不是把全國劃分成幾個地方行政區,而是這幾區地方各駐有中央宰相,成為中央宰相府的連鎖或者分店。所以行中書省正名定義,並不是地方政府,而是流動的中央政府。也就是中央侵入了地方。在元代,共計有如是的十個行省,但不是全國地方行政分成為十個區。


    元代的這種行省設置,實際上並不是為了行政方便,而是為了中央對地方的軍事控製。這種製度一直沿襲到近代,還可以依稀找見這種想法的證據。


    我們現代的省區分劃,和唐宋時代的“道”和“路”不同。如江蘇徐州是一個軍事重鎮,它一麵是山東,一麵是河南與安徽。徐州屬江蘇省,但它的外圍,江蘇管不著,這樣一來,江蘇的總督或巡撫就無法控製了。南京也是一軍事重鎮,但如果廣德不守,或者蕪湖放棄了,南京也不能保,而廣德、蕪湖都在安徽,不在江蘇的管轄內。錢穆這樣的劃分行省的辦法,就是給你這一半,割去那一半。這樣便令全國各省都處於支離破碎的狀態。既不能統一反抗,也很難單獨反抗。這就是元代以來的行省製的內在精神。


    明代地方行政首長最高一級的官是布政使。但稱“布政使司”為行政區域,那又是名不正,言不順。錢穆考證,就官製言,地方區域不該稱為司。但是到了清代,沿襲明代稱了省。如有江蘇布政使、有江蘇巡撫,而江蘇地區則稱為江蘇行省或江蘇省。這裏“省”的稱唿,更是名不正言不順。


    清一統誌把省區再綜合劃分,如稱關東三省(山海關以東),或嶺南三省(廣東、廣西、福建)之類。錢穆“這更是無意義”,因為政治地理和自然地理是不能混淆的,後來果然為此誤事。


    隻叫廣東省、廣西省,不是嶺南三省,或南三省,而獨獨關東三省,因為清代限製中國人出關,常混合籠統來稱,後來又把“關”字省了,隻叫東三省。這樣傳下來,好像東三省和其他省區有不同。後來,又有人把東三省叫滿洲,這更不妥。滿洲隻是吉林省鬆花江外長白山附近一區域,在明代屬建州衛,唐稱府,明稱衛,這是軍事區域的名稱,並不是東北的行政區域。關東三省,才是東北行政區域,但也不全是行政區域。


    一般人不注意這些,或者滿洲人要故意把滿洲兩字的地域觀念放大,所以他把省區也勉強分為關東幾省,嶺南幾省這種不合理的稱唿,來混淆視聽。後來日本人又推波助瀾,故意把東三省成是另外一片區域,而且東三省就是滿洲,幫助溥儀在建立偽滿州政府,自稱滿洲國,認為是滿洲人統治著滿洲,實際上東三省與滿洲明明就是兩迴事。


    孔子,名不正則言不順。給行省證明,在清代學者中也有人提到過,主張不用“行省”或“省”字,而正名稱為布政使司,但是當時沒有人附和。後來又“本部十八省”,錢穆這更荒謬。“中國曆史上根本就沒有所謂本部非本部之別。秦代萬裏長城早已東達大同江,遼河流域永遠在中國曆史圈之內,怎麽能它不是中國本部?這原是外族有意混淆是非造出來做侵略的口實。”錢穆認為,連華南、華中、華北等稱唿,都不好。“現在還沒有事,不要緊,十年二十年以後,不定政治上,外交上又發生問題。連我們的腦筋裏,觀念上,也會發生問題的。如想我們是華南,你們是華北,這些觀念,都會發生很大作用。”的確,現在有的省份就想通過改名稱來達到政治目的,錢穆並非杞人憂。


    “省區的省字,根本是一個不祥的名稱,最好以後能在新的地方政治區域之劃分下把這字革除,再不沿襲。”


    曆史注腳:


    “省”是一個會意字。古人解釋它從眉,從屮(che)。甲骨文和篆的字形,都像是眼睛在觀察草。“省”和“盲”不一樣。盲,由一個“亡”、一個“目”組成,即“無目”,眼睛失去了功能,什麽也看不到。省,恰恰是因為有很好的眼力和判斷,它知道該看外界的什麽、該檢查自身的什麽,所以有所得有所不得,有所悟有所不悟。


    唐朝的“道”


    唐代開創了中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製,唐初貞觀年間,將全國劃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設州、府,州、府下再設縣。如今,韓國的區域仍舊稱為“道”,一都九道六廣域,與唐朝的“道”相似。


    無奈的八股考試


    光緒二十八年,清政府宣布廢除八股取士。到這裏,八股文走過了四百多年,壽終正寢了。我們現在提到八股,便會想到它是鉗製思想的工具,但是這套製度,在錢穆眼中是明朝時選拔人才的無奈之舉。


    考試與用人曆來緊密聯係在一起。自唐代確定科舉以來,宋沒有多大變化,但是到明代,變動就大了。後來清代的考試都從明代沿下,一直走到1902年。


    唐宋兩代的考試,由民間先在地方政府呈報,由地方送上中央,這些人就叫“進士”。考取後稱“進士及第”。比如一個山東人,先向山東省政府報名,他把這個人送到中央,這個人就是山東省進士。考試錄取了,就叫進士及第。主要的考試隻有一次。


    明代報考的人數多了,就分成幾輪來考。第一輪是府縣考,錄取了叫入學,就是我們所的秀才。但這種“縣學生”有名無實,因為並無正式的縣學。第二輪是省試,考試地點在各直省的省會,這叫鄉試,考中的俗稱舉人。比如範進中舉,局勢參加的第二輪複試賽了。每個省都有舉人,這些舉人再送到中央,進行第三輪會考,這叫會試。如果會試通過了,就叫做進士,也叫進士及第。


    這種分明的考試製度也讓科舉場中出現了流品。進士及第是清流,浮在上麵直向前,秀才舉人則變成了濁流,沉澱在下麵,難以翻身。“鼎甲出身”,也成一種流品觀念了。


    從兩漢到唐宋,任何人都得從官先做起,但人人都有當大官的希望。明以後,科舉滅了秀才舉人當大官的希望。而上層的進士與翰林,沒有做官的,清代也如此。


    曾國藩進士殿試,雖列三甲,隻是同進士出身,但是他進士散館成績好,就獲進翰林院,以後出來便做幾任學政主考,後此就做侍郎,等於現在的部長,一下就做大官了。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考不上進士翰林的,即使你學問修養好,從政成績好,也還是沒辦法提升。這種製度重法不重人,也絕非無好處。好處之一,就是培養了實幹型的人才。


    明清兩代許多的有名人,都出在翰林院。他們考取進士後,留在中央,對政府一切實際政事漸漸都了解了。政府又給他一個好出身,將來肯定有大官做,他們也就可以安心努力。在進士留館時期及翰林院時期,一麵讀書修學,一麵獲得許多政治知識,等到政府需要人才的時候,他們就有機會出人頭地了。進士與翰林成了政府的人才儲備資源。


    科舉本隻能物色人才,不能培養人才。而在明清兩代進士翰林製度下,卻可培植些人才。這種人才,無形中集中在中央,影響就很大。


    曾國藩考取進士時,也不過三十幾歲,那時在學問上並無什麽深厚的基礎。而在他進士留館的一段時期,住在京城,生活雖很清苦,但很清閑,沒有什麽事,可以一意從師覓友,讀書論學。便逐漸打下了學問基礎。等到做翰林,還是沒有事,讀讀書,或到外省作主考官,旅行各地,接觸民情風俗,認識朋友,迴來還是翰林。如是多年,才正式當官任事。


    錢穆評價,明清兩代,才把培養人才的機構歸並到考試製度裏,這是很好的製度。


    但是明代考試製度裏,又有一件最壞事,那就是八股文。從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期三四百年間,八股文考試是中國曆史上最戕害人才的。大家都知道八股文很死板,沒有什麽意思,為什麽政府偏要用此來考試呢?


    明代推行八股文,早已在衰世。正因當時應考人太多了,錄取標準總成為問題。唐代考試考律詩,因為古詩不容易定標準、判優劣,律詩限定字句,講究平仄要對得工整,一字不合就不取。這種標準具體而客觀。宋代不考詩賦考經義,仁義道德,大家一樣的會,誰好誰壞,很難辨。演變到明代,就在經義中漸漸演變出一個一定的格式來,八股文猶如變相的律詩,是一種律體的經義。這並不是封建的皇帝要愚民,但是人才最終被束縛在了這個八股裏麵。


    曆史注腳:


    舉人與進士


    就名義論,舉人和進士差不多。進士及第以後,還要留在中央政府讀書,由中央派一個資格老的進士出身的前輩來教。進士在中央讀書滿三年,再進行最後一次考試,成績好的,就被翰林院錄取了。這個時候稱為散館,才成翰林的。但進士讀書的製度,不久也有名無實了。明代則極看重進士和翰林,學曆不是進士翰林就不能做大官。而明以前的科舉,隻進士及第後,就包分配了。但是在明代,舉人以下就沒有做大官的份。


    梁文道八股文


    都八股文是一個壞東西,但是梁文道在《開卷八分鍾》中卻為八股文了“好話”。他認為八股文是一個考試用的東西,從考試的角度來講,它就是要你不能自由發揮,用命題作文的形式,大家同寫一個題,而且規定大家用不同的結構去寫的話,這就能分高低了。而且八股文是一種非常高難度的智力訓練,首先你要把整個《四書》背的滾瓜爛熟,然後又要學懂裏麵各種對仗的句法,又要有各種嚴格的結構要去掌握它。


    三百年明朝,不堪一擊


    除了宋代極頂可憐的國防,錢穆最同情的就是明末的軍隊。他用心描述了很多明兵在北方作戰的情景,讓人讀來哭笑不得。


    明代的兵製和唐代相似,隻是在稱唿上不同。大的兵區叫衛,的兵區叫所。明代的衛所如同唐代的府。明太祖曾:“吾養兵百萬,要不廢百姓一粒米。”用的就是衛所製度。當時設在一個府裏的兵區叫所,連著兩個府的叫衛。大約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一千一百二十八人為一所,一百一十二人為百戶所,外統於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出兵打仗的時候,朝廷派一個將軍指揮衛所軍隊。戰事結束,軍隊迴歸衛所,將軍也沒了兵權。平時衛所軍自給自足,國家不要他賦稅,這種製度可以是府兵製的升級版本。


    讀曆史的時候,遇到清兵南下,總覺得明朝太弱了,怎麽連滿洲這個鬆花江外的部落也打不贏?一個大國垮掉,並不是文化衰敗,道德墮落,政府專製黑暗這樣幾句空洞不著邊際的話就能道出其中因緣的。從政治上來,一項製度隻要推行到兩三百年,難免會出毛病。明代有兩三百年的太平,當初的製度便慢慢腐化,如同生命的新陳代謝一樣。


    兩三百年的長時間,人們的精神也會放鬆下來。16世紀,西班牙人門多薩遊曆了大明國,帶著很多驚訝和不解迴到了歐洲,寫了《中華大帝國史》,從他的記錄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明國人生活的情況:


    中國人自稱“大明(tame)人”。全國劃分15個省,每省都要比我們所熟知的歐洲國家為大;中國境內有完好的道路,使城鎮相連。路麵平整、寬闊,官道可容15人騎馬並行。路旁商店林立,兩側綠樹成蔭,如同羅馬時代的大道一樣。有些城市有水道相連,好似威尼斯。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國人富有建築才能。一種用“白土”做成的方塊(即磚)堅硬無比,隻有用鋤才能將其砸碎。一座座邸宅有如莊園;中國物產豐富。蔬菜種類遠較西班牙為多。僅橘子就有三個品種,甜的、酸的和甜酸適度的。糖質地很好,非常潔白,價格也低廉。蠶絲色澤豔亮,質量超過西班牙格拉納達的產品。中國農田管理得很好,沒有一塊荒棄的土地。一塊塊耕田錯落有致,有如花園。……這是世界上最富饒、而物價又十分低廉的國家。


    這樣一個大明國的衛所製度本來不壞,明代也憑此建立了赫赫武功。後來國勢隆盛,四境太平,一個兵一生都不見打仗,他們的身心都會鬆懈。而且動員打仗也是一件難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畫跟錢穆學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豔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豔明並收藏漫畫跟錢穆學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