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看在俺最近更新還算勤奮的份上,並且看在俺時不時偷偷告訴您幾條真理的份上,本周您一定要給票。
******
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會膩,這句話是真理。
豐、麟、府三州,西接毛烏素沙漠,東臨遼國大同府,南接大宋延安、京兆府,北臨白達旦千裏草原,山川險峻雄渾,河流恣肆縱橫,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的人民,豪邁爽健至極,人說八百裏秦川之精華,概在此中矣!
隻不過,正如真理中說的那樣,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會膩。無論西北三州的地理位置如何重要,人民如何豪爽,終究此處的物產卻遠沒有其他地方那般豐盛,或許真正能算得上特產的,也隻有狗頭棗這一樣東西。
而之所以提到特產,是因為楊翼一夥人自打來到豐州城之後,每日三餐,除了狗頭棗就是狗頭棗,吃得這夥人個個齜牙咧嘴苦不堪言,以至於向來兇名卓著的王大魔頭也終於告起了饒。“能給俺吃點別的啥麽?”王有勝可憐兮兮的看著王景:“好歹俺也是官至正五品的朝中名將,你給我個饃饃總得摻點餡吧?”
“摻餡?”王景拍拍腦門:“您就把狗頭棗夾在饃饃裏吃,這不就有餡了麽?”......
事實上,以上的情況並沒有經常發生,因為僅僅在豐州休整了兩天,楊翼就決定啟程迴京,至於走得如此急速的原因,環境惡劣固然是其中之一,而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楊翼在豐州聽取了折可適關於最近朝局形勢的報告。
按照折可適的說法,朝中近來亂成一團,彈劾楊翼的聲音甚囂塵上。反正說什麽的都有,而其中,最著名的論斷則出自於舊黨中最能煽風點火的前禦史劉安世的奏章。“楊翼脅持遼國太子,此誠唯恐天下不亂之舉!”劉安世在奏章裏是這樣說的:“此舉一出,天下震駭!大理、吐番、西夏、高麗,友邦人士,驚詫莫名,皆言大宋本為禮儀之邦,怎可做此下流之事,有失光明磊落之傳統。長此以往,王道不存矣!”
“這話俺怎麽就聽得如此耳熟呢?”楊翼當時就斷定,這是一次反撲!自新黨當政以來,舊黨自然心有不甘,一直在等待著這樣一個機會。雖然大家心裏都明白遼宋之間究竟是怎麽迴事,但至少名義上遼國還是大宋的“友邦”。大宋的重臣幹出了傷害友邦感情的事,對於舊黨來說當然是一個大好良機,借著保持大宋禮儀正統的名義,利用其他邦交國家向朝廷施加壓力,羅織各種罪名,一舉將他楊翼打倒,這樣無疑對楊翼的改革造成最大的衝擊。
所以楊翼決定用最快的速度迴到汴京,粉碎舊黨的政治攻勢。當然,走之前他還是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從韃靼帶迴來的牛羊、奴仆全部送給了王景和折可適,並且還答應迴頭給他們三五千貫錢應應急。對此王、折二人當然是喜出望外,唯一不開心的隻有王有勝,因為那些東西本來就是他從韃靼蒙來的,現在竹籃打水,牢騷自是免不了。最後折可適說將來若有一天攻夏,他會把奪來的戰利品全部補償給王有勝,這才平息了王有勝的鬱悶。隻不過,在這個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將來真的有一天折可適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甚至他還救了王有勝的命。
另外一件事是偽裝。楊翼認為既然是要粉碎反撲,迴京當然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他舊黨一個措手不及。因此這次迴京是秘密行事。按照楊翼的要求,王景和折可適嚴密封鎖了楊翼迴歸的消息,並且給楊翼派出衛兵還開出路條,證明楊翼等人是來自西北三州入京進貢的隊伍,一路上任何關卡不得刁難,以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
一行人晝夜兼程,取道火山軍,直入太原府,由汾河而至晉州,再由晉州乘船沿黃河東去。此時正值二月倒春寒,西風勁吹之下,那船順流而下去勢快捷,總共花了不到半月,一行人便在陳橋渡上岸,汴京近在咫尺了。
不日到了汴京,新年的喜慶氣氛並未完全從這座天下無雙的大城中消退,繁華遠勝往昔。摩肩接踵的人流,琳琅滿目的商品,不但讓初次來到汴京的延僖太子驚得合不攏嘴,更令幾個月來看膩了苦寒蕭瑟的楊翼大大發了一番感歎,他認為自己的改革方向完全沒錯,加強流通領域簡直就是立竿見影,比以往更多的南北商旅便是證明。一個國家,隻有流通順暢才能運作良好,隻有流通順暢才能增強活力和生機!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帝國必然會更加強盛,一個嶄新的盛世正在來臨。
“我的小祖宗,你咋就迴來了呢?”楊傳香看到楊翼的時候正在喝豆漿,驚得連碗都掉了地,好一會才緩過氣來:“完了完了!你竟然真就死在遼國了!要不怎麽不聲不響就迴到飄香樓了?簡直就一神出鬼沒!沒關係,一迴頭叔給你弄一堆和尚和道士,好好超渡一番!”
對於楊傳香的這種邏輯,楊翼自然是甘願倒黴,雖說楊傳香說話不太吉利,但總不能真和這老狐狸較真吧?人老楊也不容易,這段時間朝野的攻擊多多少少也有部分落在了楊傳香的頭上,甚至還有人揚言要抄了老楊家的飄香樓,尋找楊翼貪贓枉法的證據,估摸著楊傳香擔驚受怕也有十天半月了,你要嘴上討便宜,俺宰相肚裏能撐船,不和你計較。
當然,楊翼沒迴太尉府而是先到飄香樓,自然是他的緣由。想來此時的太尉府乃是眾矢之的,無數雙眼睛都往那盯著,先迴太尉府絕非上策。要知道明天便是二月十五大朝會,楊翼認為自己要是突然出席朝會,一定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晚的飄香樓充滿了喜慶的氣氛,雖然這喜慶隻是深埋在後院裏。最高興的當屬楊傳香,楊翼平安迴來還不算,居然還真把那啥遼國太子帶迴來了,咱這迴真瞧了個新鮮,太子啊!怎麽著也得算條小龍吧?俺們皇上那是真龍,俺也就遠遠的望過幾眼不過癮,現在能近距離觀賞小龍顯然也是個不錯的活計啊!不但能看,那還能摸,要是摸不過癮據王有勝那愣小子說還能打,這太好玩了!
“別玩了!”楊翼瞅著楊傳香在那鼓搗人耶律延僖終究覺得不太合適:“您老親自去一趟太尉府,先別跟烏倫說我迴來了,幫我弄一套朝服迴來。她要問起,你就說思念我。所以弄套衣服迴來睹物思人便是了。”
******
二月的天氣最是寒冷不過,尤其是現在這個時段。天要亮未亮,冰冷的風從遙遠的地方衝入汴京城,從大街小巷中囂張的穿行而過,讓人忍不住要在這寒冷的黑暗中縮起脖子搓搓手,努力的追尋那一絲溫暖。
寬敞的宣德樓前,許多官員或騎馬或乘轎陸陸續續到達。雖然其中有不少政見不同恩怨難消的政敵存在,但打個招唿,寒暄幾聲,這都是必不可少的禮節。一些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議論著時事打探消息,當然最熱門的話題是關於楊翼的。雖然楊翼並未迴來,但也就是這種生死未卜的狀態,才更能讓官員們感覺到時局的微妙,感覺到擔憂又或者興奮。
是的,興奮!至少有很多人都能察覺出禦史中丞李常李大人,似乎正處於興奮的狀態之中。李大人早早就來到宣德樓,站在樓門處與他見到的每一個官員熱情的寒暄。要知道李大人一向給人的印象就是城府極深寡言少語,現在這般模樣,實在是太反常了。
“我叫李常,我不叫反常!”李常臉上堆笑容,心中卻有一絲激動!是的,他是一個城府深厚小心謹慎的人,從來也不會走錯半步。從少年時開始,他就比別人早熟得多,在同伴還在年少氣盛激揚文字的時候,他就已經看穿了這個世界的虛偽,深知一切事情都能歸到“利益”二字之上,深知唯有精確到分毫的計算利益得失,才能確保自己仕途的順暢。
依靠著這份成熟和超人的計算能力,他在皇佑年間高中進士,熙寧年間曆任秘閣校理、右正言、知諫院,一路走來順風順水,紮實穩健的工作作風贏得朝野的無數讚譽。當然,他也曾經遭到貶斥,然而那次貶斥卻也完全在他的預料之中,也是他深入計算所追求的結果。
那還是在熙豐年,王安石權傾朝野,天下官員無不以迎合新法為安身之道。然而李常卻認為當一個跟尾狗或許可以保住仕途,卻絕不可能出人頭地。於是他聯合孫覺等人,上書朝廷反對青苗法。這當然遭到了王安石的打擊,被貶往滑州通判。
隻不過,他卻對這次被貶斥歡欣鼓舞,因為這完全是他以退為進之計!一方麵他反對的隻是青苗法,卻不反對其他新法,因此王安石對他絕對不會趕盡殺絕,還是對他抱有一定的希望。另一方麵,他迎得了司馬光的高度讚賞,司馬光在寫給朝廷的信中認為他為人忠厚善於理財,力薦其出任戶部尚書,雖然後來此事不成,但一舉奠定了他在舊黨眼裏的大好形象。更重要的是,他由此獲得了政治資源,反對青苗法支持其他新法本來就是老蘇家蜀黨的一貫政策。蘇軾就因為此事,與他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甚至還專門為他寫了三十六首詩,被朝野引為美談。蘇撤後來還特地邀請他共同著寫了一本名為《元祐會計錄》的書,這部書乃是曆史上第一次有人將會計帳目之學寫成書,一舉奠定了他在財政學說上的宗師地位。
他成功了。新黨不太反感他,舊黨欣賞他,趨向中間的蜀黨支持他。王安石一死,他就立即得到朝廷重用返迴中央!先任禮部侍郎,後任禦史中丞,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
當然,上麵那些都隻是過去的事了。今天畢竟與以往不同,李常知道自己麵臨一個重大的機遇,一個飛黃騰達入主中樞的機會擺在他的麵前。
楊翼生死未卜!這個消息傳到李常耳裏的時候他瞬間分析清楚了朝局。眼下朝中新黨得勢者莫過於蔡家兄弟,然而蔡家兄弟的大後台怎麽看都是楊翼而已。至於周秩、黃履、林希等人根本不夠份量。這幾乎就是朝廷十幾個核心人物中,新黨的全部實力罷了。至於左仆射錢勰,那就一跟風的主。軍國重事王存,中間派的老家夥。章淳,曾經是新黨,現在卻跟楊翼對不上眼!尚書左丞許將,和自己一樣是個虛偽的家夥,根本沒有新舊立場可言。
李常已經看準了,拋開什麽變法之類不談,假如他專門攻擊楊翼脅持太子一事,他就有很大的贏麵!一則這事跟變法沒關係,作為禦史他有權利彈劾楊翼。二則他這幾天聯係了章淳、許將,甚至他還上了周秩和黃履府上探了口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的力量現在比蔡家兄弟大!”這是趙常這十幾天來左分析右計算的結果,他每天腦海裏都在想這事。假如能一舉扳倒楊翼,他馬上就可以得到天下所有舊黨的支持,新黨也不會跟他太過不去,畢竟他也沒有去碰新法嘛!將來弄個貨真價實的宰相幹幹,應該不成問題。至於向來交好的老蘇家,就算蘇家兄弟對楊翼很有感情,可俺現在還需要被集體貶斥的老蘇家麽?哪涼快哪待著去!
“我,加上已經說好的章淳和許將!算上還有上朝資格的劉安世!去掉不會表態的周秩和黃履,去掉被章淳壓著並且是楊翼敵人林東親戚的林希,去掉一貫中庸的老王存。”李常無時無刻不在衡量:“難道還打不贏蔡家兄弟麽?他們就倆,還不占理兒!三點五比二啊!”
朝會就要開始了,宣德樓前無比安靜,官員們都已經走進了門!李常整理了一下衣衫,對著樓門處笑了笑,分析計算了一輩子,小心謹慎了一輩子,終於等到俺出頭的這一天了!
“想啥呢?李大人!”楊翼今天來得很晚,因為他不希望被人太早看見,幾乎是踩著準點來到宣德樓的!此時宣德樓靜悄悄的,估摸著官員們都進去了,就見著李常一個人站在樓門口發傻,臉上還帶著白癡般的神秘微笑,搞什麽呢?
李常這會還真就傻掉了,見鬼了!楊翼?俺沒看錯吧?這人不是正在生死未卜麽?你說你要玩未卜你就多玩幾天啊,俺這絞盡腦汁左衡量右計算折騰了半個多月,這都策劃聯係好了你怎麽就突然迴來了呢?
一刹那間李常的腦海裏亂作一團,他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太意外了!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沒事吧您!”楊翼看著李常的白癡模樣就想笑。他和李常這人打的交道不多,但也知道這人是天下管錢管帳那夥會計的老祖宗,全世界第一本會計書就是李常寫的,論起精明來天下再不作第二人想。現在看見自己出現立馬精明變白癡,看來自己突然出現的效果還真不錯,待會進到宮裏麵,估摸著其他人全得集體大腦短路。
“這個...沒事!嘿嘿!”李常終於緩過口氣,尷尬道:“楊相安然...這個迴來,嘿嘿!實在是令下官,這個驚詫...這個驚詫莫名啊!”
“驚詫的人海了去了!”楊翼拉著李常就往裏走,邊走邊歎氣:“本相聽說這段時間滿世界都驚詫,那劉安世不是說了麽?友邦人士,驚詫莫名!嘿嘿!李史相莫非和友邦人士是一夥滴?這令本相也驚詫莫名啊!”
“相公說笑了!下官跟那啥友邦,哦不!番邦,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啊!”李常灰頭土臉的跟著楊翼往裏走,心中那叫一鬱悶。這下壞了,本來是三點五比二,楊翼迴來後至少那也是一個頂倆。況且以楊翼一貫的無賴作風,算他三也不為過。今天這事算是泡了湯,真要玩下去三點五比五輸定了!對不起了章大人和許大人還有劉大人,之前和你們說好的那些當俺沒說,俺現在要跟楊相爺混了!
“真的沒關係麽?”楊翼刨根問底,人李常是禦史台的一把手,他要沒問題那麽被彈劾的事情可就好辦多了。他一邊摸腰上別的刀,繼續道:“要是您真跟友邦沒關係,您還驚詫啥呢?”
“不驚詫!下官現在一點都不驚詫!”李常覺得楊翼話裏有話,心中早就開始發虛,待見到楊翼的手不停在刀上磨蹭,更是心寒半截。全世界都知道楊翼是個愛抽瘋的主,真要趁著四下無人一刀把自己砍了可就有點不太好玩:“這都是劉安世自己胡說八道,下官從來就反對他那套觀點。估摸著劉安世背後有劉摯、梁燾還有秦鳳路的範祖禹等舊黨的支持!相公切莫動怒,一會兒朝會開始,下官定站在相公這邊,為相公討一公道!”
想了想,李常神秘兮兮的接著道:“今天的朝會,據下官所知,章淳和許將謀劃對相公不利!相公可要做好完全的準備啊!”
“李大人真是本朝第一大好官啊!”楊翼大為讚賞,瞧瞧人李常真是夠意思!咱這隻是跟他隨便說說,他就給咱這麽多有用的信息!好官!要不是李常歲數比自己大了一圈,將來宰相的接班人就定他了!
“哪裏哪裏!楊相過譽了!嘿嘿!”李常苦笑,心下大歎。所謂命運弄人,概莫如此啊!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
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會膩,這句話是真理。
豐、麟、府三州,西接毛烏素沙漠,東臨遼國大同府,南接大宋延安、京兆府,北臨白達旦千裏草原,山川險峻雄渾,河流恣肆縱橫,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的人民,豪邁爽健至極,人說八百裏秦川之精華,概在此中矣!
隻不過,正如真理中說的那樣,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會膩。無論西北三州的地理位置如何重要,人民如何豪爽,終究此處的物產卻遠沒有其他地方那般豐盛,或許真正能算得上特產的,也隻有狗頭棗這一樣東西。
而之所以提到特產,是因為楊翼一夥人自打來到豐州城之後,每日三餐,除了狗頭棗就是狗頭棗,吃得這夥人個個齜牙咧嘴苦不堪言,以至於向來兇名卓著的王大魔頭也終於告起了饒。“能給俺吃點別的啥麽?”王有勝可憐兮兮的看著王景:“好歹俺也是官至正五品的朝中名將,你給我個饃饃總得摻點餡吧?”
“摻餡?”王景拍拍腦門:“您就把狗頭棗夾在饃饃裏吃,這不就有餡了麽?”......
事實上,以上的情況並沒有經常發生,因為僅僅在豐州休整了兩天,楊翼就決定啟程迴京,至於走得如此急速的原因,環境惡劣固然是其中之一,而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楊翼在豐州聽取了折可適關於最近朝局形勢的報告。
按照折可適的說法,朝中近來亂成一團,彈劾楊翼的聲音甚囂塵上。反正說什麽的都有,而其中,最著名的論斷則出自於舊黨中最能煽風點火的前禦史劉安世的奏章。“楊翼脅持遼國太子,此誠唯恐天下不亂之舉!”劉安世在奏章裏是這樣說的:“此舉一出,天下震駭!大理、吐番、西夏、高麗,友邦人士,驚詫莫名,皆言大宋本為禮儀之邦,怎可做此下流之事,有失光明磊落之傳統。長此以往,王道不存矣!”
“這話俺怎麽就聽得如此耳熟呢?”楊翼當時就斷定,這是一次反撲!自新黨當政以來,舊黨自然心有不甘,一直在等待著這樣一個機會。雖然大家心裏都明白遼宋之間究竟是怎麽迴事,但至少名義上遼國還是大宋的“友邦”。大宋的重臣幹出了傷害友邦感情的事,對於舊黨來說當然是一個大好良機,借著保持大宋禮儀正統的名義,利用其他邦交國家向朝廷施加壓力,羅織各種罪名,一舉將他楊翼打倒,這樣無疑對楊翼的改革造成最大的衝擊。
所以楊翼決定用最快的速度迴到汴京,粉碎舊黨的政治攻勢。當然,走之前他還是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從韃靼帶迴來的牛羊、奴仆全部送給了王景和折可適,並且還答應迴頭給他們三五千貫錢應應急。對此王、折二人當然是喜出望外,唯一不開心的隻有王有勝,因為那些東西本來就是他從韃靼蒙來的,現在竹籃打水,牢騷自是免不了。最後折可適說將來若有一天攻夏,他會把奪來的戰利品全部補償給王有勝,這才平息了王有勝的鬱悶。隻不過,在這個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將來真的有一天折可適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甚至他還救了王有勝的命。
另外一件事是偽裝。楊翼認為既然是要粉碎反撲,迴京當然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他舊黨一個措手不及。因此這次迴京是秘密行事。按照楊翼的要求,王景和折可適嚴密封鎖了楊翼迴歸的消息,並且給楊翼派出衛兵還開出路條,證明楊翼等人是來自西北三州入京進貢的隊伍,一路上任何關卡不得刁難,以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
一行人晝夜兼程,取道火山軍,直入太原府,由汾河而至晉州,再由晉州乘船沿黃河東去。此時正值二月倒春寒,西風勁吹之下,那船順流而下去勢快捷,總共花了不到半月,一行人便在陳橋渡上岸,汴京近在咫尺了。
不日到了汴京,新年的喜慶氣氛並未完全從這座天下無雙的大城中消退,繁華遠勝往昔。摩肩接踵的人流,琳琅滿目的商品,不但讓初次來到汴京的延僖太子驚得合不攏嘴,更令幾個月來看膩了苦寒蕭瑟的楊翼大大發了一番感歎,他認為自己的改革方向完全沒錯,加強流通領域簡直就是立竿見影,比以往更多的南北商旅便是證明。一個國家,隻有流通順暢才能運作良好,隻有流通順暢才能增強活力和生機!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帝國必然會更加強盛,一個嶄新的盛世正在來臨。
“我的小祖宗,你咋就迴來了呢?”楊傳香看到楊翼的時候正在喝豆漿,驚得連碗都掉了地,好一會才緩過氣來:“完了完了!你竟然真就死在遼國了!要不怎麽不聲不響就迴到飄香樓了?簡直就一神出鬼沒!沒關係,一迴頭叔給你弄一堆和尚和道士,好好超渡一番!”
對於楊傳香的這種邏輯,楊翼自然是甘願倒黴,雖說楊傳香說話不太吉利,但總不能真和這老狐狸較真吧?人老楊也不容易,這段時間朝野的攻擊多多少少也有部分落在了楊傳香的頭上,甚至還有人揚言要抄了老楊家的飄香樓,尋找楊翼貪贓枉法的證據,估摸著楊傳香擔驚受怕也有十天半月了,你要嘴上討便宜,俺宰相肚裏能撐船,不和你計較。
當然,楊翼沒迴太尉府而是先到飄香樓,自然是他的緣由。想來此時的太尉府乃是眾矢之的,無數雙眼睛都往那盯著,先迴太尉府絕非上策。要知道明天便是二月十五大朝會,楊翼認為自己要是突然出席朝會,一定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晚的飄香樓充滿了喜慶的氣氛,雖然這喜慶隻是深埋在後院裏。最高興的當屬楊傳香,楊翼平安迴來還不算,居然還真把那啥遼國太子帶迴來了,咱這迴真瞧了個新鮮,太子啊!怎麽著也得算條小龍吧?俺們皇上那是真龍,俺也就遠遠的望過幾眼不過癮,現在能近距離觀賞小龍顯然也是個不錯的活計啊!不但能看,那還能摸,要是摸不過癮據王有勝那愣小子說還能打,這太好玩了!
“別玩了!”楊翼瞅著楊傳香在那鼓搗人耶律延僖終究覺得不太合適:“您老親自去一趟太尉府,先別跟烏倫說我迴來了,幫我弄一套朝服迴來。她要問起,你就說思念我。所以弄套衣服迴來睹物思人便是了。”
******
二月的天氣最是寒冷不過,尤其是現在這個時段。天要亮未亮,冰冷的風從遙遠的地方衝入汴京城,從大街小巷中囂張的穿行而過,讓人忍不住要在這寒冷的黑暗中縮起脖子搓搓手,努力的追尋那一絲溫暖。
寬敞的宣德樓前,許多官員或騎馬或乘轎陸陸續續到達。雖然其中有不少政見不同恩怨難消的政敵存在,但打個招唿,寒暄幾聲,這都是必不可少的禮節。一些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議論著時事打探消息,當然最熱門的話題是關於楊翼的。雖然楊翼並未迴來,但也就是這種生死未卜的狀態,才更能讓官員們感覺到時局的微妙,感覺到擔憂又或者興奮。
是的,興奮!至少有很多人都能察覺出禦史中丞李常李大人,似乎正處於興奮的狀態之中。李大人早早就來到宣德樓,站在樓門處與他見到的每一個官員熱情的寒暄。要知道李大人一向給人的印象就是城府極深寡言少語,現在這般模樣,實在是太反常了。
“我叫李常,我不叫反常!”李常臉上堆笑容,心中卻有一絲激動!是的,他是一個城府深厚小心謹慎的人,從來也不會走錯半步。從少年時開始,他就比別人早熟得多,在同伴還在年少氣盛激揚文字的時候,他就已經看穿了這個世界的虛偽,深知一切事情都能歸到“利益”二字之上,深知唯有精確到分毫的計算利益得失,才能確保自己仕途的順暢。
依靠著這份成熟和超人的計算能力,他在皇佑年間高中進士,熙寧年間曆任秘閣校理、右正言、知諫院,一路走來順風順水,紮實穩健的工作作風贏得朝野的無數讚譽。當然,他也曾經遭到貶斥,然而那次貶斥卻也完全在他的預料之中,也是他深入計算所追求的結果。
那還是在熙豐年,王安石權傾朝野,天下官員無不以迎合新法為安身之道。然而李常卻認為當一個跟尾狗或許可以保住仕途,卻絕不可能出人頭地。於是他聯合孫覺等人,上書朝廷反對青苗法。這當然遭到了王安石的打擊,被貶往滑州通判。
隻不過,他卻對這次被貶斥歡欣鼓舞,因為這完全是他以退為進之計!一方麵他反對的隻是青苗法,卻不反對其他新法,因此王安石對他絕對不會趕盡殺絕,還是對他抱有一定的希望。另一方麵,他迎得了司馬光的高度讚賞,司馬光在寫給朝廷的信中認為他為人忠厚善於理財,力薦其出任戶部尚書,雖然後來此事不成,但一舉奠定了他在舊黨眼裏的大好形象。更重要的是,他由此獲得了政治資源,反對青苗法支持其他新法本來就是老蘇家蜀黨的一貫政策。蘇軾就因為此事,與他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甚至還專門為他寫了三十六首詩,被朝野引為美談。蘇撤後來還特地邀請他共同著寫了一本名為《元祐會計錄》的書,這部書乃是曆史上第一次有人將會計帳目之學寫成書,一舉奠定了他在財政學說上的宗師地位。
他成功了。新黨不太反感他,舊黨欣賞他,趨向中間的蜀黨支持他。王安石一死,他就立即得到朝廷重用返迴中央!先任禮部侍郎,後任禦史中丞,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
當然,上麵那些都隻是過去的事了。今天畢竟與以往不同,李常知道自己麵臨一個重大的機遇,一個飛黃騰達入主中樞的機會擺在他的麵前。
楊翼生死未卜!這個消息傳到李常耳裏的時候他瞬間分析清楚了朝局。眼下朝中新黨得勢者莫過於蔡家兄弟,然而蔡家兄弟的大後台怎麽看都是楊翼而已。至於周秩、黃履、林希等人根本不夠份量。這幾乎就是朝廷十幾個核心人物中,新黨的全部實力罷了。至於左仆射錢勰,那就一跟風的主。軍國重事王存,中間派的老家夥。章淳,曾經是新黨,現在卻跟楊翼對不上眼!尚書左丞許將,和自己一樣是個虛偽的家夥,根本沒有新舊立場可言。
李常已經看準了,拋開什麽變法之類不談,假如他專門攻擊楊翼脅持太子一事,他就有很大的贏麵!一則這事跟變法沒關係,作為禦史他有權利彈劾楊翼。二則他這幾天聯係了章淳、許將,甚至他還上了周秩和黃履府上探了口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的力量現在比蔡家兄弟大!”這是趙常這十幾天來左分析右計算的結果,他每天腦海裏都在想這事。假如能一舉扳倒楊翼,他馬上就可以得到天下所有舊黨的支持,新黨也不會跟他太過不去,畢竟他也沒有去碰新法嘛!將來弄個貨真價實的宰相幹幹,應該不成問題。至於向來交好的老蘇家,就算蘇家兄弟對楊翼很有感情,可俺現在還需要被集體貶斥的老蘇家麽?哪涼快哪待著去!
“我,加上已經說好的章淳和許將!算上還有上朝資格的劉安世!去掉不會表態的周秩和黃履,去掉被章淳壓著並且是楊翼敵人林東親戚的林希,去掉一貫中庸的老王存。”李常無時無刻不在衡量:“難道還打不贏蔡家兄弟麽?他們就倆,還不占理兒!三點五比二啊!”
朝會就要開始了,宣德樓前無比安靜,官員們都已經走進了門!李常整理了一下衣衫,對著樓門處笑了笑,分析計算了一輩子,小心謹慎了一輩子,終於等到俺出頭的這一天了!
“想啥呢?李大人!”楊翼今天來得很晚,因為他不希望被人太早看見,幾乎是踩著準點來到宣德樓的!此時宣德樓靜悄悄的,估摸著官員們都進去了,就見著李常一個人站在樓門口發傻,臉上還帶著白癡般的神秘微笑,搞什麽呢?
李常這會還真就傻掉了,見鬼了!楊翼?俺沒看錯吧?這人不是正在生死未卜麽?你說你要玩未卜你就多玩幾天啊,俺這絞盡腦汁左衡量右計算折騰了半個多月,這都策劃聯係好了你怎麽就突然迴來了呢?
一刹那間李常的腦海裏亂作一團,他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太意外了!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沒事吧您!”楊翼看著李常的白癡模樣就想笑。他和李常這人打的交道不多,但也知道這人是天下管錢管帳那夥會計的老祖宗,全世界第一本會計書就是李常寫的,論起精明來天下再不作第二人想。現在看見自己出現立馬精明變白癡,看來自己突然出現的效果還真不錯,待會進到宮裏麵,估摸著其他人全得集體大腦短路。
“這個...沒事!嘿嘿!”李常終於緩過口氣,尷尬道:“楊相安然...這個迴來,嘿嘿!實在是令下官,這個驚詫...這個驚詫莫名啊!”
“驚詫的人海了去了!”楊翼拉著李常就往裏走,邊走邊歎氣:“本相聽說這段時間滿世界都驚詫,那劉安世不是說了麽?友邦人士,驚詫莫名!嘿嘿!李史相莫非和友邦人士是一夥滴?這令本相也驚詫莫名啊!”
“相公說笑了!下官跟那啥友邦,哦不!番邦,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啊!”李常灰頭土臉的跟著楊翼往裏走,心中那叫一鬱悶。這下壞了,本來是三點五比二,楊翼迴來後至少那也是一個頂倆。況且以楊翼一貫的無賴作風,算他三也不為過。今天這事算是泡了湯,真要玩下去三點五比五輸定了!對不起了章大人和許大人還有劉大人,之前和你們說好的那些當俺沒說,俺現在要跟楊相爺混了!
“真的沒關係麽?”楊翼刨根問底,人李常是禦史台的一把手,他要沒問題那麽被彈劾的事情可就好辦多了。他一邊摸腰上別的刀,繼續道:“要是您真跟友邦沒關係,您還驚詫啥呢?”
“不驚詫!下官現在一點都不驚詫!”李常覺得楊翼話裏有話,心中早就開始發虛,待見到楊翼的手不停在刀上磨蹭,更是心寒半截。全世界都知道楊翼是個愛抽瘋的主,真要趁著四下無人一刀把自己砍了可就有點不太好玩:“這都是劉安世自己胡說八道,下官從來就反對他那套觀點。估摸著劉安世背後有劉摯、梁燾還有秦鳳路的範祖禹等舊黨的支持!相公切莫動怒,一會兒朝會開始,下官定站在相公這邊,為相公討一公道!”
想了想,李常神秘兮兮的接著道:“今天的朝會,據下官所知,章淳和許將謀劃對相公不利!相公可要做好完全的準備啊!”
“李大人真是本朝第一大好官啊!”楊翼大為讚賞,瞧瞧人李常真是夠意思!咱這隻是跟他隨便說說,他就給咱這麽多有用的信息!好官!要不是李常歲數比自己大了一圈,將來宰相的接班人就定他了!
“哪裏哪裏!楊相過譽了!嘿嘿!”李常苦笑,心下大歎。所謂命運弄人,概莫如此啊!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