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運動是一切物質的根本屬性,時間也是永遠不會停止。浪漫的九月,在帝國官僚們的紛爭中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充滿收獲的十月,在無數人的喜悅和憧憬中來臨。
十月,是金色的。盡管夏天的洪災比以往來得都要突然和猛烈,但來自交趾的糧食加上南方的大豐收,整個帝國上下都洋溢著喜氣,這是一個美好的季節。
十月,是金色的。盡管過去的紛爭讓人懷疑世道的太平,但暫時統一在變法思想下的新舊兩黨,依舊可以在將信將疑中期待來年的收獲,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十月,是金色的。盡管汴京城中一如往昔般繁華,讓你看不到季節更替的蹤影。但隻要你走出城,去看看遠方的山,你絕對可以看到楓葉染紅了天地,一層又一層金色的大幕,像一張無盡的網,將你陶醉在其中。是的,看到楓葉,有時候你會想起北方......
“沒錯!北方!”楊翼在崇政殿歎道:“我大宋又怎麽能不顧及北方?此次赴遼,臣定當改寫遼宋之間的外交史!我大宋必將取得戰略優勢!”
話當然要從頭說起。自從十月初一的大朝會過後,四大新法,已經被確立為大宋朝的法定政策,頒行天下。作為改革主導者的楊翼,卻並沒有因為新法的確立而鬆下一口氣,因為他很明白,更多更複雜的事情,還在等著他去完成。
首先一個事是關於改革的布局問題。由於帝國的版圖相當龐大,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並不相同。所以楊翼認為新法,尤其是《土地兼並法》不可能短時間內在各地都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對於不同的行政區域,新法的側重點應該有所不同。
比如在家族勢力非常強大的西北諸路,那些大商賈和大地主通過兼並獲得了更多土地之後,比較喜歡倚靠自身的強勢地位來盤剝農民,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來增加土地收益。這樣一來楊翼原先所希望的,通過兼並來提高生產資料投入的美好願望,實際就會變味。糧食單畝產量將不會有大規模的增長,而失地農民必將怨聲載道。所以,對於西北諸路施行《有序兼並法》,重在“有序”二字上。西北諸路首先要做的是確保官府監督得力,倚靠當地官府的強力幹預,一是要確保土地兼並過程中農民可以獲得全額補償,二是要確保大地主收取的土地租金在合理範疇以內,讓租地耕種或是在農莊集體耕種的農民不至於遭受超出承受能力的盤剝。
為此,楊翼建議吏部實行特派員製度。由中央向西北諸路派遣監督工作組,其主要工作職能就是監督土地的兼並過程、地主向農民征收的土地租金等事宜。工作組的長官稱之為“特派員”,直接向中央負責,不受地方官府的轄製,並且定期輪換。並且,農民關於土地耕種問題或是收益問題,可以直接向高出本地上一級的監督工作組投訴。
相比之下,江南諸路的情況就有所不同。江南兼並之風盛行多年,農民租種地主和農莊的土地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做法。江南的地主商業意識強烈,他們能很快的將生產資料和先進工藝投入到自己的土地中,去獲得收益,而農民被盤剝的程度也一直在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所以新法的重點在於“國家采購”和“征稅”兩個方麵。就是要確保不發生國家直接強征土地歲賦的事情,確保所有稅收都在流通環節進行、所有的國家用糧都在流通市場上購買。以此來推動流通領域的發展,實現市場進一步繁榮的目標。
為此,楊翼建議吏部強化江南各路轉運司的職能,並且將原先用於“市易法”的官員,轉而擔任“采購”和“征稅”的監督職能。
且不說派遣監督工作組和強化轉運司的做法對與不對,至少楊翼對吏部提出建議之後,吏部尚書中書侍郎傅堯俞立即宣布讚同這個建議。“京中這麽多官員閑著沒事幹!派去當特派員也算是一條出路!”傅堯俞是這樣對朝廷匯報的:“總好過他們拿著俸祿不幹活吧?派監督組並不會增加太多的財政支出!”
“這個所謂的特派員,是肥差啊!”在傅堯俞的報告得到朝廷批準之後,京城中嗅覺敏感的官員們立即奔走相告。大宋朝的冗官何其之多?在京城裏掛著官名無所事事者,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現在楊翼提出要搞特派員製度,很多人馬上來了勁頭。因為大家都明白,中央和地方的差遣早就被擠占得渣都不剩,現在這個“特派員”等於憑空多出了幾百個肥厚的差遣名額出來,要是自己混了個“特派員”的差遣,立即就能拿到實缺!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結果,吏部主要官員的家門口一片車水馬龍的壯觀景象,無數空閑在家的官員們拿著拜貼拿著禮品蜂擁而來,堪稱汴京城在十月份裏一道獨有的風景線。
實際上這股索求差遣的風潮並不唯獨針對吏部主事官員,很快,京中其他大臣的家裏也遭受了風潮的波及。
“不見!誰也不見!”楊翼惱火的在太尉府裏上竄下跳。本來今天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楊翼是打算帶上烏倫到城外看看楓葉的。烏倫迴京一個多月了,自己忙於改革的事情也沒好好陪陪烏倫。老讓烏倫窩在府裏也不算迴事吧?結果正準備出門,就發現府外麵前來索求差遣的官員把太尉府圍了個水泄不通,門房前堆砌的拜貼能把人都壓死:“有勝!拿著刀出去,誰敢在大門口嚷嚷,你就把刀架他脖子上!你說說,他們圍在府門口算怎麽一迴事?讓別人以為本相爺搞個特派員製度出來,是為了賣官賺錢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末將我雖然從戎多年,但終究是個斯文人嘛!”王有勝滿臉不情願的嘟囔:“外邊的大人們怎麽說也都是朝廷命官,我動不動就拿刀架人脖子上,您說這合適麽?將來俺在仕途上,那還是要人幫襯滴!把人得罪光了俺還怎麽混?”
“哦!仕途!”楊翼這鬱悶,你說你有本相爺罩著你還愁什麽仕途?你王有勝現在出去晃蕩一圈,誰敢不買你的麵子?仕途?“嘿嘿!要不,你就在府裏想你的仕途,相爺我自己拿刀子出去?”
“得,還我去吧!”王有勝琢磨著好像讓楊翼拿刀子出去更不合適。這種得罪人的活還是得自己來幹。
“真反了你了!”楊翼看著王有勝消失在前麵的背影低聲罵道。他決定先去大廳裏喝茶,等王有勝把人都趕跑了之後再帶烏倫出去。去大廳的路上由於心情不好,他自然是見雞罵雞見狗罵狗。結果前腳才進大廳,王有勝後腳就跟進來了!
“有勝!這麽快就搞定了?”楊翼迴頭愕然道:“我是讓你把他們轟走!你不會直接帶人亂箭齊發,整條街上的人都給你瞬間殺掉了吧?”
王有勝當然不敢當街殺人,事實上他才到大門,就見著成群的官員裏麵居然有著幾個熟麵孔。而這幾個熟麵孔想來楊翼是不能不見的,因為他們都是楊翼的同窗好友,甚至還有楊翼的親戚。
“你們還真會挑時候!”楊翼撓了撓頭,看著王有勝身後魚貫而入的江鞪、石贄、黃炳炎,還有張擇端和楊承福:“其實今天天氣不錯,本相是想去看楓林滴......”
“子脫最近很忙啊!”江鞪諂笑著拍拍楊翼的肩膀:“兄弟們這不是怕你忙不過來,指望著來幫幫你麽?”
“幫我?幫我添亂的吧?”楊翼歎了一口氣,心裏明白得很,自己這幾個同窗好友,加上楊承福,鐵定是為了弄個特派員的幹幹,這才上了府。至於張擇端本身已有差遣,這次一起過來,估摸著是被弄來撐場麵的。
楊翼不是不能給他們弄這個特派員的差遣,幾個兄弟都是自己人,不說他們幫過自己忙,就說感情那也是非常深厚。但話又說迴來,弄差遣也不能急於一時!起碼楊翼認為自己似乎不應該開這個頭。今天自己要是給這夥人安排了,明天外邊鐵定傳得風言風語。現在滿城的冗官都在盯著特派員這塊肥肉,自己安排了同窗和親戚,一迴頭還怎麽能板起臉拒絕其他人?傳出去說自己搞裙帶,總歸有些不太好。
各人在大廳裏落座看茶,開始聊天氣。聊完了天氣,自然就到了正事。果然,江鞪等人是來求差遣的。楊翼一開始還裝傻,一力推說這事最後還是吏部說了算,要找也該去找傅堯俞。隻不過這個理由實在是無法讓人信服。你楊子脫好歹也是當朝重臣,這事也就是跟吏部打個招唿,吏部說了算你楊子脫說了更算!
“憶往昔崢嶸歲月酬啊!”黃炳炎看看楊翼這混蛋死不鬆口,於是開始打感情牌。他開始迴憶,從元佑元年的相識,到其後科舉、江南情事,一路就說到元佑四年......
“這些我都清楚!”楊翼還是不打算鬆口:“隻不過......”
“家父說!”楊承福打斷了楊翼的話:“你不會讓我去當特派員的!”
“俺叔是好人啊!”楊翼當即感歎,打蛇隨棍上:“我那親愛的叔叔就知道我的難處,你們沒瞧見?外邊求差遣的人有多少?不是我不幫這個忙,我不好開口啊!一迴頭禦史台就得彈劾我.....”
“家父說了!”楊承福不聽楊翼的瞎扯,他的話直接堵住了楊翼的借題發揮:“他讓你把我安排去江浙路轉運司,那邊比當特派員肥。他還說轉運使毛大人是你的學生!這事沒問題!”
楊翼無語!楊傳香就是個老狐狸,從元佑元年俺就知道!
事實上這場談話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最終打破僵局的是江鞪。江鞪是這樣說的:“得了吧子脫!咱們求你一次容易麽?不安排咱們也行!狀元樓的帳單你瞧見了吧?俺們在京城天天就往那去!全掛你賬上。你自己看著辦吧?”
“好!各位特派員大人!趕緊迴去收拾,準備赴任好了!”楊翼這下終於鬆了口!惡人終有惡人治啊!碰上江鞪這種無賴算自己倒黴!莫名奇妙欠了狀元樓一屁股爛債,真要讓這幾位繼續在京城裏混下去,自己遲早得破產!趕緊燒香送佛才是正道啊!至於外邊有沒有什麽風言風語,卻也管不了那麽多!有勝不是拿了刀子到外麵去了麽?想來也沒人敢來鬧!
好不容易把得意洋洋誌得意滿的這夥無賴打發走,楊翼看看了天色,目下才到正午,出去看楓葉還來得及,結果才叫了管家備馬備車,王有勝又帶了人進來。
“不會吧?”楊翼狐疑的看著沈括和韓公廉:“你們不去琢磨大地為什麽是個球,什麽時候也開始想弄實差了呢?你們一個在司天監,一個在當史官,不都有差遣麽?”
“我們就是來討論大地是個球,這個問題的!”沈括笑道:“韓大人和我都是一個心思!”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楊翼當即正色道:“本相一直在想,得去哪找找靈感。這不正要帶著夫人出城看楓葉麽?我聽人說,曾經有個人被果子砸到頭之後,想出了人為啥不會從球上掉下去!本相這就去實踐一下,說不定讓楓葉砸一下本相就能想明白為什麽大地是個球了!”
很顯然沈括和韓公廉都是非常較真的人,隻不過對於果子砸頭能砸出靈感來這樣的謬論,他們也還是不相信的。沈括在恭維了一番那個傳說中的果子之後,是這樣說的:“我們認為,要想知道大地是不是球體,最好的辦法就是遠行!如果從一個方向一直向前走,最後迴到原地的話,那麽大地是個球體!”
“這個設想不錯!”楊翼愣了半晌之後道:“莫非你們準備告訴本相,你們打算去幹這件事?”
“相公真是智慧過人!”沈括笑道:“幾個月前,我大宋討伐交趾!我聽迴到京中的張全柱將軍說,他的船隊裏有不少來自大食的商人。他們越過無盡的大洋前來,一路上甚是太平。我大宋的船隻製造工藝遠強於那些藩人,難道不能比他們航行得更遠麽?”
“所以,我們想從泉州港組建一支船隊。沿著大食人的腳步,一路向西走。”韓公廉的眼睛裏閃著亮光:“我和沈兄根據大地的平均曲率做過計算,大地這個球體的周長約為八萬又四千裏!加上我們聽說大食人的船隊在到達交趾以前幾乎走的是直線,所以假如我一路前行而大地確實是球體的話,很有可能隻需大半年我們就可以迴到泉州。”
“不可能隻要半年!”楊翼斷然道:“一直向西航行,會遇到大陸!”看著兩人愕然的目光,楊翼思索了一些措辭:“本相亦是聽遠來的商人說的。不過那大陸倒也不是沒有盡頭,沿著它一直向南,說不定可以繞過去亦未可知。然後繼續向西的話,本相也不清楚會遇上啥。不過世上之事大同小異,凡是遇上陸地就往南繞好了!但大半年之期絕無可能,最少也得三兩年吧?”
“人生不過數十年!”沈括的語氣相當堅定:“若能證明此事,即便花上十年又有何妨?下官這趟去定了!”
“慢著!”楊翼目瞪口呆,心說這事玩大了,俺們大宋朝的船雖然很厲害,但環遊全球卻沒有一點把握:“沈大人竟然打算親自去?不行!不行!本相這裏多的事情等你來做,你走了那可如何是好?再說那茫茫大海之上,何其波濤險惡?你要是掛了,這,終究是我大宋朝的重大損失嘛!”
沈括對於楊翼的重視表示了感激,但依舊堅持,聲稱無論如何也要走上一遭,並認為就算掛了那也是無怨無悔。
“這個事也不是不行!”楊翼最後下了一個不算是結論的結論:“但是現在絕對不行!你得等待時機!最少你也先把我交給你研究的東西研究完吧?顆粒火藥是成功了,但你除了鼓搗那些破竹筒,就不能再鼓搗出一些其他能用火藥的武器麽?最少你要給我個交待才能走!到時我會幫你張羅船隊!”
“另外!其實有更穩妥的辦法!”楊翼最後說:“為什麽不弄兩支船隊,東西分頭前進呢?這樣更穩妥嘛!當然,如果你需要本相明確給你一個時間表和承諾,那麽,再等上個把月,讓本相想清楚再說。”
送走了一臉希冀之色的兩個大科學家,楊翼還是有點迴不過神!想不到沈括真起了環遊全球的想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就算沈括不能成功,但很有可能改寫人類的航海史,這是件大事啊!隻不過,這樣的事情不是說幹就能幹的,很難想象朝廷會為了這樣一件事去花費巨額金錢組建船隊,這需要一個理由,一個足夠說服許多人的理由。你總不能說花上百八十萬貫,隻是想證明大地是個球吧?對於隻想著利益的朝廷來說,這事算個球?
撓了撓頭,楊翼覺得自己先前跟沈括下的結論還是對的,起碼這事現在不能決定,先拖上一陣想想辦法再說,眼下有很多緊要的事都沒做。比如,北方,遼國!
遼國走私糧食這件事,一直掛在楊翼的心上!本來按照他的想法,今天天氣不錯,對遼國這事要急也不急在今天,今天天氣這麽好,不去看楓葉似乎是不對的。可剛才先是有人來求差遣,後又有人說要環遊全球,好像每個人都有著事情需要迫不及待的做完。是的,時間不等人!連沈括這樣年富力強的家夥都等不及想去世界的盡頭,俺是不是也應該抓緊點時間呢?楓葉總是在那兒,而有些事情是不是應該盡早了斷呢?
楊翼坐不住了,拿定了主意後當即就出了門。門外的隊伍排得老長,眼看著王有勝套拉著腦袋坐在門檻上喘著粗氣,刀也扔在一邊,分明事情沒辦妥。不過楊翼也管不了那麽多,分開直撲過來的冗官們,直往皇城而去。
“什麽意思呢?”趙煦對於楊翼突然求見有點詫異:“愛卿怎麽想著一出是一出?賣糧給遼國?”
“是的!”楊翼低笑道:“臣的夫人一個月前從韃靼迴來,跟臣說了那邊的事情。臣聽聞遼國戰事連綿,東西兩線的戰爭打得焦頭爛額。加上國中連年大旱,餓死者甚多,遼國支撐著甚是辛苦!”
“說重點!”趙煦對於楊翼繞著彎子說話實在是有點受不了。遼國支撐得吃力,甚合朕意,朕聽說後就準備去放炮仗慶祝了,你要賣糧給他們究竟啥意思呢?
楊翼卻不肯直言,他這迴留了個心眼,以前做事出的風頭實在太多,有些功勞該讓就得讓。於是在他的建議下,趙煦招來了王存、錢勰、蔡家兄弟,還有章淳和林希。當然,在人來齊之前楊翼就和趙煦大眼瞪小眼的在福寧宮裏傻坐。實在熬不住了楊翼就和趙煦聊起了關於床上的戰鬥經驗。很明顯,盡管趙煦的年紀小但經驗遠比楊翼豐富,自然把楊翼聽得一愣一愣,大歎還是俺們陛下厲害,所謂禦駕親征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滴!而趙煦在楊翼的吹捧之下也不忘記表揚一下楊翼,畢竟禦駕親征也是需要占城的印度神油作為戰爭的重要補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終於,人來齊了!楊翼就把想好的措辭往外扔,真正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先說了遼國麵臨的困境,然後就說了丁安臣在“用酒換糧”的掩蓋下走私糧食去遼國,以及遼國用土地作為保證吸引大宋糧商的事。當然,楊翼隱去了韓彬、唐茂等人的姓名,隻說是自己的夫人烏倫從韃靼聽來的。至於接下來該怎麽辦,楊翼也沒有說,他相信在座的大臣都不是傻子。肯定有人能看得到這裏麵蘊藏著大宋朝一個巨大的機會。功勞,不能一人全占嘛!
“好個河間知府!好個丁安臣!”趙煦咬牙切齒的拍著扶手:“殺!朕要殺他滿門!至於哪個糧商敢賣糧,朕要扒了他們的皮!“
“莫非愛卿先前說賣糧給遼國!”趙煦瞪著楊翼:“莫非是想把走私變成公開買賣,減少我大宋損失麽?大可不必!愛卿糊塗啊!此事現已被朝廷偵知,相關人等一律殺了!誰還敢走私?”
“臣以為,楊相另有他意!”錢勰是個聰明人,聽完楊翼說這事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關鍵所在:“眼下遼國極度缺糧,咱們幹脆賣個好,把糧給遼國!卻說不定能從遼國換迴點東西!”
趙煦狐疑的看著錢勰,良久之後忽然精神大振,拍案而起:“沒錯!我大宋曆代君王臣子,無不以奪迴燕雲十六州為念!朕怎麽就沒想到呢?太宗皇帝設下了封樁錢,就是為了有朝一日用錢買來勇士,買來契丹人的頭顱!既然錢都可以買來人命,用糧當然也可以換迴燕雲!”
趙煦激動的說完,忽然發現在座的大臣們都默不作聲,愣了一愣,隧又頹然坐下,歎道:“是啊!契丹人不會賣的!如果他們肯賣,多少錢糧朕都在所不惜!”
“他們不賣燕雲,卻可以賣其他地方!”王存等趙煦平複下來,悠然說道:“楊相是這個意思麽?”
“那麽王相以為,他們會賣哪呢?”楊翼心下暗歎,果然世上的聰明人不隻有自己啊!王存更不愧四朝元老軍中支柱!一眼就看出了有一處地方,能讓契丹人割舍,對我大宋有著巨大的戰略作用。
王存確實眼光獨具!從楊翼開始說的時候,他就明白了!雖然遼國腹背受敵卻又缺糧,大宋光用糧食來換土地,契丹人卻未必肯幹!隻不過,大宋除了糧食,還有著與韃靼的聯盟。昔日結下的聯盟,今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假如大宋除了提供糧食,還讓韃靼停止戰爭,至少是暫時停止,讓遼國得到喘息的機會,調集大軍全力應對東線戰事,那麽契丹人很有可能會心動!當然,這個地方不能太過顯眼,起碼不能是富裕之地,還要是遼國欲得而又不大好控製得地方。
“白達旦!在遼國最西南處與韃靼接壤!”王存的手指敲擊著太監剛剛送來的地圖:“此處素來是牧馬之地!遼國之地!但韃靼與遼國戰事連綿,契丹人現在根本無力控製白達旦!假如我們提出要這個他們實際上已經控製不住的地方,契丹人很有可能答應!”
“白達旦!何其險要之處!”章淳搖頭道:“此處北接韃靼草原,南接我西北三州,西連毛素烏沙漠和夏國東北,東接遼國西京道。契丹人怎會放棄此戰略要地?”
“非也!”王存微笑道:“白達旦固然誠為要地,然險要之說僅對我大宋而已。遼國無力控製如此遙遠之所,況且,就算我大宋占了去,亦對遼國形不成太大威脅。從白達旦直到遼國南京、上京,路途極其遙遠!中間還有西京道大同府為屏障,大宋占了白達旦,遼國亦無絕對之隱憂!他們可以放棄!況且,就算將來他們想要威脅西北三州,依舊可以從大同府出發取道白達旦西南,那處地勢平坦,我大宋也絕無可能在那處建立城池!”
“但白達旦對我大宋不一樣!”王存眼裏精光四射:“隻要白達旦在我大宋手裏,一則我大宋可以直接與韃靼溝通,遠至河套地區亦為我影響範圍之內。二則頃刻之間我即確立對西夏的戰略優勢,割斷了西夏與遼國的連接!此乃大利!大利也!”
“是的!”章淳深思後接過王存的話:“遼國受韃靼牽製,根本無力控製此處,加上他們主要的牧馬之地,也不在這裏!這地方對他們來說太偏僻了。元佑二年的時候,楊相不是帶著軍隊通過了白達旦麽?那時契丹人也根本沒在白達旦出現!”
“白達旦?”趙煦看了半晌地圖後,遲疑的問道:“要用多少糧食來換?換得值麽?”
“值!”楊翼、章淳、王存、錢勰等人異口同聲:“多少錢糧都值!”
“誰去跟遼國說這事?”趙煦猶豫道:“換得成固然好,若說了之後卻換不成,朕恐為天下人笑柄!”
“臣願往遼國遊說此事!”沉默許久的蔡汴突然道:“臣曾經出使遼國,對遼國風物人情倒也有些認識!相信臣能不辱使命!”
“此事非楊相公親去不可!”王存皺眉道:“蔡大人從旁協助,恐更為妥當!”
在座的人誰不知道楊翼能鼓搗?去遊說遼國的最佳人選非楊翼莫屬!你楊翼跑過去搞風搞雨,不但俺們大宋朝獲得了太平,指不定還能把人遼國折騰個半死!於是眾人紛紛附和王存的建議,一頂頂高帽飛了出來,直把楊翼誇得無所不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翼當然是順水推舟,其實他也認為自己去遼國更為妥當。隻不過有蔡汴同去自然更好,還是那句老話,槍打出頭鳥,功勞不可獨占!適才蔡汴自己提出要去遼國,恐怕也是看中了這個機會,反正事情辦成了是大功,辦砸了是契丹人太狡猾,大宋並沒有損失!
“楊愛卿能去當然好!楊愛卿為正使,蔡愛卿副之!”趙煦最後做了決定:“我大宋以正副宰相為使臣,說話比較有說服力,想必契丹人亦要高規格接待!不過要速去速迴!近來朝中方行新法,諸多事宜仍有賴楊、蔡兩位愛卿勞煩!便以兩月為期,辦不辦得成,兩月之內返迴來!”.......
出了皇城,已近黃昏!楊翼坐在轎中,看著汴京如湧人潮,思緒卻飛越山河阻隔,到了北方的遼國。是的,遼國!這個時代你無法迴避的話題!元佑初年的時候自己去過南京道,卻不知時隔四年,那裏又會是什麽模樣!曾經相識的人,還在麽?又或者物是人非?......
夜色來臨了,而這裏是汴京城外。
楊翼終於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帶著烏倫來到城外看楓葉。隻可惜夜色已濃,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見。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站在官道邊上,看著遠處黑黝黝的山丘,楊翼尷尬的吟唱起來......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十月,是金色的。盡管夏天的洪災比以往來得都要突然和猛烈,但來自交趾的糧食加上南方的大豐收,整個帝國上下都洋溢著喜氣,這是一個美好的季節。
十月,是金色的。盡管過去的紛爭讓人懷疑世道的太平,但暫時統一在變法思想下的新舊兩黨,依舊可以在將信將疑中期待來年的收獲,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十月,是金色的。盡管汴京城中一如往昔般繁華,讓你看不到季節更替的蹤影。但隻要你走出城,去看看遠方的山,你絕對可以看到楓葉染紅了天地,一層又一層金色的大幕,像一張無盡的網,將你陶醉在其中。是的,看到楓葉,有時候你會想起北方......
“沒錯!北方!”楊翼在崇政殿歎道:“我大宋又怎麽能不顧及北方?此次赴遼,臣定當改寫遼宋之間的外交史!我大宋必將取得戰略優勢!”
話當然要從頭說起。自從十月初一的大朝會過後,四大新法,已經被確立為大宋朝的法定政策,頒行天下。作為改革主導者的楊翼,卻並沒有因為新法的確立而鬆下一口氣,因為他很明白,更多更複雜的事情,還在等著他去完成。
首先一個事是關於改革的布局問題。由於帝國的版圖相當龐大,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並不相同。所以楊翼認為新法,尤其是《土地兼並法》不可能短時間內在各地都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對於不同的行政區域,新法的側重點應該有所不同。
比如在家族勢力非常強大的西北諸路,那些大商賈和大地主通過兼並獲得了更多土地之後,比較喜歡倚靠自身的強勢地位來盤剝農民,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來增加土地收益。這樣一來楊翼原先所希望的,通過兼並來提高生產資料投入的美好願望,實際就會變味。糧食單畝產量將不會有大規模的增長,而失地農民必將怨聲載道。所以,對於西北諸路施行《有序兼並法》,重在“有序”二字上。西北諸路首先要做的是確保官府監督得力,倚靠當地官府的強力幹預,一是要確保土地兼並過程中農民可以獲得全額補償,二是要確保大地主收取的土地租金在合理範疇以內,讓租地耕種或是在農莊集體耕種的農民不至於遭受超出承受能力的盤剝。
為此,楊翼建議吏部實行特派員製度。由中央向西北諸路派遣監督工作組,其主要工作職能就是監督土地的兼並過程、地主向農民征收的土地租金等事宜。工作組的長官稱之為“特派員”,直接向中央負責,不受地方官府的轄製,並且定期輪換。並且,農民關於土地耕種問題或是收益問題,可以直接向高出本地上一級的監督工作組投訴。
相比之下,江南諸路的情況就有所不同。江南兼並之風盛行多年,農民租種地主和農莊的土地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做法。江南的地主商業意識強烈,他們能很快的將生產資料和先進工藝投入到自己的土地中,去獲得收益,而農民被盤剝的程度也一直在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所以新法的重點在於“國家采購”和“征稅”兩個方麵。就是要確保不發生國家直接強征土地歲賦的事情,確保所有稅收都在流通環節進行、所有的國家用糧都在流通市場上購買。以此來推動流通領域的發展,實現市場進一步繁榮的目標。
為此,楊翼建議吏部強化江南各路轉運司的職能,並且將原先用於“市易法”的官員,轉而擔任“采購”和“征稅”的監督職能。
且不說派遣監督工作組和強化轉運司的做法對與不對,至少楊翼對吏部提出建議之後,吏部尚書中書侍郎傅堯俞立即宣布讚同這個建議。“京中這麽多官員閑著沒事幹!派去當特派員也算是一條出路!”傅堯俞是這樣對朝廷匯報的:“總好過他們拿著俸祿不幹活吧?派監督組並不會增加太多的財政支出!”
“這個所謂的特派員,是肥差啊!”在傅堯俞的報告得到朝廷批準之後,京城中嗅覺敏感的官員們立即奔走相告。大宋朝的冗官何其之多?在京城裏掛著官名無所事事者,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現在楊翼提出要搞特派員製度,很多人馬上來了勁頭。因為大家都明白,中央和地方的差遣早就被擠占得渣都不剩,現在這個“特派員”等於憑空多出了幾百個肥厚的差遣名額出來,要是自己混了個“特派員”的差遣,立即就能拿到實缺!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結果,吏部主要官員的家門口一片車水馬龍的壯觀景象,無數空閑在家的官員們拿著拜貼拿著禮品蜂擁而來,堪稱汴京城在十月份裏一道獨有的風景線。
實際上這股索求差遣的風潮並不唯獨針對吏部主事官員,很快,京中其他大臣的家裏也遭受了風潮的波及。
“不見!誰也不見!”楊翼惱火的在太尉府裏上竄下跳。本來今天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楊翼是打算帶上烏倫到城外看看楓葉的。烏倫迴京一個多月了,自己忙於改革的事情也沒好好陪陪烏倫。老讓烏倫窩在府裏也不算迴事吧?結果正準備出門,就發現府外麵前來索求差遣的官員把太尉府圍了個水泄不通,門房前堆砌的拜貼能把人都壓死:“有勝!拿著刀出去,誰敢在大門口嚷嚷,你就把刀架他脖子上!你說說,他們圍在府門口算怎麽一迴事?讓別人以為本相爺搞個特派員製度出來,是為了賣官賺錢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末將我雖然從戎多年,但終究是個斯文人嘛!”王有勝滿臉不情願的嘟囔:“外邊的大人們怎麽說也都是朝廷命官,我動不動就拿刀架人脖子上,您說這合適麽?將來俺在仕途上,那還是要人幫襯滴!把人得罪光了俺還怎麽混?”
“哦!仕途!”楊翼這鬱悶,你說你有本相爺罩著你還愁什麽仕途?你王有勝現在出去晃蕩一圈,誰敢不買你的麵子?仕途?“嘿嘿!要不,你就在府裏想你的仕途,相爺我自己拿刀子出去?”
“得,還我去吧!”王有勝琢磨著好像讓楊翼拿刀子出去更不合適。這種得罪人的活還是得自己來幹。
“真反了你了!”楊翼看著王有勝消失在前麵的背影低聲罵道。他決定先去大廳裏喝茶,等王有勝把人都趕跑了之後再帶烏倫出去。去大廳的路上由於心情不好,他自然是見雞罵雞見狗罵狗。結果前腳才進大廳,王有勝後腳就跟進來了!
“有勝!這麽快就搞定了?”楊翼迴頭愕然道:“我是讓你把他們轟走!你不會直接帶人亂箭齊發,整條街上的人都給你瞬間殺掉了吧?”
王有勝當然不敢當街殺人,事實上他才到大門,就見著成群的官員裏麵居然有著幾個熟麵孔。而這幾個熟麵孔想來楊翼是不能不見的,因為他們都是楊翼的同窗好友,甚至還有楊翼的親戚。
“你們還真會挑時候!”楊翼撓了撓頭,看著王有勝身後魚貫而入的江鞪、石贄、黃炳炎,還有張擇端和楊承福:“其實今天天氣不錯,本相是想去看楓林滴......”
“子脫最近很忙啊!”江鞪諂笑著拍拍楊翼的肩膀:“兄弟們這不是怕你忙不過來,指望著來幫幫你麽?”
“幫我?幫我添亂的吧?”楊翼歎了一口氣,心裏明白得很,自己這幾個同窗好友,加上楊承福,鐵定是為了弄個特派員的幹幹,這才上了府。至於張擇端本身已有差遣,這次一起過來,估摸著是被弄來撐場麵的。
楊翼不是不能給他們弄這個特派員的差遣,幾個兄弟都是自己人,不說他們幫過自己忙,就說感情那也是非常深厚。但話又說迴來,弄差遣也不能急於一時!起碼楊翼認為自己似乎不應該開這個頭。今天自己要是給這夥人安排了,明天外邊鐵定傳得風言風語。現在滿城的冗官都在盯著特派員這塊肥肉,自己安排了同窗和親戚,一迴頭還怎麽能板起臉拒絕其他人?傳出去說自己搞裙帶,總歸有些不太好。
各人在大廳裏落座看茶,開始聊天氣。聊完了天氣,自然就到了正事。果然,江鞪等人是來求差遣的。楊翼一開始還裝傻,一力推說這事最後還是吏部說了算,要找也該去找傅堯俞。隻不過這個理由實在是無法讓人信服。你楊子脫好歹也是當朝重臣,這事也就是跟吏部打個招唿,吏部說了算你楊子脫說了更算!
“憶往昔崢嶸歲月酬啊!”黃炳炎看看楊翼這混蛋死不鬆口,於是開始打感情牌。他開始迴憶,從元佑元年的相識,到其後科舉、江南情事,一路就說到元佑四年......
“這些我都清楚!”楊翼還是不打算鬆口:“隻不過......”
“家父說!”楊承福打斷了楊翼的話:“你不會讓我去當特派員的!”
“俺叔是好人啊!”楊翼當即感歎,打蛇隨棍上:“我那親愛的叔叔就知道我的難處,你們沒瞧見?外邊求差遣的人有多少?不是我不幫這個忙,我不好開口啊!一迴頭禦史台就得彈劾我.....”
“家父說了!”楊承福不聽楊翼的瞎扯,他的話直接堵住了楊翼的借題發揮:“他讓你把我安排去江浙路轉運司,那邊比當特派員肥。他還說轉運使毛大人是你的學生!這事沒問題!”
楊翼無語!楊傳香就是個老狐狸,從元佑元年俺就知道!
事實上這場談話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最終打破僵局的是江鞪。江鞪是這樣說的:“得了吧子脫!咱們求你一次容易麽?不安排咱們也行!狀元樓的帳單你瞧見了吧?俺們在京城天天就往那去!全掛你賬上。你自己看著辦吧?”
“好!各位特派員大人!趕緊迴去收拾,準備赴任好了!”楊翼這下終於鬆了口!惡人終有惡人治啊!碰上江鞪這種無賴算自己倒黴!莫名奇妙欠了狀元樓一屁股爛債,真要讓這幾位繼續在京城裏混下去,自己遲早得破產!趕緊燒香送佛才是正道啊!至於外邊有沒有什麽風言風語,卻也管不了那麽多!有勝不是拿了刀子到外麵去了麽?想來也沒人敢來鬧!
好不容易把得意洋洋誌得意滿的這夥無賴打發走,楊翼看看了天色,目下才到正午,出去看楓葉還來得及,結果才叫了管家備馬備車,王有勝又帶了人進來。
“不會吧?”楊翼狐疑的看著沈括和韓公廉:“你們不去琢磨大地為什麽是個球,什麽時候也開始想弄實差了呢?你們一個在司天監,一個在當史官,不都有差遣麽?”
“我們就是來討論大地是個球,這個問題的!”沈括笑道:“韓大人和我都是一個心思!”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楊翼當即正色道:“本相一直在想,得去哪找找靈感。這不正要帶著夫人出城看楓葉麽?我聽人說,曾經有個人被果子砸到頭之後,想出了人為啥不會從球上掉下去!本相這就去實踐一下,說不定讓楓葉砸一下本相就能想明白為什麽大地是個球了!”
很顯然沈括和韓公廉都是非常較真的人,隻不過對於果子砸頭能砸出靈感來這樣的謬論,他們也還是不相信的。沈括在恭維了一番那個傳說中的果子之後,是這樣說的:“我們認為,要想知道大地是不是球體,最好的辦法就是遠行!如果從一個方向一直向前走,最後迴到原地的話,那麽大地是個球體!”
“這個設想不錯!”楊翼愣了半晌之後道:“莫非你們準備告訴本相,你們打算去幹這件事?”
“相公真是智慧過人!”沈括笑道:“幾個月前,我大宋討伐交趾!我聽迴到京中的張全柱將軍說,他的船隊裏有不少來自大食的商人。他們越過無盡的大洋前來,一路上甚是太平。我大宋的船隻製造工藝遠強於那些藩人,難道不能比他們航行得更遠麽?”
“所以,我們想從泉州港組建一支船隊。沿著大食人的腳步,一路向西走。”韓公廉的眼睛裏閃著亮光:“我和沈兄根據大地的平均曲率做過計算,大地這個球體的周長約為八萬又四千裏!加上我們聽說大食人的船隊在到達交趾以前幾乎走的是直線,所以假如我一路前行而大地確實是球體的話,很有可能隻需大半年我們就可以迴到泉州。”
“不可能隻要半年!”楊翼斷然道:“一直向西航行,會遇到大陸!”看著兩人愕然的目光,楊翼思索了一些措辭:“本相亦是聽遠來的商人說的。不過那大陸倒也不是沒有盡頭,沿著它一直向南,說不定可以繞過去亦未可知。然後繼續向西的話,本相也不清楚會遇上啥。不過世上之事大同小異,凡是遇上陸地就往南繞好了!但大半年之期絕無可能,最少也得三兩年吧?”
“人生不過數十年!”沈括的語氣相當堅定:“若能證明此事,即便花上十年又有何妨?下官這趟去定了!”
“慢著!”楊翼目瞪口呆,心說這事玩大了,俺們大宋朝的船雖然很厲害,但環遊全球卻沒有一點把握:“沈大人竟然打算親自去?不行!不行!本相這裏多的事情等你來做,你走了那可如何是好?再說那茫茫大海之上,何其波濤險惡?你要是掛了,這,終究是我大宋朝的重大損失嘛!”
沈括對於楊翼的重視表示了感激,但依舊堅持,聲稱無論如何也要走上一遭,並認為就算掛了那也是無怨無悔。
“這個事也不是不行!”楊翼最後下了一個不算是結論的結論:“但是現在絕對不行!你得等待時機!最少你也先把我交給你研究的東西研究完吧?顆粒火藥是成功了,但你除了鼓搗那些破竹筒,就不能再鼓搗出一些其他能用火藥的武器麽?最少你要給我個交待才能走!到時我會幫你張羅船隊!”
“另外!其實有更穩妥的辦法!”楊翼最後說:“為什麽不弄兩支船隊,東西分頭前進呢?這樣更穩妥嘛!當然,如果你需要本相明確給你一個時間表和承諾,那麽,再等上個把月,讓本相想清楚再說。”
送走了一臉希冀之色的兩個大科學家,楊翼還是有點迴不過神!想不到沈括真起了環遊全球的想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就算沈括不能成功,但很有可能改寫人類的航海史,這是件大事啊!隻不過,這樣的事情不是說幹就能幹的,很難想象朝廷會為了這樣一件事去花費巨額金錢組建船隊,這需要一個理由,一個足夠說服許多人的理由。你總不能說花上百八十萬貫,隻是想證明大地是個球吧?對於隻想著利益的朝廷來說,這事算個球?
撓了撓頭,楊翼覺得自己先前跟沈括下的結論還是對的,起碼這事現在不能決定,先拖上一陣想想辦法再說,眼下有很多緊要的事都沒做。比如,北方,遼國!
遼國走私糧食這件事,一直掛在楊翼的心上!本來按照他的想法,今天天氣不錯,對遼國這事要急也不急在今天,今天天氣這麽好,不去看楓葉似乎是不對的。可剛才先是有人來求差遣,後又有人說要環遊全球,好像每個人都有著事情需要迫不及待的做完。是的,時間不等人!連沈括這樣年富力強的家夥都等不及想去世界的盡頭,俺是不是也應該抓緊點時間呢?楓葉總是在那兒,而有些事情是不是應該盡早了斷呢?
楊翼坐不住了,拿定了主意後當即就出了門。門外的隊伍排得老長,眼看著王有勝套拉著腦袋坐在門檻上喘著粗氣,刀也扔在一邊,分明事情沒辦妥。不過楊翼也管不了那麽多,分開直撲過來的冗官們,直往皇城而去。
“什麽意思呢?”趙煦對於楊翼突然求見有點詫異:“愛卿怎麽想著一出是一出?賣糧給遼國?”
“是的!”楊翼低笑道:“臣的夫人一個月前從韃靼迴來,跟臣說了那邊的事情。臣聽聞遼國戰事連綿,東西兩線的戰爭打得焦頭爛額。加上國中連年大旱,餓死者甚多,遼國支撐著甚是辛苦!”
“說重點!”趙煦對於楊翼繞著彎子說話實在是有點受不了。遼國支撐得吃力,甚合朕意,朕聽說後就準備去放炮仗慶祝了,你要賣糧給他們究竟啥意思呢?
楊翼卻不肯直言,他這迴留了個心眼,以前做事出的風頭實在太多,有些功勞該讓就得讓。於是在他的建議下,趙煦招來了王存、錢勰、蔡家兄弟,還有章淳和林希。當然,在人來齊之前楊翼就和趙煦大眼瞪小眼的在福寧宮裏傻坐。實在熬不住了楊翼就和趙煦聊起了關於床上的戰鬥經驗。很明顯,盡管趙煦的年紀小但經驗遠比楊翼豐富,自然把楊翼聽得一愣一愣,大歎還是俺們陛下厲害,所謂禦駕親征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滴!而趙煦在楊翼的吹捧之下也不忘記表揚一下楊翼,畢竟禦駕親征也是需要占城的印度神油作為戰爭的重要補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終於,人來齊了!楊翼就把想好的措辭往外扔,真正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先說了遼國麵臨的困境,然後就說了丁安臣在“用酒換糧”的掩蓋下走私糧食去遼國,以及遼國用土地作為保證吸引大宋糧商的事。當然,楊翼隱去了韓彬、唐茂等人的姓名,隻說是自己的夫人烏倫從韃靼聽來的。至於接下來該怎麽辦,楊翼也沒有說,他相信在座的大臣都不是傻子。肯定有人能看得到這裏麵蘊藏著大宋朝一個巨大的機會。功勞,不能一人全占嘛!
“好個河間知府!好個丁安臣!”趙煦咬牙切齒的拍著扶手:“殺!朕要殺他滿門!至於哪個糧商敢賣糧,朕要扒了他們的皮!“
“莫非愛卿先前說賣糧給遼國!”趙煦瞪著楊翼:“莫非是想把走私變成公開買賣,減少我大宋損失麽?大可不必!愛卿糊塗啊!此事現已被朝廷偵知,相關人等一律殺了!誰還敢走私?”
“臣以為,楊相另有他意!”錢勰是個聰明人,聽完楊翼說這事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關鍵所在:“眼下遼國極度缺糧,咱們幹脆賣個好,把糧給遼國!卻說不定能從遼國換迴點東西!”
趙煦狐疑的看著錢勰,良久之後忽然精神大振,拍案而起:“沒錯!我大宋曆代君王臣子,無不以奪迴燕雲十六州為念!朕怎麽就沒想到呢?太宗皇帝設下了封樁錢,就是為了有朝一日用錢買來勇士,買來契丹人的頭顱!既然錢都可以買來人命,用糧當然也可以換迴燕雲!”
趙煦激動的說完,忽然發現在座的大臣們都默不作聲,愣了一愣,隧又頹然坐下,歎道:“是啊!契丹人不會賣的!如果他們肯賣,多少錢糧朕都在所不惜!”
“他們不賣燕雲,卻可以賣其他地方!”王存等趙煦平複下來,悠然說道:“楊相是這個意思麽?”
“那麽王相以為,他們會賣哪呢?”楊翼心下暗歎,果然世上的聰明人不隻有自己啊!王存更不愧四朝元老軍中支柱!一眼就看出了有一處地方,能讓契丹人割舍,對我大宋有著巨大的戰略作用。
王存確實眼光獨具!從楊翼開始說的時候,他就明白了!雖然遼國腹背受敵卻又缺糧,大宋光用糧食來換土地,契丹人卻未必肯幹!隻不過,大宋除了糧食,還有著與韃靼的聯盟。昔日結下的聯盟,今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假如大宋除了提供糧食,還讓韃靼停止戰爭,至少是暫時停止,讓遼國得到喘息的機會,調集大軍全力應對東線戰事,那麽契丹人很有可能會心動!當然,這個地方不能太過顯眼,起碼不能是富裕之地,還要是遼國欲得而又不大好控製得地方。
“白達旦!在遼國最西南處與韃靼接壤!”王存的手指敲擊著太監剛剛送來的地圖:“此處素來是牧馬之地!遼國之地!但韃靼與遼國戰事連綿,契丹人現在根本無力控製白達旦!假如我們提出要這個他們實際上已經控製不住的地方,契丹人很有可能答應!”
“白達旦!何其險要之處!”章淳搖頭道:“此處北接韃靼草原,南接我西北三州,西連毛素烏沙漠和夏國東北,東接遼國西京道。契丹人怎會放棄此戰略要地?”
“非也!”王存微笑道:“白達旦固然誠為要地,然險要之說僅對我大宋而已。遼國無力控製如此遙遠之所,況且,就算我大宋占了去,亦對遼國形不成太大威脅。從白達旦直到遼國南京、上京,路途極其遙遠!中間還有西京道大同府為屏障,大宋占了白達旦,遼國亦無絕對之隱憂!他們可以放棄!況且,就算將來他們想要威脅西北三州,依舊可以從大同府出發取道白達旦西南,那處地勢平坦,我大宋也絕無可能在那處建立城池!”
“但白達旦對我大宋不一樣!”王存眼裏精光四射:“隻要白達旦在我大宋手裏,一則我大宋可以直接與韃靼溝通,遠至河套地區亦為我影響範圍之內。二則頃刻之間我即確立對西夏的戰略優勢,割斷了西夏與遼國的連接!此乃大利!大利也!”
“是的!”章淳深思後接過王存的話:“遼國受韃靼牽製,根本無力控製此處,加上他們主要的牧馬之地,也不在這裏!這地方對他們來說太偏僻了。元佑二年的時候,楊相不是帶著軍隊通過了白達旦麽?那時契丹人也根本沒在白達旦出現!”
“白達旦?”趙煦看了半晌地圖後,遲疑的問道:“要用多少糧食來換?換得值麽?”
“值!”楊翼、章淳、王存、錢勰等人異口同聲:“多少錢糧都值!”
“誰去跟遼國說這事?”趙煦猶豫道:“換得成固然好,若說了之後卻換不成,朕恐為天下人笑柄!”
“臣願往遼國遊說此事!”沉默許久的蔡汴突然道:“臣曾經出使遼國,對遼國風物人情倒也有些認識!相信臣能不辱使命!”
“此事非楊相公親去不可!”王存皺眉道:“蔡大人從旁協助,恐更為妥當!”
在座的人誰不知道楊翼能鼓搗?去遊說遼國的最佳人選非楊翼莫屬!你楊翼跑過去搞風搞雨,不但俺們大宋朝獲得了太平,指不定還能把人遼國折騰個半死!於是眾人紛紛附和王存的建議,一頂頂高帽飛了出來,直把楊翼誇得無所不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翼當然是順水推舟,其實他也認為自己去遼國更為妥當。隻不過有蔡汴同去自然更好,還是那句老話,槍打出頭鳥,功勞不可獨占!適才蔡汴自己提出要去遼國,恐怕也是看中了這個機會,反正事情辦成了是大功,辦砸了是契丹人太狡猾,大宋並沒有損失!
“楊愛卿能去當然好!楊愛卿為正使,蔡愛卿副之!”趙煦最後做了決定:“我大宋以正副宰相為使臣,說話比較有說服力,想必契丹人亦要高規格接待!不過要速去速迴!近來朝中方行新法,諸多事宜仍有賴楊、蔡兩位愛卿勞煩!便以兩月為期,辦不辦得成,兩月之內返迴來!”.......
出了皇城,已近黃昏!楊翼坐在轎中,看著汴京如湧人潮,思緒卻飛越山河阻隔,到了北方的遼國。是的,遼國!這個時代你無法迴避的話題!元佑初年的時候自己去過南京道,卻不知時隔四年,那裏又會是什麽模樣!曾經相識的人,還在麽?又或者物是人非?......
夜色來臨了,而這裏是汴京城外。
楊翼終於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帶著烏倫來到城外看楓葉。隻可惜夜色已濃,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見。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站在官道邊上,看著遠處黑黝黝的山丘,楊翼尷尬的吟唱起來......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