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中心在哪裏?對於這個問題有著很多答案。有人說中心當然在俺們大宋,雖說大宋比起之前曆代王朝而言,疆土未免小了許多,但畢竟中原之地依舊盡在掌握。所謂中原,當然就是世界的中心,俺們大宋自然就是中央之國天下正溯。
隻不過,說大宋是世界的中心還是失之於籠統。起碼在帝國士人的心目裏,真正的中心還是應該指汴京內的皇城,說得更準確點當然就是皇城的西南角,因為那裏有三省六部諸多館閣,管理著龐大帝國的一切事務。
楊翼是在跟王存拍完胸脯後來到皇城的。照理說他離京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甫一迴京似乎應該先去陛見才比較合乎規矩,隻是楊翼認為目下的形勢多少透著一點詭異。為什麽以王存的地位和能力,居然還把握不住朝廷的動向促成朝廷的出兵?這個疑問令楊翼百思不得其解,思來想去之後,他認為先摸清楚朝廷的形勢才是上策,至於小皇帝那邊自然也就暫且不提。
結果過了宣德樓才進右掖門之後,楊翼就發現自己果然沒有來錯,準確的說,他覺得情況有點不太對勁。此時乃是午後時分,要在往常這個時段各大衙門是基本不辦公的,畢竟人不是機器,官員們從天還沒亮就來到這裏忙碌,到了午後當然應該休息片刻,吃喝一些茶點,聚一塊聊聊城中新出現的美女才是生活的真實含義嘛!
可是現在整個大院裏完全沒有往昔安靜的氛圍,許多官吏手拿文書行色匆匆,好像天就要塌下來一般。
“搞什麽呢?”楊翼踱著步子往前走,順手拉過一名低頭行走的官員:“本相出京不過一月有餘,怎麽俺們大宋現在已經不流行“斯文”,改而流行“暴走”了麽?”
那官吏正在悶著頭往前走,突然被人扯住當然嚇了一跳,正欲怒目痛斥一番,待到抬頭看去卻立即換上一副笑臉,畢竟眼前這人實在是招惹不得。雖說他並不知道何謂暴走,但太尉大人離京累月他還是非常清楚的,當即明白楊翼在問他什麽:“太尉大人好!卑職有禮了!眼下形勢不妙啊!近日突然連降暴雨,黃河水勢兇猛,沿線諸州盡皆告急,京城亦是危如累卵!一日之內數度險情。目下朝中各大衙門全力運作日夜專人值守,自參知政事以下各公事房主事官員全部留在衙門主持防汛!”
黃河發大水?楊翼頓時明白過來,敢情這地方現在已經換了門麵,三省六部改成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說起來對於黃河的形勢楊翼還是有切身體驗的,從留山原迴來的路上要過郭橋渡,以郭橋渡的河道之寬尚且波濤洶湧,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防汛形勢有多麽嚴峻。至於汴京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更是不妙,離黃河實在太近了。黃河在郭橋渡向南拐了個灣,從京淄路的北麵彎曲至西北的陳橋渡,若是兩大渡口這一段河堤不堪重負,那麽汴京勢必淹沒於滔滔洪水之中。
事實上從唐代末期開始,黃河裏的泥沙因為氣候變遷的緣故開始越積越多,到了五代的時候這條河就已經變成了懸河。大宋立國之後,黃河的河麵高出地平麵近二丈之多,一旦決堤後果極其嚴重,整個華北平原都要大受其害。汴京何其大城?百萬之眾居住此地,兼又房屋多為木製和土磚,一旦洪水來襲,人員死傷定不在少數,至於損失的財物更是不可計數。更何況皇家宗室盡在汴京,所以整個中央機關焉有不高度緊張之理?
“這麽說來,好像我現在去提出兵交趾有點不太合適啊!”楊翼打發走那個滿臉媚笑的官員,心中未免有點不安。畢竟與黃河水患相比,區區交趾算個什麽玩意?林東和孫豎南的命跟宗室、京中眾多大臣百姓的命相比基本上不值錢。
“難怪王存搞不定啊!”楊翼這個時候多少有點明白了王存的處境,但是話又說迴來,即便黃河鬧洪水,出兵交趾的事情也就是皇帝點點頭的事,王存還不至於那麽大公無私,寧可丟了林東的性命也不願幹擾抗洪搶險吧?也就是說黃河水患或許隻是王存擺不平朝廷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就是全部原因所在。
“那麽我是不是還要進去探探口風?”楊翼一開始的時候拿不定主意,但最終他想到了自己跟王存拍的那個胸脯,俺們泱泱大國,當以誠信為本嘛!既然來了當然要盡人事。
本著先易後難迂迴前進的戰術原則,楊翼首先去了門下省,結果一進門就看到了滿臉憔悴的左仆射錢勰。
“錢仆射!”楊翼堆上笑臉直唿錢勰的官名:“別來無恙?我估摸著您高升以後一定是樂壞了吧?夜夜笙歌催人老啊!您要注意身體,瞧您憔悴成這樣,再這麽下去您就不用仆射了,撲街都行啊!”
“子脫!”錢勰皺起眉頭。雖說“撲街”這詞對他而言比較陌生,但從字麵上看就不是什麽好詞。不過他也沒法跟楊翼發急,畢竟以前在開封府的時候就知道楊翼這個家夥向來說話做事有點不同常理:“想必子脫對黃河水患之事已有耳聞,一日之間京城數驚,陛下坐鎮崇政殿連續兩日未能安寢,我等身為人臣者,自當為陛下分憂為百姓安全,本相不過幾日值守宰樞,憔悴一些又有何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子脫迴來就好了!”錢勰展顏笑道:“陛下見了你,定比每日見我這張苦臉要來得開心!”
“水患誠為大事!”楊翼正色道:“就不知從朝廷有何應急之策?”
“治水絕非一日之功!”錢勰歎了口氣:“每年朝廷花費在築堤引水之上的費用不可勝計,沿河各州府民夫徭役發舉一空。值此危急之時,應對之策無非加派兵民值守大堤、對出現險情處及時封堵罷了,至於究竟能不能渡過難關,卻還是要看往日裏的河防是否修得妥善了。子脫這樣問,莫非有良策教我?”
說起來對於治河這種事,楊翼所知不多。事實上黃河水患一直就是華夏大地的心頭之患,從上古時期的大禹開始一直到今天,治水就一直是曆朝曆代的一大主題,隻不過似乎從來沒人真正成功過,黃河每年泛濫從不停歇,萬千百姓自然對這條河是又愛又恨。不過話又說迴來,楊翼就算沒吃過豬肉那也見過豬走路,不懂得治河卻也聽說過一些治河的大道理。
“堵不如疏嘛!”楊翼開始扯皮:“當年大禹治水靠的就是疏通之策。目下大堤岌岌可危,不如找個地方決堤放水?如此或可保京城安全。嗯…當然,既然要學大禹疏通之策,就不妨去找那個高大西。就是上次學術辯論會講故事那個,他對上古時期的事情熟,錢大人要是有興趣我就把他找來跟您詳細分析一下大禹治水……”
事實上楊翼的話並未講完錢勰就已經拂袖而去,在錢勰看來這楊子脫純粹就是跑迴來搗亂的,沒啥可談了。見俺在這憂心忡忡還跑來調戲俺一番,可惡得很啊!決堤放水?俺沒想過麽?看看整個京輜路,沿著黃河邊的村莊糧田無數,你到哪裏放水去?完全瞎扯嘛!還有那什麽講故事的高大西,都不知道哪來的騙子,別給我撞上,撞上一次打一次!
錢勰一走,楊翼自然也不好意思追上去,本來治河就不是我的長項嘛!再說跟你聊了幾句俺就知道朝廷對待水患的處理方式了,無非就是派人守堤而已,大堤真的一崩潰趕緊逃命就是了。等見到皇帝之後,皇帝問起治河之事俺就照你錢勰說的迴答,估摸著也出不了差子。
出了門下省,楊翼又接著四處晃蕩,見到的人認識的打個招唿,不認識的打聲哈哈,反正就是相互恭維互相調戲。雖說每個人都對黃河大水非常緊張,但在這位太尉大人麵前還是要鼓足力氣周旋的。等楊翼終於晃蕩進樞密院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子脫最近精神很好啊!”曾布對於楊翼突然跑過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自從那年方山一戰之後,楊翼就從來沒有主動搭理過他,而他也沒興趣與楊翼扯上關係,畢竟雙方在當初高太後清黨的時候有過遠程衝突:“眼下我京輜禁廂主力盡在黃河沿岸,防汛形勢極其嚴峻,哪裏還有餘力調兵南下?王相?王相倒是提過集合廣南的軍隊,隻不過廣南統協衙門的孫豎南也在交趾作戰,統協衙門沒了主事官員,集合廣南大軍便極為困難。再說廣南西路皆為崇山峻嶺,即便集合大軍過去,路途亦是費時太長。且那些邊境蠻夷會起爭執之事,無非是王相的猜測,純屬子虛烏有,倘若大軍一去卻沒有發生此事,那麽責任誰負?耗費的錢糧誰出?”
不對勁!雖說王存這個出兵的理由確實很牽強,但楊翼依舊認為曾布的表現絕對不正常。要說王存是什麽人?是你曾布能比的麽?就算王存的理由再牽強,以你曾布以往的性格來看你最多婉轉一點以經費不足黃河水患來拒絕,怎麽可能直接就是一句“子虛烏有”?
“連王存也不放在眼裏?”楊翼帶著懷疑離開了曾布的公事房,調頭就去找章淳。
“這個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朝廷絕對不宜在此時用兵!”章淳對於楊翼的到來多少有點感慨,當年楊翼入仕的時候乃是自己的老部下,幾年過去卻已物是人非比自己的級別還高了。當然他對於楊翼基本上還是帶著些許好感和期盼的,畢竟楊翼怎麽說也是現在新黨的旗幟嘛,所以有些話倒不妨說得更明白一些:“並且,朝廷人事剛剛變動,王相此時提出這個建議,更是不合時宜。出於為王相考慮,我以為還是算了吧!”
“嗯?”楊翼在官場也混了好幾年,政治敏感性還是有的。關鍵的地方到了,說什麽黃河大水路途遙遠時機不對經費不足統統都是托辭,章淳最後這兩句話才是重點啊:“子脫愚鈍!敢問章樞相,人事變動與出兵交趾何幹?與王相何幹?”
章淳目注楊翼,好一會才歎了口氣:“子脫當真不明白麽?嘿,我以為子脫不過是裝糊塗罷了!昔日舊黨奸妄把持朝政,不過數年光景,就把王安石相公的諸法盡廢。如今陛下親政之後勵精圖治,將大有為,朝中此次人事變局子脫還看不清楚麽?我新黨重執朝柄,自然要重複新法,重振大宋國事。”
楊翼不說話,章淳接著道:“新法之中,農事最重!尤以青苗法當盡快恢複。青苗法,需要國家借貸與民,然國中現有資金幾何?連年用兵國庫已虛啊!本來去年天下豐收,朝廷手裏倒還是有些錢,可是眼下黃河大水在即,一則調動民夫徭役需要大筆開支,二則黃河沿岸民居密集,無論何處決堤遭災,朝廷勢必要大舉賑災。年前從江南漕運而來的糧食,倒有大半要貼進去。如此,則青苗法定難實施。陛下一心要仿效神宗皇帝,亦是為此煩惱不已。我與張商英、蔡家兄弟等商議此事,誓要為君分憂。青苗法不立,則新黨不新,新黨重執朝柄卻循舊法,豈不為天下人恥笑?話說迴來,我聽說子脫也有些新法要推出,多半也是要用到錢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此資金極度緊張之際,王存卻提出南下用兵!豈非壞了我新黨的大事?如今坊間多有傳言,說是王存為舊黨被逐出朝堂而鳴不平,故意提出用兵而阻止朝廷再行新法。這些傳言頗有根據,一大明證便是林東捷報頻傳,可是王存還要動用大軍南下,實在是令人不得不信啊!”章淳麵色嚴肅起來:“當然,王相乃四朝元老,我與他交情亦是不淺,我深知王相不是這樣的人。可是其他人會怎麽想?蔡家二位大人那邊、張大人那邊、還有新來的諸位中央大臣會作何想?王相根深蒂固自然無人可以撼動,但大家抵製出兵卻還是作得到的。王相自己也明白形勢所迫,是以這兩天也不再提出兵一事了。怎麽子脫今日前來竟問起這事?我估摸著子脫怕是也不滿王相所為,要出來勸阻吧?都是為了王相的聲譽著想嘛!嘿嘿!子脫現是我新黨領袖,陛下最信重之人,有你迴朝中,萬事無憂矣!”……
******
在夏天,白天總比黑夜長。
以上這句話並非絕對的真理,起碼在元佑四年的這個傍晚,天早早的就黑了下來,原因是天上聚集了很厚的烏雲,將燦爛的陽光擋在了九天之外。
“又是一場大雨啊!”楊翼騎著馬,抬頭望了望天邊湧動的烏雲和劃空而過的閃電,微微歎了一口氣。沿著南禦街的邊緣慢慢的向前行進著,此時的街道上行人稀疏,或許在這暴雨過後,黃河之水真的會泛濫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事實上,楊翼在聽完了章淳那番長篇大論後立即就告辭出了門,然後到蔡家兄弟和張商英那邊又晃蕩了一圈,經過一番無聊的瞎扯之後離開了皇城,當然這個時候天已經快黑了。在他看來,自己先前的疑問也終於有了答案,隻不過這個答案遠非像章淳說的那麽簡單。人事變動之後,新黨掌握了大局,隻可惜大局並不意味著全局,起碼有個德高望重的王存還壓在所有人的上麵。
對於王存,新黨各個派別的心情是複雜的。在章淳而言,他一方麵曾經跟王存有些交情,但所謂“曾經”就是說不是現在。昔日高太後清黨的時候,王存並沒有為被流放的章淳說過一句話,這裏麵固然有王存不願涉及黨爭的緣故,卻從另一方麵說明王存和章淳的交情並不夠深厚。章淳在地方流放的這幾年,心中對舊黨的怨氣自然小不了,迴到中央後定要竭力打擊舊黨。雖然王存絕對算不上舊黨,但畢竟王存深受高太後的信重,所以很有可能也在章淳的打擊範圍之內。
章淳說什麽“是為了王相考慮”當然是欲蓋彌彰的說法,說不定流言本身就是章淳自己放出來的也不一定。退一步來說,就算章淳對王存沒有什麽黨爭上的偏見,但章淳的性格終究有些偏激。從章淳說的那些話上看,他分明很在意所謂“新黨領袖”這樣的名號。隻不過現在不是從前了,從前新黨在台上的時候,前有王安石、呂惠卿,後麵就是蔡確和章淳並立為新黨骨幹。但是現在呢?不說俺楊翼的聲望如日正中天,就說蔡家那倆兄弟還有張商英,哪一個不能在新黨中排在章淳的前麵?盡管章淳在樞密院也算是一號人物,但軍隊係統還是以王存為首。以章淳的性格能甘心麽?
章淳不比其他人,他在樞密院這麽多年,在軍事方麵絕非一無所知之輩,他難道從林東的捷報中看不出一點端倪麽?加上王存急於出兵的態度,章淳一定能判斷出南方戰場正在發生著什麽故事。之所以他找出一大堆理由來拒絕出兵的提議,很顯然是想打擊王存的勢力,來提高自己在軍隊係統中的威望。誰讓林東是王存的孫女婿呢?
至於蔡家兄弟那邊卻與章淳不同。從先前對話的情況上看,以蔡家兄弟為首的新黨派別對軍事並不太內行,他們對南方戰場毫無興趣,一門心思都在排斥異己推行新法上。誰是異己?高太後當政時受信任的那幫人除了楊翼之外都是異己分子!這就是他們的邏輯。當然,他們並不敢去碰王存,畢竟王存真的是國家柱石,掌握著強悍的軍事力量。
隻不過,在推行新法的節骨眼上,王存出來提議出兵交趾,自然讓蔡家兄弟大為不滿。林東在南方正大捷不斷呢!出兵交趾?蔡家兄弟並沒有認識到聯軍的險境,對王存的動機也就起了疑心。所以蔡家兄弟在這個事情上的反對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最起碼楊翼在和他們談這個事的時候,蔡家兄弟都認為王存此舉頗有幹擾新法推行之意,是要通過賑災和用兵兩方麵來靡耗錢糧,從而拖住新法實施的步伐。
而以錢勰為代表的另一個派別的理由又和上麵兩家完全不同。他們雖說也能籠統的劃進新黨陣營,但這種界限卻比較模糊。他們真正關心的還是國計民生和家國社稷。眼下黃河大水來得甚是巧合,他們認為林東的捷報已經說明了一切,又或者不管林東是死是活、邊境民族打生打死,眼下當務之急乃是確保黃河不失。所以對於王存的建議也就不以為然。
而在對出兵這個事最有發言權的樞密院內部,除了章淳反對之外,曾布顯然也有著自己的一套算盤。曾布很久以前是新黨,元佑二年跟夏人打完仗之後,因為被朝廷追究方山一戰的失敗,而最終被高太後招了安,搖身一變變成了舊黨。等高太後眼看著要掛了,曾布又再度堂而皇之的以新黨居之。
像曾布這樣一個喜歡變身的人,當然對朝廷的局勢極度敏感,準確的說對他自己的處境極為敏感。他什麽處境?處境艱難啊!一方麵喜歡新黨的皇帝對他並不完全信任,要不然也不會安排章淳與林希與他並列。另一方麵,曾布與楊翼的關係不太愉快。
曾布應該怎麽辦?新黨不信任,朝中威勢日重的楊翼跟他關係不好,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另外找一個安穩的靠山或者說是夥伴來強化自己的政治基礎。事實上可供曾布選擇的人並不多,王存算得上一個。而在樞密院內門生故吏眾多、昔日新黨的元老級人物章淳恐怕也算得上另一個。
王存固然威風八麵,可是王存老了,指不定什麽時候就要掛了。估摸著曾布思來想去還是應該跟章淳交好為妙。拉住了章淳,跟有勢力的章淳綁在一起,他曾布在樞密院的日子就好過得多,也不用再擔心類如蔡家兄弟那邊的白眼又或者楊翼在軍隊係統中給他的壓力了。現在章淳力主反對王存的提議,曾布自然也要跟著表表態,即便不反對,支持那是萬萬不能的。
樞密院裏還有林希存在。林希是王存的親戚,能進樞密院不能不說有王存的關係在裏邊。甚至可以這樣說,林希和林東算得上王存勢力在樞密院的代表。可是林希為什麽也不支持王存的提議呢?按照楊翼的分析,恐怕這跟王存的慣用伎倆有關。王存這個老家夥別的不行,玩無間道的功夫自然是爐火純青。王存要提議出兵,以他的老謀深算自然不會想不到遇上章淳以及曾布的阻力。隻不過他不會讓林希出來為他搖旗呐喊。
如果王存讓林希出來與章淳他們唱反調,那以後林希的日子恐怕就不太好過。一來林希的分量不夠,出來搖旗的作用相對不大。二來林東深陷戰場,王存在樞密院少了一條臂膀,更加不願意失去林希這個苗子。這個苗子要長成大樹還需要一些時間,如果林希在樞密院裏羽翼未豐的時候就暴露出嚴重的王係傾向,從而遭遇章、曾二人的排擠打擊,那麽王存對樞密院的影響力就會被極大的削弱。
所以,林希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表態支持王存,籠統來說,也算是在模糊敵我界限暗中培植勢力的一種方式。這當然是王存的慣用手段了,比如說當年林東進入王敬心的係統便是明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楊翼看著前方,街的那頭就是太尉府了,此時華燈初上,大雨卻還沒有落下來。整個太尉府張燈結彩光華大放,顯然王有勝已經迴到府中多時了,自然要把晚宴安排妥當,畢竟歡迎這座府邸的主人迴歸,乃是一件大事。
奔波了一天的楊翼在門前停住馬,早有侍衛跑出來牽韁繩。“大人迴府了!”的叫聲遠遠的傳了進去。
“他們都有反對的理由,很顯然王存的那個出兵理由在水患麵前顯得太無力了!”楊翼在大門口低下頭,輕輕的踢了一腳台階,自言自語道:“那麽,我的理由是什麽?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理由,來讓江南水軍前往交趾順理成章?”
雨就這樣下起來了,沒有任何征兆!一場大雨的來臨需要理由麽?不需要麽?…….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隻不過,說大宋是世界的中心還是失之於籠統。起碼在帝國士人的心目裏,真正的中心還是應該指汴京內的皇城,說得更準確點當然就是皇城的西南角,因為那裏有三省六部諸多館閣,管理著龐大帝國的一切事務。
楊翼是在跟王存拍完胸脯後來到皇城的。照理說他離京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甫一迴京似乎應該先去陛見才比較合乎規矩,隻是楊翼認為目下的形勢多少透著一點詭異。為什麽以王存的地位和能力,居然還把握不住朝廷的動向促成朝廷的出兵?這個疑問令楊翼百思不得其解,思來想去之後,他認為先摸清楚朝廷的形勢才是上策,至於小皇帝那邊自然也就暫且不提。
結果過了宣德樓才進右掖門之後,楊翼就發現自己果然沒有來錯,準確的說,他覺得情況有點不太對勁。此時乃是午後時分,要在往常這個時段各大衙門是基本不辦公的,畢竟人不是機器,官員們從天還沒亮就來到這裏忙碌,到了午後當然應該休息片刻,吃喝一些茶點,聚一塊聊聊城中新出現的美女才是生活的真實含義嘛!
可是現在整個大院裏完全沒有往昔安靜的氛圍,許多官吏手拿文書行色匆匆,好像天就要塌下來一般。
“搞什麽呢?”楊翼踱著步子往前走,順手拉過一名低頭行走的官員:“本相出京不過一月有餘,怎麽俺們大宋現在已經不流行“斯文”,改而流行“暴走”了麽?”
那官吏正在悶著頭往前走,突然被人扯住當然嚇了一跳,正欲怒目痛斥一番,待到抬頭看去卻立即換上一副笑臉,畢竟眼前這人實在是招惹不得。雖說他並不知道何謂暴走,但太尉大人離京累月他還是非常清楚的,當即明白楊翼在問他什麽:“太尉大人好!卑職有禮了!眼下形勢不妙啊!近日突然連降暴雨,黃河水勢兇猛,沿線諸州盡皆告急,京城亦是危如累卵!一日之內數度險情。目下朝中各大衙門全力運作日夜專人值守,自參知政事以下各公事房主事官員全部留在衙門主持防汛!”
黃河發大水?楊翼頓時明白過來,敢情這地方現在已經換了門麵,三省六部改成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說起來對於黃河的形勢楊翼還是有切身體驗的,從留山原迴來的路上要過郭橋渡,以郭橋渡的河道之寬尚且波濤洶湧,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防汛形勢有多麽嚴峻。至於汴京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更是不妙,離黃河實在太近了。黃河在郭橋渡向南拐了個灣,從京淄路的北麵彎曲至西北的陳橋渡,若是兩大渡口這一段河堤不堪重負,那麽汴京勢必淹沒於滔滔洪水之中。
事實上從唐代末期開始,黃河裏的泥沙因為氣候變遷的緣故開始越積越多,到了五代的時候這條河就已經變成了懸河。大宋立國之後,黃河的河麵高出地平麵近二丈之多,一旦決堤後果極其嚴重,整個華北平原都要大受其害。汴京何其大城?百萬之眾居住此地,兼又房屋多為木製和土磚,一旦洪水來襲,人員死傷定不在少數,至於損失的財物更是不可計數。更何況皇家宗室盡在汴京,所以整個中央機關焉有不高度緊張之理?
“這麽說來,好像我現在去提出兵交趾有點不太合適啊!”楊翼打發走那個滿臉媚笑的官員,心中未免有點不安。畢竟與黃河水患相比,區區交趾算個什麽玩意?林東和孫豎南的命跟宗室、京中眾多大臣百姓的命相比基本上不值錢。
“難怪王存搞不定啊!”楊翼這個時候多少有點明白了王存的處境,但是話又說迴來,即便黃河鬧洪水,出兵交趾的事情也就是皇帝點點頭的事,王存還不至於那麽大公無私,寧可丟了林東的性命也不願幹擾抗洪搶險吧?也就是說黃河水患或許隻是王存擺不平朝廷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就是全部原因所在。
“那麽我是不是還要進去探探口風?”楊翼一開始的時候拿不定主意,但最終他想到了自己跟王存拍的那個胸脯,俺們泱泱大國,當以誠信為本嘛!既然來了當然要盡人事。
本著先易後難迂迴前進的戰術原則,楊翼首先去了門下省,結果一進門就看到了滿臉憔悴的左仆射錢勰。
“錢仆射!”楊翼堆上笑臉直唿錢勰的官名:“別來無恙?我估摸著您高升以後一定是樂壞了吧?夜夜笙歌催人老啊!您要注意身體,瞧您憔悴成這樣,再這麽下去您就不用仆射了,撲街都行啊!”
“子脫!”錢勰皺起眉頭。雖說“撲街”這詞對他而言比較陌生,但從字麵上看就不是什麽好詞。不過他也沒法跟楊翼發急,畢竟以前在開封府的時候就知道楊翼這個家夥向來說話做事有點不同常理:“想必子脫對黃河水患之事已有耳聞,一日之間京城數驚,陛下坐鎮崇政殿連續兩日未能安寢,我等身為人臣者,自當為陛下分憂為百姓安全,本相不過幾日值守宰樞,憔悴一些又有何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子脫迴來就好了!”錢勰展顏笑道:“陛下見了你,定比每日見我這張苦臉要來得開心!”
“水患誠為大事!”楊翼正色道:“就不知從朝廷有何應急之策?”
“治水絕非一日之功!”錢勰歎了口氣:“每年朝廷花費在築堤引水之上的費用不可勝計,沿河各州府民夫徭役發舉一空。值此危急之時,應對之策無非加派兵民值守大堤、對出現險情處及時封堵罷了,至於究竟能不能渡過難關,卻還是要看往日裏的河防是否修得妥善了。子脫這樣問,莫非有良策教我?”
說起來對於治河這種事,楊翼所知不多。事實上黃河水患一直就是華夏大地的心頭之患,從上古時期的大禹開始一直到今天,治水就一直是曆朝曆代的一大主題,隻不過似乎從來沒人真正成功過,黃河每年泛濫從不停歇,萬千百姓自然對這條河是又愛又恨。不過話又說迴來,楊翼就算沒吃過豬肉那也見過豬走路,不懂得治河卻也聽說過一些治河的大道理。
“堵不如疏嘛!”楊翼開始扯皮:“當年大禹治水靠的就是疏通之策。目下大堤岌岌可危,不如找個地方決堤放水?如此或可保京城安全。嗯…當然,既然要學大禹疏通之策,就不妨去找那個高大西。就是上次學術辯論會講故事那個,他對上古時期的事情熟,錢大人要是有興趣我就把他找來跟您詳細分析一下大禹治水……”
事實上楊翼的話並未講完錢勰就已經拂袖而去,在錢勰看來這楊子脫純粹就是跑迴來搗亂的,沒啥可談了。見俺在這憂心忡忡還跑來調戲俺一番,可惡得很啊!決堤放水?俺沒想過麽?看看整個京輜路,沿著黃河邊的村莊糧田無數,你到哪裏放水去?完全瞎扯嘛!還有那什麽講故事的高大西,都不知道哪來的騙子,別給我撞上,撞上一次打一次!
錢勰一走,楊翼自然也不好意思追上去,本來治河就不是我的長項嘛!再說跟你聊了幾句俺就知道朝廷對待水患的處理方式了,無非就是派人守堤而已,大堤真的一崩潰趕緊逃命就是了。等見到皇帝之後,皇帝問起治河之事俺就照你錢勰說的迴答,估摸著也出不了差子。
出了門下省,楊翼又接著四處晃蕩,見到的人認識的打個招唿,不認識的打聲哈哈,反正就是相互恭維互相調戲。雖說每個人都對黃河大水非常緊張,但在這位太尉大人麵前還是要鼓足力氣周旋的。等楊翼終於晃蕩進樞密院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子脫最近精神很好啊!”曾布對於楊翼突然跑過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自從那年方山一戰之後,楊翼就從來沒有主動搭理過他,而他也沒興趣與楊翼扯上關係,畢竟雙方在當初高太後清黨的時候有過遠程衝突:“眼下我京輜禁廂主力盡在黃河沿岸,防汛形勢極其嚴峻,哪裏還有餘力調兵南下?王相?王相倒是提過集合廣南的軍隊,隻不過廣南統協衙門的孫豎南也在交趾作戰,統協衙門沒了主事官員,集合廣南大軍便極為困難。再說廣南西路皆為崇山峻嶺,即便集合大軍過去,路途亦是費時太長。且那些邊境蠻夷會起爭執之事,無非是王相的猜測,純屬子虛烏有,倘若大軍一去卻沒有發生此事,那麽責任誰負?耗費的錢糧誰出?”
不對勁!雖說王存這個出兵的理由確實很牽強,但楊翼依舊認為曾布的表現絕對不正常。要說王存是什麽人?是你曾布能比的麽?就算王存的理由再牽強,以你曾布以往的性格來看你最多婉轉一點以經費不足黃河水患來拒絕,怎麽可能直接就是一句“子虛烏有”?
“連王存也不放在眼裏?”楊翼帶著懷疑離開了曾布的公事房,調頭就去找章淳。
“這個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朝廷絕對不宜在此時用兵!”章淳對於楊翼的到來多少有點感慨,當年楊翼入仕的時候乃是自己的老部下,幾年過去卻已物是人非比自己的級別還高了。當然他對於楊翼基本上還是帶著些許好感和期盼的,畢竟楊翼怎麽說也是現在新黨的旗幟嘛,所以有些話倒不妨說得更明白一些:“並且,朝廷人事剛剛變動,王相此時提出這個建議,更是不合時宜。出於為王相考慮,我以為還是算了吧!”
“嗯?”楊翼在官場也混了好幾年,政治敏感性還是有的。關鍵的地方到了,說什麽黃河大水路途遙遠時機不對經費不足統統都是托辭,章淳最後這兩句話才是重點啊:“子脫愚鈍!敢問章樞相,人事變動與出兵交趾何幹?與王相何幹?”
章淳目注楊翼,好一會才歎了口氣:“子脫當真不明白麽?嘿,我以為子脫不過是裝糊塗罷了!昔日舊黨奸妄把持朝政,不過數年光景,就把王安石相公的諸法盡廢。如今陛下親政之後勵精圖治,將大有為,朝中此次人事變局子脫還看不清楚麽?我新黨重執朝柄,自然要重複新法,重振大宋國事。”
楊翼不說話,章淳接著道:“新法之中,農事最重!尤以青苗法當盡快恢複。青苗法,需要國家借貸與民,然國中現有資金幾何?連年用兵國庫已虛啊!本來去年天下豐收,朝廷手裏倒還是有些錢,可是眼下黃河大水在即,一則調動民夫徭役需要大筆開支,二則黃河沿岸民居密集,無論何處決堤遭災,朝廷勢必要大舉賑災。年前從江南漕運而來的糧食,倒有大半要貼進去。如此,則青苗法定難實施。陛下一心要仿效神宗皇帝,亦是為此煩惱不已。我與張商英、蔡家兄弟等商議此事,誓要為君分憂。青苗法不立,則新黨不新,新黨重執朝柄卻循舊法,豈不為天下人恥笑?話說迴來,我聽說子脫也有些新法要推出,多半也是要用到錢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此資金極度緊張之際,王存卻提出南下用兵!豈非壞了我新黨的大事?如今坊間多有傳言,說是王存為舊黨被逐出朝堂而鳴不平,故意提出用兵而阻止朝廷再行新法。這些傳言頗有根據,一大明證便是林東捷報頻傳,可是王存還要動用大軍南下,實在是令人不得不信啊!”章淳麵色嚴肅起來:“當然,王相乃四朝元老,我與他交情亦是不淺,我深知王相不是這樣的人。可是其他人會怎麽想?蔡家二位大人那邊、張大人那邊、還有新來的諸位中央大臣會作何想?王相根深蒂固自然無人可以撼動,但大家抵製出兵卻還是作得到的。王相自己也明白形勢所迫,是以這兩天也不再提出兵一事了。怎麽子脫今日前來竟問起這事?我估摸著子脫怕是也不滿王相所為,要出來勸阻吧?都是為了王相的聲譽著想嘛!嘿嘿!子脫現是我新黨領袖,陛下最信重之人,有你迴朝中,萬事無憂矣!”……
******
在夏天,白天總比黑夜長。
以上這句話並非絕對的真理,起碼在元佑四年的這個傍晚,天早早的就黑了下來,原因是天上聚集了很厚的烏雲,將燦爛的陽光擋在了九天之外。
“又是一場大雨啊!”楊翼騎著馬,抬頭望了望天邊湧動的烏雲和劃空而過的閃電,微微歎了一口氣。沿著南禦街的邊緣慢慢的向前行進著,此時的街道上行人稀疏,或許在這暴雨過後,黃河之水真的會泛濫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事實上,楊翼在聽完了章淳那番長篇大論後立即就告辭出了門,然後到蔡家兄弟和張商英那邊又晃蕩了一圈,經過一番無聊的瞎扯之後離開了皇城,當然這個時候天已經快黑了。在他看來,自己先前的疑問也終於有了答案,隻不過這個答案遠非像章淳說的那麽簡單。人事變動之後,新黨掌握了大局,隻可惜大局並不意味著全局,起碼有個德高望重的王存還壓在所有人的上麵。
對於王存,新黨各個派別的心情是複雜的。在章淳而言,他一方麵曾經跟王存有些交情,但所謂“曾經”就是說不是現在。昔日高太後清黨的時候,王存並沒有為被流放的章淳說過一句話,這裏麵固然有王存不願涉及黨爭的緣故,卻從另一方麵說明王存和章淳的交情並不夠深厚。章淳在地方流放的這幾年,心中對舊黨的怨氣自然小不了,迴到中央後定要竭力打擊舊黨。雖然王存絕對算不上舊黨,但畢竟王存深受高太後的信重,所以很有可能也在章淳的打擊範圍之內。
章淳說什麽“是為了王相考慮”當然是欲蓋彌彰的說法,說不定流言本身就是章淳自己放出來的也不一定。退一步來說,就算章淳對王存沒有什麽黨爭上的偏見,但章淳的性格終究有些偏激。從章淳說的那些話上看,他分明很在意所謂“新黨領袖”這樣的名號。隻不過現在不是從前了,從前新黨在台上的時候,前有王安石、呂惠卿,後麵就是蔡確和章淳並立為新黨骨幹。但是現在呢?不說俺楊翼的聲望如日正中天,就說蔡家那倆兄弟還有張商英,哪一個不能在新黨中排在章淳的前麵?盡管章淳在樞密院也算是一號人物,但軍隊係統還是以王存為首。以章淳的性格能甘心麽?
章淳不比其他人,他在樞密院這麽多年,在軍事方麵絕非一無所知之輩,他難道從林東的捷報中看不出一點端倪麽?加上王存急於出兵的態度,章淳一定能判斷出南方戰場正在發生著什麽故事。之所以他找出一大堆理由來拒絕出兵的提議,很顯然是想打擊王存的勢力,來提高自己在軍隊係統中的威望。誰讓林東是王存的孫女婿呢?
至於蔡家兄弟那邊卻與章淳不同。從先前對話的情況上看,以蔡家兄弟為首的新黨派別對軍事並不太內行,他們對南方戰場毫無興趣,一門心思都在排斥異己推行新法上。誰是異己?高太後當政時受信任的那幫人除了楊翼之外都是異己分子!這就是他們的邏輯。當然,他們並不敢去碰王存,畢竟王存真的是國家柱石,掌握著強悍的軍事力量。
隻不過,在推行新法的節骨眼上,王存出來提議出兵交趾,自然讓蔡家兄弟大為不滿。林東在南方正大捷不斷呢!出兵交趾?蔡家兄弟並沒有認識到聯軍的險境,對王存的動機也就起了疑心。所以蔡家兄弟在這個事情上的反對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最起碼楊翼在和他們談這個事的時候,蔡家兄弟都認為王存此舉頗有幹擾新法推行之意,是要通過賑災和用兵兩方麵來靡耗錢糧,從而拖住新法實施的步伐。
而以錢勰為代表的另一個派別的理由又和上麵兩家完全不同。他們雖說也能籠統的劃進新黨陣營,但這種界限卻比較模糊。他們真正關心的還是國計民生和家國社稷。眼下黃河大水來得甚是巧合,他們認為林東的捷報已經說明了一切,又或者不管林東是死是活、邊境民族打生打死,眼下當務之急乃是確保黃河不失。所以對於王存的建議也就不以為然。
而在對出兵這個事最有發言權的樞密院內部,除了章淳反對之外,曾布顯然也有著自己的一套算盤。曾布很久以前是新黨,元佑二年跟夏人打完仗之後,因為被朝廷追究方山一戰的失敗,而最終被高太後招了安,搖身一變變成了舊黨。等高太後眼看著要掛了,曾布又再度堂而皇之的以新黨居之。
像曾布這樣一個喜歡變身的人,當然對朝廷的局勢極度敏感,準確的說對他自己的處境極為敏感。他什麽處境?處境艱難啊!一方麵喜歡新黨的皇帝對他並不完全信任,要不然也不會安排章淳與林希與他並列。另一方麵,曾布與楊翼的關係不太愉快。
曾布應該怎麽辦?新黨不信任,朝中威勢日重的楊翼跟他關係不好,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另外找一個安穩的靠山或者說是夥伴來強化自己的政治基礎。事實上可供曾布選擇的人並不多,王存算得上一個。而在樞密院內門生故吏眾多、昔日新黨的元老級人物章淳恐怕也算得上另一個。
王存固然威風八麵,可是王存老了,指不定什麽時候就要掛了。估摸著曾布思來想去還是應該跟章淳交好為妙。拉住了章淳,跟有勢力的章淳綁在一起,他曾布在樞密院的日子就好過得多,也不用再擔心類如蔡家兄弟那邊的白眼又或者楊翼在軍隊係統中給他的壓力了。現在章淳力主反對王存的提議,曾布自然也要跟著表表態,即便不反對,支持那是萬萬不能的。
樞密院裏還有林希存在。林希是王存的親戚,能進樞密院不能不說有王存的關係在裏邊。甚至可以這樣說,林希和林東算得上王存勢力在樞密院的代表。可是林希為什麽也不支持王存的提議呢?按照楊翼的分析,恐怕這跟王存的慣用伎倆有關。王存這個老家夥別的不行,玩無間道的功夫自然是爐火純青。王存要提議出兵,以他的老謀深算自然不會想不到遇上章淳以及曾布的阻力。隻不過他不會讓林希出來為他搖旗呐喊。
如果王存讓林希出來與章淳他們唱反調,那以後林希的日子恐怕就不太好過。一來林希的分量不夠,出來搖旗的作用相對不大。二來林東深陷戰場,王存在樞密院少了一條臂膀,更加不願意失去林希這個苗子。這個苗子要長成大樹還需要一些時間,如果林希在樞密院裏羽翼未豐的時候就暴露出嚴重的王係傾向,從而遭遇章、曾二人的排擠打擊,那麽王存對樞密院的影響力就會被極大的削弱。
所以,林希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表態支持王存,籠統來說,也算是在模糊敵我界限暗中培植勢力的一種方式。這當然是王存的慣用手段了,比如說當年林東進入王敬心的係統便是明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楊翼看著前方,街的那頭就是太尉府了,此時華燈初上,大雨卻還沒有落下來。整個太尉府張燈結彩光華大放,顯然王有勝已經迴到府中多時了,自然要把晚宴安排妥當,畢竟歡迎這座府邸的主人迴歸,乃是一件大事。
奔波了一天的楊翼在門前停住馬,早有侍衛跑出來牽韁繩。“大人迴府了!”的叫聲遠遠的傳了進去。
“他們都有反對的理由,很顯然王存的那個出兵理由在水患麵前顯得太無力了!”楊翼在大門口低下頭,輕輕的踢了一腳台階,自言自語道:“那麽,我的理由是什麽?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理由,來讓江南水軍前往交趾順理成章?”
雨就這樣下起來了,沒有任何征兆!一場大雨的來臨需要理由麽?不需要麽?…….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