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王存對於林東突然跑來向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非常驚訝。關於交趾正在進攻占城這件事上,一向負責兵部的王存並不是沒有耳聞。早在數日之前,從廣南東西路統協衙門就曾經傳來過一份文書,至於文書的內容當然是對這個事情作了初步的匯報,其中還提到了占城要求大宋朝廷出麵協調的請求。

    隻不過那時的王存並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畢竟南方實在是太遙遠了,而占城又是何其小國,大宋朝廷沒有任何必要為了這樣一個遙遠的小國,去興師動眾。雖然在擁有豐富軍事政治經驗的王存看來,占城身處交趾的大後方,對交趾是一種牽製力量,但這種牽製力量對大宋這樣一個相對於交趾的龐然大物而言實在是無足道哉。自從熙寧年間大將軍郭逵率十萬大軍於富良江畔將交趾打得落花流水之後,十餘年來交趾再也沒有能力向北進犯,隻有俯首稱臣的份。那麽現在交趾進攻占城,更從另一個方麵證實了交趾無力北犯的事實。

    “交趾這等小國,就讓他們和占城打生打死好了!”王存奇怪的看著林東:“觀玉怎會為了這種小事,置金明池水軍春季操演不顧,跑來此處向老夫陳情?”

    “末將以為,值此遼夏等北方諸國忙於內亂無暇生事之機,我大宋則正是用兵四方之時!”林東說這話的時候神態間有些許的猶豫:“昨天從南方傳來的消息和先前的有所不同。據廣南統協衙門說,他們曾經發文,說我大宋太皇太後剛剛駕崩,希望雙方本著禮尚中國之念而罷兵。隻不過交趾太過無禮,置我大宋之要求不顧,不但撕毀文書,甚至揚言就是要趁我大宋治喪之機,一舉掃蕩……”

    “慢!”王存的神色刹那間嚴肅起來。要說王存可並不糊塗,在他看來林東這麽說絕對是在瞎扯。交趾曆來固然是桀驁不遜,但卻並不愚蠢。從政治的角度而言,交趾如果這麽做就是授人以柄,把自己放在對宋外交的不利位置上。從軍事的角度而言,萬一當真惹惱了大宋朝廷,正在傾力南下的交趾軍隊必將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所以,假如統協衙門真的發了個文過去,交趾雖說也不會罷兵,但無論如何是不可能還放出什麽豪言壯語來的。

    鑒於以上的分析,王存認為要麽這事就是那個無事生非的統協衙門在撒謊,要麽就是林東在小題大做,另有目的。而從目下的情況看,後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觀玉!軍國大事,豈可兒戲?於公,老夫身為帝國執宰。於私,你是老夫的孫女婿。無論於公於私,你都不可蒙騙於我!”王存厲聲說道:“把你的想法老老實實的陳說清楚,否則日後不許你再進我老王家的大門!”

    林東默然不語,思索良久終於歎道:“即生喻,何生亮?我乃林武德之子,老林家世代為國戎守,豈是浪得虛名?遼夏無力南顧,大丈夫欲建功業卻無所施其計,遂見豎子坐大,橫行朝野!奈何?奈何?”

    王存愣住。林東的話非常直接啊!當初的對夏戰爭,楊翼身為河東路主訓官員,用幾次出人意料的瘋狂舉動造就了宋軍靈武奪旗的奇跡,其後的對女真戰爭還有京城平叛,更是讓楊翼平步青雲。而林東,在這之中的功勞雖說不是那麽明顯,但也算不得小啊!京城一役,若非林東忍辱負重打入敵人內部,結果如何卻也難說得很。說起來林東乃是和楊翼同科出身,自元佑初年到現在,卻總是楊翼力壓林東一頭。

    對於林東的脾氣,王存心裏自然是清楚得很。近來楊翼更是日漸風光,調子頗高啊!雖然遠談不上什麽“橫行朝野”,但向來心高氣傲又與楊翼不和的林東,怎麽能長期忍受這樣的狀況?隻不過林東畢竟比之楊翼還是有所不如的,就看楊翼前段時間搞出的那許多花樣,戰場之外林東根本就不是楊翼的對手。可是要論到通過戰場來建立功名,機會又實在是難得,遼夏兩國估摸著有段時間不能生出事端了,而身為樞密教閱的林東,也隻能是指導一下軍隊操練而已,什麽時候才能出頭?雖說升遷的機會不是沒有,但更可能被人說成是倚仗了他王存的結果。

    “莫非觀玉認為此乃建立功業的良機?學當日之郭大將軍,欲統兵南征麽?”王存歎了一口氣。

    “正是!”林東的眼睛裏忽然迸發出神采!郭逵,多麽響亮的名字!整個大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功勳良將,不世的戰爭天才!當年就憑借著大破交趾而一戰成名!而他林東,自忖在軍事才能上不遜色於任何人,更不會比楊翼差半分!可他沒有機會啊!現在就有天大的良機擺在麵前,趁著北方無事,若是能象郭逵一般名震南疆,將成為他林東日後的最大資本。從此不用再整天頂著王存孫女婿的名頭為人所詬病,更不用仰望著楊翼那個混蛋的戰爭功勳而自慚!而要想成就自己這番偉業,還是要看王存的態度:“觀玉肯請相公,助我一臂之力!”

    “這個…問題!還需從長計議!”王存沉思半晌,終於又歎了一口氣,他有點猶豫了。沒法不猶豫,國家大事在戎在祀。若是為了成就林東的雄心,而造成國家的大量犧牲似乎不值。可林東乃是自己的孫女婿,老是看他這麽悶悶不樂又似乎於心不忍。更何況,朝中的局勢近來並不是太令人滿意。雖然楊翼確是國家棟梁之才,但帝國絕不能隻有一個人坐大!自己現在還能對楊翼有所製衡,可是在自己之後呢?自己老了啊!平衡朝中的勢力,不但對帝國有利,恐怕對楊翼而言其實也算得上一件好事。所以林東,似乎就是能夠忠實執行自己中間策略的最合適的接班人。而眼下這場關於交趾和占城的戰爭,似乎便是林東順利接班的一大良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該怎麽辦?”就算王存平日裏如何當機立斷作風果敢,此時也不禁遲疑起來……

    很顯然,相比起王存的猶豫,楊翼現在的心情也是不上不下。

    事實上,首先一個情況還是關於老楊家自己的。楊得貴在被王有勝收拾了一頓之後,立即哭喪著臉奔迴了太尉府,他想去找李鶯鳴訴苦。整個太尉府就李鶯鳴跟楊得貴關係最好,依照楊得貴日常的觀察,楊翼還是非常買李鶯鳴的帳的,而李鶯鳴更要買自己的帳,畢竟當初自己有把李鶯鳴從鶯鳴春接出來的情誼在。

    當然,結果出乎了楊得貴的預料。李鶯鳴似乎心情不是太好,聽完了楊得貴的訴苦一言不發,根本沒有任何找楊翼說上幾句好話的意思。“我明白了!”楊得貴當著李鶯鳴的麵撂下一句話:“您這也難過呢!大哥要娶那個胡人,我估摸著您對大哥有那麽點意思!心裏也不太好受!說起來包括我被王有勝那混蛋揍一頓在內,都是這場喜事惹出來的。罷了!我惹不起我還躲不起麽?”說完了話,也不顧李鶯鳴麵紅脖子粗,卷起鋪蓋就離開了太尉府,跑南泊大營去了。

    “去南泊好啊!眼不見心不煩!”楊翼聽完府裏侍衛對這事的匯報之後,覺得讓楊得貴跑南泊去反思一下也是好事,起碼收斂一點不要在這風口浪尖上搞事。隻不過在聽到李鶯鳴的心情不太愉快這件事的時候,楊翼還是發了好一會呆。說起來楊翼自己還是知道自己的心思的,跟李鶯鳴相處了大半年,整天對著這麽一個溫柔可人的大美女,多少有了一些感情。雖然這種感情遠比不上對烏倫的思念,但終究也是感情不是?李鶯鳴近來不言不語,莫非對自己也起了心思?這似乎就有點不妙啊!將來要是烏倫到了府裏邊,以烏倫那種火爆的脾氣,自己應該怎麽跟她解釋李鶯鳴這個身份特殊的美女存在呢?到時萬一要是搞到家無寧日就實在不是太好玩。不過話又說迴來,烏倫的脾氣不好可李鶯鳴的脾氣向來就是逆來順受,反正自己死保著後院不失也就是了。

    接著楊翼就去找了楊傳香,從軍國大事的高度對楊傳香進行了說服教育。事實上,這場教育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畢竟楊傳香是隻老狐狸,很容易就理解了楊翼的處境,隻不過這種理解跟楊翼那種所謂的軍國大事的高度毫不相幹。

    “我明白!就像做生意一樣,悶聲發大財嘛!”楊傳香說出了這麽一番話:“更何況不是有句老話麽?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賢侄想偷偷摸摸的成親,估摸著是為了尋找那種偷情的快感吧?把明媒正娶變成偷偷摸摸,這事也隻有賢侄這種大智慧的人才幹得出來。叔叔我沒啥說的,長蛇陣就不擺了,你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不過侄孫子你要盡快給叔叔我抱上才行!”

    對於楊傳香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楊翼並不清楚,但很明顯後院起火這種事估計是不會有了。隻不過擺平了後院,楊翼依舊放心不下,畢竟自己成親這事天下皆知,眼見著有人開始找上太尉府送禮並索求成親當天的請貼,就是想偷偷摸摸也不可能啊!

    有鑒於此,楊翼認為自己應該找人商量商量,開會吧!隻有開會才是唯一的辦法了。

    “本相近來憂慮重重!”楊翼看著自己的一幫親信歎了一口氣:“康國公主要嫁人!本相要成親!這兩件事湊一塊,好事也就成了壞事!若是有人借題發揮,誠為煩惱!”

    “確實!”章楶政治經驗豐富,很能理解楊翼的處境:“所謂太剛易折、樹大招風。據某觀察,朝中對太尉大人的婚事,比之康國公主還要熱心得多,街聞巷議亦是不絕於耳。若是到時朝中官員對大人的婚事趨之若騖,反對康國公主的婚禮不放在心上,難免惹起皇室猜忌。於大人不利得很!”

    “無稽之談!”張全柱不同意這番說法:“大人實在是憂心太過。以大人目下的聲望,日正中天,各路官員熱心於此不足為奇。至於康國公主的婚事,據聞連陛下也不關心,又何來皇室猜忌一說?我等俱是跟隨大人日久,早盼望大人完婚。如今事到臨頭,自當為大人好好操辦一番,賀禮隆重送上才是。婚禮實乃人生大事,不可草草了事!不必畏頭縮尾為他人恥笑!”

    “誠然!”種思謀笑道:“二位大人都說得有理!某以為婚事當然不能草率,可是也不能不有所避忌。小心駛得萬年船嘛!畢竟大人改革在即,不宜多生事端。一則有人會以值此太後架崩不久,而大人婚禮太過隆重奢靡有所非議,舊黨難免懷恨在心。二則皇室的猜忌也不得不防,安知陛下對康國公主不關心是否故作姿態之舉?以此來觀察太尉大人的反應?若是看到大人也對此不在意而鼓動滿朝文武慶賀自己的婚事,你們說陛下會作何想?是以,這場婚禮要辦!卻要辦得幹淨利落,不留把柄!”

    “你說怎麽辦吧?”王有勝大聲道:“不大辦對不起大人,也對不起烏倫!胡人們都在看著呢!當日大人把烏倫氣走,現在成個親又搞得不能見人似的,不說留山原和南泊的胡人,就說府裏的侍衛都不幹!昔日南泊賜胡軍騷亂一事,前車可見啊!”

    楊翼頭大,王有勝這話勾起了他很多迴憶,偏偏卻又是事實。自己真是兩難之境啊!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種思謀繼續著他招牌式的微笑:“婚要結,卻可以避開京城。禮要送,卻要給康國公主!胡人要安撫,可以用胡人的婚禮方式來安撫!朝中視線要轉移,可以通過南邊的事情來轉移!”

    “哦?”楊翼來了興趣,果然是人多力量大。我怎麽就沒想到婚禮可以避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呢?而且很多東西自己完全沒想到,比如皇帝在康國公主婚事上的態度,現在看來就確實可疑得很,不會真是故布疑陣,觀察各方的反應吧?至於南邊的事,自己這段時間被紅白喜事牽著轉,根本就不知那邊發生了什麽事。

    種思謀看了看自己的叔叔種師道,繼續說道:“南邊的事末將乃是聽我叔叔說的。交趾正在進攻占城。本來這隻不過是邊關小國之間的紛爭,但不知為何,廣南統協衙門兩次發來文書匯報此事,更奇怪的是,整個樞密院都為這事鼓噪。說是交趾欺人太甚,連我大宋都不放在眼裏,定要好好教訓,一戰而永久解決交趾這個麻煩!”

    種師道接過種思謀的話說道:“我覺得這之中定有文章。去年類似的事也有,比如大理和真臘就曾經起過爭端,事情鬧來鬧去也鬧到了朝廷,朝廷無非就是派了使節過去勸說一二而已。但今日之事顯然不同以往,樞密院中勢力盤根錯節,不知誰跟交趾過不去,暗中推動要對交趾用兵。院中多個公事房正在聯署條陳,欲集合兩廣馬步禁軍、水軍,討伐交趾!”

    楊翼狐疑道:“自元佑元年以來,我大宋戰事不斷,國力虛耗甚多。加之交趾何其之遠,瘴癘蠻荒之地。昔日郭逵大將軍以十萬大軍之力,準備經年有餘,亦不過止於富良江前。如今倉促之下,要興此大戰,豈是易事?推動對交趾用兵的人難到想不到這些麽?就算聯署條陳,且不說曾布不會同意,就算是過了樞密院這關,本相能同意麽?王相能同意麽?”

    “奇怪的是,曾布大人對此緘默不言,而據說王相對此也有所意動!”種師道皺眉道:“聽人說,王相隻說了一句話:交趾竟不把我太皇太後架崩之事放在眼裏,何其可恨?隻可惜國力似有所不逮,奈何?”

    “嗯?”楊翼忽然覺得這事太不對勁了。這事完全不像王存的風格嘛!太皇太後架崩就架崩,人家交趾打占城不買你大宋的麵子,你自己不說這事就算對付過去了。可你偏偏還拿出來特地強調一下,生怕人不知道似的,你這是要幹什麽?如果你刻意強調交趾和高太後架崩之間的聯係,豈非把大宋放在一個騎虎難下的地位上麽?不打交趾說不過去,要打你又拿不出像樣的隊伍來。王存沒有理由看不到這一點!

    “不管是誰在暗中推動此事!但此事卻為轉移視線的一個機會!”種思謀看著楊翼:“若朝中為此事起了紛爭,定能分散一些注意力。又或對交趾用兵成為現實,更能引起舉國關注!”

    “此外!”種思謀成竹在胸:“大人可向陛下建言,說是大人的婚禮與康國一同舉行實不可取。有衝喜之說。並且向陛下提出,願延期婚禮,以胡漢合俗成婚。如此,隻要陛下首肯,則各方送來給大人的禮物,因大人婚期不定,勢必將暫時轉送康國。然後大人自薦為護送康國前往陽武的護送使,到達陽武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帶烏倫前往留山原成婚。因大人事先有陛下胡漢合俗的旨意,也沒人能對大人前往留山原成親有所非議,更兼避開朝中祝賀的熱浪,還安撫了胡人,豈非一舉數得?”

    “好像可行啊!”楊翼思忖道。這個婚如此結法,也算對得起烏倫了,俺堂堂一國執宰,跑留山原娶你你有麵子了吧?加上剛好打了個時間差,朝中祝賀的浪潮因為事前祝賀康國而在自己這邊落了空,將來誰也說不了自己奢靡過分。再者交趾那邊要是鬧騰起來,自己又在留山原渡蜜月,時間拖上個十天半月,指不定目下鋒芒太露的窘況,就算對付過去了……

    ******

    南禦苑。

    “愛卿來得正好!”趙煦撫掌大笑:“不過半月時光,朕的射藝大進。愛卿不如陪朕比試一二?”

    “臣不敢!”楊翼謙恭作答:“陛下神武無敵,論射藝臣是自愧不如。臣今麵聖,乃是為康國公主大婚而來!”

    “嗯?”趙煦麵現不悅:“前些天他們就來見過朕,怎麽此事至今不能決斷麽?愛卿每日為國事煩憂,卻不可來趟這混水!”

    “非也!”楊翼仔細觀察著趙煦的神色:“臣已有解決之道。邢州非養馬之地,過萬馬匹不可久留。當立即移送河北牧民監場。至於迎親始發地,當以司天監意見為準,陽武距離京城甚近,不過半日路程。定之陽武無所差池。由磨古斯從陽武出發迎親,便可大功告成!”

    “那麽愛卿的婚事呢?”趙煦看著楊翼:“愛卿豈非要與磨古斯背道而馳?他從陽武來迎親,你到陽武去迎親,實在有趣得很!不過如此一來,恐怕朝中很多官員都會犯了難,你迎了親迴來在京城成婚,磨古斯迎了親卻在陽武成婚。陽武和京城距離不遠,你說官員們去哪邊道賀才合適呢?哈,朕以為愛卿之聲望名動天下,而昔日高娘娘也曾經冊封烏倫為郡主。兩場婚禮卻是愛卿能拔頭籌,那日一定風光得緊啊!朕對愛卿亦是喜歡,定賜愛卿以厚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翼心說你個小狐狸,還真是有老趙家的遺傳啊!我前腳幫你穩固了皇位,你後腳還不忘記事事算計我一把。現在你需要我當然把我捧到天上,將來不需要我的時候我這場逾越康國公主的婚禮那就是我的罪狀!更何況你還可以通過這事考驗我是否有狂妄自大之心,真是心計深沉啊!低聲道:“臣怎可和公主相比?區區臣之婚事,敢煩天憂?臣以為磨古斯和公主便在京城完婚便好。臣以為衝喜之說由來久矣,願避公主之婚!”

    “哦?”趙煦終究是年少心性,此時竟也壓抑不住麵上的喜色來:“愛卿竟不願與公主同日成婚麽?無妨!連著幾天都是黃道吉日,改個時間朕一樣厚禮賜下。朝中官員亦是要道賀的!”

    “不知陛下可否記得兩年前南泊騷亂一事?”楊翼一副深思的模樣:“兀聲延征人,性格剛烈,然卻是我大宋之精兵良卒。當行安撫之策。臣昔日對高娘娘許過為國捐軀之承諾,娶烏倫正是為了安撫胡人啊!是以臣願自賤身份,婚禮以胡俗、漢俗混合,前往留山原成親。至於日期,當在公主之後。”

    “好!朕無不應允!”趙煦眉開眼笑,楊翼這人不錯!目下雖在朝中得勢,連高娘娘在臨終前都高看他一眼,他卻沒有妄自尊大,起碼還能懂得恭謙退讓。今天這番說法,擺明著楊翼承認皇室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敢和康國爭鋒,來向朕表忠心嘛!朕當然要成其美事了。

    “此外,近來南方交趾進攻占城!”楊翼思慮道:“陛下可有耳聞?”

    “此事似乎鬧得大了!”趙煦瞄了一眼一旁伺候著的童貫,童貫當即捧出一打條陳:“朕剛剛看到樞密院的條陳,說是交趾完全不把我大宋放在眼裏,高娘娘治喪期間亦是兵火連結,欺人太甚!乞望朝廷出兵討伐。隻不過戶部、兵部又有條陳,說是我大宋連年用兵,朝中精銳盡在河北,一時之間無法組成大軍南下。廣南諸路曆來更是兵甲不精,如何能對交趾討伐。朕遲不能決,正好聽聽愛卿的意見!”

    “奴才聽說王存相公對此心存猶豫!”童貫忽然插了一嘴:“他猶豫卻不是能不能出兵的問題,而是何人為統兵之將!”

    “嗯?”趙煦愕然且不滿的看了童貫一眼,這裏哪有你個小太監說話的地方?童貫立即跪倒,低頭不語。

    楊翼此時何其聰明,童貫一語之下他當即明白過來,童貫這是故意在點醒自己啊!是了,沒錯!我說朝廷裏邊怎麽迴事呢!這股推動戰爭的暗流原來卻是出在王存的身上,也隻有他才有能力讓曾布這樣的老狐狸都不敢在這個問題上跟他叫真!什麽叫何人為將?目下朝中真正有實力出去統兵作戰的人並不太多。王存算一個,老了!自己算一個,趕著結婚呢!張全柱、李實、王有勝這夥立過大功的人資曆卻也還不夠!種家叔侄更是在西北根深蒂固,朝廷不會允許他們把手再伸向南方,章楶倒是個好人選可惜朝中除了自己卻也無人能識。那麽王存說這個話,就隻有一個可能,乃是為了林東說話。

    這樣一來一切就都好解釋了。林東要建立功勳,趁著北方無事,誇大交趾的無禮小題大做南下對付交趾這樣的小國,想來並不會太困難,更可以和昔日的郭逵比肩。而王存麵對林東的懇求左右為難,一方麵他想自己的孫女婿有所建樹,另一方麵他更是深明帝國並不適合在此時用兵。可是帝國不方便用兵的話他王存是不能說的,他一說出來這事就算是黃了,再怎麽渲染交趾的無禮都沒用。於是王存就說何人為將這樣的話,不但掩蓋了他是否出兵的矛盾心理,還為林東留了出征的可能性以及後路。

    “臣以為!交趾無禮太甚!當伐之!”想清楚了問題的關鍵,楊翼認為自己應該幫老王存一把!說起來這也是互利互惠的事,你王存不是不能決斷麽?我幫你決斷,還了卻你想讓林東出頭的心願,順便幫你卸下出兵的責任。這個人情夠大了吧?作為迴報,你得把事情搞大了幫我轉移一下視線。至於帝國無力出兵這個問題,俺當然有辦法,至於辦法管不管用,就看林東的本事了:“何人為將!臣推薦樞密院教閱林東!其人剛毅果敢、年富力強。先有陣前斬吐番大將鬆乞阿布之傳奇,後有開放城門誅滅叛軍之功勞。此人當可領軍出征。”

    “哦?”趙煦這迴不得不表示一下驚訝了。楊翼與林東之間的過節他不是沒有耳聞,這兩人從自己當初視察科舉的時候就鬥得不亦樂乎,後麵又是單挑比武又是金明池比拚的搞得刺激無比,現在楊翼居然推薦林東?不錯,朕覺得楊翼這個人除了先前知道恭謙退讓之外,還有大公無私舉賢不避嫌的優點啊!“可是林東為將自然沒有問題,但兵部、戶部說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啊?”趙煦狐疑道:“若從京輜路又或河北諸路調兵,準備時間何其漫長?路途何其遙遠?廣南諸路又無兵可用,等一切準備完畢,估摸著占城都沒剩下啥了吧?”

    “臣有一策!”楊翼笑道:“廣南西路自古便居百越各族,民風彪悍之至!素來名義上臣服朝廷,背地裏坐擁萬千族兵橫行無忌。以臣之見,不如來個以夷治夷!朝廷許以攻伐交趾之後給予這些百越之族分割交趾之權,並有封賞之利。師出有名兼又有利可途,百越之族豈能不動心乎?便用這些各少數民族的軍隊組成聯軍,由林東組織統率,加上廣南統協衙門從中協調!朝廷不費一兵一卒便可討伐交趾!勝亦可喜,敗亦無損於我大宋!交趾滅,則各族從中分割,其勢亦無法像昔日交趾那般強大,從此南疆再無憂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交趾者!氣候溫暖濕潤,誠為稻米瓜果之鄉也!”楊翼一臉向往的描繪美好藍圖:“得交趾之地,可支我南方百萬眾之糧食無憂!將來順勢開發,即便我大宋嶺南亦不再蠻荒!天賦良機,不可不取啊!”

    “有道理啊!”趙煦覺得這個主意好,橫豎不用朝廷出兵,何樂不為?雖說祖宗的誌願在於靈武燕幽,但靈武燕幽不是說拿下就能拿下的,萬一到自己哪天架崩了,曾經向南拓展過疆土怎麽說也能算得上自己是個明君的佐證!

    楊翼壞笑,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事,反正現在大事已定不妨拿這事出來誘惑忽悠一下好色的趙煦:“占城極度信奉宗教!隻不過這個宗教雖然也是傳自天竺,卻非佛教!怎麽說呢?嗯…應該是印度教!”

    “印度教?什麽玩意?”趙煦有時候覺得自己當個皇帝也不容易,經常要聽到一些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

    “印度教是什麽玩意臣也不太搞得明白,橫豎信奉的神仙雜七雜八亂得很!”楊翼道:“不過據說這個教有一種油,神仙傳下來滴!所以叫印度神油!那玩意好啊!陛下每夜征戰,正能派上用場。說起來如果占城被我大宋控製,這玩意要多少有多少,印度教嘛……嘿嘿!…….”

    從南禦苑出來的時候,楊翼的心情還是很愉悅的。說起來荒誕得很,這場與皇帝陛下的談話發展到後來,就完全圍繞著那個什麽神油進行。“古有漢武大帝為了汗血寶馬征討大宛,今有大宋皇帝為了印度神油南下用兵,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啊!”……

    ******

    陽春三月,當然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連帶的人都精神得很。這裏是汴京城外的虹橋,幾艘龐大的官船正在靠岸。

    “汴京!我迴來了啊!”江鞪歡唿一聲,快速通過踏板跳到了岸上,貪婪的吸了一口汴京春天的氣息。

    “我說你從揚州出來的時候就一直折騰!”石贄不滿道:“怎麽就絲毫不見累呢?趕緊準備準備,你說咱們先去拜訪子脫還是先去向吏部報道?”

    “廢話,當然先去拜訪子脫!”江鞪不屑道:“咱們幹脆就住太尉府好了,我倒有點懷念那時咱們在那個地方溫習功課備考的日子!還有那個秋香,也不知嫁人沒有。再說了,咱們這滿船的禮物,不先往府上運,難不成還拿到吏部招搖麽?”

    話音甫落,卻有一名官員模樣的人來到身邊,笑道:“在下吏部員郞,敢問幾位大人是迴京述職的麽?下官姓鄧,長期在此守候迎接各位到來!隻不過聽幾位大人似有往太尉府送禮之說,下官鬥膽卻要言語一聲,此事不合時宜”

    “哦!見過鄧大人!”黃炳炎奇怪道:“何來不合時宜之說?”

    “各位大人有所不知!”鄧姓官員解釋道:“下官在此守候述職的各路官員,幾乎人人都拿著大批禮品要賀楊太尉的新婚。隻不過三天前朝廷傳出消息,太尉大人暫不婚娶,一切待康國公主完婚後再議,並且此婚還是胡漢合俗。據聞太尉大人為此悶悶不樂,是以先前帶來的禮品未必有用場。假若誰犯了渾硬把禮品送到太尉府中,觸了楊太尉的心事和黴頭,可就未免不智。下官好心提醒各位,京城之事玄機無限,萬事還是謹慎的好。”

    “哦?”三人齊聲驚唿:“竟有此事?那麽禮品如何處理?”

    鄧姓官員接著道:“據下官所知,因為太尉大人婚期難定,不知要拖到幾時,加之康國公主的婚禮在京城舉行。是以來往官員大多把禮品轉送公主殿下,作個順水人情倒也不錯。又或者打點一下各部官員也成。至於太尉大人那邊,不妨等到婚期定下,太尉心情好轉的時候再去置辦奉送禮品為好。下官多言,諸位大人勿怪!“

    “哪裏哪裏!多虧鄧大人提點!”三人相視苦笑。心中俱都明白,這隻是楊翼無奈之舉罷了,畢竟一場婚禮搞得整個大宋官場洶洶而動,終究不是什麽好事。

    當然,此時的他們並沒有想到,其實楊翼的婚禮,就在康國公主之後閃電般進行,而且地點更是在千裏之外……

    ******

    太尉府。

    “哦?江鞪他們到京了?”楊翼放下手裏的茶杯。一切事宜剛剛搞定,算是解了一段時間以來的煩憂,他難得有好心情喝一會茶。隻不過聽到好友到來則更是心中歡喜。

    說起來,經過上次開會解決了楊翼的心頭大患,楊翼就再一次感受到了人才的寶貴。所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手裏邊人多好辦事嘛!眼下江鞪幾個人沒來太尉府卻跑到了京城裏的揚州會館住下,說明了他們已經知道了自己婚禮延期的消息。不過這不要緊,自己明白究竟是怎麽迴事,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嘛!自己找他們幾個出來宴請一下還是應該的,趁著大婚前的空閑日子,會一下舊友順便招攬一下人才也是好的。

    “有勝!你去飄香樓安排一下晚宴,順便去趟南泊,請上高大西、王允文還有白令宵。對!就他們幾個…….”楊翼大聲叫道。

    ******

    “聯軍?”林東愕然看著王存:“您是說要我帶著那幫蠻夷去打仗?”

    “對!聯軍!”事實上,王存對於楊翼提出的這個方案還是相當滿意的。楊翼這是賣了人情給我啊!不但不計前嫌推薦林東為帥,更是為帝國找到了一條解決問題的途徑:“不要老是蠻夷蠻夷的叫。怎麽說那些少數民族也是我大宋子民,你南下攻伐交趾,終究還要倚仗他們。並且這些人都是本地民族,素來彪悍,加之不畏瘴癘酷暑,戰鬥力未必便比禁軍差!”

    “楊翼這是要出我的醜!”林東並沒有把話說出來。他知道自己出征這事如果不是楊翼點頭那根本就不能成行,罷了!我就使出渾身解數,建功南疆!沒有你楊翼,我就不信大宋沒人了!

    “趕緊吧!”王存歎道:“沿運河直下江南,再從泉州走海路前往廣南,用不了太多時間。樞密院和兵部已經要求廣南統協衙門為你早作準備。協調各族軍隊。孫豎南是你的副將!”

    ******

    邕州。

    孫豎南是半個時辰前乘船沿著西江來到邕州的,因為按照三天前樞密院的急文,一場關係到南方各族或者說是交趾、占城命運的會議將在邕州召開。

    “各位酋長、土司大人們!”孫豎南每次見到這幫人就莫名的頭疼,你說你們占著地方安心生活也就是,整天裏打來打去忙個啥呢?“朝廷說了,討伐交趾!把交趾滅了,該封候的封候,該封啥的封啥!先入交趾城者為郡王!土地按出兵比例來分!有什麽想法麽?”

    話音才落,下麵就吵成一團,主要的矛盾在於有人說自己雖然人數少,可是戰鬥力強啊!打起仗來戰果肯定比別人大,憑什麽要按出兵比例來分土地呢?

    孫豎南對這幫人完全沒有辦法,所謂百越,當然壯、苗、瑤、侗、……幾十個部族首領一起開會這事聞所未聞,吵起來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真是熱鬧無比。

    “能打贏麽?聯軍?”孫豎南第一次覺得自己是不是有毛病,交趾打占城關我什麽事?非得弄一公文說什麽太後架崩立即罷兵,我這不是吃飽了撐的麽?這下好了,各族的戰鬥力不差不假,可加起來整一烏合之眾,仗還沒打呢就開始爭地。去打交趾?沒到富良江說不定就一哄而散了。“完了!朝廷也不知搞什麽!什麽意思呢?”

    事實上,當戰爭真的打起來的時候,孫豎南才發現情況遠比想象的要糟糕得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竹飄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竹飄逸並收藏盛世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