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時間就像流水,轉瞬即逝。也有人說,時間就像一鍋難以煮爛的粥,你得慢慢的熬。
當然,無論怎麽說,十三天的漫長日子終於過去了,汴京城迅速恢複了往日的喧鬧和繁華,春天獨有的綠色將曾經的慘白驅逐得無影無蹤。畢竟,現在乃是陽春三月。
“春?我的春天來了麽?”楊翼這樣問自己。
事實上,來自韃靼草原的那支龐大隊伍,在三天前離開了留山原,並通過了太原府迅速南下,據說目前已經到達了邢州的邊緣,而沿途自然造成了極大的轟動。
“韃靼人來娶康國公主了!”本來這樣一個消息應該在更早前傳到大宋的朝堂之上,隻不過由於高太後的駕崩,整個帝國都停止了一切公幹。而皇帝陛下更是跑到南禦苑躲了起來不理政事,美其名曰是為了追思高太後,實則是想好好享受一下終於天下惟我獨尊的那種快感,射上幾天麋鹿來慶祝一番,十三天的期限到了之後也不曾返迴皇城。是以當韃靼人到了邢州之後,大宋的朝廷才突然發了慌,三省六部為了這個事情亂成一團。一則是因為高太後剛駕崩沒多久,要把汴京城立即從悲哀的氣氛轉變為喜慶的氣氛確實有點難度,二來則是因為各部門之間由於皇帝不上朝,而在這個事情上產生了分歧。
首先是樞密院為了安全上的考慮,認為讓如此龐大的一支隊伍靠近京師重地絕不可取,因此在樞密院某位主事官員的強力要求下,一紙勒令韃靼人停止前進的公文被送到了邢州。
其次是兵部在這個事情上橫插了一腳。因為牧馬監是兵部管轄之內的機構,因此兵部認為如此多的馬匹沒有必要弄到京城來,並且京城也沒有能力一下子安置這麽多的馬。所以兵部的某位侍郎通過中書省行文,讓韃靼人把馬送往河北路的牧馬場驗收安置,致於剩下的人當然可以繼續前進。
再接著禮部對這個事情又有了想法。在禮部的官員們看來,宗室的婚姻當然屬於國家大事,雖說康國公主是要嫁給一個野人,但一切禮節卻還是不能簡單處理的。按照相關的規定,總得舉行一番納彩問吉的儀式,韃靼人要給彩禮而大宋要迴禮,這些規矩都繁瑣無比。更為關鍵的是禮部認為那些馬匹應該屬於彩禮的一部分。所以禮部認為韃靼人應該把帶來的東西都原封不動的放在邢州,隊伍也別過來,先派人和禮部把整個儀式溝通完畢,再定下具體的成親日期和驗收馬匹的具體細節。
於是司天監又有了話說。很可能是司天監的某些官員被之前的那十三天搞得有點神經兮兮,反正司天監發了話,說是邢州這個地方固然風景不錯,可是地名中有個“邢“字就實在不怎麽好聽。如果韃靼人的大隊人馬把邢州作為男方的大本營,再出發到京城迎娶女方的話,多少有點不吉利。致於什麽地方最吉利,經過司天監夜觀星象日察山川的結果,乃是京輜路北部邊緣一個叫陽武的小城。於是又一道公文被加急驛傳到了邢州,要求韃靼人立即趕往陽武待命。
於是乎,一切都亂了套。在邢州的磨古斯麵對七八份內容完全相反的公文無所適從,漢人這些繁瑣的規矩他永遠也搞不明白。“嘿嘿!天朝真是禮儀之邦啊!”磨古斯對負責陪同接待的邢州官員這樣說:“在下聽從朝廷的吩咐,隻不過在下也就是一野人!這些公文的意思俺是一點也不明白,您就按照朝廷的意思安排好了,在下絕對服從安排!”
邢州的官員當即就發了傻,說起來中央各大衙門的意見相左,實在是讓他們也難辦得很,聽誰的都不合適。思來想去,還是某個腦袋比較機靈的官員認為這事最好匯報給河北路安撫司來定奪。結果安撫司收到匯報之後也拿不定主意,最後隻發迴來一句話:“此問題請示中央後再行處理。”當場就讓邢州的官員們生了自殺的心思。
當然,且不說邢州那邊左右為難,就說京城這邊的各大衙門也是吵得不可開交。曾布、蘇軾、蔡汴、沈括等各大衙門的負責人都認為自己部門的處理決定最正確,並且俺們大宋朝的官員當然要講立場講原則,不能輕易在事關國家禮節的問題上讓步。所以吵了兩天之後,還是沒吵出結果的這夥人認為應該把事情交由皇帝陛下定奪。於是十幾個大臣風風火火的就跑到了南禦苑。
趙煦正在那兒左一隻右一隻的射殺著可憐的麋鹿,不亦樂乎的時候被這夥人嚇了一跳。“出啥事了?有人造反?”趙煦一看這幫人的架勢心說壞了,我這皇帝的位置還沒坐熱呢就有人出來搗亂麽?瞧瞧來的這都什麽人?樞密院、兵部、禮部、尚書中書……似乎局勢有點不妙啊!“天下是朕的天下!俺們老趙家的天下!”趙煦拿著長弓一副威風凜凜英姿勃發的模樣:“誰敢造反?朕要禦駕親征!誅他九族!”
當然,造反這事也就是趙煦的幻想而已,等他目瞪口呆的看著一幫大臣在他麵前吵了大半時辰之後他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悶了大半天,趙煦終於決定應該說句話:“這事,你們商量著辦!朕不管!什麽?你說是朕的姐姐出嫁?康國是朕的姐姐不錯,可是朕的姐姐多了去了!我和康國又不是一個媽生的我管得著麽?以後這種事別來煩朕,沒見到朕正在忙著追思高娘娘麽?……”
******
事實上,盡管為了韃靼人突然到來這件事,相關的各部門亂成一團,但朝野的注意力卻不完全集中在康國公主的身上,因為楊翼楊太尉與這事有關。
楊太尉是什麽人?天子麵前的紅人啊!高太後臨終前的囑托之臣啊!當今朝中最有前途最有影響力的大臣之一啊!對於楊太尉的這種地位和身份,朝野間的哪個官員哪個士人不心知肚明?在他們看來,楊翼的婚事要比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康國公主來得重要得多。
當韃靼人的隊伍到達邢州的消息傳開之後,整個官場、士林、商界都為之震動!“楊太尉要成親了!”這樣的話語幾乎隨處可以聽聞。從中央到地方,從遙遠的涇源到更遙遠的嶺南,甚至在遼國和夏國,關於楊翼的婚事成了擺在許多人麵前的頭等大事。
遼國上京。
“臣以為,楊翼乃是影響到大宋國策的關鍵人物!”蕭雅哥注視著自己的皇帝:“此次他成親,勢必對我大遼與韃靼之間的戰爭產生影響。一個月來,我大遼軍隊在西線戰場毫無寸進,加上日後磨古斯和康國、楊翼與烏倫的婚姻,實在是令人憂慮已極。臣真是罪該萬死,當日竟不能阻此聯姻!”
“南朝與韃靼聯姻,無非是為了求馬而已!”一邊的耶律撻不也卻有不同意見:“可是有馬又能如何?我契丹人才是馬上的民族!南人就算有馬也未必善騎啊!昔日顫淵之盟前,我大遼亦與大宋連番大戰。那時宋人亦非無馬,可是卻把騎兵作為步軍保障之用。用騎兵去行那步軍的戰術,根本發揮不出騎兵之利。現今宋人此舉,卻也不必太過憂慮!”
耶律洪基老了,近來的身體不大好。思慮半晌後,低沉而緩慢的說道:“南朝騎兵一事暫且不去說他。朕與楊翼總算有些情份,他的婚事,朕是要賀的。甚至,賀禮要給得比康國公主更高!蕭雅哥,你快馬加鞭,再往南朝一趟。”
“嗯?”蕭雅哥和耶律撻不也俱都愣了一下,沒錯!陛下真不愧天佑之名!給楊翼的賀禮規格高於康國公主,宋人的心裏尤其是宋國皇帝的心裏會怎麽想呢?宋人最愛猜嫉啊!“臣尊旨!”蕭雅哥高聲迴答的時候,一股笑意忍不住從心底浮出來……
揚州,碼頭。
“幾位師叔一路辛苦了!”毛漸站在碼頭上謙恭的行著禮:“定要把學生的這點小意思帶到老師大人的府上!”
說起來,毛漸近來算得上春風得意。從高郵軍知軍成為江浙路轉運使,這樣一個升官的過程對於毛漸來說曾經是那樣遙遠的一個夢想。隻不過現在美夢居然成了真,一切的原由隻是因為自己在最緊要的關頭沒有站錯隊。每次毛漸一想到那天在神居山上發生的事,再看看朝中的楊太尉如日正中天的勢頭,他就無比慶幸自己的英明。
當然,雖然在上次認師風潮中楊翼並沒有同意毛漸當自己的學生,但是毛漸依舊找了路子,認了楊傳香為師祖,並且人前人後都以楊翼的門生自居。那麽,與楊翼為同窗的江鞪、石贄、黃炳炎當然就順理成章的被他稱之為師叔。
今天是個好日子,因為幾位師叔任期已滿三年,就要迴京述職。巧的是就在昨天京中傳來了消息,楊太尉要成親了。眼看著幾位師叔迴京剛好能趕上楊太尉的婚禮,所以毛漸一大早就從江浙路轉運衙門風風火火的直撲揚州,為幾位師叔送行。更重要的是,得讓幾位師叔把自己奉送的賀禮帶去給太尉大人,最好再說上點好話。“什麽是英明?我這招才叫英明啊!”毛漸在來揚州的路上就一直得意不已:“想給楊大人送禮的人多如牛毛!可楊大人能收下麽?就算能收下還記得你是誰麽?俺不同,俺的禮是幾個師叔帶過去的,太尉大人不但要收下,那還得親自收下記得一清二楚!”
帶著這樣的心思,毛漸是必恭必敬的在揚州碼頭上送行。結果才來就發現其實英明的遠不止他一個人,碼頭上的禮品簡直堆積如山。晁補之大人來了,揚州各大糧商士紳地主來了,連杭州府、江寧府的大人都來了。
當然,毛漸現在是轉運使大人!身為一路主管經濟的大員,他的官比在場的誰都高,所以盡管來送行的人不少,但他依舊是主角。
“他是主角?這主角也當得夠寒摻的了!”江鞪站在船上向碼頭上的眾人揮著手,迴頭對石贄笑道:“論官階他比咱們那是高多了,可是剛才在碼頭上嘴巴比蜜還甜!一口一個師叔的叫著,你說你在高郵軍跟了他這麽些年,怎麽就沒學到個一招半式的呢?”
石贄皺著眉頭道:“別鶴莫要取笑,說起來毛漸這人雖然有些趨炎附勢,但終究也算得上個好官。昔日在高郵也曾經興修水利造福一方。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對我等幾個七品芝麻官如此謙恭,麵子咱們還是要給他的。禮品當然也要帶到!”
“不妥啊!”黃炳炎對著碼頭上的眾人擺出一副微笑的麵孔,嘴裏卻低聲說道:“子脫近來風頭甚勁,目下大婚又搞得沸沸揚揚,終究不是好事!若是日後有人羅織子脫的罪名,今日你我身為七品官員卻受著正三品官員的謙恭大禮,子脫便是一條縱容朋黨不守禮法以下欺上的大罪。我料此次進京,子脫未必敢收這些禮品。連這次大婚,我估摸著都要低調進行。”……
******
飄香樓。
“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做人要低調!”楊翼嚴厲的盯著楊得貴。
說起來,楊翼的心情不是太好。至於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出在高太後那根手指上。在楊翼看來,高太後那是老眼昏花,臨終前也沒瞄準好,隨便這麽一指,結果自然是後患無窮啊!這段時間裏京城裏大小官員算是炸了鍋,關於楊翼的各種傳聞甚囂塵上,所有的一切都讓楊翼感受到了莫名的壓力。
更要命的還是在十三天結束的時候,從北方傳來了韃靼人到了邢州的消息。對於這樣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楊翼說不清自己是什麽樣的心情。
與心愛的女人在一起,這是楊翼的一個心願。但是很明顯現在並不是最好的時機啊!一來楊翼準備在高太後死後大幹一場,要全麵推出各項改革措施,這樣高調的行為必將掀起一場政治風暴。二來對於高太後之死京城裏的悲傷氣氛並沒有完全終結,舊黨的某些頑固分子都在虎視眈眈的盯著,這種時候就辦喜事絕不是太合適。總之楊翼覺得自己從皇帝親政到學術風波再到高太後之死的這段時間裏,老是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這會給推進改革過程帶來負麵的影響。現在還要舉行婚禮,楊翼完全預料得到接下來這段時間自己會熱門到什麽程度。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楊翼認為這個時候自己應該保持低調,絕不能給任何人以口實來攻擊自己。
果然,就在這兩天楊翼的預料得到了證實。朝中官員、各地官員都對他的婚事津津樂道,太尉府前已經有人開始活動的跡象,隨後到來的必將是車水馬龍禮品如山。雖然目下似乎各部門的首腦都在爭執關於康國公主成親的禮儀問題,也不是沒有人就這個問題征詢過楊翼的意見,但楊翼完全沒有任何心思摻和進去。
“吵得越亂越好!最好不要太快開始這個成親的過程!”楊翼知道這場爭執並不會把事情拖得太久,甚至拖得久了還會帶來更加負麵的影響,議論的人會越來越多送來的禮也會越來越多。但是楊翼現在暫時還沒想出什麽好辦法,能拖上一會終究也是一個選擇。
隻不過楊翼想保持低調,他身邊的人卻沒有這個想法。最主要的人當然指的是楊傳香。
“我侄子要成親了!”楊傳香這兩天樂得跟朵鮮花似的。生意也不管了,成天就唿朋喚友的聚在狀元樓大擺宴席唱戲嫖妓。他招唿的那些朋友還都不是一般人!怎麽說京城首富的朋友那都有頭有臉的人物。楊傳香還當著京城這些大人物的麵放了話,要把楊翼的婚事辦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總之要奢華到極點,除了皇帝的婚禮之外就要屬楊翼的最為隆重。
“錢嘛!什麽玩意?”曾經在一次宴會上楊傳香大聲宣布:“我楊傳香從來都不是吝嗇的主!我那宰相賢侄成個親容易麽?這還是當年高娘娘指的婚!錢不是問題,我計劃在南禦街上擺個一字長蛇陣,流水宴!我請全京城的老少爺們吃飯!吃他個十天八天滴……”
對於楊傳香的這番盛情,楊翼非常無奈。你說人楊傳香對自己那算得上一番好意,他指望自己成親也有一段時間了,如此激動情有可原。當然對於楊傳香還是要以教育為主,跟他分析清楚最近的局勢和問題,相信他老人家還是能理解的。致於那個什麽一字長蛇陣還是拉倒算了,就當是楊傳香酒後的戲言。雖說楊傳香或許會覺得說出的話不兌現有些沒麵子,但在麵子和楊翼的前途麵前楊傳香應該能夠發揚老狐狸精於算計的優良品格。
事實上,問題首先出在楊得貴身上。楊得貴這個混蛋可能是因為之前那十三天悶得就剩下一口氣了,結果守喪活動一結束就發了瘋似的帶著一幫爪牙橫掃了整個京城的賭場。不!準確的說他楊得貴是帶著錢到各大賭場讓人橫掃了一通,輸了個底朝天。
輸錢本來無所謂,關鍵就在於輸急了別人要扒這位從五品官的衣服,而這位官大人當即就發了急,大街上吼了一句:“誰他奶奶的敢來動我?我是太尉府上的人!我一句話,哪個衙門都得給我送錢!”
還真就有人給楊得貴送錢!很多人給楊得貴送錢!
“你!知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時候?”楊翼火大:“收錢這事要是放在往日也就罷了!俺們大宋朝官員收點錢基本上不是什麽新鮮事!但你要看時機啊!你要看影響啊!這事大街上一鬧!你就等著人彈劾你吧!等你流放到了海南,你就自己哭去吧!”
“沒這麽嚴重吧?”楊得貴心說我在蔡京衙內的時候不也這麽幹的麽?那時都沒人敢說什麽,現在大哥你好歹也是太尉,更沒人敢說我話!“我昨天還遇上錢勰大人還有禦史台的劉大人來著,他們見了我都笑眯眯的。”
“我說店裏夥計的活你也幹過!察言觀色你平時不是挺機靈的麽?”楊翼納悶:“怎麽現在看人對你笑你自己反倒也不明白呢?什麽也別說!有勝!你給我把大棒子拿出來,給我往死裏打!不打到他明白我連你一塊揍!”
關上門走出去的時候,楊翼聽到了房裏傳來的慘叫聲。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難啊!人在困境的時候難,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也未必就容易啊!
當然,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楊翼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想辦法把自己的這場婚禮弄點花樣出來,總的原則就是既要順利的把烏倫娶到手,又要扭轉目下這種太過高調的局麵。一是禮品絕不能收,不但不能收,最好別人都不送。二來應該搞點事出來,轉移一下朝野的視線。三是或許反倒應該盡快推出改革進程,打鐵要趁熱嘛!把對自己的熱,加給那塊鐵。
隻不過,這個時候的楊翼並沒有想到,轉移視線的良機,便在一天之後到來,有人需要楊翼出麵幫助做一件事!……
******
王存府。
林東看著後花園裏的鮮花若有所思,不經意間沒有發覺王存來到了自己的身邊。
“觀玉!”王存歎道:“陽春三月,金明池那邊忙著水軍操演,怎麽你不在那邊忙碌卻到府中來?年輕人不可荒廢事業啊!”
“相公!”林東對王存的稱唿一直沒變:“我聽樞密院的同仁說南邊來了封加急驛傳,說是交趾在進攻占城!這事我想請教一下相公的意見!”
當然,無論怎麽說,十三天的漫長日子終於過去了,汴京城迅速恢複了往日的喧鬧和繁華,春天獨有的綠色將曾經的慘白驅逐得無影無蹤。畢竟,現在乃是陽春三月。
“春?我的春天來了麽?”楊翼這樣問自己。
事實上,來自韃靼草原的那支龐大隊伍,在三天前離開了留山原,並通過了太原府迅速南下,據說目前已經到達了邢州的邊緣,而沿途自然造成了極大的轟動。
“韃靼人來娶康國公主了!”本來這樣一個消息應該在更早前傳到大宋的朝堂之上,隻不過由於高太後的駕崩,整個帝國都停止了一切公幹。而皇帝陛下更是跑到南禦苑躲了起來不理政事,美其名曰是為了追思高太後,實則是想好好享受一下終於天下惟我獨尊的那種快感,射上幾天麋鹿來慶祝一番,十三天的期限到了之後也不曾返迴皇城。是以當韃靼人到了邢州之後,大宋的朝廷才突然發了慌,三省六部為了這個事情亂成一團。一則是因為高太後剛駕崩沒多久,要把汴京城立即從悲哀的氣氛轉變為喜慶的氣氛確實有點難度,二來則是因為各部門之間由於皇帝不上朝,而在這個事情上產生了分歧。
首先是樞密院為了安全上的考慮,認為讓如此龐大的一支隊伍靠近京師重地絕不可取,因此在樞密院某位主事官員的強力要求下,一紙勒令韃靼人停止前進的公文被送到了邢州。
其次是兵部在這個事情上橫插了一腳。因為牧馬監是兵部管轄之內的機構,因此兵部認為如此多的馬匹沒有必要弄到京城來,並且京城也沒有能力一下子安置這麽多的馬。所以兵部的某位侍郎通過中書省行文,讓韃靼人把馬送往河北路的牧馬場驗收安置,致於剩下的人當然可以繼續前進。
再接著禮部對這個事情又有了想法。在禮部的官員們看來,宗室的婚姻當然屬於國家大事,雖說康國公主是要嫁給一個野人,但一切禮節卻還是不能簡單處理的。按照相關的規定,總得舉行一番納彩問吉的儀式,韃靼人要給彩禮而大宋要迴禮,這些規矩都繁瑣無比。更為關鍵的是禮部認為那些馬匹應該屬於彩禮的一部分。所以禮部認為韃靼人應該把帶來的東西都原封不動的放在邢州,隊伍也別過來,先派人和禮部把整個儀式溝通完畢,再定下具體的成親日期和驗收馬匹的具體細節。
於是司天監又有了話說。很可能是司天監的某些官員被之前的那十三天搞得有點神經兮兮,反正司天監發了話,說是邢州這個地方固然風景不錯,可是地名中有個“邢“字就實在不怎麽好聽。如果韃靼人的大隊人馬把邢州作為男方的大本營,再出發到京城迎娶女方的話,多少有點不吉利。致於什麽地方最吉利,經過司天監夜觀星象日察山川的結果,乃是京輜路北部邊緣一個叫陽武的小城。於是又一道公文被加急驛傳到了邢州,要求韃靼人立即趕往陽武待命。
於是乎,一切都亂了套。在邢州的磨古斯麵對七八份內容完全相反的公文無所適從,漢人這些繁瑣的規矩他永遠也搞不明白。“嘿嘿!天朝真是禮儀之邦啊!”磨古斯對負責陪同接待的邢州官員這樣說:“在下聽從朝廷的吩咐,隻不過在下也就是一野人!這些公文的意思俺是一點也不明白,您就按照朝廷的意思安排好了,在下絕對服從安排!”
邢州的官員當即就發了傻,說起來中央各大衙門的意見相左,實在是讓他們也難辦得很,聽誰的都不合適。思來想去,還是某個腦袋比較機靈的官員認為這事最好匯報給河北路安撫司來定奪。結果安撫司收到匯報之後也拿不定主意,最後隻發迴來一句話:“此問題請示中央後再行處理。”當場就讓邢州的官員們生了自殺的心思。
當然,且不說邢州那邊左右為難,就說京城這邊的各大衙門也是吵得不可開交。曾布、蘇軾、蔡汴、沈括等各大衙門的負責人都認為自己部門的處理決定最正確,並且俺們大宋朝的官員當然要講立場講原則,不能輕易在事關國家禮節的問題上讓步。所以吵了兩天之後,還是沒吵出結果的這夥人認為應該把事情交由皇帝陛下定奪。於是十幾個大臣風風火火的就跑到了南禦苑。
趙煦正在那兒左一隻右一隻的射殺著可憐的麋鹿,不亦樂乎的時候被這夥人嚇了一跳。“出啥事了?有人造反?”趙煦一看這幫人的架勢心說壞了,我這皇帝的位置還沒坐熱呢就有人出來搗亂麽?瞧瞧來的這都什麽人?樞密院、兵部、禮部、尚書中書……似乎局勢有點不妙啊!“天下是朕的天下!俺們老趙家的天下!”趙煦拿著長弓一副威風凜凜英姿勃發的模樣:“誰敢造反?朕要禦駕親征!誅他九族!”
當然,造反這事也就是趙煦的幻想而已,等他目瞪口呆的看著一幫大臣在他麵前吵了大半時辰之後他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悶了大半天,趙煦終於決定應該說句話:“這事,你們商量著辦!朕不管!什麽?你說是朕的姐姐出嫁?康國是朕的姐姐不錯,可是朕的姐姐多了去了!我和康國又不是一個媽生的我管得著麽?以後這種事別來煩朕,沒見到朕正在忙著追思高娘娘麽?……”
******
事實上,盡管為了韃靼人突然到來這件事,相關的各部門亂成一團,但朝野的注意力卻不完全集中在康國公主的身上,因為楊翼楊太尉與這事有關。
楊太尉是什麽人?天子麵前的紅人啊!高太後臨終前的囑托之臣啊!當今朝中最有前途最有影響力的大臣之一啊!對於楊太尉的這種地位和身份,朝野間的哪個官員哪個士人不心知肚明?在他們看來,楊翼的婚事要比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康國公主來得重要得多。
當韃靼人的隊伍到達邢州的消息傳開之後,整個官場、士林、商界都為之震動!“楊太尉要成親了!”這樣的話語幾乎隨處可以聽聞。從中央到地方,從遙遠的涇源到更遙遠的嶺南,甚至在遼國和夏國,關於楊翼的婚事成了擺在許多人麵前的頭等大事。
遼國上京。
“臣以為,楊翼乃是影響到大宋國策的關鍵人物!”蕭雅哥注視著自己的皇帝:“此次他成親,勢必對我大遼與韃靼之間的戰爭產生影響。一個月來,我大遼軍隊在西線戰場毫無寸進,加上日後磨古斯和康國、楊翼與烏倫的婚姻,實在是令人憂慮已極。臣真是罪該萬死,當日竟不能阻此聯姻!”
“南朝與韃靼聯姻,無非是為了求馬而已!”一邊的耶律撻不也卻有不同意見:“可是有馬又能如何?我契丹人才是馬上的民族!南人就算有馬也未必善騎啊!昔日顫淵之盟前,我大遼亦與大宋連番大戰。那時宋人亦非無馬,可是卻把騎兵作為步軍保障之用。用騎兵去行那步軍的戰術,根本發揮不出騎兵之利。現今宋人此舉,卻也不必太過憂慮!”
耶律洪基老了,近來的身體不大好。思慮半晌後,低沉而緩慢的說道:“南朝騎兵一事暫且不去說他。朕與楊翼總算有些情份,他的婚事,朕是要賀的。甚至,賀禮要給得比康國公主更高!蕭雅哥,你快馬加鞭,再往南朝一趟。”
“嗯?”蕭雅哥和耶律撻不也俱都愣了一下,沒錯!陛下真不愧天佑之名!給楊翼的賀禮規格高於康國公主,宋人的心裏尤其是宋國皇帝的心裏會怎麽想呢?宋人最愛猜嫉啊!“臣尊旨!”蕭雅哥高聲迴答的時候,一股笑意忍不住從心底浮出來……
揚州,碼頭。
“幾位師叔一路辛苦了!”毛漸站在碼頭上謙恭的行著禮:“定要把學生的這點小意思帶到老師大人的府上!”
說起來,毛漸近來算得上春風得意。從高郵軍知軍成為江浙路轉運使,這樣一個升官的過程對於毛漸來說曾經是那樣遙遠的一個夢想。隻不過現在美夢居然成了真,一切的原由隻是因為自己在最緊要的關頭沒有站錯隊。每次毛漸一想到那天在神居山上發生的事,再看看朝中的楊太尉如日正中天的勢頭,他就無比慶幸自己的英明。
當然,雖然在上次認師風潮中楊翼並沒有同意毛漸當自己的學生,但是毛漸依舊找了路子,認了楊傳香為師祖,並且人前人後都以楊翼的門生自居。那麽,與楊翼為同窗的江鞪、石贄、黃炳炎當然就順理成章的被他稱之為師叔。
今天是個好日子,因為幾位師叔任期已滿三年,就要迴京述職。巧的是就在昨天京中傳來了消息,楊太尉要成親了。眼看著幾位師叔迴京剛好能趕上楊太尉的婚禮,所以毛漸一大早就從江浙路轉運衙門風風火火的直撲揚州,為幾位師叔送行。更重要的是,得讓幾位師叔把自己奉送的賀禮帶去給太尉大人,最好再說上點好話。“什麽是英明?我這招才叫英明啊!”毛漸在來揚州的路上就一直得意不已:“想給楊大人送禮的人多如牛毛!可楊大人能收下麽?就算能收下還記得你是誰麽?俺不同,俺的禮是幾個師叔帶過去的,太尉大人不但要收下,那還得親自收下記得一清二楚!”
帶著這樣的心思,毛漸是必恭必敬的在揚州碼頭上送行。結果才來就發現其實英明的遠不止他一個人,碼頭上的禮品簡直堆積如山。晁補之大人來了,揚州各大糧商士紳地主來了,連杭州府、江寧府的大人都來了。
當然,毛漸現在是轉運使大人!身為一路主管經濟的大員,他的官比在場的誰都高,所以盡管來送行的人不少,但他依舊是主角。
“他是主角?這主角也當得夠寒摻的了!”江鞪站在船上向碼頭上的眾人揮著手,迴頭對石贄笑道:“論官階他比咱們那是高多了,可是剛才在碼頭上嘴巴比蜜還甜!一口一個師叔的叫著,你說你在高郵軍跟了他這麽些年,怎麽就沒學到個一招半式的呢?”
石贄皺著眉頭道:“別鶴莫要取笑,說起來毛漸這人雖然有些趨炎附勢,但終究也算得上個好官。昔日在高郵也曾經興修水利造福一方。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對我等幾個七品芝麻官如此謙恭,麵子咱們還是要給他的。禮品當然也要帶到!”
“不妥啊!”黃炳炎對著碼頭上的眾人擺出一副微笑的麵孔,嘴裏卻低聲說道:“子脫近來風頭甚勁,目下大婚又搞得沸沸揚揚,終究不是好事!若是日後有人羅織子脫的罪名,今日你我身為七品官員卻受著正三品官員的謙恭大禮,子脫便是一條縱容朋黨不守禮法以下欺上的大罪。我料此次進京,子脫未必敢收這些禮品。連這次大婚,我估摸著都要低調進行。”……
******
飄香樓。
“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做人要低調!”楊翼嚴厲的盯著楊得貴。
說起來,楊翼的心情不是太好。至於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出在高太後那根手指上。在楊翼看來,高太後那是老眼昏花,臨終前也沒瞄準好,隨便這麽一指,結果自然是後患無窮啊!這段時間裏京城裏大小官員算是炸了鍋,關於楊翼的各種傳聞甚囂塵上,所有的一切都讓楊翼感受到了莫名的壓力。
更要命的還是在十三天結束的時候,從北方傳來了韃靼人到了邢州的消息。對於這樣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楊翼說不清自己是什麽樣的心情。
與心愛的女人在一起,這是楊翼的一個心願。但是很明顯現在並不是最好的時機啊!一來楊翼準備在高太後死後大幹一場,要全麵推出各項改革措施,這樣高調的行為必將掀起一場政治風暴。二來對於高太後之死京城裏的悲傷氣氛並沒有完全終結,舊黨的某些頑固分子都在虎視眈眈的盯著,這種時候就辦喜事絕不是太合適。總之楊翼覺得自己從皇帝親政到學術風波再到高太後之死的這段時間裏,老是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這會給推進改革過程帶來負麵的影響。現在還要舉行婚禮,楊翼完全預料得到接下來這段時間自己會熱門到什麽程度。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楊翼認為這個時候自己應該保持低調,絕不能給任何人以口實來攻擊自己。
果然,就在這兩天楊翼的預料得到了證實。朝中官員、各地官員都對他的婚事津津樂道,太尉府前已經有人開始活動的跡象,隨後到來的必將是車水馬龍禮品如山。雖然目下似乎各部門的首腦都在爭執關於康國公主成親的禮儀問題,也不是沒有人就這個問題征詢過楊翼的意見,但楊翼完全沒有任何心思摻和進去。
“吵得越亂越好!最好不要太快開始這個成親的過程!”楊翼知道這場爭執並不會把事情拖得太久,甚至拖得久了還會帶來更加負麵的影響,議論的人會越來越多送來的禮也會越來越多。但是楊翼現在暫時還沒想出什麽好辦法,能拖上一會終究也是一個選擇。
隻不過楊翼想保持低調,他身邊的人卻沒有這個想法。最主要的人當然指的是楊傳香。
“我侄子要成親了!”楊傳香這兩天樂得跟朵鮮花似的。生意也不管了,成天就唿朋喚友的聚在狀元樓大擺宴席唱戲嫖妓。他招唿的那些朋友還都不是一般人!怎麽說京城首富的朋友那都有頭有臉的人物。楊傳香還當著京城這些大人物的麵放了話,要把楊翼的婚事辦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總之要奢華到極點,除了皇帝的婚禮之外就要屬楊翼的最為隆重。
“錢嘛!什麽玩意?”曾經在一次宴會上楊傳香大聲宣布:“我楊傳香從來都不是吝嗇的主!我那宰相賢侄成個親容易麽?這還是當年高娘娘指的婚!錢不是問題,我計劃在南禦街上擺個一字長蛇陣,流水宴!我請全京城的老少爺們吃飯!吃他個十天八天滴……”
對於楊傳香的這番盛情,楊翼非常無奈。你說人楊傳香對自己那算得上一番好意,他指望自己成親也有一段時間了,如此激動情有可原。當然對於楊傳香還是要以教育為主,跟他分析清楚最近的局勢和問題,相信他老人家還是能理解的。致於那個什麽一字長蛇陣還是拉倒算了,就當是楊傳香酒後的戲言。雖說楊傳香或許會覺得說出的話不兌現有些沒麵子,但在麵子和楊翼的前途麵前楊傳香應該能夠發揚老狐狸精於算計的優良品格。
事實上,問題首先出在楊得貴身上。楊得貴這個混蛋可能是因為之前那十三天悶得就剩下一口氣了,結果守喪活動一結束就發了瘋似的帶著一幫爪牙橫掃了整個京城的賭場。不!準確的說他楊得貴是帶著錢到各大賭場讓人橫掃了一通,輸了個底朝天。
輸錢本來無所謂,關鍵就在於輸急了別人要扒這位從五品官的衣服,而這位官大人當即就發了急,大街上吼了一句:“誰他奶奶的敢來動我?我是太尉府上的人!我一句話,哪個衙門都得給我送錢!”
還真就有人給楊得貴送錢!很多人給楊得貴送錢!
“你!知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時候?”楊翼火大:“收錢這事要是放在往日也就罷了!俺們大宋朝官員收點錢基本上不是什麽新鮮事!但你要看時機啊!你要看影響啊!這事大街上一鬧!你就等著人彈劾你吧!等你流放到了海南,你就自己哭去吧!”
“沒這麽嚴重吧?”楊得貴心說我在蔡京衙內的時候不也這麽幹的麽?那時都沒人敢說什麽,現在大哥你好歹也是太尉,更沒人敢說我話!“我昨天還遇上錢勰大人還有禦史台的劉大人來著,他們見了我都笑眯眯的。”
“我說店裏夥計的活你也幹過!察言觀色你平時不是挺機靈的麽?”楊翼納悶:“怎麽現在看人對你笑你自己反倒也不明白呢?什麽也別說!有勝!你給我把大棒子拿出來,給我往死裏打!不打到他明白我連你一塊揍!”
關上門走出去的時候,楊翼聽到了房裏傳來的慘叫聲。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難啊!人在困境的時候難,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也未必就容易啊!
當然,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楊翼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想辦法把自己的這場婚禮弄點花樣出來,總的原則就是既要順利的把烏倫娶到手,又要扭轉目下這種太過高調的局麵。一是禮品絕不能收,不但不能收,最好別人都不送。二來應該搞點事出來,轉移一下朝野的視線。三是或許反倒應該盡快推出改革進程,打鐵要趁熱嘛!把對自己的熱,加給那塊鐵。
隻不過,這個時候的楊翼並沒有想到,轉移視線的良機,便在一天之後到來,有人需要楊翼出麵幫助做一件事!……
******
王存府。
林東看著後花園裏的鮮花若有所思,不經意間沒有發覺王存來到了自己的身邊。
“觀玉!”王存歎道:“陽春三月,金明池那邊忙著水軍操演,怎麽你不在那邊忙碌卻到府中來?年輕人不可荒廢事業啊!”
“相公!”林東對王存的稱唿一直沒變:“我聽樞密院的同仁說南邊來了封加急驛傳,說是交趾在進攻占城!這事我想請教一下相公的意見!”